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这个皇帝有点穷 >

第41部分

这个皇帝有点穷-第41部分

小说: 这个皇帝有点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光,折子你看过了,这件事你怎么看?”何笑行揉了揉脑袋,问道。

  “万岁爷,这平有无老先生的话,是让人觉得很是荒唐。但怪奴才愚笨,很容易就被别人的话将思路带跑偏了!看着看着,奴才又觉得隐隐约约的这奏章说的有那么一点道理。”陈光琢磨着自己的用词,轻声说道。

  “不说了,等他们来!”何笑行摆摆手,又将奏章拿起来,看着。

  大平王朝,从开国到如今,虽然之前有过几代皇帝励精图治,财政也曾富裕过。但是最近的这些年,官僚队伍越来越大,每年要发放的俸禄也越来越多。作为皇室宗亲,每年都可以从皇室的小金库中得到一定的钱粮,皇室宗亲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人员越来越多,以至于每年从皇室内库中支出的钱粮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之前也有皇帝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规定后续的皇室宗亲之后嫡长子可以获得钱粮,但是依旧要消耗内库大量的银子,治标不治本。

  内库作为皇室的小金库,是皇帝日常花费的主要来源。像什么修建宫殿、给宫女太监发工资、太后和皇帝对大臣和下人的赏赐以及各种皇室的庆典活动,都要从内裤之中支出。

  对普通人来说,钱不够了,就省着点花,开源节流。对于皇帝来说,内库的钱不够用了,但是却没有办法骤然改变祖上传下来的奢侈用度。节流是不可能了,那就开源吧!历代皇帝开源的办法,无外乎从国库借钱和扩张皇室的私产。大平王朝的列祖列宗可能认为扩张皇室的私产对老百姓是一种残忍的掠夺,严格限制了皇室的田产地产的数量。于是乎大平王朝的皇帝每年都要从国库借大量的银子到内库。

  正常的借款,那是有借有还,还要计算利息的。但是皇帝借了钱,没有按时还,你能拿他怎么办?而且皇帝不是不想还,而是没钱还!不仅不还,每年还要借更多的钱!

  如果国家财政富裕,能够将朝廷和皇室的话费都给覆盖掉,并没有什么问题,大不了就是每年结余的存银少一点。但在国库每年的财政收入都不足以覆盖朝廷用度的情况下,还要每年给皇室内库提供大量的银子,就显得有些荒唐了。


第四十三章 竖壁清野

  反反复复的看着平有无的奏章,何笑行心中也是思绪万千。如果按照平有无的说法去做,北部边境在防御上的压力会减轻非常多。而且平有无在奏章之中提出来的战略,何笑行和桑弘在之前就已经研究过了!只不过,平有无做的更加激进!不仅仅是竖壁清野,而是……

  两个小太监将平有无从家中请到何笑行的书房,并没有用太久的时间。平有无从上了这道奏章之后,就知道自己肯定会被皇帝叫到宫中,在家里早早的就准备好的面圣的服装和车架。两个小太监一到,平有无就知道怎么一回事了,跟着两个小太监就来到了皇宫,可谓是一点都没有耽误工夫。

  第一次见到这个平有无,何笑行怎么都不能把眼前的这个眉毛胡子都白了的老头和奏章的作者联系起来。奏章的内容太激进了,激进到何笑行以为奏章是一个愣头青的小伙子写的。

  “臣平有无,参见皇上!”平有无就要给何笑行行礼,何笑行赶紧拦住,说道:“平老先生,您如此高龄,又是皇室的长者,辈分比我高,按照道理应该我向您行礼才是!”

  “皇上,你是一国之君,我的辈分再高,也是你的臣子。这是万万不能混淆的!”平有无说道,年纪虽大,说起来话来倒还是清晰。

  正在这时,两位丞相大人也到了。寒暄一番之后,何笑行率先步入了正题。

  “平老,两位丞相,想必三位也知道朕找你们来的目的了,前线军情瞬息万变,每一刻可能都有将士浴血疆场。朕也就不废话了,现在就议一议北部边境的防御如何应对!”何笑行沉声说道。

  “臣的奏本,想必皇上已经是看过了!”平有无率先说话道:“臣已经一把老骨头了,也不懂得什么弯弯绕绕的。臣就有话直说了!”

  “平老请讲!朕洗耳恭听之!”

  “皇上,我大平和草原的交界线,绵延上千里。在北部长城之外的土地上,北部边境仅仅靠着孤零零的几座城来支撑。在我朝财政充足的时候,军力也强,自然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这些年以来,我朝的财政每年都入不敷出!基本的民生和基础建设都得不到保证,更不要说扩充军备了!这些嵌入到草原之上的城池,守起来压力很大,也很费钱!”平有无说道。

  “因为财政不济,平老你就建议朝廷放弃长城以北的所有土地,专心守好长城?!”何笑行反问道。

  “没错!臣是有此建议!”

  “两位丞相如何看呀?”何笑行不置可否,扫视了一眼夏衍和平吉两人,沉声说道。

  “皇上,我朝财政收入入不敷出,是事实。从先帝即位开始,朝廷每年收上来的税收都不足以支撑朝廷每年的开支了!”夏衍稍微一琢磨,回答道。夏衍说的是实话,而且肯定了平有无在朝廷财政上的说法。看起来,像是在支持平有无,但是实际上,夏衍也没有表明任何的立场。就算他夏衍不说,何笑行也知道大平王朝的财政入不敷出了!

