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倾宋 >

第619部分

倾宋-第619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坐在那里,接受每一名走进来的将领敬佩的目光。甚至就连高达和张珏这两个实际上和他同级的将军走进来,都是毕恭毕敬的对着王进一拱手。

    不是因为王进是从龙功臣,是当今圣上叶应武的同窗,而是因为星星峡一战确实打出了大明将士的血性。出兵前去星星峡,任何一名将军都能看出来这不啻于送死,但是王进还是没有丝毫犹豫的带队出发了。

    星星峡一战在很多人看来有些突兀,甚至说得不好听一些是神策军付出了无谓的牺牲,并没有真正控制星星峡,反而在这一战之后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但是真正军中之人都明白,这种朝野之中私下里流传的言论简直就是荒谬。大明朝野上下已经习惯了军队出击就必然会占领新的城池土地的事实,星星峡一战看上去神策军骑兵直接杀到星星峡,结果最后却又退回敦煌,等于回到了原点,什么都没有取得,反倒是牺牲了数千骑兵。不过星星峡之战背后大明取得的利益却是无可替代的。

    星星峡一战使得忽必烈部和海都部原本就薄弱的联盟彻底破碎,双方都看清楚对方找自己联合的目的。虚情假意的联盟,不过是为了在真正和大明交战的时候将对方推到前面,从而使得自己可以在后面渔翁得利,尤其是忽必烈部骑兵竟然眼睁睁的看着明军骑兵渡过红柳河直扑星星峡,这在海都部高层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原本自海都以降诸多将领对于忽必烈还抱有一定的期望,但是忽必烈部自己在星星峡之战中将这种期望付之一炬。且不管这样做是不是忽必烈本人的意见,这种做法已经能够将忽必烈部大多数将领的想法体现得淋漓尽致。所以就算是忽必烈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也不得不考虑手下人的反应。

    蒙古两部可以说在星星峡之战后,就彻底没有了联合的可能,这也进一步导致冬天里两部之间的惨烈交锋。

    如果没有星星峡之战,忽必烈和海都部就不会有冬天抢夺粮草和牛马的一系列战争,也就不会损兵折将,使得现在忽必烈部已经没有足够的力量一战攻下敦煌城。甚至如果没有星星峡之战,可能敦煌城要面对的也就不只是忽必烈一个敌人,海都十有**也会出兵相助。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是整个敦煌之战中海都手下的兵马都在隔岸观火。不过这种安宁显然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了,锦衣卫刚刚送来的情报,就在昨天海都手下第一大将八剌已经带着自己麾下军队向东北侧进军,矛头所向的正是蒙古忽必烈部的侧翼。

    所以就算是没有昨天晚上惊天动地的大战,恐怕蒙古鞑子也不得不准备撤退了。毕竟现在忽必烈后方甚是空虚,甚至可以说已经陷入真空,八剌的军队杀过去几乎可以说是如入无人之境,所以蒙古大军如果不撤退的话,就等于将自己的后方拱手让人。

    可以说敦煌之战能够有今日之局势,皆赖星星峡之战所赐,而星星峡之战最后能够取得惨胜,当归功于这个坐在软榻上脸色苍白的男子。

    相比于之前,王进瘦了很多,不过这也使得它看上去更有几分锐气,历经大浪淘沙、马革裹尸,他的目光之中完全退去了青涩,谁对上那一双眼睛,都不敢想象这只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应该有多么目光,深沉的杀意和昂扬的斗志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一切招惹上他的人都要被深藏在眼眸后的那火焰燃烧殆尽。

    张珏和高达对上王进目光的时候,都流露出微微惊讶的神情。因为这目光他们之前也曾经见过,当初统帅川中的余玠就拥有着这样的眼神。而张珏和高达很清楚余玠的眼神缘何而来。只有经历过生死之战、亲自在九死一生的边缘挣扎回来的人,才有这样深沉而强大的目光。

