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倾宋 >

第687部分

倾宋-第687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古骑兵赖以纵横欧亚的众多战术之中,骑兵两侧夹击是最重要的一种,凭借这种战术,蒙古骑兵可以快速的向两翼包抄,避免与敌人的主力直接交手,同时可以有如利刃切入敌人的侧翼,使得对方阵型打乱,原本在前面迎战的主力军队腹背受敌不说,还会陷入包围难以脱身,当初成吉思汗就曾经多次依靠这种战术征伐西域,面对西域那些组织力和凝聚力并不强的小国,这样的战术自然是屡试不爽。

    不过神卫军既然早就已经预料到有一天汇合怯薛军交手,自然在这上面就有所准备,当怯薛军想要向两侧分兵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只有密集的箭雨。怯薛军骑兵无奈之下纷纷调转马头,总算是没有被那些呼啸而来的箭矢所淹没,显然这个时候他们才明白,为什么刚才明军主要都是在使用火器还击,而很少有弓弩手射箭,原来就是为了等的这个时候。

    这些箭矢并不是为了杀伤敌人,而是为了驱赶怯薛军和神卫军的正面前锋交手。

    一名名怯薛军骑兵纵马飞快的冲向壕沟,对于这些天之骄子、草原上的金雕来说,既然这些南蛮子已经封住了两侧的道路,那就干脆和他们在手底下见真章,让他们也明白,就算是正面对战,怯薛军也从来没有输过!

    “拒马枪!”边居谊大声吼道,旋即看了杨宝一眼,杨宝点了点头,直接策马向一侧走去,这一段壕沟的长度不短,而且当时为了方便往来,这一段壕沟上有多个入口,并且远远没有其余壕沟深,就算是步卒冲过来,明军也占不了多少居高临下的便宜,所以为了以防万一,杨宝和边居谊自然是分开各自坐镇一半地方。

    一支支拒马枪竖了起来,甚至还有几辆塞门刀车也一并推上前,对付怯薛军,杨宝和边居谊不敢丝毫大意。这支军队能够在数十年中一直是蒙古人压箱底的精锐,必然有其强大之处,而且刚才这种强大也被怯薛军展现出来,不得不令人佩服。

    对于骑兵来说,其强大实际上也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突击和应变,因为这是战马的速度能够给他们带来的最大优势,一般的骑兵部队实际上很难做到根据战场形势随机应变,将其作用发挥到极致,而且正常的统帅更重视的也都是骑兵的突击能力,但是杨宝很清楚,怯薛军甚至可以说全部的蒙古骑兵,最擅长的还是应变,根据战场形势不断地作出调整,从而让战局尽最大可能偏向对自己有利的一方,不过就算是蒙古骑兵之中,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也少之又少。

    而刚才怯薛军展现出来的应变能力,已经证明他们就是那少之又少的一部分,当初也正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杨宝和边居谊不惜将营寨中的塞门刀车都拿了出来,所为的自然就是能够尽最大可能堵上明军所有有可能出现的破绽,坚决不能给怯薛军可乘之机。

    饶是如此准备,刚才怯薛军在烟尘中冲出来时候那一通箭矢,还是险些让神卫军乱了阵脚,好在神卫军久经训练,再加上各级将领反应很快,才没有造成什么危险。

    蒙古骑兵怒吼着纵马越过壕沟,马蹄重重的在地上一踩,人马已经腾空而起。相比于草原上那些沟壑和溪流,这点儿小小的壕沟还不放在蒙古骑兵的眼里,只不过很快他们就暗暗叫了一声不好,一道道雪亮的光芒升起,照耀眼前在,站在壕沟边缘的重装甲士狠狠的挥动手中巨斧,一把把斧子迎着战马霍然落下!