  “皇上,在草原之上的北部边境的几个城市,缺少长城的庇护,防守起来,却是压力很大。几座边城的守卫开支远超过普通城市的开支。而且因为没有强大的后援支持,在花费庞大的军费之后,这几座城池,还不一定能守住!”平吉沉声说道。

  “朕可不可以理解为,两位丞相,都支持放弃长城以北的土地,将几千里的山河拱手送给草原?!”何笑行的声音之中听不出来什么火气,依旧是平平淡淡的,像是在说今天早晨吃一个鸡蛋还是吃两个鸡蛋这样平凡的事情一样。

  “皇上,臣的建议,是将所有的百姓,都从长城外撤回来!只在边境驻扎部分守军!将长城之外的土地,作为一个我们和草原王庭之间的缓冲地带,草原来犯之时,先和守军发生接触,而不会连累我大平的百姓。这并不是不是将长城之外的土地拱手送人!”平有无说道。

  “平老你是大手笔啊!朕之前考虑过竖壁清野的战略。不过朕的做法也只是将边境的老百姓集中到边境城中,不让草原王庭从城外能得到物资。平老你可是拿着列祖列宗打下来的几千里江山在做缓冲地带啊!如此大规模的撤回百姓,平老难道就没有想过会背上一个卖国的罪名?”何笑行说道。

  “皇上,如果不撤回百姓,我们能得到什么?”平有无说道:“两位丞相大人是最有发言权的,夏丞相,你来给皇上说说,每年我们从长城以北的土地上,能得到多少非贸易税收?”

  “皇上,平老,长城以北的土地,基本上得不到什么税收。因为是边境的原因,时常发生战事。长城以外土地上产生的税收,基本上都用来补贴战争损失了。结余的,几乎没有!”夏衍低声说道,虽然没有财政结余不是夏衍的责任,但是这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平丞相,你来说一下,每年因为大大小小的战争,我大平每年伤亡多少军士和百姓!”平有无说道。

  “皇上,平老,因为和草原王庭的摩擦,如果没有大的战争,每年有几百名军士和上千百姓死于非命。如果像今年这样的战争状态,死伤百姓和军士无算,但至少过万!”平吉沉声说道。

  “皇上,您也听到了!以我们目前的军力和军队制度,还要强行守着现在的边疆,无异于打肿脸充胖子!白白浪费为数不多的财政收入!与其这样,不如暂时退守长城!凭借着长城天险,防守草原骑兵压力会小很多!多余的财政收入,才可以投入到其它的事情上去!”平有无说道。

  “平老指的其它事情,是何事?”何笑行轻声问道。

  “皇上,我大平土地几千里,百姓数千万,国土富饶,山河壮丽,为何财政不足?!为何军力不强?为何国力不兴?臣指的其它事,正是这三者!”平有无说道。

  “好!好一个问题!”何笑行一拍桌子,说道:“平老,你不担心被史官记上一笔,写上卖国么?”

  “皇上,青史有幸留忠臣,自古坦荡在人心!臣自觉为国谋利,不是卖国。只要与国有利,其它任史官评说,后世自会昭雪!”平有无朗声说道。

  “既如此,平老受朕一拜!”何笑行正色说道。正要拜,被平有无拦住。

  “皇上为何如此?”平有无说道。

  “平老,撤百姓进长城,朕想过,但是朕不敢做!怕万一丢了祖宗的千里疆土,百年之后青史留骂名,无颜见祖宗!听得平老这番言论,朕,甚是欣慰!朕这就拟旨,按平老的奏本,撤百姓!”何笑行说道:“国家有平老这般老臣,有左右两位丞相这样的柱石,国家之幸!”

  何笑行说的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却将整个“卖国丢土”的风险,全部都给到了平有无和左右两位丞相头上……


第四十四章 论策

  左右两位丞相从何笑行这里出来之后,两个素来的对头再一次的走在了一起。

  “夏相,咱们的这位圣上,魄力大的很呐!长城外几千里的土地,说撤百姓就撤了!一点犹豫都没有!”平吉有些感慨的说道。

  “平相,开疆拓土的军事我不懂,我只懂和孔方兄有关的事情。难道长城以北的土地,我大平就没有办法正常占有?”夏衍问道。

  “夏相,要说没有办法正常占有长城以北的土地,那是扯的。在没有长城之前,历代王朝不也是在草原的骑兵之下守住了边境!现在之所以觉得对长城以北的防御捉襟见肘,不仅仅是缺钱!”平吉若有所指的说道。

  “不仅仅是缺钱?”夏衍追问道。

  “考虑到将军队守备在地方,时间长了会导致地方军队尾大不掉。所以我朝的军队都集中在了京城周边,几十万的守军!最应该有守军的边境,却只有寥寥的几万守备!而且为了防止皇帝随意用兵,祖上还设计了繁杂的调兵制度。在国力强盛的时候,我们的大军是能够进行远征的,所以外敌不敢随意入侵。知道如果侵犯了我大平,虽远必诛!但是现在国力衰退,不要说虽远必诛,就算是到了家门口,都不见得能和人一较高下!”平吉说道:“这些军队长时间守在京城边上,几乎从没有到过边境打过仗。没有见过战火的军队,如何胜?”

  “平相,我在这方面就不懂了!我大平百姓的安危,就托付在平相手上了!”夏衍拱手说道。

  “夏相,你这是折煞我了!”平吉摆摆手说道:“我大平的安危,在皇上的手上!”

  两个人边说边走,走的很慢,只听后面有人说道:“两位丞相,聊什么呐,那么火热?”来着不是别人,正是平有无。平有无年纪虽然大了,但是身子骨依旧健硕,挥挥手让搀扶着自己的两个小太监离远一点。

  “平老!”

  “你们两个在这里嘀咕什么呐?”平有无说道。

  “平老,我们两个在感慨圣上和平老的魄力!多年的痼疾,明眼人都知道长城以北的土地防守的代价很大,但是人人都怕背上卖国的罪名。多少年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