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晚明-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目前,明军调动的兵力,也就是在中原一带才有的事情,其余各地,都十分的平静。
这就奇怪了,如果朱由菘不是为了进攻,那是为了什么?
百思不得其解,多尔衮皱起眉头后来回在房间中踱步沉思。
哒哒哒。。。。。。。门外的脚步声清脆的传来,打断了多尔衮的沉思,多尔衮抬起头看了一下,管家稍微弯下腰已经来到了自己的面前露出一丝让人讨厌不起来的笑容。
“王爷,范文臣大人,钱谦益大人来了。”管家笑眯眯的对面前的多尔衮说道。
这两人是多尔衮叫来的,因此听到两人到来,多尔衮当即放下双臂,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露出笑容后,随即走了出去。
片刻后,多尔衮就见到身穿一品官员袍服的范文臣以及钱谦益两人并排的走了过来。
范文臣和钱谦益是在门口相遇的,两人一碰面,就知道多尔衮这里一定是出现了事情,因此两人加快了脚步。
“参见王爷。”虽然两人看出多尔衮的笑容,但是那笑容中却出现了一丝的担忧神色,这让两个在朝廷中混了多年的人,哪里看不出多尔衮的内心是在担忧,
两人不点破,而是来到多尔衮面前叫了一声。
多尔衮见到两人跟自己行礼,心中的忧愁似乎也要相对减少了不少。
将两人迎接进入到了书房,并且让管家上茶后,多尔衮这才缓缓说道:“昨日,黄河前线传来消息。明军从南边调动将近两万多人进入开封。”
咯噔,听到这话,正在喝茶的范文臣和钱谦益当即对望了一眼随即开始沉思多尔衮的话语。
这话中,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信号,那就是,这朱由菘调动两万多兵力进入这里,并不是无缘无故,这里面,一定是有原因。
“王爷,难道他们是想利用这次豪格叛乱的机会,对我们展开攻击嘛?”范文臣低头沉思了一下后随即紧张的问道。
这也是我担心的问题啊,见到范文臣拱手说出这话,多尔衮心中叹息了一口气,他也是因为始终想不出来这里面的道理,这才召集两人前来商议这个事情的。
可是现在,从范文臣的话语中听来,似乎,这两个人,也都不清楚。
“钱大人,你在南京多年,对朱由菘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你说说,他这么做,究竟是想要做什么?”多尔衮不想去在询问范文臣,
范文臣从来没有见到过朱由菘,根本就不了解朱由菘,但是钱谦益这个人不一样,他曾经是东林党领袖,又是朱由菘的内阁大臣,因此有些事情,他是十分明白的。特别是对朱由菘的一些习惯,是在场的人中,最了解朱由菘的。
因此多尔衮稍微在心中沉思一下,随即将目光转移到了钱谦益哪里,希望能够从哪里听到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话来。
钱谦益见到多尔衮问道自己,低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朱由菘这人,城府很深,这人十分阴险狡猾,他要不出手的时候,就不会出手,但是一旦出手,就会将对手一举拿下,当初左良玉叛变,九江城。安庆连续沦陷,朝廷各地兵马几乎打的残废,他硬是死活都没有让自己手中的兵力出动。”
这个事情多尔衮知道,当年左良玉叛乱势如破竹,朝廷几乎没有能够阻挡一天的能力。一直被打到了南京郊外,当时他记得,南京都已经准备迁都凤阳了,可是朱由菘大手一挥,从他的老巢江阴一下子出现五六万大军,然后在南京外围将其左良玉打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个本王听说过。”多尔衮稍微点头沉思一下后顿时开口说道。
钱谦益听到多尔衮说话,当即点点头,在见到多尔衮不说话后,他随即再次说道:“王爷应该知道马士英,当年他在朝廷,那是说一不二,手中四个镇的兵力盘踞在江北一带,可是最终如何,朱由菘这阴险小人,先是拉扯过来了黄得功,随即分化刘良佐和刘泽清二人,硬是将马士英的四个阵给全部消灭掉,从而夺取了兵权。”
这个自己如何不知道,现在刘泽清和刘良佐,两人就在自己耿精忠以及尚可喜哪里担任统领,他如何不知道这个事情呢。
哎,这个阴险人啊。多尔衮想起朱由菘收缴兵权,随即在对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展开攻击以及对张献忠出手的事情上来看,顿时也就深吸一口气的感觉到自己是遇到了一个强悍的对手。
第七百一十章 茅坑里面的石头祖大寿
强悍的朱对手,如果有的选择,自己宁可要崇祯这样的对手,李自成这样的对手,也不想要朱由菘这样的人来作为自己的对手。
多尔衮心中有一丝丝的后悔,当年,如果自己不趁火打劫,在李自成快要进攻北京的时候,脑袋发热的进攻山海关,恐怕事情也不会是今天的地步,那个时候,如果自己放吴三桂前往救援的话,恐怕今天,自己已经坐享天下,哪里还被明军给阻挡在了河南山东不说,反而是让朱由菘挑拨离间的让豪格反叛了大清国。
世界没有后悔药,自己就算心中在后悔,事实已经是事实,他已经无法去改变,只能是根据目前的情况,走一步算一步。
多尔衮见到钱谦益还在那里说朱由菘的阴险小人占便宜的性格,他担心自己承受不下去,当即挥动了一下手臂后说道:“钱大人,你说说,这朱由菘调动兵马来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从你的角度来看?”
