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倾宋 >

第442部分

倾宋-第442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意识的向着另外一侧看去,陈国峻忍不住轻轻吸了一口凉气。

    密密麻麻的黑影已经出现在风雨中,而山坡另外一侧安南将士的阵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崩塌、溃败。

    这些该死的明狗,他们果然并不只是单纯的撤退,这是一个早就布置好了的阴谋。当陈国峻以为自己是螳螂捕蝉的时候,没有想到身后还有振翅欲飞的黄雀。

    “左厢和右厢到底还是忍不住了。”李芾忍不住感慨一声,在后厢遇袭的时候她就已经下令左右两厢趁着风雨交加、视野狭窄从两侧进行大迂回,包抄安南后路,没有想到现在后厢还没有将全部的安南士卒驱赶下山坡,左右两厢就已经忍不住动手了。

    见到援兵赶过来,山坡上本来还有些疲惫的明军将士顿时杀气大振,继续向着越来越近的敌人冲锋。

    “那是什么人?!”李芾到这个时候也发现了不远处的陈国峻,“这人身边的亲卫甚多,咱们的人被他身边的安南猴子死死挡着,说明这必然是一个来头不小的大人物,给老子杀上去!”

    “杀!”亲卫队长早就已经杀红了眼,带着十多名将士就往上冲。而旁边几名都头和虞侯看到了,也是毫不犹豫的紧随其后。

    谁都看得出来这是一条大鱼,偌大的功劳凭空出现在眼前,岂有谦恭礼让的道理!咱们抛妻弃子在这风雨中厮杀,可不就是为了博得一份功业么,到时候衣锦还乡,父老乡亲们脸上也有光。

    长枪刺穿一名明军将士的胸膛,数十名安南士卒仓促的跑过来,几名将领不由分说指挥手下将陈国峻架了起来:“将军,咱们快点儿撤吧,明狗实在是太凶猛了,咱们再不撤退的话恐怕就要葬身此处了!”

    陈国峻低低的叹了一口气,这山坡上下,已经有数百安南将士埋骨,而整个战场上战死的人恐怕已经超过了三千,可是一旦自己从这里撤退,也就意味着这么多追随着自己北上挑战大明的好儿郎,就要白白牺牲。

    然而别无选择,现在如果不撤退,这少有的精锐,就要全部葬送在这里了,陈国峻很清楚自己麾下这看上去并不多的将士,对于本来就小国寡民的安南意味着什么,这是国中半数的青壮,也是军中少有的之前见识过沙场的老卒。

    “走。”陈国峻冷声说道,在风雨中霍然转身。

    陈****的身影突然消失在不远处,李芾心中微微一震,更多的安南士卒悍不畏死的冲上来,让保护李芾的亲卫不得不架起他们的主帅向后撤退,而几名指挥使已经带着麾下儿郎顶上来,继续向山顶进攻。

    两侧的原野上,宣武军左厢和右厢的儿郎横冲直撞,原本气势昂扬的安南士卒,当看到山顶上已经消失了的身影时候,终于不可避免的溃败,漫山遍野都是开始拼命奔逃的安南士卒,即使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但是咋面对这样穷凶极恶的敌人,依然感到深深的恐惧。

    四面八方好像都是杀不完的明狗,山上山下仿佛都有无数的敌人咆哮着向着自己冲来。

    李芾轻轻呼了一口气,身上的衣甲已经湿透,带着寒意浸入皮肤,山顶已经被拿了下来,战旗被深深的插入山顶,虽然旗帜被打湿了难以再一次迎风飘扬,但是那孤傲的旗杆直挺挺的伫立在那里,已就足够让所有的明军将士为之骄傲。

    这是胜利者的旗帜。

    “押上来!”亲卫队长带着几名亲卫押着一名将领衣甲打扮的安南人,走到李芾面前,恭敬拱手,“将军,咱们抓了一个看上去来头不小的活鱼,您看要不要审讯一下。”

    李芾点了点头,冷声说道:“你是什么人?”

