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锦衣笑傲行 >

第168部分

锦衣笑傲行-第168部分

小说: 锦衣笑傲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国宝见老申终于坚持不住,自己反倒是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一样。“岳丈,您说的这是什么话?这是宫中大事,外臣岂能干预?您老人家既为首辅,又是我的岳丈,对于这件事,自然是要置身事外,哪能参与进来?我若是问计于您,不是等于害您么?这事,小婿可万不敢为。”

“贤婿不必绕圈子。这事老夫不会亲自上阵,你说的没错。这里面的干系,你不会不清楚,老夫参与进去,就等于自己冲入烂泥塘里,再想抽脚就难了。但是若说不能帮衬于你,这话也不对。不管是好姻缘还是歹姻缘,终究你我两家,眼看就要成为一家了,老夫不帮你,难道还帮着外人?”

他嘴里这外人,指的自然是王恭妃与朱常洛。朱常洛即使立为太子,申时行也没有太大的好处,朱常洵若为太子,则自己的女婿就可收获极大利益,乃至将来自己百年后,还可以靠女婿荫庇家门。因此,从这个立场上看,申时行,自然要帮助朱常洵。可是废长立幼这种事,怎么说都是犯忌讳的大事,对于爱惜羽毛的申时行来说,不可能主动冲进去,上本请求废长立幼,那样便把自己辛苦维持多年的好名声,全毁了。

“既然老泰山开诚布公。小婿也就有什么说什么吧。”郑国宝清清嗓子,“如今内阁之中,有许国、王锡爵窥伺首辅之位,若是老泰山您直接上本请立常洵,只会惹来朝野非议,老太后的憎恨,这就得不偿失了,我也不会让您这么做。不过您可以选择置身事外,用一个拖字决。常洵可以不做太子,但是常洛一样不可以做太子。先让东宫空置。不设储君,我想老泰山做这事,还不成问题。”

申时行点头道:“这倒不难。只要老夫不附议,那么他们的声势就弱下去几分。可是似顾宪成等辈。无所事事。眼睛只盯在东宫的位子上。即使老夫不附议,只怕他们也会三天两日上本立储,老夫又不能拦着。”

“是啊。这便是小婿要说的第二件事。既然立储这是名正言顺,遵循祖宗成宪。那么成年藩王久不就藩,滞留京师,难道不是大违祖宗成宪?”

申时行闻听,已知他说的是谁,“你是说,你打算对那位下手?”

“老泰山,这怎么能叫下手呢?我这只是为了维护祖宗成宪,保我大明江山社稷。按规矩,那位早就该就藩了,他长期待在京师里,文武百官之中,若是有人起了贰心,恐怕对于朝廷也不是什么好事吧。”

“这还不都是你闹的!”申时行哼了一声,“说实话,老夫也不愿意闺女嫁你,便是你实在太不消停。当年张江陵何等遮奢的人物,也不敢大兴钞关税卡,收取商税。即使清丈土地,也是以一条鞭法,给了士绅们一个退身之地。你倒好,不但缇骑四出,各处收税,还在陕西滥发伪币,坑害士绅。那些陕籍官吏恨你入骨,天家又是你的后台。他们向那位示好,归根到底,这根子还在你身上啊。”

郑国宝先是告了个罪。然后道:“老泰山,您这话说的是正理。我也知道,在京师里,官场上,我的仇人多了去了,可是只要有天家保着,我就高枕无忧。如今又多了老岳父您保着我,我就更不怕了。您想想,我要是被人放倒了,您的闺女二次守寡不提,难道您老人家就能独善其身了?”

他已经从郑若男那知道,申婉盈本是个寡妇身份。但是那又怎么样?反正她的元红是自己得的,一个寡妇身份算个什么?以她的模样、家世,即使不是寡妇,郑国宝都想把她变成寡妇夺到手中。因此对这倒不介意,直截了当说在明处。申时行听罢,用手点了郑国宝几下,却也说不出话来。

他何尝不是这么顾虑?郑国宝倒了,对他申时行有害无利,为了姻亲,也得保住他。“老夫这便是要提醒你,做事不可太激进,张江陵的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啊。做官还是四平八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才是自保之道。你是个勋贵,不是文官,立功于你没什么用处,安心过日子,早点让老夫抱外孙,才是正理。至于那位的事,你有没有想过慈圣皇太后的想法?”

