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倾宋 >

第512部分

倾宋-第512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没事才怪呢。

    阿嚏!叶应武激灵灵打了一个喷嚏,反倒是清醒了不少。

    小阳子他们一边点起火堆,一边把亲卫们的披风大氅全部拿来,将叶应武裹了个结结实实。而周围除了撒出去的哨骑,所有的士卒都已经毕恭毕敬的在马下站着,每个人看向叶应武的目光都是敬佩异常。

    甚至同样和他一起下水的其余士卒,都挣扎着想要把裹在身上的衣服解下来给叶应武披上。在他们看来,明王殿下的性命要比在场五千人的性命有价值多了,要是明王殿下出了什么好歹,大家有何颜面去见江东父老?!

    殿下!江铁他们都直接跪在雪地里,声音之中已经带着哭腔。刚才叶应武晕晕沉沉的样子,让他们这些平日里只知道舞刀弄枪的大老爷们都快把眼泪急出来了,手忙脚乱的却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

    甚至小阳子肠子都悔青了,自己怎么没有坚持让明王殿下把杨王妃带上,至少这个时候可以有个拿主意的人。

    叶应武缓缓睁开眼睛,看着近在咫尺的一张张满是担忧神色的脸庞,霍然喝道:你们这些大老爷们的,靠老子这么近干什么?!

    见叶应武话语之间还是很精神的,江铁他们顿时松了一口气。而叶应武嫌弃的目光在他们看来更像是救命的稻草。环顾四周,叶应武沉声说道:都给朕起来,这是什么时候,在哪里?

    小阳子急忙说道:殿下,咱们还在沋水东岸,您刚才晕过去大约一盏茶的功夫,时候不长。

    叶应武轻轻呼了一口气,浪费这点儿时间让所有人过河,还是很值当的。当下里他艰难的想要站起来,吓得小阳子他们急忙上前搀扶。叶应武扶着树干,沉声说道:沋水距离灞水还有百里地,咱们想要赶过去也得两个时辰,快点儿组织人马出发,顺便把哨骑撒出去,务必探查明白战况!

    可是殿下您的身体······吴楚材和江铁他们脸上都是大写的担忧。

    他娘的什么时候了,救兵如救火,你们再磨磨蹭蹭的话,黄花菜都凉了!叶应武脸上仿佛笼了一层寒霜,一把掀开自己身上不知道裹了多少层的衣服。这几个杀胚笨手笨脚的实际上也就是胡乱搭上来,所以叶应武一扯就扯掉了。

    江铁顿时一咬牙:小阳子,你带着亲卫保护殿下,老吴咱们走!

    吴楚材点了点头,而叶应武刚想要反驳,小阳子已经不由分说将地上散落的衣服裹在叶应武身上。殿下受了那样的寒冷,怎么能再吹风。看着一众亲卫坚持的样子,叶应武只能无奈的重新坐下。

    其实自己还真的有些四肢无力呢。

    刚才那一下,真的是在拼命,好久没有这样酣畅淋漓的感觉了。

    ——————————————————

    在灞原上的两千蒙古骑兵怎么也没有想到,在他们扬起马刀,冲向从临潼北面杀过来的那一队明军骑兵的时候,密集的马蹄声伴随着箭矢破空的声音已经从背后传来,并且越来越大越来越近。

    不好!后排的骑兵下意识回头,瞳孔猛地收缩。

    一支支锋利的箭矢刺穿他们的后背,不断有蒙古骑兵在从侧后方射过来的箭矢当中倒地,战马吃痛嘶鸣,在原本整齐的队伍当中四处奔跑,一些正弯弓搭箭准备用骑射好好教育教育明军骑兵的蒙古士卒,仓皇之下甚至已经顾不上手中弓弩,飞快的丢下箭矢拽紧马缰。

    战马嘶鸣,箭矢横飞,刹那间整个灞原下乱作一团。

    临潼北面杀来的大队明军骑兵已经冲入手弩的射程当中,毫不犹豫的同时扣动扳机。手弩虽然可以单手操控,而且容易命中目标,但是受限制于射程,使得这些明军骑兵已经做好了先被蒙古人骑射洗礼的准备,可是谁曾想到蒙古人自己先乱了起来,惶急之下一些骑兵调转马头迎上唐震率领的骑兵,而其余人则继续向前奔驰。

