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倾宋 >

第523部分

倾宋-第523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握住叶应武的手,赵云舒的声音都有些颤抖:带我去。

    叶应武早就料到女孩会有这样的要求,只是点了点头,转而看向絮娘:对了,絮娘,你刚才说什么,宝船下水了?

    杨絮哼了一声,还是无奈点了点头。

    这还是要走一遭的。叶应武轻轻呼了一口气,就在近日吧,告诉礼部准备好礼仪,别的都是小事,这件事却不能耽误。

    就在这时,陆婉言和绮琴一前一后走过来,而陆婉言臂弯里还抱着襁褓中的孩子。

    涵涵,快,让爹爹抱抱。叶应武一个箭步窜过去,不过显然他还是慢了一步,絮娘赵云舒她们已经先了一步,将陆婉言围的水泄不通。

    叶应武不由的暗暗咋舌,自从自家长子诞生以来,这群女人对于孩子的喜爱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这也使得叶应武不但每天都能够左拥右抱,甚至还能够大被同眠。这也导致明王殿下这几天总有一种身体被掏空的错觉,总是下意识揉腰。

    绮琴缓缓走到叶应武身边,噙着笑看着热闹景象。而叶应武躬下身凑到绮琴微微隆起的小腹处侧耳倾听片刻,笑着说道:那个某碰不到,那某就来听听这个。

    绮琴顿时娇嗔道:夫君,这才几个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能听到动静。

    绮琴也是两三周之前才开始有反应,想来应当为叶应武出征之前怀上,算算时日正好,这也是叶家的第二个血脉了,只不过当时叶应武从北面还没有回来,整个大明还被滚滚战云所笼罩,再加上绮琴本来就是素净不喜欢吵闹的性子,所以并没有大肆庆祝,不过叶梦鼎和陈氏夫妇两个还是激动的折腾了好几天。

    探头看了一眼绮琴带着娇羞的脸颊,叶应武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一本正经的说道:也是,那某还是进去看那个吧。

    话音未落,叶应武已经昂昂冲进去,左拥右抱,吓得赵云舒她们急忙四下散开,躲开这个光天化日下什么事也都敢做的家伙。叶应武现在也没有心情管她们,而是走到陆婉言身边。婴儿娇嫩的手轻轻握住他的手指,看到叶应武不知怎地就流露出一抹融化人心灵的笑容。

    还是和爹爹亲啊。叶应武洋洋自得。

    顿时白眼无数。

    脚步声响起,一名婢女有些着急的走过来:殿下,外面······外面······

    外面怎么了,何事慌张?!叶应武顿时一挑眉。

    外面百姓叩阙,黑压压的,都是人!婢女手都有些发抖。

    叩阙?叶应武怔了一下,之前自己在北面赖着迟迟不回来,差点儿闹得文武百官北上叩阙,现在倒好,官员们没有着急来,倒是百姓们坐不住了。只是不知道这一次叩阙,又是为了什么?

    不过不等婢女回答,暖暖的春风已经送来了答案。

    高高的围墙外面,隐隐可以听见有人在呼喊。

    南京百姓,恭请殿下登基大宝以正国祚!

    南京百姓,恭请殿下登基大宝以正国祚!

    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同时高声呼喊,一浪一浪的呼喊声怕打着宫墙,仿佛要把这红墙也重重的拍倒。

    叶应武沉默了片刻,轻笑着说道:终于来了么。

    杨絮看着叶应武:之前夫君说过,需要三请三辞,文相公代表文武百官已经请过一次,之后夫君回来,叶侍郎(指叶应及)张尚书(指张世杰)还有伯父(指杨风)等皇亲国戚也已经上书夫君请求夫君登临大宝,这算是第二次。现在第三次,终于来了。

    陆婉言赵云舒等人都下意识的将目光投在叶应武身上。

    叶应武正色看向陆婉言:婉娘,有没有兴趣当皇后?

