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官居超品 >

第125部分

官居超品-第125部分

小说: 官居超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知道寿宁侯只是一个混人,依仗着皇后的宠信任何事情他都做的出来,只要使用一个激将法,这家伙肯定中计!

“算了,这怎么可能,如果就这么算了,我的脸往哪里阁,太、皇后的面子还要不要了?既然是我看中的就一定能够得到!”

寿宁侯在酒楼上转了两圈之后对手下的家丁说道:“传我的话,让管家们到京城大户人家去游说,只要他们愿意将银子借给我,我愿意出两成的月利息!”寿宁侯大声的说道。

箭在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事急从权,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要能击败大昌钱庄,保住自己的面子,他可以做任何事情。

家丁迟疑了一下,一月二成的利息,寿宁侯这是要狗急跳墙啊!不过他只是一家丁,并没有资格进行质疑,虽然隐约觉得事情有些不妥,但他还是照做了!

“停下,大家都给我停下!”

顾客们正忙着兑换银子的时候李凌大声喊了起来。

所有人都将目光转移到了他的身上,难道说大昌钱庄反悔了?

在众人注视下,李凌才缓缓说道:“各位,刚才掌柜的告诉我,外地的银票越来越多了,我要郑重的提醒你们别忘了火耗!”

官银是九成银,而以南京为代表的南方银两大多都是六成银。

钱庄中明确的规定,南方的银两兑换官银的比例是每五两南方银子只能兑换三两的官银,中间十分之一的差价被称为“火耗”,也可以算做是手续费用。

若是官银兑换南银子同样要考虑火耗的问题。

仅仅凭借着收取两地之间的火耗,就在钱庄盈利当中占了很的的比重。

寿宁侯也是被逼的急了,这才没有考虑地区差异的问题,将所有的银票全部给“借”了过来。

兑换不兑换,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219章威名

“这位大哥,我看您生意不错啊,最近没少赚钱吧,想不想再多一条财路啊,我告诉你啊,现在寿宁侯正在向别人借钱,两成的月利,你还不动心?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拿钱出来参与吧?”

“这位掌柜的,我家侯爷想在柜上支走点银子,您看可以吗?什么?不行!寿宁侯的为人你不是不知道,敢得罪张家的没有一个好下场,你若是不借,你这家布店就别想开了,这是一张五百两银子的借据,劳烦您大驾,给我拿银票去吧!”

张家的家丁在整个京城乱窜,将整个京城都闹的乱哄哄的,这些人八仙过海,各施手段,不断的将银票送到大昌钱庄。

另一方面,一伙人也在积极的做着准备。

大昌钱庄在东瀛的规模很大,但凡在外乡遇到困难的明人都会想到它,很多到东瀛贸易的江南子弟都受到了很多恩惠。

京城的钱庄分支有为难的时候,他们也伸出了援手。

许多人打发店里的伙计到钱庄去存银子,多少不计,都是一片心意。

“刘掌柜,你不是有意购买我那批丝绸吗?我全部都卖给你,并且价格在降一成。但是有个条件,我要现银,你看可好!”

“王员外,您不是有意要参与海上贸易吗?我答应了,并且按照你说的份子来定,不过我先要在贵茶庄上提两万两银子借用,你看如何?”

与张家家丁所不同的是,江南商贾都是采用温和的手段来收集银子,为了得到现银,许多人甚至宁愿在生意交往中做出让步。

钱庄门前依旧排着长队,不过这次前来存银的人也逐渐多了。

钱庄里里的存银不足三百万两!

张家的家丁们兴奋了,尽管李凌再三提醒他们火耗的问题,这些人非但不以为意,反而认为他这是心虚的表现。

钱庄就要支撑不住了,不就是再损失一成吗?寿宁侯家大业大,完全负担的起。

南方的商贾在来京城的时候带过来都都是在应天府发售的银票。

在大多数时候大家都是相互折算以后在市场上流通的,一般也不会有多少损失。

但是若要进行兑换,就必须要交给钱庄一些火耗银两。

寿宁侯被巨大的利益所蒙蔽,张家的家丁也管不了许多。

只要将钱庄夺取过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寿宁侯在酒楼窗户口看着楼下的情况,他发起狠来,事到如今他也只能打碎门牙往肚子里吞。

李凌退到了钱庄里面他不再干涉伙计们做事情。

“钱庄这次没有事情吧?”杨颖担心的问道。她刚才真的被未婚夫一下子拿出五千万价值地契的壮举给惊呆了。

每有想到才短短几个月,他就做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李言玉的一双大眼睛也不停的注视着柜台外面,很显然,她对此也很关心。

“没有关系,我们还有言玉的嫁妆没动呢,一万多两,足够折腾一阵子了!”

“你……”李凌提到自己的嫁妆,李言玉的脸刷一下的就红了,她没有再和对方理论,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了外面。

虽然杨颖接受了她,但是李言玉在面对对方的时候依然是弱势,就好象小时候她抢了别人心爱的玩具一样。

一箱箱的银子从柜台后面被抬了出来,双方确定好数目以后被顾客们装到马车上运走。

小小的钱庄内就好象是战场一样你来我往的,虽然没有硝烟但是更更加残酷。

寿宁侯和大昌钱庄之间的搏弈,不知道有多少商家倒霉,那些被张家强行借了银子的商贾,他们找谁说理去。

一百万两银子。

二百万两银子,

二百八十万两银子!

大昌钱庄足足兑换出快三百万两银子,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张家的家丁异常的兴奋,胜利就要属于他们了!

