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倾宋 >

第529部分

倾宋-第529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夷洲水师也在这一场一场海战中打成了南洋水师,将偌大的南洋聚宝盆变成了自家的游泳池,着实让两淮水师兴州水师等内河水师眼热。

    夷洲水师之所以能够历经大战依旧强大,就在于在其身后有源源不断的战船补给,包括大量下水并且逐步成为大明来往商船主力的飞剪船和能够摆放飞雷炮床子弩的大型海船。

    这一切,还是要归功于工部,工部以大江上刘家港船厂为中心,向南向北设立了大批沿海船厂,十多家大型船厂和上百家小型船厂如雨后春笋出现,更是彻底加快了大明水师船队的建设,有人看到一个船厂同时开工十五条大海船的壮观场景,曾经惊叹的称之为下饺子。

    水师海军,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直接而且鲜明的体现,无论是在历史上的那个朝代。

    大明的国力没有辜负叶应武的期待,大明的工部也没有辜负叶应武的盼望。一艘艘大海船飞剪船甚至专门炮击用炮船的下水,使得大明的水师力量日益庞大。也正是因为大明水师的震慑力与日俱增,所以叶应武才能够将神卫军从南洋陆陆续续的撤退回来,只留宣武军镇守南洋。

    不过这些在叶应武看来终究还是小儿科,他想要的,还是一个能够具有长期远洋实力的水师,当然了,这样的水师就已经不是水师,而是名副其实的海军。

    现在刘家港船厂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从去年入冬就开始忙碌筹备的一条大宝船,终于在今天迎来了下水仪式。虽然甲板上的五座桅杆都没有安上去,甚至就连船楼上都是空荡荡的,不过只是这偌大的一条宝船躺在这里,就已经足够让所有人沉醉欢呼。

    虽然已经是三月末,甚至快到春末时节了,不过风中依旧带着凉意。站在船厂的高台上,郭守敬伸手抓着栏杆,目光之中流露出浓烈的期待和激动。了解他的人都清楚,这位郭侍郎学识过人不说,平日里向来以性格稳重著称,据说上一次成都府外工部的大炮发威横扫千军的时候,这位郭侍郎甚至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只是在有条不紊的计算数据。

    可是今天郭守敬的手甚至身体明显都在发抖。

    看着船台上这个庞然大物,郭守敬的眼眶甚至都有些湿润。

    这一艘巨大的宝船,长三十五丈,宽十五丈,而重量足足有三万料(作者按:宋明时期料为船体重量计量单位,一料等于今约03吨,三万料即九千吨。根据后世考古发现,明代郑和下西洋之宝船,排水量应在两万吨左右。)

    这是刘家港船厂自成立以来建造过的最大的宝船,而且郭守敬也敢拍着胸脯保证,这绝对是世界上最大的风帆战船。要知道刘家港船厂之前为南洋水师打造的大海船,最重的也就只有五千多料,所以这大宝船的建造和下水,对于刘家港船厂来说,是无上的荣光。同时对于这个时代所有的造船工匠们来说,能够亲身参与其中,又何尝不是毕生的荣光?

    不只是郭守敬,整个船台上黑压压忙碌的人群,这个时候手都是一样的发抖,心都是一样的跳动。

    而在船厂外面,闻讯而来的江南江北百姓,甚至晨光熹微时候就已经赶到江边等候,虽然看不清楚船厂中的景象,但是这么大的宝船下水入江,整个大江南北岸都是能看的一清二楚的。

    甚至还有南京城的百姓,昨天就已经赶来附近守候。

    而各地的商贾更是派出了最得力的心腹,甚至自己亲身前来,对于他们来说,这样大的战船下水,也就意味着以后也能够有这么大的商船下水,而这背后便是源源不断的金银和更加节省的开销。

    用万众瞩目来形容这次盛事,丝毫不错。

    陛下这边请。陈元靓一边在前引路,一边做出恭敬的手势。

    自从叶应武答应登基以来,朝中大臣都已经不约而同的改口,虽然叶应武现在还是明王殿下,不过他们都已经称呼陛下。对此叶应武也没有太多干涉,反正就是换了一个的问题,满足一下这些家伙拍马屁的热诚。

    郭守敬看到叶应武过来,也急忙快步走下台阶:臣郭守敬参见陛下。

    叶应武点了点头:爱卿辛苦了。

    小阳子等人已经很知趣的停在台阶下等候,而叶应武和郭守敬陈元靓大步走上台阶,台阶上面便是飞桥,从整个船坞的这头到那头。站在飞桥上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整个宝船。

    三个人就这么靠着栏杆,谁都没有说话。

    而郭守敬和陈元靓的眼眸之中,隐隐约约有泪水闪动。他们记得清清楚楚,当初叶应武在第一次和他们见面的时候许下的诺言和为他们编织的美好未来,曾几何时,这一切都已经变成了现实。

    那个在叶应武给他们的图纸上草草勾勒出的巨大宝船,现在已经在他们在所有人的面前变成了现实。叶应武曾经许下的一切,并没有变成空口白条,也没有变成时光中的滚滚烟云,而是这样静静地躺在船坞中,躺在所有人的面前。

    陛下,下水典礼即将开始。一名士卒快步走上飞桥,毕恭毕敬说道。

    叶应武看向郭守敬:咱们下去吧。

    就在宝船的前方高台上,一排一排的美酒摆开,肥猪牛羊还在如流水一样向上抬。一名名船工就站在船坞的四面八方,一双双眼睛同时落在宝船上落在叶应武的身上。

    宝船下水,这是大明水师新的一年中最大的幸事,所以包括兵部尚书张世杰兵部左侍郎刘师勇在内,兵部和水师的将领云集于此,绝对称得上是一件少有的盛事。

    臣等参见陛下!叶应武刚刚走过来,张世杰他们就已经恭敬行礼。

    而叶应武也是礼数齐全,不过他的目光一直看向的,还是船坞中这偌大的宝船。不是所有的舰船下水都能够成功,尤其是在远远还没有什么智能化机械化生产的七百年前,每一个细节的成败与否都是人决定的,就算是为了建造这一艘宝船,刘家港船厂汇聚了整个大明最好的船工,也并不代表着能够拍胸脯保证这条船下水时候不会出什么岔子。

