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笑傲行 >

第198部分

锦衣笑傲行-第198部分

小说: 锦衣笑傲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多钱,你眼睛都不眨一眨,就全拿出去了。这圣门兴建,前后不知要花多少钱,你这么个散法,将来咱的儿子,吃什么,喝什么?不行,你快点给咱儿子想个发财的办法,不然打死你。不许用拿什么福寿丹的事敷衍,那东西利润再高,要挣这么多银子,也不知要几年时光,太慢太慢。”

郑国宝笑道:“好盈盈,你就放心吧。咱的儿子,还能受了穷?那些钱,是死钱,用一分少一分。两淮的盐,那是活钱,是银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比起花马池盐,不知要强到哪里去。孙富那小子放出去了,这两淮盐,离到手就不远了。你到时候只管等着数钱就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八章铁门闩

孙秀救了儿子出来,只怕夜长梦多,离了梅庄直接带儿子上船回扬州。这一次一百多名护院片甲无归,他也没往心里去。左右是群江湖亡命,有银子还怕雇不到么?倒是大内高绶这个倭人,以往有点小看了他,他倒是真能办事的。没他传话,自己还以为钦差真想把盐商往死里收拾,准备好鱼死网破,多亏他穿针引线,才能把事情和平解决啊。

回家路上,听孙富说了钦差的打算,孙秀两眼一亮。“你是说,钦差要对西商下手?从此,整个扬州就只有咱们徽商?”

“正是如此。爹爹请想,国舅在陕西布局,将那些西商老财坑的不轻,两下里仇深似海,他能饶的西商么?不过这盐总得有人贩,许阁又和钦差的岳父是好朋友。他不捧咱们徽商,又来捧谁?只要咱们每年,给钦差分一份利润,再帮他搞死西商。他就答应,把西商的份额,都给咱们做。”

扬州如今格局上看,徽商与西商并驾齐驱,难分高下。八大纲商也是一团和气,称兄道弟,好大的交情。不过,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能把八大纲商变成四大纲商的话,这个机会,谁也不想放过。

“那些东西,是烧了,还是没烧?”孙秀忽然想到一个要紧的问题。

孙富摸了摸袖里那解药瓶子“烧了,全烧了。咱家那些护院没说假话,早知道就该给他们留条命的。那些人丢的神机击贼石榴炮炸了,引发了大火。几个箱子的东西,全烧了个干净。孩儿我知道轻重,这事也自然没说。国舅跟咱合作,就是他手里没东西,想要收拾西商收拾不了,所以让咱帮着给他找证据。”

经过了刚开始的紧张与生涩,孙富发现自己的谎话说的越来越流利,几乎是顺口而出,越说越圆,暗中想道:爹。我这也是为了咱孙家好。要是我死了。咱家再有多少家业,不也都便宜了外人?

孙秀对自己儿子的话,自是深信不疑。只要那些要命的东西,真被烧了。那国舅手里就没有拿捏自己这些人的把柄。两下里合作除掉西商。倒是件好事。看来这一回得算是因祸得福,家业反倒能因这回的变故而更加兴旺。至于花出去的几十万银子,只要这大生意做成。也就算不得什么。

回到家中之后,他便急忙找来家里的几个幕宾,吩咐道:“你们几位,从今天起,吃喝都在一处,必须把我要的东西,给我赶出来。”

“扬州,我净街锣,又回来了。”站在码头上,看着来来往往搬运箱笼,雇佣马车的力夫、锦衣,身边一个是冰山美人,一个是魔教圣姑,一左一右,紧紧依偎,望着扬州城,郑国宝高喊了一声。又看向张芙蓉道:“当初,我便是在这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弄了一船的盐,结果遇到了你,硬要分一半。”

张芙蓉这段时间,脸上多了几分笑容,这个人都沉浸在一种幸福的状态之中。与过去相比,少了几分冰山气质,多了几分成熟妩媚,不过风采依旧。她听到往事,脸色微红“夫君又拿往事来说。当初若不是妾身劫路,你又怎么会与刘小姐成了姻缘,如今我都快给你生孩子了,这笔债怎么也还清了。”

“还清?净街锣的债,是还不清的。”任盈盈一旁打趣,“天下谁欠了夫君的债,能有还清的那天?你看看今日的扬州城内,就有不知多少人欠了咱夫君的债,你说他们还的清么?”

