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宰辅 >

第78部分

宰辅-第78部分

小说: 宰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守信的问题,赵匡胤和李处耘同样关心,故而赵铮也不敢怠慢,认真道:“淮南这边还是不能掉与轻心,毕竟唐国的实力还是不弱的,虽说君主懦弱,但有的臣子和将领还是颇有能耐的。别的不说,对面镇江如今的守将林仁肇,就必须要小心,当年在寿州,可是让周世宗吃过大亏的。”

李处耘对此有所耳闻,点头道:“是的,我会小心的……官家,迎銮镇设立建安军,是否需要大量造战船,训练水军呢?”

赵匡胤略微沉吟,问道:“五郎,你以为如何?”

官家直接称呼赵铮“五郎”,石守信和李处耘听到,心中都是一动。要知道,皇帝通常都是直呼其名,或者称呼臣子的表字,某郎则是比较亲昵的称呼。多是家人亲朋的之间所用,赵铮又恰好姓赵,难不成真是皇亲国戚?

不管是不是,官家器重没错,何况至少是皇家的救命恩人,自当慎重结交。然而赵铮本人对此毫无感觉,身为一个穿越客,对于古代不同称呼的不同意味并不十分敏感,是以懵然不知。

“在迎銮训练水军是必要的,但不能作为大宋水军的主力。”赵铮兀自认真回答。

“为何?”李处耘道:“迎銮距离金陵很近,水军,可以进攻金陵。”

赵铮道:“进攻江南,水军作战很必要,但从迎銮出击是溯江而上,不利进攻。自古以来,进攻江南,都是居高临下,顺流而下。所以我大宋水师的重点应该放在大江上游。最好是荆襄一代。”

“可荆襄是……”

赵铮笑道:“高家和周行逢不过是跳梁小丑,凭什么据有荆湖呢?在下愚见,欲灭唐必先平荆湖,然后水师沿江而下,直取江南。”

包括赵匡义在内,在座的三位有勇有谋的将领都对赵铮刮目相看。年纪轻轻,但是在战略上的认知却十分清楚,不像其他许多将领,平定淮南便叫嚣着渡江南下。而是眼光独到,策略清晰合理。石守信突然明白了,赵匡胤为何派他前去潞州和金陵,赵铮绝对不可小觑。

李处耘笑道:“居高临下,顺江而攻没错,但迎銮可直接威胁唐国国都……”

“如果唐国国都不在金陵了怎么办?”

听赵铮如此说,李处耘愕然道:“你的意思是唐国迁都,迁去哪里?”

赵铮笑道:“有湖口水师拱卫的洪州,李知州以为如何?”

……

“迁都洪州,即日便准备。”朝堂之上,南唐国主李璟宣布了一个决策。

自从儿子李从益和户部尚书从扬州回来,讲诉了发生的事情之后,李璟就做出了这样一个决定。

小小的迎銮镇终于发挥了其巨大的影响力,两次影响了历史形势。几年前,因为周世宗柴荣攻取迎銮,兵出江口,南唐被迫划江而治。几年后的今天,因为赵匡胤在迎銮的一场演戏,唐国却要面临迁都的重大抉择。不得不说,迎銮此地对李璟而言实在不吉。

其实迁都也并非李璟突发奇想,自从淮南丢掉的那一天,他就有这样的想法。金陵在唐国北部边缘,虽然有大江天险,可终究要直面宋军的威胁。一条大江是不能绝对保证金陵安全,否则南朝陈国就不会灭亡。

尤其是李从益亲眼见到了宋朝水军的实力,以及赵匡胤的铁血强悍手段,一番表情生动,甚至添油加醋的描述后,李璟也怕了。唐国现在不安定,儿子李煜想要顺利接掌江南本就困难,如果金陵再有危险,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综合各方面考虑,李璟决定迁都去洪州。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这是王勃的《滕王阁序》对洪州地理位状况的描述,位置相当的不错,能够掌控整个江南的同时,也相对安全。