这个?正说的唾沫横飞的钱谦益见到多尔衮打断了自己,顿时就皱起眉头。
这要说了解朱由菘,他在这里敢说第一,就没有谁敢说第二,但是问自己这个朱由菘调动军队来开封的目的,这可是有些为难他,他真的不知道。
不过,如果不回答多尔衮的话,恐怕今天自己这牛皮就是有些抬高朱由菘,贬低多尔衮了。
感觉到事情不是很妙,钱谦益当即装作沉思的样子在哪里不停的思索,如何将这种军事上面的事情推卸出去。
怎么办?我该如何去推掉这个事情,我根本就对军事上面的问题不清楚,更不要说,那朱由菘狡诈如同兔子一样,自己根本就琢磨不透他的想发。
给谁呢,让谁来当这个替罪羔羊呢,钱谦益来回的在心中物色人选,最终,他将目标锁定了一个人。
这个人,自己曾经也有交情,甚至是来到北京后,他也跟这个人交往不少次。
此人,也曾经是一个汉人,而且是崇祯十分看重的一个将领。
当年,镇守锦州十几年。让皇太极恨之入骨。让多尔衮气的暴跳如雷,吴三桂的舅舅,原辽东督师袁崇焕手下锦州总兵,祖大寿。
这祖大寿,七年前在锦州,因为洪承畴援军不到后,锦州城内已经无法在抗击下去后,这才无奈之下,再次投靠皇太极。
祖大寿是明军中,反复投降清军而受到重用的人。
第一次,是大凌河一战,祖大寿奋战大凌河一线。最后迫于无奈投降,然而这人投降清军后,随即找借口说带人去打锦州,当时的皇太极就信任了,让他会锦州,哪里知道,祖大寿回去就将衣服换了,开始镇守锦州,这一镇守,就是十来年的时间,可是将皇太极都气出好大的一场病来。
最后来,祖大寿再次投降后,皇太极也没有对其责怪,而是让其担任了兵部尚书。
皇太极死掉后,虽然说多尔衮两兄弟掌管朝廷权利,但是对于祖大寿这人,还是没有任何的动弹,依旧让他担任兵部尚书。
“王爷,微臣不得而知,不过微臣估计,有一个人,一定能够知道此事?”想到这里的钱谦益当即说了出来。
谁?听到钱谦益前面的话语语气,多尔衮心中都已经有了一种想要骂人的冲动,但是听到钱谦益后面的话,多尔衮当即瞪大眼睛,有些期待的看着钱谦益,希望他能够说出这个人的名字。
见到多尔衮那种殷切的眼光,钱谦益低头沉思一下后,随即一字一字的说道:“兵部尚书,祖大寿。”
我尼玛,听到这话的多尔衮当即心都凉了半截的同时,并且在心中飚出了一句咒骂。
祖大寿那在多尔衮心中可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
茅坑里面的石头,又臭又硬。
他投降这么多年来,虽然担任兵部尚书,但是有几次去上朝过的,简直比自己都还要牛逼一些,更可气的是,这个人,从来就不提出任何的建议,每次朝廷商议事情,他最多的话语就是,微臣赞同。微臣赞同。”
他么的巴子给呢,想起祖大寿,多尔衮心中就有一种骂人的感觉,
祖大寿,在这里,如同就是行尸走肉一样,如果今天不是钱谦益提到了这个人,他都已经忘记了祖大寿的存在。
值当没有说。听到这话的多尔衮当即皱起眉头后脸色一下子黑暗下来。
他知道,去找祖大寿,还不如去叫菩萨的好,那人根本就不会说,哪怕你将刀子架在他的脖子上,他都不会。
当初皇太极对他都没有办法,更不要说自己了。
“王爷,微臣愿意过去问一下。”钱谦益如何不知道多尔衮和祖大寿之间的矛盾,因此他稍微沉思一下后,随即对面前的多尔衮说道。
多尔衮听到钱谦益自告奋勇,微微点头。
死马当活马医了,如果真的是推不出来朱由菘的想法,自己也只能是调动兵力,加强黄河一带的防御了,不然的话,如果朱由菘突然进攻这里,那么整个黄河防线,以及山东防线,都会出现崩溃。
“好,本王答应你,你可是要速度快一些,多耽搁一天,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多增加了一分的危险。”多尔衮低头沉思一下后,随即挥动了一下手臂。
钱谦益听到这话,当即站起来后说道:“微臣这就去准备。”说完,钱谦益率先告辞。
多尔衮稍微点头,等到钱谦益出去后,他将目光看向了旁边的范文臣后当即疑惑的眨眨眼睛后问道:“你觉得他能行嘛?”
这个?范文臣听到多尔衮这么不自信的话语,当即心中咯噔一声,他又不是没有跟祖大寿打交道过,如何不知道祖大寿的脾气。
根据他的分析,这钱谦益去祖大寿哪里,恐怕也整不出任何的消息。
但是也不好说,根据自己的人汇报,钱谦益和祖大寿的关系,十分的融洽,也说不准他能够得到消息。
第七百一十一章祖大寿的厉害
范文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根据自己的人汇报,钱谦益跟祖大寿的关系,是几个人中走的最近的,在北京城内,似乎还没有谁,能够有他跟祖大寿的关系走的近。
想到这,范文臣稍微抽动了一下自己的嘴角后缓缓对多尔衮说道:“王爷,此事也说不好,也许钱谦益还真的能够问出来。”
但愿吧。听到这话的多尔衮在心中叹息了一声。
祖大寿的府邸,位于北京城靠近西门的位置,这个地方,曾经就是祖大寿在京城的府邸,祖大寿对于财物什么的并不是很在意,这房子,并不是很大,那房门上的油漆,的已经在脱落。
摆放在两边的石头狮子,都已经在开始发出青苔,看起来十分的脏乱。
大门往那边开动,此刻,两个八旗镶黄旗的士兵,正威风的站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