两淮都转运使贾端甫听到自己的长随回报,整饬盐法的钦差郑国宝到了扬州码头,倒是十分平静,只一摆手道:“知道了。”接着在自己案头翻找了一通,既没有钦差方面发来的公式行文,也没有自己恩主的书信,便也就不大理会,只等他进城后,再去拜见。

他是嘉靖四十四年进士,与许国许阁老,算的上是同榜,在文官体系里,这也是一层用的着的关系。而自家原来的恩主,则是当初的小张相公张四维。当年贾翁不第之时,曾在某位致仕的官长家中做个私塾先生,为其儿子开蒙。不合撞见,这位官长的爱妾,与官长的书童私通。

这位爱妾怕他露了口风,先是用金银买他。可是贾翁脑子里想的是那双三寸金莲红绣鞋,对于送的钱财坚辞不受。那位爱妾没办法,只好自己夜里去敲窗户,可是贾翁又怕是爱妾设计,自己真个动手,家主就会闯进来捉人。结果事到临头,又不敢开门,把那小妾赶走,第二天自己也要紧辞了馆。

这事原本十分私密,不知怎的,贾端甫辞馆后无处投奔,到几个文友处打了圈秋风,这贾端甫拒金不收,夜逐荡妇的故事,就在文人圈子里传递开来。他的文友里有很有几个名士,散布消息的本事最好,这个事很快就传到了贾端辅的老东家耳朵里。那爱妾与那书童,不久之后就双双暴病而亡。

贾端甫的名声这一下便刷了上去,连地方上的提学大宗师都知道这位当世君子的名号,特意点了他的举人。到了会试之时,他的文章又做的四平八稳,便也中了进士。

等到后来,张居正搞新法时,他在地方上做县令,很是得力。亲自带着书吏去清丈田地,催收赋税,是当地有名的催科圣手。有秀才写揭贴说他鱼肉百姓,中饱私囊,贾县尊只当没听见,对那秀才也不加报复。还是后来县内有人举报,那秀才与一寡妇有私。贾翁最重风化,骂自己可以忍,偷寡妇不能饶。亲自上阵,将诸般刑具用了三次,问出口供后,把那寡妇官卖,秀才革了功名,定了流刑。用这两条人命,给县内之人做了榜样,有此前车,连破靴阵都没人敢摆。

地方上的大户巨室,也肯买他的帐,这官做的就如他的文章一样,花团锦簇,四平八稳。后来因为催科得力,因功递转,一直做到了江陵知府。那是张居正的家乡所在,做到那的知府,自可知是何等受张相器重。

等到张居正倒台,他第一个上书揭发张居正在位时,如何徇私舞弊,贪脏枉法,张家子弟在地方是如何嚣张跋扈,横行不法,与时任左副都御史的邱橓一拍即合。

等到查抄江陵张氏之时,贾端甫亲自带了衙役去封门,查抄张家女眷时,也是格外卖力,乃至逼死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也是他出力最多。而后又向朝廷上了万言书,分析新法的种种不当,公开支持恢复旧法,废除新法。

靠这份功劳,他得了张四维的提拔,官运亨通。张四维死后,又有刑部尚书李世达爱他这严守礼法,维护旧制的性子,便成了他的新恩主。因为京师里弹劾贾端甫的奏折甚多,李世达就保举他到扬州巡盐,又特意保了他好友傅华堂做巡盐,为的就是二人能够好好合作,不出纰漏。

李世达是向来推崇天子应奉行节俭,以为万民榜样,又与厂卫最不投机,贾端甫自然不能去迎接郑国宝,免得恩主以为自己失了气节。他做这盐政衙门,也是为了响应恩主的想法,下了严令,各处巡检,不得为难盐船,又命手下经历、照磨,把盐政衙门的帐目做好,一定要做成亏损,以示地方无钱。税收都被矿税监收了去,衙门已经无力运转了。这回郑国宝来巡盐,他也早收到恩主指令,要尽力给钦差拆台,找麻烦,自不可能去迎接。