    缓缓地伸出手握住叶应武的手腕,陆婉言淡淡说道:无论夫君走到哪一步,妾身都陪着夫君走下去,无怨无悔。

    那就应了他们吧。叶应武长长呼了一口气。

    虽然这么长时间来,自己实际上一直在期盼着这个时刻,毕竟不想当皇帝的穿越者不是好的穿越者,都已经走到明王殿下这一步了,距离皇位只有半步之遥,要说叶应武没有丝毫的想法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之前北方蒙古的压力重重压在他的肩膀上,让叶应武一时间根本没有办法抽出精力来完成这最后一步。

    更主要的是,王和皇帝,终究还是有差别的,叶应武称王不称帝,一来是想要按照他所说的起到鼓舞士气的作用,一日不平定中原则一日不称帝,二来也是为了能够在事发突然的时候更容易从京城抽身,毕竟王出行的礼仪要求和皇帝有很大的差距,作为明王,叶应武可以轻车简从北上,但是作为皇帝陛下,却没有那么容易了,少了一两个仪仗,礼部那些老头子非得拼命不可。

    宫门缓缓的打开,当一排甲士迈动着铿锵的步伐走出宫门的时候,外面黑压压人山人海的百姓,在这一刹那全部陷入了静默当中。每一个人都是下意识抬头看向宫门开处。

    叶应武虽然只穿着一身便装,但是当他虎步龙行走出宫门的时候,所有的百姓同时拜倒在地:南京百姓,叩见明王殿下!

    并没有一如既往地急忙上前搀扶百姓,叶应武站在台阶上,双手微微上抬,沉声说道:大家请起。

    谢明王殿下!带头的几名耄耋老人率先朗声回答,后面的人虽然不是同时应答和站起来,但是一浪一浪的呼喊声叠加在一起,依然有着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磅礴扑面而来。

    甚至就连见识过战场和鲜血的大明禁卫军将士,在这一刻都有所动容。万民跪拜山呼,这种由信仰凝结而成的力量,足够令山河变色。而叶应武手也是微微颤抖一下,也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在这样磅礴恢弘的阵势面前也有一点紧张。

    不等叶应武说话,几名老人已经同时向前一步,白发在风中起伏。大明延承宋制,尊老爱幼,对于老人甚是尊重。叶应武虽然是君王,但是毕竟年纪尚轻,这个时候自然不能再在台阶上站着,急忙快步上前迎接。

    身后禁卫军将士想要随同上前,叶应武一挥手制止了,只留小阳子一人追着他走过来。

    当先的老人从衣袖中拿出来一沓折叠好的纸,鞠躬下去,将纸递到叶应武身边:小老儿谨率南京城五十万百姓,恭请殿下登基大宝,以正国祚!此为南京各处街坊之署名请愿书与劝进表,还请殿下收纳阅览,以观南京阖城百姓之心意。

    而旁边的百姓同时高声呼喊:恭请殿下登基大宝以正国祚!

    叶应武顿了一下,声音难得中正平和,冲着周围环顾拱手:诸位乡亲们,叶某身在王位,夙兴夜寐,为此国事殚精竭虑,时常以为难以胜任。身为明王已然如此,若是登基,恐怕辜负乡亲们的厚望!叶某惶恐,叶某惶恐啊,还请诸位乡亲收回。

    站在叶应武背后的小阳子不由得轻轻吐了吐舌头,这都什么时候了殿下还一板一眼的演着戏,如果换做不明就里的人,恐怕还真的以为明王殿下是真的以为自己没有办法胜任这个位置呢。

    可是百姓们都已经走到这一步了,自然也容不得叶应武拒绝。如果叶应武拒绝了,还当他的明王殿下,甚至再去找什么虚无缥缈的前宋血脉拉上来,那他们这些现在站在这里的百姓,以后又当如何自处?

    当下里几名老者同时向前一步: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殿下当日许诺我天下百姓,北定中原之日便是殿下称帝之时,还请殿下履行当日之许诺。南京百姓赤诚拳拳之心,当报效于殿下报效于大明!

