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笑傲行 >

第228部分

锦衣笑傲行-第228部分

小说: 锦衣笑傲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出不了。”

王森道:“今年不必以往。为父准备在接见信徒时,对他们说一下,咱石佛口虽然有神主庙内的那尊石佛像,可是还是不够。我准备再造一尊金佛。”

“金佛?”王好忠为人脑子反应略慢,连忙阻拦“爹,这可使不得。一尊金佛,那得花多少钱啊?还不得把咱的家底都花进去?”

王森暗自摇了摇头,自己的家业,指望这个大儿子是没什么希望。“蠢材。谁说要咱自己花钱了?这当然是要找那些肥羊来募,让他们掏钱修佛,消减罪恶,谁敢不交钱,就让他们报应临头。说是金佛,实际便是用铜铸一个,再由为父动手开光而已。”

王好贤暗自嘲笑大哥没见识,连这敛财的法子都听不懂,看来唯一那点机灵劲,都用在女人身上了。接过话来“爹,您这个主意好。等咱的金佛修好之后,肯定能大扬咱神教的名声,到时候各地信教的人就更多了。光是北直隶的女人,有什么玩头?等咱的闻香教传遍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到时候各地的女人都上门来求咱驱邪,那才过瘾呢。爹,这修佛像的事,孩儿负责吧。”

石自然点了点头“也好。这事便由好贤总揽,其他人全要协助好贤。再有,我教今后劝人时,要记得宣讲内丹修行之术,说是练成了金丹境界,就可消灾避难,得脱末日之劫。”

王好忠道:“爹,你糊涂了?是不是最近那话本看的,有点魔障?金丹,元婴啥的,都是老道们骗人的,您怎么也信?”

“说你是蠢材,一点都没错。”王森哼了一声,“这内丹之说,现在最红,你管他是和尚老道,有人听就好。朝廷里对于这应劫避难的教门查的也严,咱虽然有皇后靠山,怕也不够保险,若是套上这练功的壳,就不用聚众,朝廷也就不追究了。再说,这女人哭哭啼啼,寻死觅活不让碰的,你又不是没遇到过。可是一说练内功,练内丹,她们先就失了警惕。到时候你就说帮她们结丹,不是随你怎么上手?”

王好忠这才恍然“爹爹英明,英明啊。昨天那女人刚烈着呢,我折腾了小半宿又用了药,才把她收拾服了。要是有了这结丹法,可是方便多了。”

“知道就好,你们跟爹学着点吧。我闻香圣教今后定能发扬光大,传遍国朝两京十三省,到时候,说不定还能弄几个无知的贵妇来玩呢。”一想到这一层,王森不由心满意足,哈哈大笑。就在此时,外面有人来报“教主,接引仙师,王好古有要事求见,据说是请来了一位大施主。”(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三章收徒

石自然这人的一大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他当初在日月神教时,对于杨莲亭不管如何看法,表面上始终恭敬,像孝顺亲爹一样孝敬着这位神教大总管。那些在他看来,不着边际的想法,他也全当金科玉律挂在嘴边,就连那所谓一夫一妻不纳妾,不养外室,不玩丫鬟,他也都大力吹捧,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当然他如今发迹了,杨总管那些谬论他早就扔到了一边,不予理睬。

说他想造反,那肯定是冤枉。他又没疯,造的什么反?难道做皇帝,比他这教主就逍遥几分么?练兵也好,备粮也罢,他只想做个割据一方的大土豪,守着石佛口,做他的土皇帝。要实现这个目标,钱永远是不够花的。各地的财主,都是他盘里的菜,能吃一个是一个。那些财主家里,也多有美貌的婢妾,比起一般的乡下丫头,也更合胃口。

王好古这个侄儿他不喜欢,入了教,做了仙师,还是改不了那二流子的本性。当着外人的面,就敢对女教众动手动脚,好几次差点坏了事。不过再不喜欢的侄儿,也是侄儿。若是办教务办的不要亲族,这教里还能指望谁捧自己。这接引仙师的活,能从客栈拿回扣,等走的时候,只要朝见者买些石佛的土特产,还能从商人那拿一份提成,是个肥缺,因此四路接引仙师,委的都是自家人。没想到,这二流子还能拉来大肥羊?倒是自己小瞧了他了。

