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鱼肉三国 >

第195部分

鱼肉三国-第195部分

小说: 鱼肉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奴婢……懂!”

    “给她将衣服穿上!”马鸿一声命令,然后转过头坐在椅子上。

    不多时,鬼卒们已经将衣服给嫣儿穿上。

    “能站起来吗?”

    马鸿问道。

    嫣儿挣扎了几下,没有站起来。

    杨仪朝着马鸿点了点头,一挥手一个女鬼卒走上前去,拿着一张人皮面具在其脸上比划了几下,然后走向隔壁房间,不时便出来了,一张与嫣儿一模一样的脸,穿上与其一模一样的宫女装。

    “这个样子,你的接头人,能不能认出我来!”那女鬼卒开口道。

    嫣儿听到的是自己的声音,和她一模一样的女子嘴里吐出来的是自己的声音,她不敢相信,呆呆地摇了摇头。

    杨仪呵呵一笑,打了个响指道:“那么将你和线人的接头地点和暗号,以及你的主子要你传的话都说出来吧!让另一个你代替你走一趟。”

    马鸿起身离开,现在嫣儿无法起身,休息一个时辰后,应该就可以回宫了,现在只能让另一个替代品去传递假的消息,她让替代品传出的话是:马鸿的女儿马凤兮的确身染重病,而其仍旧不受马鸿宠幸,还未曾与马鸿有过那种关系。

    半个月后,当诸葛瑾回到建邺带回这样的消息,以及他的探子也带回了消息后,孙权一对比,心中产生了疑惑。诸葛瑾派人打听,据说马凤兮在去未到襄阳之前,还是生龙活虎,现在却身染重病,而孙尚香传回来的消息是马凤兮的确身染重病。诸葛瑾告诉孙权孙尚香很受马鸿宠爱,他去面见马鸿的时候,马鸿还在孙尚香的寝宫中折腾,而孙尚香传来的消息是马鸿依旧不怎么待见她。这让孙权不仅不产生了怀疑,究竟是谁在耍鬼,是诸葛瑾在说谎,还是他的亲妹妹孙尚香在说谎。

    诸葛瑾是马鸿的亲信诸葛亮的兄长,背叛他是有可能的,如果按照诸葛瑾的说法,马鸿十分宠爱孙尚香,可是孙尚香去了襄阳五年,如果马鸿十分宠幸孙尚香,那么为何孙尚香至今未生下子嗣。

    “难不成这是马鸿的计谋吗?可是这该如何判断?”孙权陷入了两难之地。

    马鸿所行之策,就是让孙权在诸葛瑾和孙尚香之间权衡,到底是谁在撒谎。无论孙权选择相信谁,总有一个受伤的人,那么马鸿的目的就答到了,接下来马鸿会不断地给孙权传去假消息,有了这些假消息,即便是孙权再信任孙尚香,慢慢的信任也会消散。

    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田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汉子,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而现在,这片平静被打破了,锐利的楚国之师如一把锋利的剑穿过群山,直指云南郡。山间岩石上下的缝隙里,到处长着弯曲的野生杂木,看来极像巨人身上的粗毛一样,陡崖像乌云压顶似的,阴森森、寒凛凛的,重岩迭嶂,隐天蔽日,越往难走,越不好走,但楚国之师没有停下脚步。

    吴懿军帐,姜维将俘虏的高定和鄂焕带到军帐之中。

    “高定,鄂焕,你们两人知道现在到了哪里了吗?”

    吴懿对着两人问道。

    那鄂焕挠了挠满头脏乱的头发,怒哼一声道:“怎么不知,到了云南郡,你们是要去打云南王孟获。”

    “哦!你猜对了,当初鄂焕你答应投靠楚王,可是你却反悔了,我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是投靠楚王还是……”

    “哼!我鄂焕绝对不降。”鄂焕大骂道。

    “我本来当你是英雄豪杰,没想到却也是一个不遵守诺言的小人而已,来人推下去斩了,祭旗!”吴懿冷声道。

    接着士兵就要上来将鄂焕拖出去,鄂焕哈哈大笑着:“大爷我早就想死了,请便!”

