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鱼肉三国 >

第16部分

鱼肉三国-第16部分

小说: 鱼肉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蝎子和蜜蜂下肚……

    总而言之,水镜先生每次吃饭总会用一张薄饼夹一些奇怪的东西吃,明明已经是个五十多岁的人了,口味没有变淡,反而更重了。

    这三个月来,师兄弟之间了解的更深了,也都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他们都得到了一个答案,只要喂饱老师,老师不仅会好好教他们功课,对他们的态度也会好些。所以当他们做完功课后,就会上山捉些奇怪的东西回来先让老师鉴定一下能不能吃,短短三个月马鸿已经炒炸过数不清的昆虫,如蜗牛、蚯蚓、蚂蚁、知了、蟑螂、蟋蟀、蝴蝶、蝗虫子、蚱猛、湖蝇、蜘蛛、螳螂……

    有一次庞统懒得去捉昆虫,便捉了十只苍蝇跑去问水镜先生能不能吃。水镜先生正在赏玉,他盯着庞统看了好久,才说道:“能吃,不过我今天胃口不好,你全部吃下吧!否则,我再让你磨三百块石头。”

    那一次庞统口吞十只炸熟的苍蝇,从此之后再也不敢胡乱抓昆虫了。

 第二十五章:答案

    窗外的院子里,杨树叶铺的厚厚一层,马鸿拿起扫把清扫着,费了一番功夫才将树叶扫成一堆,堆积在杨树根下。水镜先生左手端着盘子,盘子里盛放的是一盘油炸的螳螂,右手端着一碗盐水静坐在石阶上若有所思地看着马鸿忙活着。

    马鸿清扫玩树叶,拿着扫把在水镜先生身旁坐下,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因为他不知该如何开口。水镜先生拿起一只油炸螳螂放在嘴里,咬掉螳螂的头部,又将其放在盘子里,咀嚼了一会儿喝了口盐水,对马鸿说道:“是不是有话要对我说?”

    马鸿点了点头道:“是的,老师。”

    水镜先生嗯了一声,又将剩下的半只螳螂放在嘴里咀嚼了一会儿,又端起盐水冲进了胃里,才慢悠悠地说道:“是为了子扬而来的吧!”

    马鸿点了点头应了声:“是。”

    水镜先生将盘子和碗放在地上,拔掉一根白头发看了一会儿,轻轻一吹将头发吹了出去,慢慢地说道:“不知不觉,我已经老了,看着你们的朝气劲儿,我想起了年轻的时候,有好多事情都忘了去做。”

    水镜先生说着话,眼睛在那一瞬间变的清澈,只是那短短的一瞬,他又闭上了眼睛,等再睁开眼睛的时候,眼睛已经恢复了常态。

    昨日里,刘晔的家丁从成德(扬州九江郡成德)带来消息,要让刘晔尽快回到成德。原因是袁术在寿春有意称帝,而刘晔身为汉室宗亲,所居住的成德距离寿春极近,可能会受到袁术的影响。袁术若是称帝,很可能便会去控制刘晔的家族,刘晔是汉室宗亲,刘晔这个汉室宗亲可是货真价实的,比起难以考究的刘备可要强上百倍。袁术若要称帝,那便是公然地篡汉,那刘晔的家族在其势力范围下,很有可能便会受到灭顶之灾。因此刘晔的父亲刘普才急忙召回刘晔商量对策,刘晔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便找水镜先生辞行。

    水镜先生问急匆匆的刘晔:“你若回去?能不能再在年前回来?”

    刘晔回答不能。

    水镜先生说道:“若是不能回来,那么你并未在我的庄内修习三年,严格来说便不能算我的学生。”

    刘晔知道水镜先生虽然对吃的很不讲究,但对规矩却很是讲究,他无法说服水镜先生便只能先回去呆着,他又不能不告而别,因为他一旦离开水镜山庄,水镜先生便绝对不会再认他这个学生。徐庶也是一个很讲规矩的人,所以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来为刘晔求情。庞统第一个来向水镜先生求情,结果却是无功而返,马鸿来了,为老师带来了一盘炸螳螂。

    马鸿一直坐着,看着水镜先生,水镜先生吃完螳螂,喝完盐水,见马鸿还不回去,问道:“你觉得规矩重要还是人情重要?”

