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倾宋 >

第187部分

倾宋-第187部分

小说: 倾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轻轻的吸了一口海风,带着暖暖的气息和熟悉的腥味,这里仿佛从来没有人涉足,原始而又淳朴,让李叹心神都平静下来,他不知道叶应武是怎么知道这海南岛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也不想知道,“君失密则失国”,叶应武不说,这就不是他身为下属所应该妄图打探的。

    自己只需要找到这个人,然后将她送往兴州,就可以了。

    “我们下船吧。”李叹轻声说道,他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亲自前来请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甚至出身卑贱的女子,或许是叶应武信中语气的急迫,也或许是自己的好奇,更或许是他们同样有过悲惨的过往。

    曾经同是天涯沦落人,现在何必不相逢。

    王达凝眉看着周围,缓缓点头。

    ——————————————————

    高大的椰子树遮天蔽日,一直连绵向远方。除了椰子树,还有槟榔树等夷洲岛上颇为常见的树木。低矮的山丘连绵起伏,潺潺流淌着的溪水尽情的在树林当中穿行,清澈的可以看清水底每一块石头。

    布衣女子就蹲在溪水边,清洗着旁边石头上放着的一盆衣服,而几个黎族打扮的小孩就在附近的椰子树和槟榔树上下熟练地爬来爬去,也没有其他大人看着,似乎这已经是海南岛最常见的事情了,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清洗的差不多,布衣女子方才站起身来,她上身是对襟直领的黎族常见黑色上衣,身着筒裙,里面的裤子也是高高的挽起到膝盖。上衣是短袖,在上衣的外面还又披了一件单薄的外衣,只不过这个外衣却不是黎族服饰,而是汉族江南的衣衫。

    “孩子们。回去了!”年轻的女子冲着在树间奔跑的几道身影招呼一声,片刻之后这些孩子飞快的聚集到她身边,他们或许脸上带着不知道从哪里蹭的黑泥,或许两只手都是黑乎乎的,但是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笑得很灿烂。

    更有一个年长的孩子随手将刚刚摘下来的槟榔塞进嘴里。然后抱着椰子递给这个口音和他们略微有些不同的女子:“黄姊姊,你看,这是我一个人摘下来的!”

    女子微笑着接过来椰子:“好啊,二郎都会自己摘椰子了,当真是长大了。”

    被称作二郎的孩子不好意思的一笑,退到伙伴身后。没有再多说什么,女子将椰子放在盛衣服的盆子里,刚想要往回走,身后却是传来密集的脚步声。

    女子下意识的回头看去,悚然一惊。

    从茂密的丛林中走出来的。却是一支手持兵刃的队伍,只不过真正让女子震惊的是,这些人身上都是再明显不过的汉家打扮,刹那间女子有一种莫名的伤感,也不知道自己离开那一片带着血和泪的土地已经有多久了。

    这支队伍看上去并没有敌意,走在前面一身短打的男子更像是一个士人而不是将军,两群人蓦然相遇,男子身后十多名手持刀盾的士卒飞快的上前,将他挡在身后,而另外五六名弓弩手则是同时举起了手中的弓弩!

    “你们是什么人?!”女子下意识的将惊恐的孩子们保护在身后。勉强保持冷静。

    看着眼前这个身上披着汉家衣衫的女子,也听出来了她口音中带着的明显的江南味道,李叹眯了眯眼,忍不住感叹一句。看来自己真是走了好运气,当下里不由分说让身前的刀盾手让开,上前一拱手:“在下李叹,见过娘子。”

    “在下”“娘子”,这两个已经久违了称呼让女子彻底怔在那里,他们是汉人。第一次在逃离家乡这么多年后见到汉人,女子心中五味杂陈,不知道是应该怀念还是痛恨那一段过往。

    不过这个时候她还是保持冷静,压制住心头翻涌着思绪:“你们是何方人士,在这里做什么?”

    “敢问娘子可是姓黄?”李叹轻声说道,“在下大宋沿江制置副使叶使君麾下夷洲驻军都统制,奉使君之名前来邀请一位黄姓小娘子重返江南。”

    姓黄?他怎么知道?这布衣女子正是流落海南的黄道婆,虽然不知道所谓的“沿江制置副使叶使君”是何方神圣,也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夷洲驻军都统制”又是什么个来路,但是黄道婆毕竟是在江南生活了十多年的人,自然知道沿江制置副使和都统制都是自己原来可望不可即的人物,甚至就连整个海南岛上,恐怕也没有能够和沿江制置副使平起平坐的人。

    手微微颤抖着,黄道婆沉默了片刻之后,还是郑重的点了点头:“奴家姓黄,怕正是统制要找的人。”

    李叹心中一块大石落下,当真是踏破铁蹄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总算是让自己找到正主了:“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不知道黄小娘子可否赏光让我等移步?”

    黄道婆看着眼前这群手持兵器但是似乎并没有敌意的人,终于还是点了点头,本来她所在的黎族部落就是在大宋的统辖之下的,虽然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大宋本地的驻军了,但是部落中的人并没有对于大宋这个名义上的领导有什么异议,就在另外一个大一点儿的村寨中,还有悬挂大宋的赤色旗帜。

    黄道婆在这海南岛的安身之处,便是在破败的道观里面,这个道观实际上也就是晚唐宋初的时候修建的,只不过因为并没有在这周围的村寨中起到什么作用,再加上此地自古流放之处,没有道士愿意来到这种大异于中原的地方,所以很快就废弃了,黄道婆来了之后住不惯黎族的屋子,索性黎族人就将这个没有什么用的道观给了她,道观紧靠着黎族村落,黄道婆整理出来几间屋子,倒也能够居住。