    “且慢!吴将军且慢!”姜维立马站出来向吴懿劝谏道:“将军,能不能让末将劝劝鄂焕。”

    吴懿冷声道:“那么本将军就给你一丝薄面。”

    姜维谢过吴懿后,走道鄂焕面前开口道:“鄂焕将军,你使得一手好戟,如此赴死,且不可惜,不如投靠我军吧!”

    “哼!乳臭小子,我只恨当初没有一戟宰了你。”鄂焕恶狠狠地看着姜维。

 第二九九章:翻山越岭

    姜维微微一笑,抬起头看着两米多高的鄂焕换缓缓说道:“鄂焕将军,吾闻你的父亲是汉人,父亲是彝人,那么你应该为汉人效力,你有这份武艺,能够投靠吾王,将来定当功成名就,何苦非要赴死!”

    鄂焕冷哼一声道:“俺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俺们也知不管是汉人还是彝人,都是讲义的,大王对我有恩,我绝对不能弃大王不顾,若你们要杀了大王,我绝对和大王一起赴死。”

    高定身子一颤,看着这眼前的大汉,眼中含着泪水,他没想到这傻大个是这么重情重义之人。

    “好好好!”姜维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拍着手道:“那么若是你已经报过恩,是否就可以投靠我军。”

    “此话怎讲?”鄂焕道。

    高定听着这句话,感觉到了自己还有一线生机,心中一颤,耳朵竖起来听姜维说话。

    姜维微微一笑,伸手指向高定:“吾若放了高定,替你还了这个恩情,你是否愿意投靠我军。这个意思就是说以你终生效力于楚国为代价换取高定的一条命。”

    鄂焕身体一颤,看向高定,高定没有说话,但是鄂焕能从高定眼睛中看到那股求生的想法,那想法极度的强烈瞬间便钻进了鄂焕的眼睛里,直冲鄂焕的心脏。

    鄂焕叹了口气,对着姜维摇了摇头道:“好,我答应你。”

    姜维一拍手,回头去看吴懿,朝着吴懿一笑,吴懿见他和姜维的计策已经成功,便开口道:“来人,给高定松绑,送他出营寨。”

    姜维则亲手为鄂焕松绑,鄂焕看着姜维发呆,高定走了,可他已经发觉心中缺的是什么了!是什么,他已经想明白了,如果高定要他一起赴死,他绝对不会皱一丝眉头,而现在高定为了求生,一句话都没说便弃他而去,虽然这是他主动要求的,但心中难免会痛。

    姜维看着高定远去的背影,对着身边的鄂焕说道:“此人绝对不配做你的主公,做你口中的王,有朝一日,等这场战争胜利了,你将会看到真正的王,楚国的王!”

    鄂焕没有说话。

    姜维朝着张翼点了点头,张翼站出来对着鄂焕说道:“鄂焕将军,随在下去吃些东西吧!想来将军也是饿了!”

    鄂焕呆呆地点了点头,如同傀儡般地跟随者张翼走了出去。

    吴懿这时候开口道:“看来这傻大个被刺激住了。”

    姜维呵呵一笑点了点头。

    这时候一直未曾说话默默看着这一切的周不疑站出来说道:“诸位,眼下棋子已经走出,那么第二步也要开始走了,放了高定之后,高定一定会投奔孟获,并且将我们的行军路线告诉孟获,按照我们现在的行军路线一定是直指孟获的老窝云南,孟获得知消息后定会集结族人和军队,在我们通往云南的路上堵截我军。所以我军必须走另一条路!”