李言玉又开始紧张起来,大滴的汗珠从精致的脸蛋伤感流了下来,只是奇怪的是虽然她很紧张,但是内心却是平静的,不像往常那样压抑的厉害。

“妹妹,没事的,李凌会处理好一切事情的!”杨颖悄悄的走了过去,小声的安慰道。

又是一辆马车来到了钱庄的门口,这次过来的却是李家的家丁,他们送来了一万三千多两的官银,这就是李阁老女儿的嫁妆了。

商贾们放声大笑,一万多两银子。放在钱庄根本就翻不起任何的波浪,李凌还打算用这些钱财才救自己?真是痴心妄想!

“太子驾到!”众人正在嘲笑李家小气的时候,太子殿下过来了!

“我代表我父皇,存银一百七十万两支持钱庄!”太子高声喊道。

刚才还放声大笑的张家家丁脸是上的表情凝固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太子和皇帝居然都站在了大昌钱庄这一边!

这是一种震慑,太子代表的是一种皇家的威严,也是一种态度。

士农工商,商贾在明朝本来就没有社会地位,他们又怎敢和皇帝对着干。

商人们逐渐退去,张家的人也起了疑心。还要不要继续兑换?

“侯爷,太子也只是您的后辈子,你又何必在害怕他?我们手上也有二百来万两银,鹿死谁手就要各凭天意!”

事情已经进行到这个地步了,孙善人自然不想就这么算了,开始继续诱惑寿宁侯,企图要他抗争到底。

“你混蛋,你们看那一车车的银子都有特殊标记吗?这些都是内库里的银子,没有皇帝的命令,谁能拿的出来?再继续下去,你我的脑袋还要不要了?”

寿宁侯反手就给了孙善人一个嘴巴子,他将全部火气都发泄在对方身上。

这次他一共向别人借贷了六百余万两,历经几个月的时间,再加上付给钱庄的火耗银,寿宁侯一共损失了差不多一百万两银子,就是将他一家子全买了,他也赔不起。

“来人啊,把这个姓孙的给我捉起来!”寿宁侯当场就翻脸了,其中的大多数借据都是孙善人签的字。

他决定将这些债务嫁祸到孙的身上!

“你……”他没有想到寿宁侯居然和传闻一样是个怂包。

大难临头的时候他居然被算计了!

孙善人刚想反抗就被两个张家的家丁捉了起来。

“快,命令所有的人都撤离!”寿宁侯大声喊道。他现在只能壮士断腕了!

钱庄门前排队的人一哄而散,慢慢平静了下来。

“李凌,我来给你送银子了,但愿我来的不太迟吧!”太子来到柜台前说道。

李言玉突然间又哆嗦起来!

第220章得失

太子殿下竟然代表皇帝将原本放置在内库之中的一百多万两银子存到了大昌钱庄!

这代表了皇家的一种态度,皇帝是支持大昌钱庄的,而这种态度又具有很大的威慑力。

原本打算站在寿宁侯一边,等到他打跨了大昌钱庄以后分一杯羹的商贾们彻底的惊醒了自己的美梦。

皇家的威严不是他们可以挑衅的,这些人黯然的退出了钱庄,期间有任何的损失都要自己来承担。

寿宁侯也迟疑了,最终他也选择了放弃。

虽然皇帝只有皇后这一个妻子,而不是像其他皇帝一样三宫六院,但是外戚干政在明朝是没有市场的,祖宗的家法早已经将这种现象给彻底杜绝了。

张家虽书香门第,但是却非世家大族,他们根本就没有多少底蕴。

张氏兄弟的荣华富贵全部都是靠了皇帝的宠爱。

若是失了帝心,他们将风光不在。

一向狡诈的寿宁侯这次也不例外,他见事情不妙就让家丁将孙善人捉住送交官府,说对方擅自以侯府的名义到处借债,寿宁侯这是摆明了要逃避责任!

“冤枉,我冤枉啊!”孙善人沿途不住的叫喊,即便是到了知府衙门他也是大声到处叫屈,只是似乎都没有人愿意理会他。

这家伙至少是个搬弄是非的主,他在寿宁侯和李会元之间不断挑唆才遭成了这次挤兑时间。

虽然将银子都还给了商贾,但是还有大约三十余万两的利息却没了着落。

孙善人倒也光棍,他直接对知府说道:“大人,这三十多万两的银子我一点也拿不出来,要怎么责罚,悉听尊便!”

孙善人以前是东厂的犯人,孑然一身,他哪里来的钱财,即便是以前有一些行骗得来的赃款,也不会在京城之中。

“既然你如此爽快,本官也不拖沓,我罚你五十大板,待伤好以后充军发配流放三千里!”知府沉吟片刻说道。

孙善人冷笑着接受了五十杖刑,打的他皮开肉绽,他心疼的死去活来。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孙善人记住了寿宁侯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若有机会他一定会报复对方的。

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吧了,孙善人进入牢房的第三天突然暴毙了,衙门几次检验尸体也没有查出个所以然了,最终这件事情不了了之。

有人说是寿宁侯为了灭口收买了衙门里的人毒杀了他,也有人说是李会元为了报复买通狱卒将他干掉了,至于其中的内情到底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寿宁侯这么大的来头都被大昌钱庄的人给逼退了,尤其是太子和皇帝的支持让商贾们逐渐增强了对钱庄的信息,越来越多的人将银子存入其中。

钱庄的危机解除了,它逐渐起到了汇通天下的职能。

由孙善人经手借贷的对象大多是一些民间商贾,而一些世家大族和朝廷官员的债务则是由寿宁侯亲自出手的!

从一是到现在所产生的利息和付给钱庄的利息大月有六十万两。

这笔帐是他怎么也赖不掉的!

债主当中有许多朝廷大员的亲眷甚至是官员本人,他们可不是升斗小民,一点也不惧怕寿宁侯。

他们手里可握着字据的,上面都有寿宁侯的盖章和签字。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债主们不约而同的来到寿宁侯府催债,将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