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鱼肉三国 >

第171部分

鱼肉三国-第171部分

小说: 鱼肉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颜只感觉脑袋一鸣,接着血气往头顶升起,接着鼻子喷出血,翻倒在地上。

    “主公送给我的剑还真是好剑!”

    魏延哈哈大笑着收回了剑。

    

 第二六三章:刘璋投降

    吴懿带着几个护卫欲冲出城中,刚通过西城,就被狐笃率兵团团围住。

    “吴懿将军,你可以投降了!”

    狐笃一手扶剑朝着吴懿大声说道。

    “吴将军,刘璋已经支持不住了,早晚要投降,你还是先投降了吧!别做无谓的牺牲!”

    法正对着吴懿劝道。

    吴懿惨笑几声,将手中的剑扔落马下,然后下了马,一屁股坐在地上。

    狐笃一挥手,血脉兵上去收缴了吴懿护卫队的兵器,血脉兵想要捆绑吴懿,却被狐笃阻止。

    雒城失守,吴懿严颜被俘,张任带着刘循逃回成都,魏延和狐笃率军一连攻破新都,直逼成都,刘焉闻之大惊,连忙召集文武商议如何应对。

    议事厅上,益州文武皆是一言不发,刘循失神地站着,张任看着失神的刘循,站出来说道:“主公,张任愿意率军阻挡敌军。”

    “闻那魏延和狐笃极为勇猛,吴懿、严颜都折在他们的手上,张将军怕是难以阻挡他们吧!”刘璋用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道。

    张任坚声说道:“主公,成都比雒城还要坚固,城中兵士还有上万,粮草甚足,只要固守不出,定可守住敌军。”

    刘璋叹道:“即便守住一时,又能如何?”

    “主公,为何说如此丧气话。”

    只见一年龄约莫四十余岁的文臣走了出来,那文臣正是从事郑度,郑度开口道:“今马鸿军虽攻城夺地,然兵不甚多,不过三万,而益州名士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不如尽驱巴西梓潼民,过涪水以西,至汶山郡。仓廪野谷,尽皆烧除,深沟高垒,等候敌军,敌军若请战,勿许。只要我们拖得时间够久,敌军定会因为粮草不足而撤退。因为马鸿现在还在荆州与刘备开战,两线作战,我们累,马鸿更累,一旦敌军撤军,我们乘虚突进,定能一战而胜。”

    刘璋看了一眼依旧失神的刘循,长叹一口气,伸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开口道:“益州南部发生叛乱,现在益州南部已经完全脱离了控制,马鸿军已经拿下了益州北部大半郡县,战争让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难道我还要让子民失去良田,失去居住之所吗?”

    “主公,小不忍则乱大谋。”郑度高声劝谏道。

    “主公,请三思,郑度所言极是,还请主公下令。”黄权也站出来支持郑度的言论。

    “主公,向存请战!”

    一个姿容威严的将领站出来开口道。

    “呵呵,还是投降吧!”刘循忽然开口说道。

    刘循一开口,文武皆是大惊,一时间廷内议论纷纷。

    “公子,你在说笑吗?”张任一脸惊讶地对着刘循问道。

    刘循一脸无奈的看向张任开口道:“难道张将军还没看出来,满堂文武出了你们四人,其余人皆无战心吗?心不在一处,即使选择战,也是败。天时地利人和,一开始我们就只占据地利的优势,现在雒城被破,连着仅有一点的优势都没了,益州南部叛乱,我们已经没有机会了,不如投降吧!”

    张任一时语塞,就连黄权也是吃惊地看着刘循,刘循一直是主战的,现在突然选择了投降,定是受了巨大的打击,将士们的战死,吴懿和严颜被俘,给他的心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现在刘循已经乱了方寸。

    “公子,吾等……”

    黄权正欲开口说话,被刘循伸手阻止,刘循看向刘璋,开口道:“父亲,孩儿建议,为了益州百姓,请父亲降了吧!”

    刘璋看向刘循,叹了口气,点了点头道:“那就投降吧!”

