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倾宋 >

第700部分

倾宋-第700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等惠娘开口拒绝,叶应武的声音就猛地抬起:“进来。”

    碧纱橱的门打开,晴儿显然也能猜测到眼前是怎样一副旖旎的场面,所以很聪明的低着头:“水已经烧好了,陛下和两位娘娘随时可以沐浴更衣。奴婢在外伺候,如果陛下需要,可随时传唤。”

    “嗯,你先下去休息吧。”叶应武笑着说道,“今天不用你来伺候了,朕亲自来伺候两位娘娘。”

    惠娘忍不住翻了翻白眼,而晴儿如蒙大赦,简直可以用落荒而逃来形容。毕竟她本来就脸皮薄,而且原本在南京城时候主要是在书房伺候叶应武,所以很少在有妃嫔侍寝的时候出现,更何况叶应武怀中的还是自家女主人,怎能不让晴儿感到害羞?

    “夫君如果有功夫的话,把这丫头也收了吧,她心里惦记着你,整个后宫的姊妹们可都是心知肚明。”惠娘想起来什么,看着叶应武正色说道。

    叶应武伸手在她瑶鼻上轻轻刮了一下:“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和格桑都顶不住了,所以再拉个原本就和你一起长大的战友?”

    “你还好意思说,折腾的人家现在还没有力气。”惠娘眼波流转,忍不住娇嗔一声。

    “小妖精,这可是你主动诱惑某的,那就怪不得某了!”叶应武轻笑一声,直接将惠娘抄起来。

    “夫君,妾身错了,妾身再也不敢了!”惠娘顿时惊叫,而她腰间的白玉腰带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叶应武抽走。

    ————————————…

    “夫君还一直没有说为什么会突然回来?”腾腾热气中,惠娘和格桑一前一后给叶应武擦拭身子,只不过她们两个刚才又被叶应武折腾了一遍,足足小半个时辰才回过来元气,此时真不知道是她们在伺候叶应武,还是叶应武在顺着她们手走的方向。

    沉默了良久,叶应武轻轻叹了一口气,伸手抚摸着惠娘柔顺的秀:“你婉娘姊姊来信,舒儿腹中的孩子胎位不正,恐怕要难产。”

    “呀!”惠娘和格桑不约而同的轻呼一声。

    “而且某这一次北上算来也已经四个月了,回去也算是给朝野众多大臣有一个交代,毕竟这四个月的国事基本上都让他们分担了,甚至就连那些进士朕都先把他们留在了洛阳。”叶应武的声音之中带着些许无奈,正如他所说,当了四个月的甩手掌柜,除了赵云舒腹中孩子这件事之外,叶应武确实也应该回去。

    毕竟相比于前线已经差不多稳定下来的战事,还是南京城中那些叶应武来不及处理,而文天祥他们也不敢轻易做出决定,只能积压的国事比较重要。这也是叶应武估摸着自己应该回去了的原因之一。

    惠娘小心的给叶应武捏着肩膀:“舒儿姊姊命苦,夫君应当归去。”

    叶应武点了点头,并没有一如往常调笑惠娘和格桑,只是伸手握住惠娘纤细的柔荑:“某等天亮就带着亲卫快马回南京城,这一千多里地的路程,如果兼程赶路的话也就是三四天的功夫,估计应该还晚不了,你们明天跟着大队走水路回去便是,水路安稳,并且某的龙舟空着的话岂不是太浪费了,正好给某看着点儿。”

    “夫君这么一说,妾身姊妹二人反倒成了看房子的了。”格桑忍不住轻声嗔道,她脸上本来就微微红,再加上水汽熏蒸,自然更是红扑扑的,叶应武看上去也有些心神荡漾,忍不住凑过去在她脸上香了一口。

    格桑怔了一下,旋即低下头。而叶应武则是笑着说道:“看房子可也不是一件简单的活计,你们看好某的龙舟,而某也要看好这大明的天下!”

