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末天子 >

第113部分

汉末天子-第113部分

小说: 汉末天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笕逑嗉坦嗜ブ螅丫鞘苛种凶钣忻囊慌恕

  这等人物,却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郭嘉三言两语气的吐血,着实让郭嘉之名在洛阳大燥了一把,听说,那钟繇在得知此事后,更是半月闭门不出,连早朝都称病不去,最后甚至惊动了陛下亲自前往探望,更让此事多了几分故事色彩,为人所津津乐道。

  当然,市井小民,关注的只是发生在朝堂之上这精彩性的一幕,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这场舌辩群臣的内容,才是他们所关注的,而随后,朝廷的一纸招贤令发遍关中,也印证了这些人的想法。

  同时,这一纸招贤令,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整个天下传开。

  荆州,刺史府。

  “这位陛下,还真是不叫人省心呢。”刘表看着刘磐带回来的招贤令,摇头笑道。

  “叔父,这招贤令,是否真如士人所说那般,会动荡大汉根基?”刘磐不无担忧道,自招贤令在荆州传开之后,刘磐已经不止一次听到士人点评招贤令,但其内容,却没多少好话,都在贬低招贤令,此时无外人在场,自然也不必用敬称。

  “大汉的根基?”刘表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抹寒芒道:“这大汉根基,早已被这些世家动摇了,陛下此举,或许世家难容,但却能一改自光武以来,我皇室颓势,只是……”

  刘磐疑惑的看向刘表,静静地等待着下文。

  “寒门多依附于门阀世家,此番陛下一纸招贤令,虽可收拢大量人才,然,却后继无力,却不知,陛下准备如何破局?”刘表担忧道。

  “叔父此言,何解?”刘磐不解道。

  “寒门虽有人才,但其所学,仍旧出自世家,书籍为世家所掌,经此一事,世家必然对寒门心生戒备,他日,寒门再想求学,将难上加难。”刘表担忧道。

  这是个死局,这个时代,书籍都被世家所掌握,知识是被少数人所垄断,寒门想要求学,就得向世家低头,招贤令一出,短时间内可以为刘协收拢大量寒门人才,然而于长远来看,却是逼得世家不得不自保,拒绝再向寒门传授学问,如此一来,若刘协没有办法颇具,十年数十年之后,皇室仍要向世家低头。

  不过就算如此,十年乃至几十年以后,天下恐怕也已经重归一统,这件事,其实也算不上大事。

  “那叔父,我等……”刘磐茫然的看向刘表,既然如此的话,他们还要支持朝廷吗?

  “陛下当有计较,你我不必忧心,且看如何发展便是。”刘表淡然道,就算刘协不能破局又能如何?只要天下一统,这天下依旧是他老刘家的天下,至于这些事情,日后总有办法的。

  南阳,鹿门书院。

  “德操,看来陛下此番,下了一盘好大的棋局。”荆襄名士庞德公坐在一张宽椅之上,看着子侄送来的书信,摇头叹息道。

  “此举祸福难料,然与眼下而言,确可解决朝廷之危局。”司马徽点点头,他乃出世之人,虽说也算世家,但却早已超然世外,以旁观者的眼光来看,刘协这一手,的确是打了世家一个措手不及,然而也仅此而已,世家在知识上的垄断地位是没办法被动摇的。

  除非刘协能够破掉这数百年来,世家对知识的垄断地位,否则的话,用不了多少年,天下格局依旧会恢复到今日之况,甚至更加糟糕。

  “天道无常,你我既然已经决意远离红尘,又何必在乎这些。”庞德公洒然一笑,摇头笑道。

  “明明是你提起的,如今又说我之不是。”司马徽好笑的摇了摇头,看着远处几名少年激烈的讨论着什么,失笑道:“他日孔明、士元他们学成之日,怕是也该有了结果。”

  “唔……”庞德公点点头,目光却是落在一名十五六岁的青年之上,摇头叹道:“只可惜,元直怕是是支持陛下的。”