    那名安南将领也有几分血性,只是梗着脖子不说话,而李芾皱了皱眉,几名亲卫在那俘虏的腿弯处重重一踹,让他不得不跪在泥水中:“我家将军问话,是你的荣幸,抓紧如实道来。”

    就在这时,其余各厢也纷纷把抓来的安南将领押过来,李芾微微一笑,瞥了那些脸上带着各式各样表情的将领一眼:“既然这个家伙这么不配合,那咱们也没有什么好多说的,拉下去砍了。”

    “是!”几名亲卫早就看这个家伙不顺眼,当初为了抓到他还伤了几个弟兄,所以径直把这家伙拽起来拖到营帐后面,不久之后就听见一声惨叫。

    那几名同样被俘虏的安南将领顿时明白如果自己不配合,那么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当下里一名安南将领已经率先跪倒在地,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其余人也就没有多少犹豫。

    “说说吧,你们的统帅是谁?”李芾冷声说道。

    最先跪倒在地的安南将领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是陈······陈国峻。”

    只不过让这些安南将领惊讶的是,眼前能够率领明均战胜他们的中年人并没有太多的惊讶,反倒是嘴角边掠过一丝笑意。自己果然没有猜错,既然陈国峻亲自前来,说明到现在陈国峻还没有想到明军有可能从来外一个方向发起进攻。

    陈国峻,你号称安南战神,是整个安南最能打也最足智多谋的一个人,只要某能够把你死死地拖住,倒要看看安南拿什么来阻挡从海上而来的庞大水师!

    大明就是大明,是****所在,一个小小的安南以为能在大明尚且没有一统北方的时候跳出来牟利,未免太小看大明了。

    大明,岂是你们想要招惹就能招惹!

    李芾没有多看那些匍匐在地上求生的安南将领,只是默默然负手伫立,这滂沱的大雨如同天河倒悬倾泻,但是我大明好儿郎既然深入不毛,那就有胆量双手挽天河!

 第三百七十四章 一洗瘴蛮烟(上)

    浪涛呼啸的着拍击船身,虽然海船很是庞大,但是在这等风浪中,还是剧烈的摇晃。?随?梦。。

    只不过夷洲水师将士这一年多一直都在海上,这样的风风雨雨还真是见的多了,大家不过就是走路来往有些不稳,并没有什么不适,所以这风浪之中,还有不少人不顾暴雨趴在船舷边看着不远处那些同样体型庞大的商船。面对这样的暴风骤雨,那些商船也是在剧烈摇晃,但是更能吸引夷洲水师将士的,是不断顺着风传来的惨叫声。

    神卫军的这些家伙上船的时候还是趾高气昂,结果出了大江才知道这海浪里讨生活的不易,即使是明王殿下之前已经有过旨意,大明水师战船一旦出海都必须携带足够的果干等物品,但是这也只是让时常枯燥乏味或者累的半死不活的海上日子变得有那么一些滋味。

    大海依旧还是那片大海,距离人们征服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自打出了大江,即使是平日里运兵船有些摇晃,都能够听见里面的叫声和都头、虞侯的呵斥声,不久之后就可以看到有人从船舱中闯出来,大口大口的呕吐,而现在外面风雨若此,即使是在船舱中吐了,恐怕其他人也不得不忍受这难闻的气味。

    这也导致每天站在船舷边看这些步卒的惨样,成为了水师将士们最大的乐趣所在。以至于偶尔杨宝或者边居谊过船来商议诸多事宜的时候,都是一般无二的阴沉着脸,而张世杰、张贵他们忍笑也是忍得很辛苦。

    “这风雨已经十多个时辰了吧。”张贵皱着眉头看着不断顺着屋檐流淌下来的雨水,“现在还没有看到有海岸的踪影,咱们自从上一次停靠吉阳军一来,已经有两三天了,按理说不应该啊。”

