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笑傲行 >

第303部分

锦衣笑傲行-第303部分

小说: 锦衣笑傲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奉,这是进士出身的文官所拥有的特权。作为个天子奴仆,不管是哪位天子的口旨,他也必须遵从。违反了这一条,即使新君登基,也一样会把他打上欺主小人的标签,不予重用,目前打不得。

“大胆骆思恭,你竟敢伪造口谕,诓骗咱家。这个恶当,咱家可不上。咱家是奉了太后的懿旨拿郑国宝交三法司处置,你却带着人马敢来劫人,你的眼里,分明就是没有太后。你给我等着,这场官司,你打了吧。想让咱家上当进宫,连门也没有,我这就写折子告你去。”

说完之后,他带上这支番子队伍,怒气不消的就向东厂方向退去。锦衣卫也不阻拦也不追赶,任他们自去。骆思恭只朝郑国宝一拱手“国舅,您是怎么个意思?是跟我走,还是也准备学张鲸,不跟我走?”

“我正要进宫面圣,哪有不走的道理。怎么着,咱是不是也得捆上点?”

“那倒不必了。天家只说是请国舅入宫,未提押解二字,不必上绑。请随我来。”大队锦衣簇拥着郑国宝,直奔紫禁城方向。宁中则一言不发,扶剑紧紧跟在郑国宝身旁,二位公侯,也带着本府家丁左右跟随,等来到紫禁城外,却见不少太监往来巡逻,戒备森严。为首的太监,则是郑娘娘的另一名心腹庞保。大老远见了郑国宝,他面色一喜,抢步过来磕头道:“奴婢给国舅爷问安了。您随我进宫见驾,天家有话问您。这位是?”

他见宁中则也要跟着,伸手一拦。郑国宝道:“不必,这是自家人,带去与我妹子见一见,也是没什么妨碍的。宁姐,你把兵器去了,进宫见驾,不得携寸铁。”他一边说,一边自己除了身上的锁甲。宁中则只好将配剑交到庞保手中,自忖以宫禁武力之强,宫中好手之多,自己有没有这把宝剑,也没什么区别。跟着进宫,也无非是和这个男人同生共死而已。

一路向翊坤宫走去,郑国宝见沿途太监及粗壮的宫娥甚多,手中多拿兵器,面色凝重。问道:“怎么?局面如此严峻了?天家现在龙体如何?”

“国舅爷,您一会见了就知道了。这个事,三句两句的,奴婢可也说不清楚呢。”等来到宫前,只见此地太监宫蛾尤多,也都是手拿军械,充当护卫的。庞保到此,也要先进行搜检,才许放进。郑国宝与宁中则进门之后,方一跪倒,就挺上面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大胆的郑国宝,你居然还真敢进宫。难道当哀家,办不得你么?”

这声音的主人显然不是郑娘娘,万历还没死呢,她算的哪门子哀家。而且这声音苍老,显然主人的年纪也不算轻,在皇宫中,符合这个条件的,也只有那位慈圣皇太后了。只是李太后向来居住在慈宁宫,怎么今天,却跑到翊坤宫了?骆思恭、庞保集体反水,设局诱杀自己?

宁中则那边,明知道此时房中不知有多少高手负责防卫,自己稍有异动,怕是难逃一死的结局。但仍然暗自运劲,只要上面的人喊一声杀,就先出手,与她拼个同归于尽再说。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男人前面。想到如能死在此地,将来就少了无数要面对的麻烦,她心中竟是感觉无比放松,没有半点畏惧之意。

郑国宝却磕头道:“不知太后在此,微臣失礼了。微臣乃是锦衣官校,天子亲军。这条命,是属于天家的,天家要臣生,臣就生,要臣死,臣就死。决无任何怨言,太后若想要臣的命,只要您一句话,臣万死无悔。”

“好一张利口!你这么放低身段,难道就能颠倒黑白?我且问你,你为什么要害死哀家的孙儿!你想要你的外甥登基做皇帝,这本是人之常情,哀家也不能怪你。这事最后,还是看天家的意思,可是你暗下毒手,杀害天家的血脉,谋害洪武爷的后代,这又该当何罪?”

