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倾宋 >

第584部分

倾宋-第584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兄们,想必你们都想过,自从咱们在敦煌出发,就是一条慷慨赴死的道路,这一次西征,是为了缓解敦煌受到了压迫,能够为后面朝廷调集援兵争取足够的时间。”王进越众而出,朗声喝道,“所以某带着你们出发的时候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后悔,因为某知道,大明将士从不畏惧牺牲。而现在,咱们已经杀到了红柳河,再往前就是星星峡,再往前就是西域!既然已经是绝地,既然已经是九死一生,那咱们为何不拼死搏它一把?人之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死在这红柳河,你们是无定河边骨,没有人会记得你们,但是死在星星峡,你们就是大明第一个进入西域的勇士!就是汉唐以来第一个进入西域的功臣!”

    风中,没有厮杀声、没有呼喊声、没有战马的嘶鸣声,所有的明军士卒缓缓举起手中的兵刃,看着王进。

    “随着某,向着星星峡!”王进举起手中的马槊,“死则死矣,自当战死的轰轰烈烈,只当战死的死得其所!”

    “誓死追随将军!”不知道是谁率先吼了一声。

    “誓死追随将军!”无数的明军将士振臂高呼,甚至就连对面的蒙古骑兵也不由得倒退一步。

    王进狠狠抽动战马,一骑当先。

    前面半数明军骑兵飞快的追上明军的背影,摆成一个标准的三角锥阵型。传闻战国时期西秦上将军、武安君白起,逢战则以骑兵三角锥突击敌阵,无往不克,而骑兵三角锥阵型,正是能够把骑兵的冲击力发挥到极致的一种阵型。

    这个时候王进摆出来骑兵三角锥,其含义自然不言而喻。

    此去,浴血杀敌、无往不克!

    看着王进离开的背影,霍良一句话都没有说,甚至眼眶中都没有泪水,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泪水早就已经被这荒原上的大风吹干。第一次霍良在心中感谢戈壁滩上的大风。

    “弟兄们,随某来!”霍良的声音低沉甚至有些喑哑,蒙古骑兵已经轰然去追王进,竟然一时间都没有人杀过来,让着剩下的两三千明军骑兵犹如被天地遗弃的孩子。

    “师长,咱们为什么要留下?!”一名旅长上前一步,脸上满满都是委屈的神情,他是霍良一手带出来的属下,这个时候也等于在代表这些茫然四顾的将士们说出自己的心声,“咱们和二师的那些家伙、天武军的那些家伙一样敢和蒙古鞑子拼死血战,为什么要留下咱们?!”

    霍良看着这个自己颇为信任的手下将领甚至有些狰狞的面容,淡淡的说道:“咱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

    “将军,咱们已经杀到这里了,还有什么比进攻星星峡更重要?!”那名旅长寸步不让。

    “就算是有千般的不愿,万般的委屈,都给老子忍着!”霍良突然间爆发,怒声吼道,“大明将士,以服从军令为天职。选择你们,是因为大明此次西征,还有很多步卒,不可能把所有的骑兵都交代在这里,还需要有人去保护敦煌城,还需要有人在西征失败的时候,去拼了命掩护步卒撤退!”

    看着周围将士们脸上有些错愕的神情,霍良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可抗拒的力量:“既然已经踏上这片土地,就要时刻做好战死的准备,现在不让你们上阵只是因为还有更多战死的时候需要有人站出来!”