“小婿自然想过了。不过么,这事不能让老人家您冲锋陷阵,小婿的出身您也知道,按我们街面上的话,扯疯狗咬傻子,这事得憋坏啊。”

“你是说?顾宪成?”

“老岳丈真是个妙人,一猜就中。”郑国宝连挑大指,然后又道:“既然顾宪成口口声声祖宗礼法,应立长正位。那您不如就略微透露两句,天家拿那位说事,混淆视听,浑水摸鱼。顾宪成那帮人听了之后,包准一跳三尺高。这帮人看我不顺眼,不等于看那位就顺眼。您想想,有这干清流看着顺眼的人么?驱逐藩王,勇斗太后,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刷名声的好机会。东直门揭帖那,再派人给他们加把火。那地方不光能让他们来恶心朝廷,也可以让咱来想辙收拾他们。到时候有顾宪成、钱一本那干人冲在前头,老太后跟他们去斗个难分难解,立储的事,就可以暂时放一放了。”

申时行微合二目,琢磨了片刻“如此,倒也是个办法。老夫听说,你在河南招安了两营绿林人马,甚是善战。回头便把他们,调防卫辉,拱卫那位的安全吧。”

卫辉府是潞王的封地,河南兵变之后,卫辉原有的驻军进剿不利,几个主官,都遭到撤裁,还有的直接逮捕下狱。地面上,缺乏一支能战的武装。申时行身为宰辅,若是连调动哪一营兵协防这种事都做不到,那也未免太过失败。凭他的手段,足可以通过一堆眼花缭乱的命令,对河南八府的营兵进行大换防,让绿林两营移防卫辉之事,做的天衣无缝,谁也说不出什么。

这两营兵出身绿林,桀骜不驯,又是郑国宝拉起来的队伍。用他们来作为潞王藩国的留守部队,相信今后的日子里,潞王一定会感受到朝廷及天子对他的殷切关怀,定是感激涕零,五体投地。

郑国宝心里叫了声好,嘴上说道:“一切按老泰山说的办。就藩风波之后,顾宪成他们也得乖乖滚球,这京师里,好歹能清净几天。至于储贰之事,兹事体大,自然不能操之过急,今日小婿面圣之时,天家曾言,有意起复江陵旧人……”

“江陵旧人!此话当真?”申时行此时再不复方才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语气之中充满了激动。说来,这位当朝宰辅,太平宰相,如何不是江陵旧部?当初若不是张居正对他格外高看,他也无缘今日这个地位。只是他曾经上本直劾张居正不丁忧,被万历记在心里,加上他与江陵集团走的不是太近,本人又有才干,总算得以留任首辅之位。于整个江陵旧部,他的感情,比旁人都要深厚几分。

“天家确有此意,但又惟恐将来再生其他变故,一时也难以取舍,小婿特来请教老泰山,该当如何行事。那些江陵旧人是用得,还是用不得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负荆请罪

申时行明白,这是皇帝准备扶植一个山头,来对抗争国本的那些文官,用山头来对抗山头,用文官来对抗文官。起复江陵旧臣,从感情上,他十分欢迎,可是从实际上,他却要仔细斟酌。

那些人为人如何,脾气怎样,最重要的是,他们是否认可为自己所用。一旦起复了一群只想恢复江陵旧制,而不是一心为我为天家所用的江陵旧部,不啻于作茧自缚。更可怕的是,江陵党中,不乏干材,若是起复之人,能力大过自己,威胁到自己的首辅地位,那就更不能起用。“贤婿,此事容老夫斟酌一番,再做道理吧。眼下最要紧的,是你和婉盈的婚事。你们两个……,唉!难道你要她带着身子嫁到你家,闹出个奉子成婚的风波?到时候,东直门那揭帖,就不愁没的写了。”