    鲜血喷涌,最前面的战马已经被硬生生的砍去了头颅,而坐在马背上的骑兵来不及惊呼,伴随着自家战马一起重重跌落在壕沟中,或者摔在重装甲士脚下,壕沟中早就已经洒满了铁蒺藜,这些士卒摔下去,发出一声声惨叫,而那些落在重装甲士身边的就更加悲惨,身披重甲的甲士就犹如移动的铁塔,甚至看都不看身边那些敌人,就这样重重的踩了上去,铁质的战靴踩在人身上,只要被踩的地方转瞬之间就变成了一滩血肉。不断有蒙古士卒惊慌的看着阴影笼罩在头顶,甚至有的士卒直接被踩中脑袋,红色的鲜血、白色的脑浆喷洒在重装甲士的铠甲上,将他们银亮的甲衣也染成骇人的鲜红色。

    几支箭矢呼啸而来,重重的砸在铠甲上,即使是这延承自南宋,对付女真人和蒙古人骑兵屡试不爽,还经过工部多次改造的重甲,也随着箭矢砸上去而出现坑坑洼洼,让指挥的明军将领也不得不感慨一声,这怯薛军的家伙什真是比其余的蒙古军队高上不止一个档次!

    更多的怯薛军骑兵怒吼而来,不断地纵马越过壕沟,而站在壕沟边上略显单薄的重装甲士们已经没有办法阻止这么多的骑兵前进,甚至还有的骑兵因为是战马先落入坑中导致自己因祸得福没有受伤,所以还能够向上冲杀,这些失去战马的骑兵也没有丝毫犹豫,依旧抄着马刀怒吼着杀上来。

    面对在上方跃过的骑兵和下方壕沟中爬上来的士卒,就算是重装甲士有通天之能,这个时候也力有不逮,重装甲士最大的弱点就是脖颈处的铠甲比较脆弱,当时女真人对付宋人的重装甲士也经常挑选身材矮小的士卒欺身而上,就算这些怯薛军骑兵并不擅长近身作战,但是面对一心两用、兼顾各处的重装甲士,依然是个很大的威胁。

    “弓弩手放箭,拒马枪上前!”边居谊和杨宝不约而同的下令。

 第五百七十四章 毕竟还我万夫雄 下

    在前宋军阵之中,一般都是重装甲士在前,利用巨斧阻挡蒙古骑兵,从而尽最大可能让蒙古骑兵的速度减缓,这样后面跟上来的弓弩手和早就设置好的拒马枪才能起到作用,但是这也就意味着挡在最前面的重装甲士必须要独自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蒙古骑兵,尤其是重装甲士选拔不易,身上的铠甲也甚是昂贵,就算是南宋是十足的有钱,重装甲士的数量也并不是很多,否则就算是蒙古骑兵再多一倍也能够杀过去。

    而且重装甲士衣甲沉重、移动困难,基本上出去了就是站在那里排成人墙,一旦有人倒下很有可能整个阵型就彻底崩溃,而一般顶上去的重装甲士很难有活到最后的,毕竟骑兵突破他们之后,后面的步卒想要顶上来支援可没有那么容易,而且衣甲沉重,披在身上,哪怕是再强壮的人实际上也坚持不了多久,所以重装甲士在大战中一般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品,这也是为什么南宋的重装甲士人数并不多的原因,就算是有及时的招募和足够的铠甲,也架不住前线的消耗。

    到了大明,随着火器的发展,对于重装甲士的需求也就没有这么大了,不过叶应武依旧要求军中保持这样的兵种,一来身强力壮的人本来就应该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其作用,二来明军现在的对手还是蒙古骑兵,难保哪一天火器和明军骑兵难以战胜蒙古人,还得依靠重装甲士上阵。

    更主要的是现在的明军讲求阵法的配合和袍泽弟兄之间的相互奥援,再加上有弓弩和火器等的优势,随时都可以在重装甲士遇险的时候让后面的人顶上去将他们接下来。

    随着杨宝和边居谊一声令下,原本紧闭的盾牌再一次分开,大队明军将士怒吼着杀出,而对前面的就是手持火铳和神臂弩的士卒。箭矢和铁弹呼啸着扑入蒙古骑兵队伍当中,不断有蒙古士卒惨叫着倒下,就算是怯薛军士卒有通天的本领,终究是有血有肉,面对这近在咫尺的弓弩和铁弹打击,也得把这条命交代在这里!