    直到明军的箭矢即将杀到,蒙古骑兵们方才慌忙的放出已经张弓很久的箭矢。箭矢呼啸,雪亮的马刀和挺起的马槊也在下一刻狠狠的碰撞,就像火山喷发的岩浆呼啸着冲入大海,朵朵血红色的花朵在白色的地毯上绽放,赤色和黑色的旗帜纷乱如蚂蚁。

    朔风扑面如刀割,再加上散乱的箭矢就在身边呼啸,让开口说话都快变成一种奢望,不过无论是为了活命,还是为了战胜这股敌人,唐震都别无选择。当下里狠狠一拽马缰,战马长嘶,人立而起,唐震手中刀直指向一侧:不要恋战,冲上灞原!

    身边的一众骑兵本来就一直等候着唐震下达命令,此时急忙追随着他调转马头。不过风声厮杀声越来越大,前面的骑兵根本听不到这喊出口就基本被风撕碎了的命令,依旧纵马向前。

    唐震一时间也顾不上他们了,自己所要做的是保住大多数人的战力和性命。好在随着唐震这边一动,外围和断后的骑兵也急忙跟上,两千五百人也有一千七八百跟了上来。

    战马在风中喘着粗气,此时不是顾惜马力的时候,一根根马鞭狠狠的抽下去,而马刺也是毫不犹豫的捅向战马的躯体,风中卷动的雪粉中,鲜血顺着战靴和马腿流淌,不过旋即结成一层粉红的薄冰。

    灞原是临潼到灞水之间的最高处,而灞原东面就是灞水和鼎鼎大名的灞桥。刚才那两千蒙古骑兵的主要任务是吸引明军骑兵的注意力,所以并没有渡过灞桥。现在明军骑兵冲上灞原,实际上就等于保住了撤退的后路,只要抽调出一部分精锐拖住蒙古鞑子,其余人就可以从容的撤退。

    一直冲上了灞原,唐震方才缓缓勒住战马。气喘吁吁疲惫不堪的人马纷纷在他左近停下来。

    虞侯你看!一名都头指着灞原下的战场说道。

    在几乎倒下四分之一的人之后,那充当诱饵的蒙古骑兵终于回过神来,一支千人队挡住明军骑兵大队暴风骤雨般的进攻,其余人则和后面掩杀过来的骑兵大队将没有来得及追随唐震撤退的前锋数百骑兵团团包围。

    不断有明军骑兵倒下,一面面曾经在风中猎猎舞动的赤色旗帜也消失在视线当中。

    顿时灞原上的明军骑兵纷纷向前:虞侯,咱们现在站在高处,冲下去一定能打蒙古鞑子一个措手不及!

    是啊虞侯,不能看着这几百个弟兄被他们欺负!

    现在冲下去,还来得及!

    几名都头和十将纷纷把目光投向唐震。刹那间他们脸上都有屈辱和着急的神色。从如火如荼的战场突然调转马头,撇下前面冲锋的弟兄缩到这里,对于每一个矢志杀敌的明军将士来说,都不啻于难以言表的耻辱。他们做不到眼睁睁看着袍泽的血肉换来自己喘息的机会。

    要活一起,要死,也应该一起!

    放肆!牙关中费力憋出来两个字,唐震的脸色阴沉。

    他在神策军还是天武军左厢的时候就担任都虞候,在军中的资历要比很多后来北伐磨砺出来的老卒还要老,再加上唐震允文允武足智多谋,平日里新军训练等等往往又都是王进唱白脸,唐震唱红脸,所以这位都虞候在军中的威望甚至比王进还要高一些,此时他突然斥责下来,刚才起哄的都头和十将们都下意识的噤声。

    留下来两个都守住灞桥,两个都在灞原上监视蒙古鞑子,其余人随某来。唐震沉声说道,这四百人无论用何种办法,面对怎样的敌人,都要给某守住灞桥,灞桥有失,军法从事!