    黄权闻之大惊,跪在地上死命地磕头道:“请主公收回方才所言,万不能投降!”

    黄权不停地用头撞击地面,不一会儿额头上便是鲜血淋淋。

    张任一脸发白地站着,身形都有些不稳了。郑度哈哈大笑着,伸手指向刘璋大骂道:“庸主,庸主,益州毁在你手上了,我等为汉臣,绝不投降马鸿。”

    刘璋被郑度指着鼻子大骂,怒道:“来人将他给我压下去。”

    “父亲。”刘循站在郑度面前直面刘璋说道:“父亲,郑度冲撞您,就罢了他的官吧!”

    “哼!”郑度一甩袖子,转身离开大殿,仰天惨笑道:“庸主,庸主…哈哈…”

    刘循看着郑度的背影,看着在伏在地上死命磕头的黄权,弯下腰扶起黄权,将黄权站起来,开口道:“先生,继续下去也无用了,先生还是回去吧!”

    眼泪顺着黄权的眼眶往外流,他凄声道:“公子,不可投降,不可投降啊!”

    刘循摇了摇头道:“已经晚了。”

    张任一声不吭地走过来扶住黄权往外走去。

    “诸位都散了吧!”

    刘璋扶着额头对着文武官员道。

    文武官员们唉声叹气地走出了大殿,刘循听着这些叹息声,这些叹息声大多是伪装的,那些文武们的叹息声多半是释怀的叹息声,他们的心一定再说:终于投降了。

    等到文武离开,大殿的门关上,刘循背对着刘璋跪在地上,仰天痛苦,眼泪肆无忌惮的往外钻着,心痛欲裂。

    “循儿,你…不要这么…伤心。”

    刘循一阵痛哭,哭了良久,声音已经哭哑了,他才转身看向刘璋说道:“父亲,孩儿带着父亲亲笔写的投降书去见魏延和狐笃。”

    刘璋点了点头道。

    成都外的大营之中。

    狐笃手提着食盒亲自走到严颜、吴班、吴懿临时关押的帐篷里。

    严颜见到狐笃走进来,张嘴怒骂道:“毛头小儿,你身是益州人,为何助马鸿小儿夺取我益州。”

    狐笃叹了口气道:“将军,你这么骂我的老师是不对的,老师对我有知遇之恩,你不能这么说他。”

    “我等身为汉将,且能投降马鸿小儿,你不要白费功夫了。”严颜高声骂道。

    狐笃摇了摇头道:“严将军,你不要坚持了,还是投降了吧!老师是极爱勇之人,早就吩咐过我,要好好照顾您老人家。”

    “放屁!你们入我西川,抢夺土地,杀我西川将士,还想让老子投降,放屁,你这杂碎,竟然领着外人进攻西川。”严颜对着狐笃一顿臭骂。

    狐笃叹了口气,开口道:“严将军,刘璋都已经投降了,你还在坚持什么。”

    “放屁,刘牧州怎会投降,你这小儿纯属放屁。”严颜怒骂狐笃,双手握的发紫,若是此刻他不被铁链锁着,他真想上去掐死狐笃。

    狐笃锁着严颜不是为了防止他逃跑,而是因为严颜这老头脾气太暴躁,几次想要自杀,狐笃才将他锁了起来。

    。。。

 第二六四章:忠义无双

    狐笃叹了一口气,拿出一张纸摆在严颜面前,严颜瞳孔瞬间放大,投降书,是刘璋的投降书!严颜咬着嘴唇大声骂道:“小儿,你想要欺骗我不成,这定是假的,假的!”

    狐笃摇了摇头,开口道:“严将军,你又何必自欺欺人呢?刘璋都投降了,你这个做部下的,为何坚持呢?”

    狐笃说完话,一拍手,只见一人低着头走进了营帐之中,那人正是刘循,只见刘循脸色苍白,神色黯淡地走了进来。

    严颜睁大眼睛看着刘循,大声质问道:“刘循,你说,这投降书是假的,对吗?”

    刘循摇了摇头道:“是真的。”

    “成都城破了吗?”

