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倾宋 >

第591部分

倾宋-第591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姜才并没有用更大声音的说话,不过下面的士卒都听得很清楚,一道道目光落在姜才的身上,然后又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向西眺望。

    或许他们刚刚走入军营的时候还是懵懵懂懂只知道领取军饷的无知士卒,不过经过军中督导和下级虞侯们层层传递下来的教诲,他们已经渐渐懂得了一些道理,尤其是当现在,所有人都会不自觉的将这样的悲惨带到自己头上。

    如果是自己征战在外,家中遭遇这样的天灾**,会不会家中老小们也会期待着同样的身影、同样的希望?他们现在要去做的,只是在另外一些不可预料的不幸面前,另外一群人也要去做的。

    “你们是人,是大明的子民,但是首先,你们是大明的军人!”王翼周突然间想起来自己从军第一天,旅长的训话。

    “现在,两淮军第一军,奉命向西开拔救灾,全部都有,向左转,出发!”姜才没有丝毫的犹豫,猛地一挥手。

    “出发!”都头们大声吼叫着,而军中所属的骑兵队伍已经先一步冲入风雪中,他们将会负责探路和哨戒的任务,并且也会先一步赶到受灾的地方,组织当地民壮进行救灾。

    一名名将士深一脚浅一脚的在风雪中迈动步伐,虽然雪水灌入靴子里,雪花吹入脖颈中,皮肤冰凉几乎要麻木,但是没有人停下脚步,没有人犹豫难以取舍。

    因为这一刻,他们所有人的心都是火热滚烫的,足够将一切冰雪融化。

    “上天保佑,陛下恩泽,受苦受难的百姓们,能够坚持得住。”姜才喃喃说道,看着火把构成的长龙在他面前走过,继续向西挺进,盘旋曲折却又奔流不息。

    如同浩浩荡荡的铁流。

    ——————————————

    “陛下,陛下,山东八百里加急快报!”晴儿快步冲入暖晴阁当中。

    尚未燃尽的熏香还散发着淡淡的烟气,珠帘低垂,暖意盎然。

    听到晴儿的声音,叶应武一下子坐了起来,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在被晴儿在睡梦中叫起来,已经习以为常,哪怕是这大年初一。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不知不觉已经大亮,显然风雪早就停息了。

    晴儿声音虽然小,但是实际上睡在叶应武身边的陆婉言和惠娘已经有所感觉,缓缓睁开眼睛。昨夜癫狂风雨的痕迹尚未从俏脸上退散,披散下来的秀发让后宫的两位女主人看上去有些疲惫,不过陆婉言还是轻轻伸手拿过来叶应武的衣袍便要伺候他更衣。

    “山东八百里加急?”叶应武眉毛一挑,山东是大明在河北一带布下的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一颗棋子,如果选择可以出事的话,叶应武宁愿是江南或者两淮出事,也不愿山东有什么大事,“蒙古鞑子已经在各个战场被大明打的焦头烂额,竟然还能抽出来功夫进攻山东?而且山东有两淮军坐镇,就算是军情紧急,也不用这么着急吧。”

    晴儿摇了摇头:“这个奴婢不知道。”

    “也罢,”叶应武点了点头,接过来衣服,突然间想起来什么,低声吩咐一句,“婉娘,某不知道此事严重与否,不过还得速速召集百官商议,所以今天你先带着后宫姊妹们前去给爹爹和娘亲请安。”

    “这个夫君放心便是,妾身自有分寸。”陆婉言微笑着给叶应武系好腰带,正了正他的冠带。

    大明的八百里加急快件,除了直接呈递给叶应武之外,还会有一份呈递给政事堂。所以叶应武知道的时候,实际上文天祥他们也都已经被从睡梦中拽起来,几乎是和叶应武同时出现在御书房。