傅华堂先到贾家看了女儿,此时也在这盐政衙门与老友对坐。见他不去迎接钦差,点头道:“贾兄果然好风骨,是个不谀上官的真君子。钦差到了,依旧安心公务,不去逢迎,真乃我辈读书人之楷模。”

贾端甫道:“我辈读书人,读浩然书,得浩然气。所图者,上报天子,下安黎庶,岂惧那小小权阉,江彬钱宁之流?据我所知,如今朝内已经开始有忠奸之议,奸人榜上,便有郑国宝之名。有朝一日,正本清源,定要将这贼人,绳之以法。”(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九章查抄

傅华堂在京师没什么根脚,消息也不如老友灵光,急忙问道:“这奸人榜是怎么回事?”

不等贾端甫解释,就听外面传来阵阵喧哗,还有甲兵碰撞之声。贾端甫治下最严,小有过错,便以大刑。便是多年的老吏,公门中几代世袭的,也被他处置了不少。等闲没人敢在他的衙门里喧闹,他正说到兴头,被这一打搅,心中发怒,吩咐了自己的长随前去打探。

可是那长随刚走没多大工夫,却见一彪锦衣官校如狼似虎,撞进衙门之内。为首之人二十出头,头戴无翅乌纱,身穿明黄飞鱼服,生的相貌英俊,两个英姿飒爽,相貌出众的美人一左一右陪伴在他左右。

贾端甫怒道:“大胆!我这是盐政衙门,何等样人胆敢来我这里搅闹?你们锦衣官校,也不能无故闯我的盐政衙门,我这库房里存着大笔的税银,若是有所短缺什么人承担的起?来人啊,将这大胆闯衙夺银的贼人,给我拿下了!”

他这两淮都转衙门内,存有盐税银子,因此驻有盐兵负责保护。可他连喊几声,也不见有半个兵丁前来拿人。锦衣卫内有人大喊一声“少费力气了。这是当今国舅,奉旨整饬盐法的钦差大老爷,你的兵谁敢违抗王命,对抗钦差,难道不要身家性命了么?你这狗官,见了钦差,还敢不跪?”

傅华堂也断定来的必是钦差郑国宝,心头暗笑:这钦差果然是个纨绔勋贵。没什么城府的无赖。见贾翁没去迎接他,便带着人马来大闹盐政衙门。这等作为,整个是一个愣头青啊。不过遇到这种愣头青,这两个官场老油条,也不好硬扛。只好上前施礼赔笑道:“下官巡盐御史傅华堂,这厢有礼了。”

他是巡盐御史,论起来也属于钦差,与郑国宝的工作还有重合之处。又是国朝官场体系里,最为清贵的风宪官,因此简单一礼。已经算是好大面子。郑国宝简单回礼。傅华堂道:“钦差容禀。按说您既在扬州下船,贾兄是该前往迎接,只是临时来了一份要紧公文,贾兄须得在衙中处理。实在是走不开。还望国舅看在下官面上。高抬贵手。两下免伤和气为好。您看看,您带着这么多人马闯进盐政衙门,若是有人参奏一本。娘娘面上,也不好看。再者,贾兄这官仓之中,确实存着一笔盐税银子,若是有了短少,也说不清楚不是?咱们各退一步,国舅暂且收兵,等回头再由贾兄做东,设摆酒席,为国舅接风,不知国舅意下如何?”

他这说小话,放低姿态,倒也是个息事宁人的态度。尤其他是官场前辈,又是风宪清贵。由他开口说合,郑国宝也该给面子。至于说拿人,他连想都没想过。像贾端甫这种从三品大员,哪是说拿就能拿的?即使是锦衣卫,也得开驾帖,有李世达在朝中为奥援,锦衣卫怎么可能开的出驾贴来?

哪知郑国宝把脸一沉。“公文?那要看是好大的公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