郑国宝急忙道“老泰山放心,这事肯定是要抓紧,我这交接了差使,就赶着办这事。起复江陵党的事,确实不能急,还得您老人家权衡之后,再做定夺。不过小婿认为,黄河的事,可是拖不得。河南八营兵变,已经大大耽误了河工,万一黄河泛滥,那可就不是小事了。”

申时行又问道:“灵应子耿义兰告御状的事,怎么听说,也是你在背后当靠山?这事弄不好,是要牵扯到慈宁宫里那位的。你何必揽事上身?那道人许了你多少好处?让你如此拼命?”

“老泰山容禀。那事确实是我搞的,还望老泰山在背后。助那道人一臂之力。至于得罪慈宁宫那位,我做不做这事,她都看我不顺眼,也不差这一件两件了。天家信道抑佛,在这事上做好了,能讨天家欢喜。老泰山是明白人,下面的话,自然就不用小婿来说了。”

等到郑国宝告辞之后,申时行回到书房,也知黄河之事不可小看。脑海里浮现出江陵旧臣潘季驯那黑瘦模样。潘印川是个只知道治河。不知道夺权的呆子,脑子也不怎么灵活。想当初敢在风口浪尖上保张居正的家族,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干活,不能揽权。这种人倒是该优先起复。让他去把杨一魁的烂摊子收拾了吧。

至于和尚和道士打官司。说实话,对两方面申翁都没什么兴趣。可是自己女婿的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老太后年事已高,皇帝正在壮年,这一局怎么看,也是天子稳赢。自己也要早点坐好位置,才能安心做好不倒翁。

到了次日,郑国宝正在任盈盈房里听琴,却有丫鬟来报,说是老太爷有请。等他到了书房,却见自己的叔父郑承宪满面赔笑的与一人说话。与郑承宪对话之人,身体发福,面白无须,年纪五十上下。相貌十分和善,看上去倒像是个跑买卖的小商人。一身穿着也是员外巾服,身后几名伴当,也都是青衣小帽的家丁打扮,必恭必敬,甚是规矩。

郑国宝一眼认出那白面无须之人的身份,急忙抢步上前,施礼道:“张老先生不在东厂办公,不在内书房值事,怎么有暇,到我的府中来了?小可不知老先生驾到,有失远迎,当面恕罪。”

这白面无须之人,正是当今朝中权势滔天的司礼监秉笔太监,钦差提督东厂张鲸。司礼监掌印张诚与张鲸,都是万历当年做太子时,就跟在身边的伴当,又称大张伴,小张伴。为了不让朝内出现另一个冯保,万历将司礼监和东厂进行了拆分,两个伴当一个做司礼监掌印,一个做东厂提督。

张鲸虽然不能执掌司礼监,没有内相名声。可是他除了执掌东厂外,还掌握内承运库。也就是皇帝自己的金库,也在张鲸手里掌管,天子信任,可见一斑。他甚至还想与武清侯李伟,也就是慈圣皇太后的娘家联姻,让自己的侄儿迎娶老太后的外甥女,武清侯李伟的孙女。他又搜罗有术,经常为天子进贡金宝,靠进贡成为万历眼前的爱将,论恩宠,远较张诚为厚,实为当今阉人中第一号人物。

张鲸见了郑国宝,连忙起身,撩袍跪倒在地。“老奴无能,年老力衰,眼花耳聋,管束无方,放纵手下为非作歹,与国舅与国丈结仇,当真是该死的很了。昨日天家把老奴叫去,又狠狠训了一顿,说,若是国舅不可消气,就让老奴自己滚去南京守孝陵。老奴今日前来,就是来负荆请罪的。老奴实在想不到,嵩山派、崔少白这些人竟然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跟国舅作对。这也是老奴疏于管教,才出了这样的事。没别的,今日老奴就请国舅替天家惩戒奴婢,您打的越重越好。”

郑国宝却哈哈大笑,伸手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