    张世杰伸手扶住门,他虽然原来也指挥水师,但是毕竟是在大江之中,对这等恶劣的海况适应自然比不上张贵他们,就算不晕船,但是也有些难以站稳:“指南针的方向是没有错的,或许是因为风浪太大,所以有一些偏差吧,不过应无大碍。”

    就在此时,前方的海天之间,隐约可以看到出现的一道黑线,而浪涛的怒吼上在这一刻显的格外的轰响。张贵和张世杰几乎是下意识的对视一眼,缓缓攥紧了拳头。

    “陆地,发现陆地!”风雨中隐隐可以听见桅杆上士卒的吼叫声,而原本在船舷两侧看热闹的夷洲水师将士在几名都头的呼喊下拼命的跑向船头,绞盘边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站立。

    只要张世杰一声令下,铁锚就可以下水。

    风雨中一艘艘战船上呼喊声不断,原本因为风浪吹卷而散乱不堪的船队正在艰难的整理队形,而中间的运兵船更是一条条长长的铁索横连,原本剧烈摇晃的大船终于缓缓平静下来。

    “撑将旗,前厢两艘战船前出!”张贵手按佩剑,朗声喝道。

    巨大的黑色棚子撑了起来,数十名将士飞快的上前扶住,而在棚子下面,一面赤色的旗帜迎风猎猎飞扬。而站在船舷两侧的士卒同时重重的敲响了战鼓,轰鸣的鼓声刺破风雨的咆哮。

    一艘艘战船在黑色的海面上犁开一道又一道的痕迹,随着前厢的战船距离海岸越来越近,张世杰皱了皱眉,沉声说道:“各部交替掩护前进,务必小心,尤其是战船要保护好运兵船!”

    鼓点愈发急促,而阴沉沉的天空下,战船距离海岸已经越来越近。

    ————————————————————————

    “这入了秋,时间过的就是快,不知不觉一周过去了,”叶应武信手翻阅着奏章,微笑着说道,“广南西路传来的战报,宋瑞你可看了?”

    文天祥毕恭毕敬的站在下面,虽然身为叶应武的师兄,这么些年来叶应武可以说是和他亦师亦友,但是文天祥的性格让他在叶应武面前依旧恪守着最为严谨的君臣礼节,总是这样一丝不苟,使得叶应武有时候都不知道应该感谢自己这位左丞相以身作则,还是应该责骂他过于刻板。

    不过毕竟人都有三分个性,文天祥的为人叶应武也很清楚,之前还感慨两句,现在就索性随他去了。

    “微臣看过了,首战告捷,马、李两位将军并出征将士都有功在其中。”文天祥当下里朗声说道,“不过安南蕞尔小国,我大明宣武军和邕州军都是征讨大理的精锐,这一次竟然中了陈国峻的圈套,如果不是将士拼杀用命,恐怕就不是胜利而是惨败了。”

    叶应武点了点头:“师兄倒是看的透彻,只是不知道师兄以为,这一次朝廷应该如何奖赏,如何惩罚。”

    文天祥思忖片刻之后,淡淡说道:“这不过是和安南的第一战,虽然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大胜,但是毕竟也算是绞杀不少安南精锐,使得安南短时间内无力寇边,之后的战局必然偏向于我大明,甫一开战则责罚大将,易使军心不稳,所以不如对其不赏不罚,等到战后再统一论账。”

    随手放下奏章,叶应武站起来伸了一个懒腰:“这一次李叔章和马老将军都是轻敌了,某原本就告诉过他们,这个安南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对付,陈国峻既然有能耐被称为战神,自然有几分道理在其中。这一次安南人折损了三千多,我大明将士也有近两千战死沙场,要知道进攻大理死伤的人也就是不到四千。”

    “大明军队所向披靡,胜仗打得多了,有些轻敌也在所难免,更何况李叔章本来就是年轻气盛。”文天祥微笑着看向叶应武,“吃一堑长一智,等到张尚书带着水师抵达安南,恐怕就是安南的末路了。”

    “但愿姊夫不会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