    那名旅长缓缓的冲着霍良一拱手:“谨遵号令。”

    “谨遵号令!”所有的将士在战马上微微躬身。

    而就在他们的不远处,厮杀声随着风不断传来,敲打每一个人的心扉。

    “无定河边骨,无定河边骨,将军,你一定要平安归来啊!”霍良一边催动战马,一边下意识的向西北看去。

    不知道那里是无尽的死亡,还是最后的希望。

 第四百八十九章 镰仓黑潮生

    苍黑色的浪涛呼啸着拍打在战船身上,一艘艘战船在浪潮之中缓缓的晃щ{''lā}??中文???面面赤色的旗帜在带着咸腥味道的海风之中飘扬,一艘艘蒙冲快船在战船之间互相来往,沟通消息。

    “前面就是镰仓了,”刘成看向身边的范天顺,“看,倭寇的海军战船已经6续出港,估计等会儿就能够和他们切磋一下了。”

    “恐怕你过不了瘾了。”范天顺放下千里眼,笑着说道,“倭寇的海军战船出港之后直接分别向南和向北两个方向行驶,分明就是想要避战保船,而且你细细看他们的战船,其大小规模最多也就是和咱们的蒙冲相比,这些宝船冲过去简直就是欺负弱小。”

    不用范天顺再多说,刘成已经转身跑向船楼,咚咚的战鼓声响起,庞大舰队最外围的两艘宝船在鼓声中缓缓调转方向,而令旗挥舞,宝船周围的蒙冲、海船都伴随着宝船缓缓移动,而当先的二三十条蒙冲快船和飞剪快船已经破浪前行,分头堵截想要撤退的日本战船。

    “传某将令,战船分作两队,一队在外围戒备,一队随时准备炮击!”范天顺朗声下令。

    苍黑色的浪涛被一艘艘战船犁开,白色浪花翻涌着拍打战船船身。一艘艘庞大如小山的巨大宝船距离前面镰仓港简陋的码头已经越来越近。

    日本在唐朝时进攻高丽和新罗的时候受到过重创,所以后来的幕府并没有着重于展海军,这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元军东征舰队浩浩荡荡而来,日本却只能在6地上节节阻击,甚至连一支简陋的舰队都凑不出来就可见一斑,所以相对应的镰仓幕府为了避免受到南面海上敌人的进攻,甚至专门将都城从更南面的神户和京都迁移到了镰仓。

    镰仓虽然在建设规划上并没有将其作为一个临海城市,不过毕竟因为距离海岸不远,而且随着经贸的展交流以及城市建设面积的不断扩大,镰仓幕府原本只是打算作为行政都城的小城镇也在无形之中展成了日本现在规模最为宏大的城镇。

    在镰仓南面的海湾中,通过千里眼已经可以清楚的看见港口北侧一排排虽然有些凌乱、但是规模宏大的低矮屋舍群,可以想象这里居住的都是依托都城和港口生活的底层平民百姓,在往北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城墙,那里应该才是镰仓真正的中心位置。

    “今天天不错。”范天顺轻轻笑了一声。

    天空实际上算不得有多晴朗,一层阴云厚厚的遮蔽本来就若有若无的冬日阳光,直直的向着海面压下来,甚至给人一种那桅杆上飘扬的旗帜都能够刺破乌云的错觉,而海面上的苍黑色浪涛仿佛也要和这乌云合二为一,不断地荡漾,不断的拍打战船,不断地涌向堤岸和港口。

    这样的天气绝对称不上不错,不过对于大明海军来说,已经很好了。

    因为虽然乌云压城,虽然沧浪怒吼,但是能见度很不错,甚至已经能够清晰地看清岸上惊慌失措跑动的人群。

    对于需要足够清晰射界的火炮和飞雷炮来说,这些已经足够了。

    海岸上突然传来几声异响,密集的箭矢呼啸着跃入空中,不过很快就在明军士卒惊异的目光之中落入距离战船还有很远距离的海面上,一支支箭矢没入水中,很快又重新被浪涛托举上来,无力的飘荡。

    第一次射箭竟然甚至连敌人都没有触摸到,显然让岸上的弓弩手大吃一惊,透过千里眼,范天顺甚至可以看到原本就阵型松散的倭人弓弩手,已经慌乱的四下里散开。

    “不散开倒是挺好。”范天顺喃喃叹息一声,完全是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甚至不只是他,旗舰上的大多数士卒都不约而同的靠在栏杆上。面对这样的敌人,根本不需要东洋舰队使出全力,只需要抽掉一半的舰队就可以足够压制镰仓微弱的反抗。毕竟镰仓的海岸线过于平缓,远远没有之前九州太宰府城水坝那样的险要,而且这种简陋的港口,基本上几次炮击就能够完全夷为平地。