    马鸿沉思了一会儿,才说道:“都重要。”

    水镜先生嗯了一声,又说道:“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选择是痛苦的,但不是困难的,子扬来见我的时候,我想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马鸿沉声说道:“学生看得出子扬师兄很痛苦。”

    水镜先生嗯了一声,说道:“得出答案,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马鸿用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放在右膝盖上,心中暗道:若是就这样让子扬师兄回成德,那么按照历史的发展,他必然会投向曹操,纵观历史上子扬师兄的一声,可是郁郁不得志,我得做些什么来阻止他。如果他能够领我的人情,说不定以后能与其共谋大事。

    水镜先生见到马鸿沉默着,拿起空盘子敲了敲石板,问道:“那么,你有答案吗?”

    马鸿扭过头看向老师的眼睛,微微地笑道:“来见老师的时候,我还没有答案,但听了老师说话后,我已经有了答案。”

    水镜先生嗯了一声,说道:“能够帮学生找到答案的老师不会是差劲儿的老师,我今天算是做了次好老师。来吧!说一说你的答案吧!”

    马鸿站起身来走到水镜先生身前,跪了下去,左手按右手(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说道:“老师,我的答案就是随着子扬师兄一起到成德。我会尽全力帮助子扬师兄,争取帮他在年前解决那边的琐事,带他回来。”

    水镜先生眼睛一亮,伸出手扶起马鸿说道:“出乎我意料的答案,我也不知道是正确的答案还是错误的答案。”

    马鸿直起身来说道:“不管这是正确的答案,还是错误的答案,但这是我想做的,请老师成全。”

    水镜先生嗯了一声,直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抬起瞪大眼睛看着太阳说道:“既然是你想做的,就放手去做吧!”

    马鸿心中一喜,又要向老师行稽首礼表达心中的谢意,却老师抓住手腕说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你说会不会痛苦呢?”

    马鸿的眼睛在那一刻泛出了水雾,他轻声说道:“学生只知道若不去做,会后悔,也许一辈子都会后悔。”

    水镜先生低下头看向马鸿的眼睛,那眼睛中泛着水雾,这完全不像十三岁少年的眼神,这话也不应该出自十三岁少年的口中,他这个徒弟的成熟超过了他的想象,他究竟经历了什么?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庞统要是说出这样的话,水镜先生不会意外,但水镜先生知道庞统说这话的时候一定不会有这样的眼神。水镜先生看着马鸿的眼睛,想起了年轻的自己,突然觉得内心一股酸疼,回忆又开始在他的脑海里融化了,这一刻他笑了。

    “去做吧!但是要记着量力而行,切莫再受伤了。”水镜先生说道。

    “学生这就去告诉子扬师兄。”马鸿说着话向老师辞行,之后一路小跑的跑了回去。

    水镜先生看着马鸿的背影,一直看到马鸿消失在他的视线里,他抬起头瞪大眼睛看向太阳,阳光钻进他的眼里,却怎么也不能在他的眼睛里挤出泪水。多年以前,他也有着和马鸿一样的眼神,只是他的老师却将他的选择抹杀了,而现在他只能在回忆里痛苦着。

    良久,水镜先生低下头,眼睛是一阵灼痛,他低着头,用右手捂着眼睛,自言自语道:“我的学生们可能都会在这历史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第二十六章:卷入风雨

    刘晔回头看了看水镜山,山已经远了,能看得见,却看不清了。刘晔舔了舔略显干燥的嘴唇,拿出水壶喝了两口水,看向马鸿。马鸿正看着脚下的路。

    “师弟,你回去吧!”

    刘晔盖上水壶的盖子,又将水壶系在腰上。

    “子扬师兄,我已经向老实承诺要和你一起去成德,怎会食言?”