    微微眯了眯眼,叶应武什么都没说。

    郭守敬他们的心跳却是骤然加快。

    围观这一场盛事,陛下在此水师众多将领在此刘家港全部船工和工部大多数能工巧匠在此无数的镇江府和南京城的百姓也在此。所有人翘首以盼,所有人默默期待。

    如果下水出了什么差错,郭守敬难以想象明王殿下会是怎样的暴怒,也难以想象民众会是怎样的哗然,更难以想象自己会怎么面对自己。明王殿下给了他实现梦想的机会,为他带来走向前方一切需要的条件和便利,如果自己还是搞砸了的话,那就怪不得任何人。

    唯有以死谢天下。

    吉时已到!钦天监的人高声喊道。

    不等郭守敬和陈元靓开口,叶应武已经三步并作两步冲上一侧的鼓台,从鼓手那里抢过鼓锤,狠狠的捶在了牛皮大鼓上!

    鼓声隆隆,随着两侧的工匠响亮而整齐的号子声,船坞的坞门缓缓打开,翻滚着的江水涌入船坞当中,浪涛吼叫着拍打宝船船身。随着水越来越多,巨大的宝船也缓缓的漂浮起来。

    宝船采取叶应武提出的分舱设计,这个时代的密封和不密封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在船舱进水的关键时候,就算是关上一扇门也能够多阻拦水流一段时间,所以作为大明海上力量象征的宝船,采用了工部几次试验之后确认可行的分舱设计。

    另外和普通的水师战船也不同,宝船的武备除了甲板上的投石机床子弩和飞雷炮,还在甲板之下设立了一层火炮船舱,全部采用最新式的火炮,而不是飞雷炮。

    因为原来的水师战船一个海浪打过来,甲板都得湿透,更不用说比甲板还低的下面一层,所以从来没有在甲板下堆放武备的先例。这一次因为宝船巨大的体型和超乎正常战船三四倍的船高,使这种火炮的排列方式变成可能。这样一来,凭借一艘宝船的武备,单挑大明一支水师船队也不是没有可能。

    不过即使是这样,叶应武也很清楚,这和后世的正常风帆战船还有很大的区别,不过从无到有总是一个最重要的尝试和突破,现在自己手里的水师横行世界已经没有问题,更何况是这样的大宝船,所以浪费时间财力物力来积攒经验对于叶应武和大明来说,反而更为重要。

    但是采用这样复杂的设计自然也会相对麻烦,下水的时候更是需要各个船舱确认不进水才能够保证下水成功。

    站在船头上的一名水师指挥使大声吼道:左一舱完好!

    他身后的一名都头不甘示弱:右一舱完好!

    左二舱完好!

    右二舱完好!

    ············

    右三十舱完好!

    炮舱完好!

    最后一声落下,干净利落。

    咚咚鼓声也在这一刻停止,只剩下风声悠悠。

    郭守敬深深吸了一口气,大声喊道:下水成功!

    下一刻,整个船厂整个江边,都被如同海浪般的呼喊声所淹没。郭守敬陈元靓以及几名主要负责的工匠被激动地涌上来的水师士卒工匠民壮围住,然后抬起来高高的抛上空中。

    这样的庆祝仪式不知道是谁先想起来的,不过身在人群中的张世杰他们敢打保票,第一个动手的是明王殿下身边的亲卫。

    所以是谁指使的那就不用说了。

    早就准备好的烟花在空中绽放,一坛坛美酒不要钱也似的倒入一个个海碗当中。工匠们纷纷挽着袖子冲入人群当中,杀猪宰羊不亦乐乎。而大江两岸的民众,看着那水天之间巍峨庞大犹如青山的身影,激动之余已经在大声喊着万岁。

    叶应武扔了鼓锤站在高台上,看着黑压压的人群,听着有如浪潮般的庆祝声和欢呼声。

    这一刻,自己实际上并没有等太久,但是这些工匠这些百姓,已经等了太久太久。

    这艘宝船不只是简简单单的一艘船,还是大明国力的象征,还是大明辉煌和四海升平的代名词。叶应武靠在栏杆边上,直勾勾看着这一艘宝船,任由风吹卷他的衣袖。

    不知道什么时候张世杰缓步走到叶应武身边。

    从现在开始,水师可以换个名字了。叶应武平淡的说道。

    张世杰眉毛一挑:陛下的意思是?

    海军!叶应武吐出两个字,掷地有声。

    微微一怔,张世杰喃喃的重复了一遍这两个。水师,内河水面上的船队;而海军,真正面向大海走向深蓝的军队!

    这一刹那,虽然现在已经不再负责水师,不过张世杰也感觉到这两个字背后的千钧之重。

    他下意识看向叶应武的背影。

    陛下之志,志在四海啊!

 第四百四十四章 登九五之位

    大明永乐元年四月廿三日。

    天朗气清,和风徐徐。

    近来三天,一直是阴雨连绵,春雨之中带着最后的寒意洗涤天地。只不过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人们推开窗户,看到的鱼肚白和晨光熹微。雨停的这一天和钦天监算的黄道吉日丝毫不差。

    风中带着丝丝的凉意,不过阳光洒在身上却甚是温暖,冬日风雪曾经在这一片土地上肆虐的痕迹,终于被消磨干净。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是再宁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