  司马徽看了看那少年,默然点头,对于这个去年才来求学,却展现出不输于孔明、士元的寒门少年,他是很看好的,只可惜,寒门求学,难免要依附世家,也等于欠下了一个大人情,纵使天资横溢,未来也免不了受制于世家,这便是寒门的悲哀。

  少年似有所觉,抬头往这边看了一眼,正看到庞德公和司马徽的目光看向自己,微微一怔,随即向两人躬了躬身,默默退开,并未参与到其他少年的讨论之中。

  ……

  成。都,刺史府。

  “啪~”

  响亮的耳光声中,刘璋被刘焉愤怒的一个巴掌打在脸上。

  刘璋捂着脸,委屈的看着刘焉,却不敢说话。

  “你这逆子!”刘焉颤抖着手指,指着刘璋,胸膛剧烈起伏着,原本想给朝廷示好,也算给他这一脉留一条后路,谁想这坑爹的玩意儿,竟然私自克扣粮草蜀锦,五千石粮草送过去,那是支援吗?分明就是过去打脸的,刘焉想不通,自己也算得上一方枭雄了,怎的生出来的儿子却一个不如一个。

  “父亲,儿臣也是为我蜀中着想。”刘璋看着自家老子愤怒的神色,有些气弱的辩解道。

  “是着想!”刘焉看着刘璋的怂样,气就不打一处来:“真不知待吾百年之后,你要如何守住这蜀中基业!”

  刘璋闻言不服道:“蜀中有天险,何愁无法守住,莫说陛下他如今只有关中一地,便是富有天下,又能如何?”

  “若是换个人说出这番话,老夫倒是相信,但你……”刘焉看着刘璋,毫不掩饰眼中的失望之色,最终却无奈一叹:“似你这般见小利而忘义,遇大事而栖身的作态,老夫如何指望你能守住我蜀中基业,罢了,老夫百年之后,能守住自然好,若守不住,也莫要强求,终究都是我汉家的天下,陛下能留我一脉血脉,老夫也就心满意足了。”

  刘璋没敢说话,但眼中却是闪过一抹不服的神色,只是此刻刘焉显然正在气头之上,他也不敢多言反驳,只能做出一副恭顺的样子,不敢吱声,看着儿子这番作态,刘焉更是感觉胸闷的紧,摇了摇头,转身想要离开,却感觉眼前一阵发黑,身子一晃,噗通一声摔倒在地。

  “父亲!”刘璋见状大惊,连忙上去将刘焉扶住,对门外大喝道:“快请医匠来!”

  ……

  寿春,袁府。

  “这小皇帝最近忒事多,募将令刚过不久,如今又出一道招贤令。”袁术看了看手中的诏书,照例丢进了火盆之中,不予理会。

  “主公不可大意,此书一出,天下贤士纷涌长安,朝廷声威大震,不可等闲视之。”李丰皱眉道。

  “那又如何?”袁术不屑道:“且出一份榜文,关中先是地龙翻身,听说今年又是大旱分明是天亡汉室,上次未能杀掉这小皇帝,或可说是汉室气数未尽,但想来也不远了,如今更是公然排斥世家,招些无德之辈,徒惹人耻笑,何足惧在,待吾先占据了扬州,再与他计较。”

  ……

  兖州,许县。

  “文若今日,似乎心不在焉?”程昱看着荀彧不时走神,不由笑问道。

  “奉孝行事,每每出人意料,只是此番,却卷于皇室与世家之间,殊为不智。”荀彧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

  曹操再次看了一眼招贤榜文,目光有些复杂,刘协这道招贤榜与他许多想法不谋而合,此时看着,心思多少有些复杂。

  “不过也好,如此一来我等要事站在世家一方,便可名正言顺,不尊朝廷号令。”程昱冷笑道。

  “仲德慎言!”荀彧有些不满的瞪了程昱一眼,扭头看向曹操道:“主公何须多虑,如今主公与朝廷并无直接冲突,若贸然不尊,反给了他人口实。”

  曹操看了程昱一眼,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让人看不出他心中所思,良久方道:“不知文若以为,我等是否也该发一责招贤令,也算是响应朝廷?”