“太后容禀,微臣前些时,一向在外地办差。先是与闻香教的贼人大战一场,后又扫平了魔教的黑木崖,将为害我大明国朝数百年的魔教扫荡一空,几奏全功。再后来,就是在少林,主持武林大会事宜,为我大明选拔了一批忠勇之士。要说常洛殿下之死,臣闻听之后,痛彻心肺,以至夜不能寐,夙夜悲号。恨不能以身代之,换得殿下回阳。可要说臣参与其事,这是天大的冤枉,望太后明查。要臣一死,只须您开口,可要让臣认下这天大的冤情,却是不能。”

“母后,算了吧。常洛早夭,朕也心中难过。可是郑卿肯随旨进宫,已经足以证明他的忠诚和问心无愧。廖虎臣的话,您也听到了。若是他真害了常洛性命,在少室山,他完全可以抗旨不归。即使在方才,他不进宫,畏罪而逃,也不是不能。还望母后,不要再吓唬他了,现在咱们还是以正事为重的好。”

这声音并不大,可是咬字清晰,在郑国宝听来,更觉得如同天籁。万历天子,自己的妹夫。听他说话,中气充足,神智清晰,看来所谓病重不能视事云云,全是假话。这一回,自己的胜算可就更大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七章勤王(七)

不等郑国宝想着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有一个女子的声音传出“母后,您老人家年岁大了凤体欠安,前些时又悲伤过度,现在不可劳神。儿臣扶您,先回去休息,让他们自己在这说正事吧。”

“你啊。就知道帮着你哥哥,出了这么大的事,哀家连训他一顿都不行了?要不是看在他是将来天子的舅舅份上,我还要重重的办他。他说跟他没关系,就没关系?哀家可是不信。这事要是让我查出端倪,郑国宝,我要你死无葬身之地。还有他身边那个女人,打一进宫就不老实,跪在那偷偷的运气,像这样的贱人,就该找人废了她的功夫,再发卖到坊司去。”

“母后是菩萨心肠,吃斋念佛,连杀生都不忍动手,又怎么舍得杀人或是发卖到坊司什么的。就不要跟国舅开玩笑了,儿臣听说。张鲸勾结了播州生番,怕是要造反呢。这想想,就让儿臣害怕,还是先把这些吃人的生番除了再说吧。”

李太后似乎无奈的叹了口气“永宁啊,你这个脾气,也难怪吃亏。真是个苦命的孩子,被他用几幅字画,一张破琴,就给收买了。那东西又不是金子银子,拿着有什么用啊?娘是不明白你的想法,算了吧,这事反正也是娘输了,让他们郎舅兄妹,自己商量着怎么害人怎么杀人,哀家是管不过来了。你陪着娘,好好念经去。”

在一片恭送声中,房中的太监宫娥人数明显减少。路过郑国宝身边时,李太后重重的哼了一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而在她身旁,那女子娇嫩的声音又哀告着“母后,不要如此了。”

“没想到连永宁公主都肯帮我。这也是万幸中的万幸。”郑国宝心里暗自嘀咕,老太后当年对这个闺女不够重视,给她找了个短命驸马,从心里觉得对她有所亏欠,现在反倒格外重视起来,也算是一种弥补情结。这女儿开口求的事。十件里也能答应八件。要不是她在此哀求,自己怕也没那么容易过关。等到送走了太后,只听万历在上面问道:“太后已经走了,内兄还不起来回话?”