    梁炎午缓步走到王进身边坐下,而唐震冲着高达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高达身为大明天雄军将军,自然应该和王进坐在一起。当下里高达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点了点头,倒是没有推辞。他作为大明硕果仅存的老将军,自然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坐在什么位置上。

    一张巨大的舆图一下子拉开,唐震大步走上前,伸手在舆图上一指,沉声说道:“昨夜一战蒙古鞑子受到重创,而且天雄军是从城东和城北方向压过来的,使得蒙古鞑子现在只能向西北方向撤退。但是西北方向是红柳河和星星峡方向,海都部手下八剌在锦衣卫的劝说下带着大军走西北道路直奔蒙古忽必烈部的侧翼后方,也就是说双方很有可能在星星峡以东北的地方撞上,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张珏眉毛一挑,看向舆图上标记的双方力量:“蒙古鞑子两部之间积怨已深,而且八剌一直坚持和忽必烈部开战,这一次见面必然不会手下留情,而且战败的忽必烈部军队,就算是小心布置,也很难战胜八剌。”

    “八剌有勇无谋,这一点锦衣卫可以确保。”站在阴影中的杨风缓缓说道。声音虽然不高,但是足够让整个议事堂中的人听得一清二楚,“但是草原上大军征战,只要依靠的还是双方人数和士气,广阔无垠的草原并不是什么设下埋伏的好地方。所以就算是依靠蛮力,八剌也能够击败忽必烈部,杀向草原深处。”

    杨风说话很轻,但是谁都不敢小看他,高达点了点头:“对于大明来说,忽必烈部和海都部一直争斗下去才是好事。就算是再不济,也得这两部之间爆发一场大战,这样就算是一方吞并了另外一方,也会因为元气大伤而根本不是大明的对手。现在如果八剌作为先锋就能将忽必烈那边搅得天翻地覆,大明恐怕就要面对一个强大而且棘手的海都部了。”

    “海都部由联盟组成,所谓联盟,必然上下都会存在矛盾和冲突。这一次八剌出兵明显只符合察合台汗国的利益,而不符合海都和整个蒙古的利益,所以可以想象八剌出兵并没有得到海都的准许。甚至很有可能海都接下来要直接对八剌用兵。”杨风一步走出阴影,阳光洒在老人的身上,老人挺直腰杆,没有丝毫老态,“不过八剌和察合台汗国终究是当年成吉思汗分封的四大汗国之一,底蕴还是有的。而且海都想要讨伐察合台汗国,下面的其余部落汗国必然会有意见。更何况海都还要面对伊尔汗国在南面的威胁,所以最多只是对八剌提出警告。”

    “也就是说八剌和忽必烈的这一战不可避免了?”高达沉声说道。

    议事堂中一下子沉默下来,所有人都下意识的将目光落在杨风身上。杨风轻轻咳嗽一声,郑重点头:“锦衣卫有信心可以做出这样的肯定。”

    唐震和梁炎午、王进他们对视一眼,轻轻提起一口气。

    杨风和锦衣卫他们还是信任的,毕竟锦衣卫和六扇门在大明开国以及四方征战中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这两个对内和对外的情报部门,大明可能远远没有现在的辉煌。

    但是锦衣卫这样肯定的得出结论,也就意味着一个难题摆在了大明面前。显然八剌击败蒙古忽必烈部根本不符合大明应有的利益,所以大明必须要做出些反应来阻止这成为事实。而现在大明能够就近上阵的,只有神策军和天雄军,且不说其余主力战军距离太远,整个北伐和北方防线,都还需要人去防守,所以这两个主力战军必须支撑起大明在河西的天空。

    “必须扭转八剌对忽必烈的优势。”一直保持沉默的王进终于开口说话。

    “出兵?”唐震挑了挑眉。大明想看到的是蒙古鞑子内部兵戎相见,所以绝对不可能派出使者斡旋其中,但是还想要让八剌和忽必烈两败俱伤,那么唯一剩下的选择就是出兵了。

    王进轻轻咳嗽一声,伸手捂住胸口,淡淡说道:“如果不出兵,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么?”