    “什么路?”吴懿问道。

    “这令一条路吗?”周不疑微微一笑,伸手指向地图道:“孟获的老窝在云南郡的云南城,云南城在东南部,我们另走一条路,准确的来说是分兵而行,主力部队进攻云南郡的北部城市,因为孟获一定会召集族人挡在我军行军的路上,那么背部定然守备空虚,我军另一只疑兵继续向云南进军,让拖住孟获。”

    “此乃妙策!”吴懿说道:“只是这要想从此地绕向云南背部,就不得不翻山越岭,而云南山中多毒气,这一路恐怕也是很难走的。”

    周不疑点头道:“的确如此,但是这是一招可行之棋。”

    姜维咬了咬嘴唇,托着下巴说道:“我军不过八千余人,这个计划怕是要魏延将军和马都令派兵配合我们行动,还是先将此策讲给魏延将军,看魏延将军怎么说吧!”

    魏延率军进至会无城,收到吴懿传来的消息,魏延哈哈大笑着:“此乃好计,随后便让马谡派遣霍峻率军八千入云南郡配合吴懿一同行动。”

    魏延此人,在历史上被称为小兵仙,曾提出过走子午谷之策,虽然没被诸葛亮同意,但马鸿也早知道魏延喜欢走急路,姜维和周不疑提出的策略正是符合他的口味。

    云南的山很美,云南的大山可以改变许多人对于山的观念。它们不是在大平原上垒起来的小土堆,不是堆在江边上窈窕淑女似的石头雕塑,它们庞大无比,雄伟壮丽,高耸入云,有的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站在绿色的山脊上放眼望去,近处的山是深绿色,稍远一点的是苍蓝色,而更远的就成了黛色;

    山是美的,可是军队要通过这一座又一座大山绝对是不容易的,几日行军,有不少士兵坠落山谷,粮食运起来也很是不方便,吴懿得到魏延支持,便与吴班率兵五千继续向云南方向缓慢进军,步步为营,吸引孟获,同时命令姜维、张翼、周不疑和霍峻兵分两路,同时袭击云南北部的两座城市姑复和遂久。

    姜维和周不疑走一路,张翼和霍峻走一路,姜维第一次带一支军队,又是穿山越岭,周不疑的计策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行动起来,确实难如登天,若非有导向,姜维觉得他非困死在这山中,这壮美的河山,在千年之后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心中的旅游圣地,云南,大理,但现在这个时间,这里景色虽然美,但却不太适合人居住。

    一座一座的山堆在你的面前,看着山你会眩晕,心中会有一种压迫感,和看海的时候是差不多的感觉,初看惊艳,看的久了你会觉得一个人真的很渺小,人与山海斗,就显得格外渺小,那么人若是与天斗,那是怎么样的描写,所以古代的人对山、对江、对海、以及对看不破的天都有着敬畏之情。

    “兄弟们!坚持住!穿过此山,直取敌城,胜利即将在望,诸位兄弟一定要坚持住!”

    姜维牵着马走在前面的大声喝道,周不疑带人走在后面,鄂焕与姜维并肩走着,时不时地抬头看天,一脸郁闷。

 第三零零章:野心

    万物皆备于我,这句话孟子说的,孟子的原话是这样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这句话的儒家的大儒们理解的意思大多是万物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诚实无欺,便是最大的快乐。尽力按恕道办事,便是最接近仁德的道路。

    这是马鸿很喜欢的一句话,尤其是坐在王座之上更喜欢的一句话,但是马鸿对这句话的理解却不是儒生们的理解。他的理解是“世上的一切都为吾所有,抚心反问自己,有比这更快乐的事情吗?尽力按照自己的心却做一些该做的事情,这便是我称帝的道路。”

    何为仁德?乱世之中,胜利即是正义,只有结束诸侯纷争,平定天下,安定万民,成为皇帝才是仁,才是德。

    马鸿闭着眼坐在王座之上,思考着一件事情,这是一件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事情,那就是为何要选择与诸侯争霸,为何要走上称霸之路,为何要称王称帝!仔细想来,也许初衷只是想与这个时代的英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