“臣不敢。”

“起来说吧。这回的事。也得咱们好好聊聊。商议个主张。那边跪的是宁女侠吧?朕听廖虎臣说了。新任的武林副盟主是吧?这个是个什么头衔,实在是太怪了点。回头,朕封你个诰命身份。也算是酬功。”

等到郑国宝起身坐好,见万历天子居中而坐,自己的妹子郑若男,抱着朱常洵坐在一边。方才太后在此,郑若男一言不发,也是明白自己婆媳关系紧张,自己说话反倒不如不说的道理。她端详了半天宁中则,把宁中则看的都有些不好意思。明明对方是个不会武功的年轻女人,论年纪比自己还要小不少,可是一对眼光,宁中则就觉得对方身上有着无穷的威压之力,让自己不敢直面。

“好个无双女宁凝霜。当年你爹宁孤竹,就能让老皇爷头疼,说他比南倭北虏都难对付。你也不含糊,都是嫁过人的了,却能把我哥哥迷的不知东南西北,这份本事,真是够厉害的。现在说的事,你不方便听。随我到旁边屋里,我自有话问你。”

郑若男一边吩咐,一边又对郑国宝道:“兄长不必害怕,你在乎她,妹子也是知道的。所以不会为难她,只是我们女人聊几句贴心话,你好好答天家的话,没你的亏吃。”

如今朱常洛已死,朱常洵面前再无阻碍,不管将来如何,现在看,郑贵妃都是这次事件里最大的受益者。可是看她双目红肿,神色憔悴,仿佛天天痛哭号啕。以自己对妹子的了解,郑国宝相信,这些天郑若男的悲痛,比王恭妃那个亲娘,怕是还要强出几分。这就是妹子,一个天生的演员,即使万历皇帝,也不会看出郑若男哭的越凶,心里笑的就越甜。不过妹子出色,自己这个当哥哥的也同样优秀,若是被皇帝看出,自己在这事里有关,那以后还用混么?

郑若男前脚刚走,郑国宝二次跪倒在地“臣失职,居然让平一指这等庸人混入太医院,还成为了殿下的郎中,最终导致殿下早夭。这都是臣之过错,请天家赐臣一死,以赎己罪。”

万历沉默了片刻,“内兄,我说过了。在没人的时候,咱们是亲戚,而非君臣,有话起来说吧。”他等郑国宝坐稳身子,才直盯住郑国宝的眼睛问道:“内兄,朕自问对你和若男不薄,咱们之间,也算的上是推心置腹四个字。若男的想法,我很清楚,但是朝内那些文官势力太大,我也没办法。这回的事,其实说来也不是坏事,至少省了朕许多的力气。朝廷上可以干点正事,不必为了国本之争牵扯精力。我答应你,不管这次常洛的事是不是你做的,我都不会予以追究。但是朕想听一句实话,这事,到底与你有关无关?”

郑国宝面不改色,“臣惟有一死,以证清白,还请天家成全。”

“内兄,你言重了。”万历见对方目光坚定,不似做伪,姑且信了。“实在是那份口供中,将内兄你攀扯其中。而滋事体大,朕也不得不亲口问你一问。”

“天家,这口供是东厂拿出来的。若是将平一指交给微臣,我可以拿出一份,是王皇后指使平一指,谋杀殿下,嫁祸我兄妹,一石二鸟,以独霸内廷之计。若是想再闹大一点,可以说王皇后与平一指,都是闻香教的教友,他们在朝廷上,勾结了一批党羽,想要颠覆我大明社稷,谋死殿下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许多阴险手段。”

“是啊,朕也明白这个道理。人落到了厂卫手里,想让他们说什么,他们就得说什么。所以才要当面问内兄,求个心安。常洛那孩子,我不喜欢,他的诞生,本就是个不该发生的错误。你知道的,我曾经想过不认他。可是凤子龙孙,天家血脉,终究是轮不到外人来谋害。这案子不问也是不成。廖虎臣前去抓你,表面上是母后的意思,实际也是朕想的主意,想要试一试,看看内兄会不会遵旨。”

万历当然不会想到,他这些精明的布局,都瞒不过自己枕边的妻子。而郑娘娘身边的死士,也在第一时间,把皇帝的算盘,传到了郑国宝那。只是万历是装病,不是真病这条,却连郑国宝也不知道。看来不光万历,郑娘娘自己的心里,也存了试探胞兄的心思。如果郑国宝想要趁着万历发病,而另靠山头,或是干脆自己扯旗造反,那么等待他的,也必然灭亡。

“天家英明,明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