“王好古?他学道日短,怕是接待不了大香客。赶紧把人请进来,本教主与他谈一谈。”

“石佛口,当真气派,王森小儿,定不能留。”进了石佛口,郑国宝心里更是坚定了这念头。这座不大的小城池,只有一条东西大街,街两头修筑两大牌楼,分别刻写有“青山主人”、“弥勒转世”。作为教主的住宅,则显示出特殊气派。前后占地过百亩。听说内院有客厅、书房、绣楼、花园,侧院有卫厅、武场、膳房、鱼塘。

听王好古说,石佛口城外则建筑有庞大庙宇群:城东北山脚下为雹神庙,庙内供奉两米高红色石雕弥勒佛像。石佛口这个地名也由此而得。每年端午节。这里便有持续一个月的盛大庙会。庙内教众接受进香施主施舍的香油就有好几鼎缸。西关为老爷庙、娘娘庙、土地祠、三官庙;南关为菩提寺、八仙观、城隍庙。其中雹神庙和菩提寺最为壮观。占地面积都有百十亩方圆。据说这些庙宇全都是雕梁画栋。黄琉璃瓦盖顶,富贵的很。

就看这庞大的宅院,和王家的祖坟。王森就可以抓起来问罪了,一个逾制,无论如何他是跑不掉。

自从出了滦州,任我行就带着鲍大楚等几个长老悄悄离队,去会见日月神教的那些香主、堂主、外委长老。由于闻香教把日月神教在北直隶的堂口全都吞并过来,那些旧日的魔教负责人,如今也都在闻香教内,任了仙师、香主、护法等职。

这些人对闻香教教义自是嗤之以鼻,对于王森,也没有半点景仰。在他们眼里,王森依旧是那个蓟门皮匠,没什么了不起的。无非杨莲亭瞎了眼,非捧他出来,结果作茧自缚。之所以肯跟着王森混,也是因为闻香教不拖欠粮饷,又可以把过去在地方上任职时,亏空的公帑抹平。

王森也知,这干人对自己并不敬意,又熟悉自己的底细。他位置升的越高,门下的信徒越多,对于这些日月神教的旧人,就越是厌恶。可是王系的武力又不够强大,至少还没强大到,足以将日月旧部赶尽杀绝的地步。而且每次与日月神教的讨逆军做交易,也离不开这些日月旧部在中间牵线搭桥。他练教丁,买器械,也有一半是为着震慑住这些魔教旧人,告诉他们明白一点,不要挑战他教主的权威。

这些人在闻香教内,地位十分尴尬,往往是有名无实,有职无权。自己的旧日部署,都被打乱重编,分散到地方,手上能掌握的人手有限。人、财大权,都落到了王系中人的手中,日子过的也不大舒心。

任我行手中有钱,背后有靠山,又有鲍大楚等人出面,把这些旧部争取到手里,不是什么难事。可以说,现在抓捕王森,也不是做不到。王好古也撺掇道:“国舅,这先下手的为强,后下手的遭殃。我看,咱还是下手吧。您带了那么多官兵,还怕个啥?这大院里的卫队不多,直接动手,保证他们跑不了。”

他可知道,闻香教作为新生势力,论起根基远不及日月神教,可是要论歹毒残忍比起老东家来,却是不相上下。自己被国舅逼的反水,这事要是败露了,即使是族亲,也逃离不了活埋的下场。他现在倒是最希望王森及其子侄全部死光的一个。

郑国宝道:“这事,不必急在一时,我们都进了石佛口,王森就别想活了。你把我们带进去之后,就把你的人都发动起来,等到时候配合我的行动行事就好。其他的,不必多问。”

王森原本以为,能被王好古骗住的所谓肥羊,也无非是矬子里的大个,强不到哪去。可是等见了郑国宝身旁的几个姬妾,王森那对眯缝的双眼,瞬间睁的溜圆。

“这小子艳福不浅,怎么这么多美人,都归他了?”王森饶是这些年见了无数的女人,却也没有半个,能与眼前的这几个貌美如花,风姿绰约的女子相提并论。怕是那传说中的扬州瘦马,大同婆姨,也不过如此了?