    严颜又问道。

    “成都没破,我劝父亲投降的。”

    严颜咬着嘴唇,鲜血流了出来,死命地看着刘循不说话。刘循看向吴懿和吴班开口道:“吴将军,你们投降吧!”

    吴懿和吴班相视一眼,然后看向刘循,吴懿开口道:“即然如此,那么吴懿愿意归顺马将军。”

    “吴班听兄长的。”

    “哈哈哈!啊哈哈!你们这群软蛋!你们身为汉臣竟然投降马鸿这反贼!”严颜哈哈大笑着骂道。

    这时候一年轻将领拉开营帐,快步走了进来,拔刀指向严颜大骂道:“你这老匹夫,你真是够了,我忍你很久了,你再骂一声师叔试试。”

    王平瞪大眼睛,对着严颜怒骂道。

    严颜朝着王平脸上吐了口吐沫,吐沫夹杂着血水喷了王平一脸,王平大怒,欲提刀砍向严颜。

    狐笃伸手抓住王平的手道:“师弟,住手。”

    王平冷哼一声瞪了一眼严颜,伸手擦了擦脸,退到一边。狐笃上前对着严颜说道:“严颜将军,何必要如此坚持,主公定会……”

    “杂碎,不要说了,我严颜不是刘璋的臣子,严颜为汉臣,且能投降反贼!他们投降,我严颜绝对不投降!”

    严颜大声骂着看向刘循等人,看的刘循等人低下了头。

    狐笃摇了摇头道:“那么就请老将军再冷静冷静吧!”

    狐笃说完话后一挥手,让卫兵为吴懿和吴班松了绑,带着他们走出帐篷。

    “啊!严颜身为汉臣,且能投降反贼!”

    严颜大声吼道。

    狐笃回头看向这忠心的老将,严颜怒视狐笃,突然血液从其嘴里钻出,染红了他的胡子,狐笃一愣,立马朝着严颜冲去,可是已经晚了,严颜已经咬舌自尽了。

    夕阳西下,刘循看着严颜张嘴说了句话,却没有发出声音,那分明是说:老将军,我对不起你!

    严颜拼命断后,让张任带着刘循离开,现在刘循却投降了,他看到严颜看见他的眼神,严颜是后悔的,如果当初他知道刘循会投降,那么他定然不会以死断后,决然不会!

    狐笃下令厚葬严颜。

    刘璋投降后,魏延屯兵成都城外,狐笃与法正、孟达、刘循等将入成都,收编刘璋的军队,益州文武大多向马鸿投降。

    刘璋选择了投降,如果可以,他不会投降,只是这表面是天府之国的益州,从来都没有被他完全掌握着。益州本地的豪族从来都是对其抱有敌意,而其也不敢相信益州的豪族,唯一他相信的益州的张松也是背叛了他。

    他的心腹从来都是和他一样的外入户,而吴家就是,吴懿、吴班都是兖州陈留郡人,刘焉迁任益州牧,吴懿因其父亲与刘焉交情很好,因而带着全家随刘焉入蜀。后刘焉心怀自立为帝的想法,让三子刘瑁迎娶了吴氏,而吴懿自此便与刘家结为了亲家。说其刘焉的四个儿子,也不全是像刘璋这样的懦弱之人,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就曾做了一件很有勇气的事情,当然他们因为这件有勇气的事情丢了性命,然后刘璋就捡了篓子继承了刘焉的衣钵。刘范在汉朝中任左中郎将,因为看不惯李傕,献帝初平四年,与身为治书御史的二弟刘诞为内应,想与征西将军马腾合谋偷袭长安,除掉董卓余党李傕。结果嘛!因为他们找了一个不太靠谱的马腾,事情当然是败露了,然后两人就被李傕砍了,李傕砍了刘璋的大哥和二哥之后。

    刘璋也许不是那么伤心,但是刘焉这个做父亲的自然是伤心万分的,但是祸不单行,本部在绵竹的城府又失火了,被人在自家的城府中放了大火,其城府被焚烧,所造车乘也被烧得一干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