    见到这个平日里很是温柔并且向来好学的外乡人带着一队手持兵器的同样的外地人来到自己村落,村落中黎族人很是警惕的打量着他们,不过很快李叹那从容不迫的士子姿态,就让他们舒了一口气,不再管这些突然冒出来的外地人。

    这海南岛上或许别的没有见过,但是这种温文尔雅很有文化的读书人,几百年来却是从来没有断,黎族人都知道这些是触犯了****上国的不知道什么邪门的规则才被发配到这里来的,其实都是一些很有文化和能力的人,所以黎族人对他们很是尊重。

    “寒舍简陋,还请见谅。”黄道婆轻声说道,将一行人引进有些破败的道观,道观的一侧厢房可以明显看得出来整修的样子,和另外一边的断壁残垣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庭院中更是打扫的一尘不染,足以见到住在这里的人是喜爱干净的。

    一侧厢房三间屋子,两间屋子都是敞着门,在这炎热的海南岛,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关门防寒,李叹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间屋子里面摆放着一台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机器,而且还堆着很多做工精良的衣服布匹,而另外一间屋子,则是几张颇为简陋的桌椅。

    “这间屋子,可是?”李叹指着那个有着桌椅的屋子。

    几个孩子已经急匆匆的跑进去,将怀里的槟榔和抱着的那个椰子放在了桌子上。黄道婆柔柔一笑:“让统制见笑了,奴家略微看过几本书,所以在这里教这几个认认字,也算是帮着乡亲们做件好事,毕竟奴家这一手织布的能力都是乡亲们教的。”

    李叹点了点头:“能够在这天涯海角荒蛮之地坚持如此,小娘子也算是坚韧不拔的人了,可以进去说话吗?”

    “请。”黄道婆笑道。

    几个孩子已经熟练的在椰子上钻孔,递给李叹和身后的王达,身后追随而来的将士们也是人手一个。李叹打量着眼前的椰子,冲着王达一笑,两个人径直把椰子壳碰了一下,就当是碰杯了。

    “统制倒是有趣。”黄道婆走进屋子,“请随便坐就可以。二郎,你先带着弟弟妹妹们去玩,不过不要跑远了。”

    二郎点了点头,转身跑开了,当真是孩子头的样子。

    见到孩子们走开,黄道婆脸上的笑容方才渐渐消散,看向李叹:“统制不远千万里而来,不知道所为的是何事,难道就只是想要让奴家这个故土所抛弃的人重新回去吗?”

    李叹一怔,王达默然。

    片刻之后,李叹方才喟然一叹:“鄙人也能猜出来,在江南想来小娘子有什么并不太好的回忆,毕竟某年幼的时候,也曾经有过悲痛的经历,这种印在心口的疼痛某还是能够理解一二的。”

    看着李叹脸上的悲痛,黄道婆默默低下头:“奴家一直期待着光阴能够弥补伤痕,现在却依然痛彻心扉,所以如果统制想要让奴家就这么回去,还请见谅奴家不能从命。”

    李叹站起来,衣袖一挥:“某从来不会做出什么强迫人的事情,但是只想向黄小娘子说清楚。“

 第一百七十二章 当以重担委任君(上)

    PS:双更,另外感谢书友资阳蜗牛110和浮云吧的打赏支持!

    叶应武在门前下马,陆秀夫和文天祥一左一右等待在门口,见到叶应武过来,急忙迎上来,文天祥笑着说道:“使君,属下两人已经在此处恭候多时了,使君倒是好兴致啊,刚刚大婚,就径直前去通山县,如此勤于政务实在是让属下两人汗颜。”

    文天祥不提到“大婚”还好,一提到叶应武顿时心中无奈的叹息一声,自己的确有对不住陆婉言的地方,两个人不过是成婚第二天,自己便急匆匆的前去通山县,怎么都说不过去。更何况现在自己的大舅哥陆秀夫就站在这里,让叶应武哪里有脸面见他。

    只不过陆秀夫似乎除了脸色有些阴沉之外,并没有想要算账的样子,默默地跟在文天祥身后,一言不发。

    叶应武轻声说道:“师兄,无须这么说,某前去通山县,主要是有一样火器已经研制成功,若是能够快速将这种火器列装天武军,这一次北上至少又多了三四成胜算。”

    “三四成胜算?”文天祥一怔,下意识的看向身后的陆秀夫,叶应武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所以天武军上上下下从来都没有怀疑在他们的叶使君带领下会将阿术打的丢盔弃甲,而现在叶应武亲口说出来,胜算不过又多了“三四成”,那么在叶应武的心中,原本的胜算有多少?

    叶应武微微皱眉,摇了摇头:“若是没有这么个东西,某心中认为此次天武军北上的胜算也就在两成。”

    “两成!”陆秀夫震惊的脱口而出。

    那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但是你我,天武军都没有选择。”叶应武的目光转而冰冷,径直向里面走去,“以孤军迎战倾国之兵,两成的胜算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为了不这样白白送死,某已经竭尽全力了。”

    文天祥和陆秀夫默然无言。三个人就这样一直走到大堂外,文天祥方才开口苦笑道:“远烈,你身上的担子很重,不过现在能够顶在最前面的。天武军上下数万人,自问也就只有你有这样的能力,或许刚才和君实对你有所误解??????”

    叶应武摇了摇头:“这些何须挂怀,现在你们心中清楚就好,既来之便安之。各做好各的一份事去,便好了。”

    文天祥和陆秀夫对视一眼,终究还是郑重的一点头,转身向着自己的一侧厢房走去。整个兴州知州的府衙正堂分作三处,正前方是叶应武处理事务的地方,包括议事堂都在此处,而两边分别是文天祥和陆秀夫办公的地方。

    一个是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