    叶应武虽然声音不大,而且更是带着笑容说的,但是这一句话出口,掷地有声,而格桑和惠娘都有些诧异的看向自家夫君,流转的目光之中不知不觉已经多了迷恋和崇拜。

    “对了,夫君,那些追随夫君北上的进士们,夫君打算如何安置?”惠娘突然间想起来什么,沉声说道,“之前夫君北上,并且安排这些进士在河洛一带采风,实地考察大明之民生,现在夫君已经归来,而且远远过了殿试应该组织的时间,虽然夫君是为了决定大明国运之战事北上,但是终归还是要给这些进士们一个交代,而且这么多进士也不能游手好闲,这几天妾身上街,一些酒楼和茶馆之中似乎已经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当是采风回来了,正等候夫君的接见。”

    叶应武点了点头,这些进士他倒是还没有忘,毕竟这是大明第一批遴选出来的进士,对于大明有着不一样的意味。而当初叶应武不得不率军北上,也携带了这些进士追随,想要让他们和自己的幕僚们一起经受历练,后来叶应武北上壶关,自是不能再带着他们,所以将他们留在了洛阳城,并且趁着这个机会让这些寒窗苦读的进士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大明市井,这对于他们的策论以及以后为官都有不小的帮助。

    但是现在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叶应武再这样对他们放任自流的话,且不说这些人可能就这样直接荒废掉了,甚至大明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也会彻底以失败告终,这一场科举考试耗费了翰林院和学士院很大的精力不说,甚至连最后殿试的题目也都准备好了,如果就此放弃,前功尽弃不说,将会给未来继续准备的科举考试产生很大的影响,这绝对不是叶应武想要看到的,更不是大明官员们以及那么多寒窗苦读的学子们想要看到的。

    随着大明现在逐渐向北推进,占领的州府越来越多,而收复的土地以及需要安置的百姓自然也越来越多,而大明原本接收自前宋的官吏在经过大明一次又一次的扩张之中,实际上被稀释的已经很严重了,当初甚至一个小小的知县,现在都已经能够掌管一处州府,而这样的晋升只是在短短两三年之内,这也就意味着大明下面各处州府的根基必然不稳定,很容易在一些天灾**面前失去控制。

    而从蒙古那边投靠过来的汉人官员虽然多,但是很多本来就是投机取巧之辈,像姚枢这样可以委以重任的少之又少,叶应武也不想让这些官员彻底把控当地权力,一如既往地欺压百姓,那样大明北伐付出这么多代价就真的成了表面工程,无数将士的牺牲也就成了闹剧。

    所以大明很急迫的需要更多的真正人才,这也是为什么叶应武在短期没有办法组织殿试的时候让这些进士下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他们即将担任的职位到底要面对怎样的情况。而现在这样的实践也差不多要结束了,叶应武必须要进行一场殿试。

    “夫君,”惠娘轻声唤道,“水有些凉了,夫君歇息吧?”

    叶应武轻轻叹了一口气:“某必须要最快的度回到京城,这些进士有的回到了洛阳,有的还在下面各处州府,也总不能在这样拖着,但是谋也不可能留下来在这洛阳行宫举行殿试,这样罢了,某会知会本地官员,让他们召回这些进士,和惠娘你们一路返回南京,某在南京举行殿试。”

    顿了一下,叶应武沉声说道:“这样就必须要大张旗鼓了,你们拖延两三天再走,到时候某已经在南京,倒也不用担心这路上有什么意外。”

    王清惠迟疑片刻,轻声说道:“妾身觉得夫君这样将这些进士打来、打去,似乎有些不妥,而且夫君想要知道这些进士在这几个月之中历练的如何,是栋梁之才还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单单凭借他们的策论恐怕难以看出,历朝历代的进士当中人品不正者、碌碌无为者也不在少数。若是夫君借着这个机会再出一道考题,以这几个月采风之见闻写一篇报告,再和地方上的奏章以及六扇门的报告相互对比,必然可以看出这里面谁是真才实学,谁是只会假大空之言论。”