    而趁着这个机会,前面已经摇摇欲坠的重装甲士急忙向后撤退,如果明军上来的再晚一些,恐怕他们就真的守不住了,但是他们很清楚,这些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阵仗的弟兄们,不会“再晚一些”、

    下令放箭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就连营寨那边的床子弩也跟着凑热闹,无数的箭矢冲向蒙古骑兵,即使是这些怯薛军骑兵脸色也是大变,纷纷向四下里散开,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明军这么拼命的放箭,并不是为了杀伤他们,而只是给重装甲士撤退争取时间。

    等到箭矢落地,并没有损失几个人的蒙古骑兵重新聚拢,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不对的地方,因为地上的这些箭矢根本就没有箭头!难怪刚才射出的时候一些草原上的老骑手总感觉这些箭矢轻飘飘的,没有箭头的压着,这箭要是沉了了就怪了。

    这样的箭矢对于普通人或许还有些威胁,但是对于披甲的怯薛军来说,就算是真的命中,也和挠痒痒没有什么区别。而趁着这个机会,重装甲士已经撤入阵中,原本打开的一面面盾牌同时合拢!

    明白被戏耍了一番,所有蒙古骑兵脸上都流露出愤怒神色,当即攥紧了马刀,这世上没有人能够打败怯薛军,更没有人有胆量戏弄怯薛军!

    他们必须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一名名怯薛军骑兵怒吼着越过壕沟,因为这里已经没有重装甲士的阻拦,区区一道壕沟对于他们来说易如反掌。而杨宝和边居谊也是霍然挥手,明军弓弩手和火铳手全部后退,原本他们站在盾牌后面,很有可能成为蒙古骑兵最先攻击的目标,所以必须退下来。而大队的枪矛手一声不吭的顶上来,每一个人都瞪大眼睛看着敌人,手中刀枪紧握!

    “杀!”蒙古骑兵之中爆发出一声大吼,无数的骑兵同时催动战马。

    “杀!”杨宝和边居谊同时举起手中的佩剑,一排排明军将士咆哮着直面向敌人。

    一道又一道身影飞快的跃起,在盾牌上空划过弧线,更有甚者直接让战马人立而起,马蹄狠狠的踩在盾牌上。就算盾牌后面有士卒支撑,面对这样磅礴的力道,也是纷纷惨叫着连连后退,一面面盾牌不断倒地,而腾空而起的蒙古骑兵也有很多直接被严阵以待的明军枪矛手挑下马,或者直接被刀盾手砍去了马蹄。

    战马嘶鸣着落入人群中,鲜血淋漓的战马血肉洒落一地,而那些受伤的骑兵也被扑上来的明军士卒乱刀砍死。只不过更多的蒙古骑兵也从盾牌分开的缝隙之中杀过来,而杨宝和边居谊没有丝毫的犹豫,纷纷挥动兵刃带着身边的亲卫顶上去。

    身为主帅,按理说他们两个不应该这么拼命,但是面对这样的对手,无论是杨宝还是边居谊都没有丝毫轻敌之心,只有全力以赴才能够阻挡住怯薛军同样疯狂的进攻。

    主帅带领亲卫往上冲,周围的将士们更是杀红了眼睛,刀盾手、枪矛手一批一批有如潮水迎向敌人。

    一时间这原本不起眼的壕沟侧翼阵地上,杀声震天。

    ————————————…

    “事情有些不太妙啊。”张世杰三步并作两步冲上营寨中的瞭望塔,禁卫军骑兵已经撤回,正绕过营寨直奔怯薛军的侧翼,而营寨中的明军也按照命令陆续开出去,在各处寨门外布防,只不过因为叶应武一直没有下达命令,所以领队的明军各级师长和旅长也不敢轻举妄动。

    叶应武此时也没有空闲下令了,他亲自率领百战都同样直奔怯薛军所在的战场,显然叶应武自己也意识到,整一场大战,蒙古人在前面实际上不过都是虚招,真正要命的还是这一支斜地里杀出的怯薛军。

    就算是怯薛军的将领再怎么强大,也不可能在这等紧要关头一眼看破明军的破绽和薄弱的地方,直接杀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