  “不可!”荀彧闻言,连忙摇头道:“此事朝廷可做,但主公却不可做。”

  “为何?”曹操皱眉看向荀彧。

  “朝廷乃天下之望,此番陛下更是掌握朝廷大权,便是有人反对,陛下若是拿定主意,旁人也无话可说,但主公若是效仿,让主公麾下众人如何去想?”荀彧摇头道。

  曹操麾下官员,大都出自世家,背靠颍川,固然能够招揽大量人才,却也限制了曹操从其他渠道获取人才的机会,除非他能够如同历史上那般,携天子以令诸侯,只是眼下,并不具备这个条件,贸然效仿,只会让他治下先乱起来。

第一百六十九章 许攸之谋


  “伯宁,曹公虽算明主,然终究不占大义。”许县,刘晔拿着一封竹笺敲击着桌案,看着满宠,皱眉道:“如今朝廷出招贤榜,陛下更有推广法治之心,正是伯宁用武之地,何不齐了这许县县令之位,前往关中,岂非更能一展所学?”

  刘晔本在庐江太守刘勋帐下,眼看着江山破碎,诸侯割据,汉室雄威日薄西山,作为汉室宗亲,刘晔虽然心痛,却也无奈改变,几日前,昔日好友满宠来信,邀他辅佐明主,刘晔本已心动,却并未立刻答应,毕竟自己身份实在敏感,汉室宗亲,若是在治世,无论在哪里,都会得到礼遇,然而在这乱世,哪个诸侯敢放心用他?

  寄居刘勋帐下,也是两人隔着几代,刘勋虽然未入宗室族谱,却也有些汉室血脉,才能相容,贸然投了曹操,日后如何,刘晔真不敢保证。

  恰逢此时,先是刘协了募将令,长安大比,听说盛况空前,再看刘协正式掌权以来的作为,让刘晔看到了汉室重新振兴的希望,如今招贤令一出,刘晔更加坐不住了,跟刘勋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刘勋继续占住庐江,以待来日刘协兵出函谷,横扫天下时,作为进攻江东的跳板,而自己则北上寻找一些旧友,同往长安,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满宠。

  刘协欲推行法治,刘晔对于这点相当认同,汉室之所以颓危至此,儒以文乱法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是以他第一个找到了满宠,想从曹操这里将满宠撬走,日后到了长安,相互间也算有个照应,而且刘协的理念与满宠颇为相合,相信满宠到了长安,定能派上用武之地,总比在这许县当个县令要强。

  “这……”满宠有些犹豫的看向刘晔:“曹公待吾不薄,若贸然相弃,与情不合。”

  “然终究伯宁在此毫无根基,便是曹公赏识,想要一舒生平之志,却要等到何年?”刘晔摇摇头,义正言辞的道:“况且,曹公也是汉臣,伯宁此番往关中,也是投靠陛下,算起来,仍旧是为汉家江山效力,何来相弃之说?”

  这也是汉室的优势所在,别人要投往其他诸侯,定然会被人说为背主,但投往关中,名义上大家都是汉臣,自然便没有了背主一说。

  满宠闻言,刻板的脸上也不禁流露出几分苦笑:“子扬这分明是强词夺理。”

  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但实际上,如今的形势大家心知肚明,实际上,那已经算是背主了好吗,不过刘晔的提议,却也让他心动。

  关中局势变化,他也十分关注,尤其是刘协那张招贤令还有之前几番手段看来,却有重振法治之意,若非他此刻已经隶属于曹操,还真有心走一趟关中。

  “非我强词夺理。”刘晔摇了摇头,转而道:“那现在,你我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