    诺!被唐震手点到的四名都头急忙应道。

    而唐震催动战马,迎着朔风当先冲下去。后面的将士们也顾不上战马和自己都是极度的疲惫,手中马槊端平,赤旗飘扬,紧紧的跟上自家都虞候。

    好男儿怎能缩头缩脑的在这里看着袍泽弟兄浴血拼杀,就应当轰轰烈烈的杀他一场!

 第四百三十章 万众披肝胆

    不得不说在军中一年,唐震还是很有长进的。骑兵冲下来的时机和角度都选择的恰到好处,一千多名骑兵直接从两支蒙古骑兵比较薄弱的汇合处直接冲进去,中间的骑兵将箭矢撒向两边,而外围的骑兵则是挥舞着马槊驱赶蒙古骑兵。

    他们的目的不是杀敌,而是冲进去和被包围的弟兄们汇合。

    被左右几千蒙古军包围在中间的数百名明军骑兵看着不远处突然间扬起的赤色旗帜,一张张满是血污的脸上流露出惊讶的神色,不过旋即转化成劫后逢生的喜悦。

    大家不是害怕为大明牺牲,但是看到援兵不顾生死的杀过来,还是激动甚至渴望的。一名名已经精疲力竭的明军骑兵纷纷催动战马,战刀和马槊挥舞,在蒙古军中横冲直撞。

    虽然不断有人倒下,但是两支赤旗飘扬的军队正越来越近。

    蒙古骑兵显然没有想到这支好不容易撤退到灞原上的明军骑兵竟然会调转马头重新杀回来,而且还依仗着从高处冲锋的速度优势,强行撕开了脆弱的结合部。不过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骑兵的反应还是很快的,一支支骑兵不在漫无目的的寻觅对手,而是在百夫长的率领下一次又一次的向着明军骑兵打开的通道进攻。

    或是从两侧放出箭矢干扰,或是如同毒蛇吐信击杀两名明军骑兵之后又撤退下去,又或者径直集中两三百骑兵突入通道之中,将明军骑兵本来就如狂风中小舟的防线撕扯得七零八落,然后在唐震率队赶来支援之前又没入人群当中,让严阵以待的后方大队骑兵迎战。

    快,撤退出来!唐震大声吼道,他的半边身子已经染上了血红色,在寒风中结成一层薄冰。

    蒙古骑兵已经回过神来,步步向前紧闭。

    唐震清楚,自己能够打开局面,主要是杀了蒙古人一个猝不及防,等到蒙古回过神来,四五千人左右夹击,自己这不到两千人还不够人家吃抹干净的。所以时间,还是要争取时间!

    一名骑兵被马刀看中了腰间,鲜血喷涌,急忙按住伤口,马速不由的慢了下来,而周围的士卒急忙上前帮忙,不过领头的十将却是看了这受伤的自己麾下儿郎一眼,咬着牙大声吼道:不要管他,走,快走!

    几名士卒都有些发呆,那受伤的士卒也是飞快的推开靠近过来的同伴:你们都走,我能杀出去的,不要管我。

    蒙古骑兵也发现在这里明军的阻滞,纷纷上前冲击,不断地有人倒下。那腰间受伤的士卒大吼一声,手中马槊霍然投掷出,一连刺穿了两名蒙古胸膛,周围杀上来的蒙古骑兵也被吓住了,纷纷勒住战马,只不过当他们回过神来,才发现动手的不过是一名受伤的明军士卒。

    而趁着这难得的空隙,剩余的明军骑兵已经呼喊着杀了出去。

    刚才下令的十将一边飞快的催动战马,一边下意识的回头看去。层层叠叠的蒙古骑兵已经杀了上去,就算是坚固的磐石在这浪潮之中也会动摇,更何况一名孤零零的伤兵。

    等待他的只有粉身碎骨。

    不知不觉得,十将的眼眶已经湿润。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刚才下令撇下伤兵的是他,因为他清楚如果为了一个人而慢下来,那么等待周围十多个人的都是死亡。如果想周围士卒打算的那样留下来和蒙古鞑子同归于尽,那么或许自己的名字会被刻在钟山的石碑上,成为一个合格的英烈。

    但是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