    叶应武顿时沉默了,天空中万里无云,暖暖的春风拂面,很是舒服。但是这黑压压的人群,就像是压在他身前的乌云,任何的春风阳光都难以令其消散。这是自己的子民,忠心拥戴自己的子民啊!

    手微微颤抖着接过来那厚厚一沓纸,叶应武这才发现每一张纸下面都有一串红色指印,这根本不是简单的劝进表或者请愿书,而是血书啊。

    无数的百姓抬头看着叶应武,目光之中满满都是期待。

    陛下,带着咱们,给咱们一个努力的方向和洒汗水的地方!人群当中一名汉子大声喊道。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无数的百姓如同一桶被点燃的火药,在这一刻陷入了癫狂。整个宫城外面,欢呼声如同翻滚的浪潮,一阵一阵的拍打着宫墙,也拍打着已经空无一人的街坊甚至远处的城墙!

 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当永乐

    站在高高的台阶下,文天祥微微眯眼抬头看着阳光下闪动着粼粼光芒的宫殿琉璃瓦。而他身后的脚步声接连响起,隐约可以听见六部大臣们低低的交谈声。这是殿下从北方归来之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朝会,以弥补今年未召开的正旦大典。

    这样的大朝会,来的不只是京中各部和御史台、翰林院的主管官员,包括大大小小的官吏全部上殿,另外还有从东南西北各个方向赶回来的各路安抚使或者转运使以及各军的指挥使或者都虞候,总之即使是在外的州府和军队,也会派出一个主管大小事务的人入京。

    也正是因为等待天南海北的官员赶来京城,所以这大朝会才会一直拖到叶应武归来将近一个月以后。

    别说自大明建立以来,即使是前宋也已经有很久没有举行这样的大朝会了。因为这意味着在大朝会举行期间,整个王朝在外的各项事宜都会处于半停顿状态,对于随时都有可能和北方王朝爆发大战的南宋,这样的朝会一旦处置不好,很有可能会被人趁虚而入、伤及根本。

    也就只有现在大明国力蒸蒸日上,在各处战线全部采取进攻的姿态,才有资格举行这样的大朝会。

    也只有一个强盛的王朝,菜有胆量举行这样的大朝会,因为即使是天下官员云集京城,周围的国家也只能在他的虎虎雄威之下匍匐。

    文天祥站在大殿下面,身后走进来的官员密密麻麻。在这一刻,一种骄傲和自豪的感觉发自心底升起。文天祥霍然回头,看着已经越来越近的苏刘义和陆秀夫,也看着那些脸上都带着喜色的文武官员。

    大家一直在为了朝廷的大小事务南北奔波,别说几个月了,甚至一年到头都见不到面,这些曾经一起追随着叶应武吃冰卧雪、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将领和官员,见面之后自然是格外的亲。王进、江镐他们早就已经勾肩搭背在一起不知道说着什么,而赵文义、郭昶、李叹等几个关系好的官员也是在一起说笑。

    文天祥敢打保票,这群家伙十有**是在侃大山。不过即使是想要让天下官员站在这一处大殿前侃大山,又岂是那么容易,这背后也是一个王朝强大国力和对于周围国度震慑力的象征。

    苏刘义和陆秀夫的脸色也很好。

    这一次大战,川蜀军、神策军,一支支大明的军队高歌猛进,打的甚是勇猛,也打出了大明的军魂,并且凭借几次血战,彻底扭转了军队在百姓心中无能的象征,并且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从军**,据说和从军有关的民谣就已经在短短一个月之间诞生了上百首,当真做到了家家传唱的地步。军队打胜了,兵部尚书张世杰脸上有光,主管军事的右丞相苏刘义自然也是与之共荣耀。毕竟这一场大胜,朝廷已经期待了太久、兵部已经期待了太久,百姓万民也已经期待了太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