    当然了,为了能够为舰队提供停靠的泊位,范天顺之前就下达过死命令,不准向港口炮击,而是直接通向港口的几条街道进行炮火阻隔。

    “炮击一字横阵!”带队的宝船上令旗猛的挥下。

    一艘艘大小宝船、炮船、飞剪快船缓缓的调转船身,在海面上摆成一字长阵,距离刚才倭人箭矢坠海的地方还有一段,倭人就算是再着急也只能在岸上干瞪眼看着。

    “下锚,下锚!”旅长、都头、十将们在甲板上高声呼喊着。

    粗大的锚链猛地刺破水面,而原本紧闭的炮窗这个时候同时打开,一门门火炮被推出战船,而飞雷炮也被小心翼翼的搬上甲板。毕竟大明研制出来火炮的时间不长,虽然在东洋舰队东征的过程中还在不断通过飞剪快船来往运送炮弹和火炮,不过毕竟产量摆在那里,所以每一次炮击也只能将全船的火炮集中在一个方向,并且在另外一面堆放压舱铁才可以,而且为了弥补火力的不足,射程要近一些而且准头远远不足的飞雷炮依旧很难从明军的服役序列当中退出。

    毕竟虽然飞雷炮有很多的缺点,在威力上和制造过程上还是有很多的优点,这是火炮暂时还没有办法比拟的。

    小船在两侧,大船在中央,摆成一个看上去是一字长阵,实际上两翼要微微靠前的弧形阵,可以保证所有的火力都倾泻在一个方向。

    这是再典型不过的后世海上炮击阵型,在叶应武有意无意的指导下,出现在这另一个时空镰仓外的海面上。

    明军东洋舰队的一切动作宛如教科书一般完美,而且相对于在博罗湾和太宰府水城两场炮击,这个时候的明军将士已经更加娴熟,而且第一次参加战争的稚嫩已经被磨洗殆尽,都头们大声下令,士卒们熟练的将操演过无数次的过程付诸实战。

    “放!”带队宝船上令旗挥舞一圈之后,对准正前方的镰仓港口,猛地落下,单薄的旗帜在风中带着呼啸声,仿佛这不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

    而是天神在下达死亡的命令。

    所有的战船在这一刻同时猛地狠狠向后一退,不过深深坠入海底的锚链将退后的船体拽回来。整齐划一的闷响再短暂的凝滞之后在海面上回响,很快整个镰仓港口北侧的无数屋舍,就已经被腾腾升起的火焰所吞噬。

    轰鸣的炮声直到这个时候方才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当中,实际上这并不是因为距离太远,而是刚才那剧烈的晃动和如同雷霆的闷响已经让大多数的炮手和船上将士难以听清其余任何的声音。

    之前已经标定好的三处镰仓港北侧比较明显的三层小楼,已经被彻底从世间抹去,甚至就连周围的一些屋舍也都完全消失了踪影。大火在断壁残垣之间肆虐,这些用简单的木头、竹子制造而成的日本式房屋,在火焰的吞噬面前几乎没有丝毫抵挡能力。

    而如此震天动地的炮击,仿佛有夺人心魄的妖邪魔力,码头上和街道上原本就在慌乱逃散的人群,此时已经看不到,也不知是因为跑的太快,还是因为被炮击直接抹去。

    这不过是第一轮炮击,很快战船开始连续的晃动,无数的炮弹带着无尽的死亡和怒火砸在那一片一片屋舍当中。

    虽然范天顺很明白、大明将士们也很明白,那一片屋舍当中居住的都是些最卑贱的百姓,平时为了生计而艰苦打拼,上层的决策根本不是他们所能够知道,更不是他们所能够决定的。按理说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