他心里暗自盘算,闻香教的分配形式,必须要改了。原本是谁拉来的羊提成三成这个可以有,谁拉来的仙姑归谁这个肯定要改。这些美女,都是我的,一个也不能给王好古。

一想到这么多美人,晚上剥成白羊任自己快活的场景,整个人都轻了几分。他生的肥头大耳,穿上这袈裟,倒是有点宝相庄严的派头,可是此时色迷心窍,脸上的笑容都带着几分轻浮,未免减分不少。

等到分宾主落座,听说郑国宝是替母还愿,带来了一万两白银,作为香油钱。王森的心跳的就更快了。他们这几年坑蒙拐骗的事做的虽多,这么大的金主,还是第一次遇到。随手就能拿出一万两,这得是多大的手笔啊?

“在下姓申,在京师做点食盐生意。仰仗朝中几位老大人照拂,买卖还过的去。当初若不是蒙贵教仙师赠丹,家母怕是就要危险了。这一万两银子,比起我母亲的命,便算不了什么,还望教主不要嫌少。”

王森听到他姓申,又说朝内几位老大人照拂,心思转动,姓申,在朝?莫非,这个公子哥,是申时行的子侄后辈?若果真如此,那就更不能放过他了。自己这王皇后的族亲,本就是冒认的,王家小门小户,对于上门认亲的人,来者不拒,加上自己送了一份厚礼,王家就把自己认做了实在近亲。

靠着这关系,在滦州倒是还能管用,可他日要是在整个大明传教布道,这身份未免还是不够硬扎。要是有了申时行的子侄入教,就靠这块活招牌,大明两京十三省,还有自己不能去的地方?

想到此,王森抖起精神,亲自讲解“那仙丹,其实是小事,只要入了我闻香教,疾病灾厄,都可化解。若是成了仙师,便有百灵护体,邪魔不侵,人间诸般病痛,都不会找上身了。我看公子,你是有宿慧的,可惜灵智被蒙,不能得悟大道,终日只与酒涩财气为伍,白白浪费了你的灵根。若是你肯入我圣教,由我为你摩顶开光,他日必可飞升仙班,与天地同寿。”(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四章开坛

郑国宝表现的,像极了一个富贵人家出去跑买卖的当家人。有钱,懂场面上的事,同时,还非常不好糊弄。饶是王森费了半天力气,这位公子也只是点头称是,流露出的兴趣并不大,尤其对入教捐献家产十分抵触,还问了妻妾做仙姑的事。

“申公子,你误会了。我们闻香教是合法的教门,不是那些邪门外道。实不相瞒,我王家,可是皇后的亲族,是皇亲哩。”王森心里暗骂王好古是个只会吃不会干的夯货,这么几天,都没能把教义先传过去,在对方心里形成印象,反倒让对方对圣教产生抵触情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说不定他对人家的几个姬妾毛手毛脚,引的这大肥羊心里厌恶了。还是看看本教主的手段吧。

“说起来,就是单靠皇后的照拂,我们什么都不做,也一样衣食无忧,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为什么出来成立闻香教,为的可不是我自己,我是为的救咱大明朝廷。我告诉你,如今是三劫末日,你看看,这几年大明没少闹灾吧。我这里有个表格,你看一下。这上面,是咱大明朝这几年闹的灾荒,还有死亡人数。触目惊心啊,发人深思啊。这说明什么?我告诉你,说明天下要出大问题了。你们不知道,如今便是泰西那边,也是年年灾荒,年年死人。这就是所谓的三劫末日,人力无可挽回。到时候天上刮钢风,打铁雷。下黑雨,黑雨沾身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