    “启禀陛下,臣已经预先看过奏章,昨日山东行省北部遭遇大风雪,百姓受灾无数,现在山东行省正在组织抢险救灾,具体伤亡损失还得等清点出来之后才能报于朝廷。”文天祥看到叶应武走出来,急忙上前一步,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什么君臣之间的礼节了。

    叶应武点了点头,山东行省闹雪灾也确实让他吃了一惊,不过总比蒙古鞑子趁着风雪大举进攻来得好,虽然叶应武现在也不确定蒙古人还有没有实力和手段能够组织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或许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场风雪与其说是进攻的好条件,倒不如说是防守的优势。

    “具体情况还没有搞清楚?”叶应武皱了皱眉,他自然清楚灾情十万火急,如果不能抓紧组织救灾的话,死亡人数和受伤群众会飞快的增长,古往今来,遇到这种大天灾,能够靠得住的就是一个“快”字,“还有,山东行省都是怎么做的?”

    “两淮军王将军已经下令两淮军出动开赴灾区,不过现在还得主要依靠当地的厢军和衙役,以及百姓组织自救。”文天祥沉声回答,显然之前的奏章他都已经细细看过了,“不过山东行省是最北面的行省,经贸落后、物资匮乏,所以现在最需要的还是抓紧转运物资、支援灾区。”

    回头看着舆图,叶应武点了点头:“户部现在能够拿出来多少救援?还有兵部,驻扎在河洛的天武军,可否抽调至少一个师东进?”

    谢枋得没有丝毫的拖沓,站起来朗声回答:“启禀陛下,今年大明疏浚运河、修筑直道、营建河洛,耗费颇多,另外河西战事、高丽战事、东瀛战事,使得国库几近空虚,臣无能,恐怕要辜负陛下的期望,只能够拿得出来一千万贯救援灾区。”

    “一千万贯?”叶应武虽然不知道受灾的具体情况,不过南京的风雪都已经如此,更可以想象北面是什么样的,所以他总感觉一千万贯少了一些。毕竟现在大明的岁入已经能够达到上亿贯,算得上真真正正的国富民强,就算是今年之中连续有几场大战事,也不可能把国库彻底掏空,“国库当中现在到底还剩下多少?”

    谢枋得微微一怔,沉声说道:“国库尚有钱两千二百万贯。”

    沉默了片刻,叶应武狠狠一拍桌子:“拿出两千万贯救援灾区。”

    “陛下,万万不可,还请陛下三思啊!”谢枋得、文天祥等人顿时大惊失色,谢枋得更是挺直腰杆说道,“陛下,现在北方雪灾便拿出两千万贯的话,那大明的国库就要见底了,两百万贯留在国库当中基本没有什么作用了,一旦蒙古鞑子挑起边衅,或者其余地方同样出现天灾**,那朝廷就真的没有办法应对······”

    “那也要先咬牙挺过去!”叶应武直接打断了谢枋得,“一千万贯投入进去和打水漂有什么区别?最后受苦受难的不还是大明的百姓?大明连百姓们的饥寒都解决不了,用什么来和敌人作战?”

    一向以耿直著称,在各种大花销上素来和朝廷诸多大臣不对付的谢枋得,此时张了张嘴,最后却什么都没说,只是冲着叶应武深深的一躬身之后缓缓退下。文天祥他们都知道,谢枋得这是被说服了。叶应武虽然没有说出具体的例子,但是实际上正正好好戳中了谢枋得的心事。

    谢枋得当初尚未从龙的时候,也已经落魄过,也曾经害怕饥寒,所以现在叶应武提到百姓饥饿受冻,自然一下子引起了谢枋得对过去的追思,自然也就没有反驳的心思。

    张世杰站出来沉声说道:“启禀陛下,两淮军会先行抵达受灾地,另外从河洛抽调一个师的话应该已经足够,不过臣以为大明各部也应该考虑蒙古鞑子的反应,一旦蒙古鞑子趁机进攻,大明将会疲于应付。”