    叶应武眼睛中流露出一抹惊喜,狠狠一拍手:“不错!这样既能够考察一下他们采风的情况,也能够让他们在这一段时间内好好酝酿,免得抱怨殿试的地点和时间有所变更。某现在就拟定圣旨,这道旨意在进士汇聚的那一天颁下去就可以。”

    想起来什么,叶应武转过头看向惠娘:“对了,咱们的小才女,这一次给你一次出风头的机会,这道旨意就由你来宣布!”

    惠娘眼眸中一亮,她本来就对于诗词文章感兴趣,更何况这些进士本来就是天下文章之高手,怎能不让惠娘感到有趣?再说这样出风头的事情,不喜欢反倒是会被人说矫情了。

    叶应武在惠娘额上轻轻一吻:“此事就交给你们两个了,不要让某失望。”

 第五百八十五章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上

    星星峡。

    “根据前线哨骑送来的情报,八剌此时已经深入草原,而且骑兵兵锋直指的正是蒙古大汗王帐所在的和林,而以现在八剌到咱们这里的距离,想要在十天之内回来,基本没有可能。”神策军督导唐震看向站在前面的神策军将军江镐和天雄军将军高达。

    而天雄军督导张珏也抬头看向巨大的舆图,不等王进和高达开口,就开口说道:“咱们和海都在这一带对峙也有将近两个月了,这两个月来海都大规模进攻星星峡有三次,最后一次拿下了关口东侧的营寨,不过好在他们没有办法依托营寨防守,所以也就只有那一次进攻了星星峡主关隘,现在已经撤退回到原本开始的营寨。”

    顿了一下,张珏接着不慌不忙说道:“现在虽然东侧营寨已经被蒙古鞑子在撤退的时候摧毁,但是关隘之中还有大量可以用来守城的物品和器械,更主要的是,八剌走后,星星峡这边只需要面对海都的威胁,远远没有原本压力大,如果咱们现在一直坚守的话,绝对可以支撑一年以上,毕竟从敦煌到红柳河一线并没有蒙古鞑子的踪影,也无须担心蒙古鞑子会在这个时候从和林回兵。”

    “这只是最保守的方法,但是对于神策军和天雄军来说,这几个月已经差不多补充了原本缺少的兵力,并且对那些吐蕃军进行了整编。”唐震接上来说道,“星星峡的守军以及粮草、器械等,已经足够支撑大军和海都部进行一场决战,更重要的是,海都部的三次攻城之中似乎有很多的奇怪之处,之前还没有注意到,但是结合马廷佑马相公所说,便能够理解。”

    王进和高达也点了点头,这一点不用唐震说,他们在之前的防守战之中也察觉到了,星星峡外的蒙古军队并不是万众一心,至少那些归附于海都的小部落们,在进攻的时候并没有很是用心,最明显的就是在突破明军在星星峡东侧营寨之后,海都部主力不断进攻星星峡关隘城池,而这些小部落则负责掩护侧翼,当王进亲自率领明军骑兵从西侧营寨过来支援的时候,这些人数不少而且都还颇有一战之力的小部落们却是象征性的抵抗了一下就作鸟兽散,使得海都在大惊之下不得不紧急收拢军队,甚至还以手下数千名骑兵被明军两相夹击反包围为代价,方才杀出一条血路。

    反倒是明军并没有过多的为难那些撤退的小部落军队,只是认准了海都本部的军队疯狂突击,甚至打到最后海都部的骑兵们不得不丢掉被他们看作荣誉和象征的军旗,混在那些小部落杂牌军队中跟着一起撤退,方才好不容易撤退出了这犹如死地的星星峡峡谷。

    也正是因此,海都部的第三次进攻看上去推进的最远,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