    高达缓缓站起来,抬起头看着舆图:“必须要出兵,但是咱们现在的粮草和器械都缺少,必须要等着后续的辎重队伍赶过来才行。这样恐怕留给咱们的时间就不多了,甚至可以说咱们赶到的时候,八剌已经杀入草原。”

    “鹬蚌相争,其实没有必要去当那得利的渔翁,”王进的声音尚且有些虚弱,不过却带着一丝杀意,“摆在大明面前还有一个选择。”

    议事堂上的一众人全都将目光汇聚到他的身上。

    王进轻轻呼了一口气,伸手遥指舆图:“过星星峡,直扑西域!”

    “八剌出兵,西域必然空虚,一旦大明攻下星星峡,就等于切断了八剌的归路,到时候八剌肯定会拼尽全力回军进攻星星峡。整个战场的主动就掌握在咱们手里了。”张珏声音微微提高,显然很赞同这个决断。

    “进攻星星峡,海都不会坐视不管。”高达当即摇头。

    “但是如果这只是虚张声势呢?”王进毫不犹豫的反问。

    :。:

 第五百一十八章 沾衣欲湿杏花雨

    “虚张声势?”高达喃喃重复了一遍,眼前一亮。

    王进点了点头:“对,大明出兵直扑星星峡,但是并不直接进攻,而是驻扎红柳河。红柳河位于星星峡东,进可攻击,退可直回敦煌。对于八剌来说,一支明军驻扎在星星峡外,哪怕是不进攻,也是如鲠在喉,不可能任之不管,但是如果想要击退的话,单单凭借八剌留守的军队根本不够。更何况八剌也会害怕咱们真的抄了他后路,所以必然不会深入草原。这样就可以给忽必烈喘口气的机会。”

    一下子说了这么多,王进脸上流露出痛苦的神色,不由得轻轻咳嗽两声。星星峡一战留下来的伤还没有痊愈,依旧在每时每刻折磨着他。尤其是当王进说到“星星峡”和“红柳河”的时候,脸上流露出的痛苦神色,更多不是因为身上的伤痛,而是因为心里的伤痛。

    “但是海都呢?海都不可能坐视不管。”张珏有些疑惑,“八剌归根结底还是海都手下的大将,海都不可能放任不管。”

    “海都巴不得我们这样做。”杨风突然间开口。

    “嗯?”张珏顿时怔了一下。

    杨风不慌不忙的说道:“海都起兵的主要原因,是忽必烈在蒙古兵员不足的情况下意图调动西域各个汗国参战,而西域各汗国本来就和蒙古本部有间隙,双方没有兵戎相见就很不错了,所以无论是海都还是八剌,都没有办法保证自己手下的军队不被忽必烈推到第一线去成为炮灰,于是海都等于被逼着走上了和忽必烈对抗的道路,但是实际上事态发展到这一步,对于海都来说,彻底吞并忽必烈并不是好事。”

    唐震他们都点了点头,现在无论是忽必烈和海都,都没有办法下定决心吞并对方,因为这意味着并不高的成功可能性以及必然的元气大伤。而且唇亡齿寒,一旦一方灭亡,另外一方就可能要面对大明铺天盖地而来的北伐兵马,这对于现在本来就虚弱而且还分裂的蒙古来说根本吃不消,所以到最后只有全军覆灭这一种可能。

    海都不傻、忽必烈不傻,所以他们必须要竭尽全力来维持这个有些诡异但是却无比重要的平衡。

    所以八剌进攻忽必烈,海都肯定会想办法让八剌回来。明军一旦进兵星星峡,八剌必然会撤兵,这样就等于海都不费一兵一卒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他自然是何乐而不为。

    故而明军进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