    “即刻八百里加急传令高丽镇海军、河洛天武军、关中天雄军、荆襄荆湖军,随时做好抗敌的准备,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进行大规模操演和拉练,让将士们更加熟悉极端而恶劣的风雪。”叶应武嗯了一声,“另外工部和兵部一定要协商好,万不得已的话可以调动舰队来运送救灾的器械,现在从江南到胶东的大海还没有结冰,来往迅速。另外陆卿家,这一次便劳烦你走一趟了,朝廷赈灾,总该得有朝中大臣坐镇。”

    陆秀夫没有丝毫的犹豫,郑重的一拱手。

    就算是叶应武不下令的话,他也会向叶应武请求,因为朝中三位相公,文天祥和苏刘义实际上都已经多次出去独领一面,唯独陆秀夫每次都是留守大后方,虽然看上去他的责任很重,也没有人因此而瞧不起他,不过陆秀夫总是感觉自己还欠缺一些历练,更害怕有人说他因为是国舅才能待在这个相对更安全的位置上。

    这一次正好是一个不错的机会,陆秀夫自然不想错过。

    “诸位爱卿,逢此天灾,当精诚团结,众志成城,朕需要你们,大明也需要你们。”叶应武负手朗声说道。

    “臣等必当不负陛下期望!”一众臣工同时大声应道。

 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关天

    黄道婆没有想到叶应武竟然会在大年初一出现在金陵医护学院。

    大明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此时看上去有些憔悴,不过步伐举止之间依旧是黄道婆所熟悉的刚劲有力,仿佛这个年轻人已经完全和整个大明王朝融为一体,一般无二的年轻强盛,一般无二的大步向前。

    “参见陛下!”医护学院的官吏和先生们手忙脚乱的跟在黄道婆身后躬身行礼,他们在这金陵医护学院一亩三分地上或许是说一不二,但是归根结底还只是一些朝廷边缘人物,平时难得有见到陛下的机会,自然一个个的格外激动。

    叶应武显然有些急躁,抬了抬手让他们起来,然后直接和黄道婆走入书房当中,刚刚跨进去,叶应武便压低声音说道:“现在医护学院能够抽调出来多少人手组织北上?”

    “北上?!蒙古鞑子又在挑衅?”黄道婆一惊,她和叶应武认识的很早,倒也没有那么多君臣之间来来往往的谦卑恭敬,而且叶应武的语气也让她吃了一惊,顾不上对叶应武使用尊称。

    “山东雪灾,死伤不知几何,”叶应武皱了皱眉说道,“虽然两淮军已经前去救援,另外各地州府也在倾尽全力,不过这寒冬腊月,军队并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突然有了这么多的伤员,必然会导致大量药材和医护人员的缺乏,否则朕也不会找到这里来。”

    黄道婆脸色微变,她是贫苦人家出身,听到百姓受灾,心中自然分外难受,当下里连忙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并不厚的花名册递给叶应武:“按照医护学院的安排计划,过了年开学,第一批接受培训的学子就要开始进行实习,如果临时更改实习······”

    “就这么办,而且不是从过年之后,是从今天下午开始!”叶应武一拍桌子,冷声说道,“医护学院即刻通知全部学员,务必在今天午时在学院集结!花名册拿来。小阳子!”

    “末将在!”叶应武将花名册递给他,“到时候按照花名册点名,除非有正当理由,否则所有迟到者,斩立决!”

    黄道婆急忙上前一步:“陛下······”

    叶应武霍然回头看了一眼黄道婆:“现在朕别无选择,山东行省受灾严重,屋舍坍塌、无数百姓生死不知,现在每一刻都事关人命,不能有丝毫的犹豫。大明之所以组建金陵医护学院,所为的就是能够在这等千钧一发的时候,赶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否则朝廷以金钱供养之,调动学士院召集大量的民间大夫,又是为何?”

    顿了顿,叶应武接着冷声说道:“当他们加入金陵医护学院的那一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