毕竟洪州在南方的腹地,远离宋军前线兵锋。而且不远处还有湖口整个要塞作为门户,强大的南唐水军就驻扎于此,相对来说很安全。是以李璟才会动了整个念头,迁都洪州。

可是当他提出之后,臣子们的反应很激烈,是反对的很激烈,几乎没有人一个人赞成迁都的提议。

毕竟迁都是大事,不可儿戏。国主仓促提出此事,任谁也不容易接受。尤其是因为宋军的一场演习而迁都,这未免也……唐国臣子们的胆子不小,至少不是被吓大的,这样丢面子的行为他们不愿意。

再者,他们的家业都在金陵,都是多年积累起来的,难不成要因此折腾掉,然后改去洪州。习惯了安逸的南唐达官贵人们并不愿意,他们更习惯,也更喜欢生活在富足繁华的金陵城里,享受美好生活,而不是去洪州那种穷乡僻壤。是以当李璟提出迁都计划时,几乎没有人响应。

反对是必然的,除了因为个人利益而反对,也有人提出了恨中肯的担忧。比如洪州城池太小,切破损较多,并不适宜作为都城,怕是容纳不下太多人。毕竟都城迁过去之后,大量的官员、军队和商贾都随之云集。

人一多,粮食消耗也就多了。金陵周围修建有大粮仓,多年储存,十分方便。可洪州什么都没有,虽然有河道可以水运,但是绕行很远,很是折腾,代价就大了。

还有洪州相对偏僻,道路设施都不完善,如果沿江地区有军情,无法及时做出应对。如此种种,都是反对迁都的。哪怕是那些平日里的绝对支持者,也都不吭身,甚至直接反对。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一想懦弱优柔的李璟却一改作风,态度极为坚决。当即以雷霆之势下诏:“迁都洪州,立即执行”!

第一一六章风正一帆悬

迁都令下,整个金陵鸡飞狗跳,变得一团糟糕。

尽管绝大部分的臣子都反对迁都,唯有一个枢密使唐镐支持,李璟还是义无返顾地下令,没有丝毫的优柔,极其少有的坚决。

其实迁都洪州也并非错事,那里地处南唐腹地,远离宋军兵锋。不仅有大江天险,外有湖口水师拱卫,内则有彭蠡泽(鄱阳湖)和赣水为屏障,可以做到居上游而制根本。实行先退缩防守,养精蓄锐的策略,待时机以图复兴。

但是迁都这等大事,绝对不能仓促,需要徐徐图之。至少应该先修缮洪州城,修筑道路,运送粮草,派遣军士拱卫等等。可是李璟等不及了,迎銮的宋军演习已经让他心惊胆颤,寝食难安。

更重要的是,他自知身体大不如往日,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为儿子将洪州经营出一定的规模。至少打拼出一番,有可能东山再起,抑或者守成御敌的基业来,所以才这样着急。

诏令一下,群臣哪怕反对,也不敢违抗,唯有立即打点行装,带上家人仆从上路。同时枢密院也开始调派大军前往洪州,户部也开始往洪州运送粮食。一时之间,金陵内外的道路上车辚辚马萧萧,江面上船只往来,千帆竞渡,溯江而上经湖口转向洪州,场面实在混乱。

东宫之中,李煜有些郁闷,习惯了金陵安逸富贵的生活,哪里愿意去洪州那样偏僻的地方。只是父亲的诏书已经下了,皇命不可违,身为太子,更需要带头为表率。正在为难的时候,钟皇后凤驾亲临。

“母后,有什么吩咐,召儿臣入宫就是了,何必劳你亲至。”形式上,李煜还是相当孝顺的。

钟皇后摇头道:“事情紧急,就不必那么麻烦了,母后前来是和你说说迁都的事情。”

李煜一听,虽然心中叫苦,但表面上还是欣然道:“母后放心,儿臣已经命人打点行装,会尽快出发。”

“不必了!”

“嗯?”李煜顿时一头雾水,有些愕然。

钟皇后道:“娥皇有身孕,且胎像不稳,哪里能经得起长途跋涉?再者,虽说是迁都了,但金陵也需要有人留守,母后和你父皇商议了,你就留在金陵吧!”