    马鸿抬起头看向刘晔,心想无论如何都要和刘晔一起去成德,如果成功了,那么将来就有可能将刘晔捆绑在自己的车轮上一起转动,如果失败了,也交到刘晔这个朋友。无论成败,都是值得的。

    午后的天阴沉沉的,刘晔的脸上也写满了阴沉,他看着小师弟,有些不忍地说道:“师弟,看着天气,是要下雨了。”

    马鸿嗯了一声,说道:“那么我们赶快动身吧!在雨还未落下之前找个避雨之地吧!”

    刘晔摇了摇头说道:“师弟,你还小,我不想也让你卷入风雨之中,若打湿了衣裳,会生病的。”

    马鸿微微一笑道:“年轻的时候就应该多淋雨,以后才能在雨中平稳的行走。”

    刘晔叹了口气说道:“师弟,那你要看下什么雨了,如果是春风细雨,师兄我很乐意陪你一起踏青;就算是盛夏的暴雨,那也只是一夜的暴躁,天亮了便会停止;可眼下已入秋,这秋雨说大也不大,说猛也不猛,可伴着秋风的秋雨打在脸上却是格外的冰凉,好比剑刺在心上。秋季已过,便入寒冬,到时候冰雪铺地,冰封三千里,能让人无法伸出指头。师弟,你可知道,袁术是能唤出冰雪的人,你……”

    “师兄。”马鸿打断刘晔的话,微笑着看着刘晔,轻声说道:“下雪了,我们可以弄个火盆,去找些干柴来,两个人去找干柴,总比一个人去找要来的快一些。”

    刘晔看着马鸿,低下头轻声地说道:“风雨欲来,我们走吧!”

    马鸿微微一笑,拽了一下马绳,催动胯下的马,心中却暗道:子扬师兄为了不让我踏入这浑水之中,心中肯定在盘算着如何摆脱我,要不然他也不会先打发家奴先回成德报信,路上我可得小心点,不能让他将我丢下了。

    刘晔骑着马,左手轻轻地摸了摸左腰的水壶,又从身后伸到右腰摸到酒壶,心中暗道:马师弟是铁了心要跟着我回成德,他年龄还这么小,是个善良的孩子,我不能让他卷入这血雨腥风之中,绝对不能。

    两人沉默着赶路,下雨了,风夹着雨打在脸上格外的凉,幸运的是两个人见到了亭子,亭子修的很简单,四根杨木柱子,顶棚是用茅草盖着的,虽然是简单的亭子,却也能遮风挡雨。能走进这遮风挡雨的亭子,还要感谢刘表,刘表不但有着出色的政治头脑,还有着为民做事的心,他下令在荆北的主道上每隔十里修筑一亭,确实令沿途赶路的人有了些许歇脚之地。

    刘晔伸出手摸了摸左腰间的水壶,微微皱了一下眉头,手停顿了一下又放在右腰的酒壶上,解下酒壶对着正准备拧开自己酒壶喝酒的马鸿说道:“师弟,来尝尝师兄酿的米酒。”

    马鸿放下自己的酒壶,接过刘晔的酒壶笑道:“子扬师兄,你终于让我喝你酿的酒了。”

    刘晔笑笑说:“说起来,我本是想将自己在水镜山庄酿的米酒拿回去给父亲喝的,才没有拿出来给师兄弟们享用,只是路上看师弟你一直偷瞄我的酒壶,便知道你是馋了。”

    马鸿呵呵一笑,道:“那谢过师兄了。”

    马鸿拿起酒壶,饮了两小口酒便将壶盖盖上递给刘晔。刘晔接过酒壶,一脸诧异地问道:“怎么了师弟,难不成师兄酿的酒不好喝?你这好酒之人怎么只喝了两小口?”

    马鸿道:“子扬师兄喝过自己酿的酒没?”

    刘晔道:“自然是尝过几口的,我觉得还不错啊!”

    马鸿笑道:“子扬师兄酿的酒是好酒,我才不忍喝的太多,毕竟路还那么长,好酒可不能一下子喝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