李煜一听顿时心花怒放,真是想瞌睡就送枕头啊,留在金陵那是求之不得。更为重要的是,父皇和母后走了,他这个当太子便是至尊,无人管束,岂非可以为所欲为?

钟皇后似乎早有预料,严厉叮嘱道:“让你留守金陵,也是为了保护祖宗基业,还要兼顾着沿江的防守,切不可疏忽大意,任性妄为。记住,你是太子,不可失德乱性。”

“是!”李煜一声叹息,怎么说他也勉强是孝子,最起码的伦理纲常还是懂的。哪怕贵在太子,在万人之上却始终有一人在上,只要父母在,就不能为所欲为。

钟皇后续道:“还有就是娥皇的身孕,母后很是挂念……你让娥皇过来,还有那个黄婢子,以及你新纳的几个采女都叫来……”

新选的采女,听闻皇后召见,都打扮的花枝招展。可是无论他们如何打扮,都比不上不施脂粉依旧国色天香的周娥皇,天生丽质是比不了的。黄姝婷则走在最后面,毕竟她的身份只是一个侍妾,地位甚至不如那些有名分的采女。

当然了,其实以太子对她的宠爱,完全可以略微张扬。但黄姝婷是个很有心机的女子,她知道钟皇后看不上她,并且处处提防。能让让她入东宫已经算不错,如果再不安分,只怕会立即被驱逐。

机会得来不易,就必须要珍惜,不能轻易丢失。黄姝婷很清楚,这才只是开始,来日方长,以待来日才是关键。看着那些花枝招展的采女,她心中只是冷笑。

果不其然,一见面钟皇后就眉头一皱,很是不喜。相反瞧见黄姝婷一身相对素雅的衣装,略微点头赞许。

不过钟皇后最爱的还是周娥皇,一见面便拉在身边嘘寒问暖,尤其是腹中的孩子,致使一众采女都十分羡慕,甚至是嫉妒。

钟皇后转身道:“国主与本皇后即将启程前往洪州,太子留守金陵,你们也是。今日要告诫你们的是,太子妃有身孕,你们要尽心侍奉。你们记住了,在此期间,要是有侍奉不周,或是让太子妃不顺心的,休怪本皇后不客气。

别以为洪州距离金陵遥远,鞭长莫及。谁要是心存妄念,哼,不仅是你们,还有你们的父母兄弟,整个家族都逃不掉。”

这是非常严厉的告诫,一众采女顿时心头一颤。周娥皇心中有些感动,知道钟皇后这是保护自己和孩子。

“是,奴婢等谨遵懿旨!”采女们都明白,太子妃出身高贵,已经诞育一位王子,背后还有皇后的鼎力支持,地位稳如泰山。再想自己背后牵涉到整个家族,哪里还敢动什么妄念。

“从嘉啊,务必照顾好娥皇,不可有丝毫闪失!”钟皇后一番叮嘱之后,离开东宫,启程前去洪州。

李煜笃定周娥皇腹中是他的孩子,虎毒不食子,哪怕厌恶妻子,也不愿孩子受到委屈。哪怕不时刻关心,却仍要善待妻子。

周娥皇并不在乎丈夫的态度,她现在只想平安生下这个孩子,属于他们的孩子。为什么迁都,她已经有所耳闻,迎銮军演的消息间接传入耳中,当时他就在宋帝赵匡胤身边。

李从益说也许将来的某一天,他会率军进攻南唐。听到这个说法,周娥皇突然有些担忧。万一将来他真的率军而下,唐国危矣,到时候,这个孩子岂非被看作亡国皇子?

她才情出众,通读史书,知道历史上亡国皇子们的下场,万一……

周娥皇很担心孩子的安危,她更担心,他在不知道真相的情况下,要是父子相残……那样的惨剧,实在不敢想。

该怎么办?到底是让这个秘密永远隐藏,还是想办法告诉他?可告诉他会怎样?又会是怎样的局面?周娥皇一时迷惘,没有了主意!

……

赵铮对此全然不知,此时他已经踏上了北归汴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