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代宫廷电子书 > 君为下 >

第79部分

君为下-第79部分

小说: 君为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雷霆夜深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11…10 00:43:23
八眼看人生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11…09 23:54:57
八眼看人生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11…09 23:46:23
谢谢大人们的地雷、手榴弹~╭(╯3╰)╮
这几天为了考试的事太累了,昨天说了很多丧气话,像个小孩子一样乱发脾气,太丢人了,捂脸。关于昨天的事情,都是我不好啦,大家别理昨天那只鸟,那不是我,诶嘿嘿
给咻(素衣)童鞋:
不知道你还能不能看到
很感谢你指出我的问题,乱开空头支票的确是很大的缺点,我想了一整天终于想明白,你说的那些其实是在为我每天这样保证来保证去、手忙脚乱而捉急,很真心的希望我能改正这个缺点。的确,无论是想要在网文这条路上走的更远,或是现实中获得什么成功,都需要言而有信、言出必行的美好品质,这也的确是我所缺乏的,我以后会认真地改正的。
昨天心情不好,写出来的回复可能让你误会了,也许你是看到了微博上的话有些生气,在这里向你道歉。我昨天是真的在反省,在反省的过程中钻了牛角尖,觉得我这半个月不吃早饭早早爬起来码字,换来的却是让大家依旧不开心,这真的不是我所愿看到的。
今天早上睁开眼才想明白,大家不开心的并不是没有按时更新,而是我说了按时却没有按时所带来的失望,如果我没有乱说话,也就不会引起后来的一系列问题。想明白了之后倒是让我轻松了不少,也才真正的明白了你最初说的那些话的意义,真的很谢谢你。
对于每一个读者的留言,我都会认真的看,每个楼层的回复我也会仔细地看,所以我从来没有把你们任何人当做无关紧要的存在,正是因为我真重视你的话,认真地看了好几遍,才会反省自己,才会情绪低落。
我不高兴是因为产生了自我厌恶,而不是针对你的话、你的人。
最后,向你表示真诚的感谢,以及作为一个说话总是有漏洞的理科生,斟字酌句地说了这一大堆,希望你不会误会,也祝你看文愉快~


☆、第九十一章 起兵

  淳德帝就记得自己因为看弹劾右相的奏折;气得喘不上来气;匆匆吃了颗仙丹,就不省人事了;朦胧中听到宫人的惊呼和嘈杂的脚步声;一直想睁开眼又睁不开,最后昏昏沉沉地陷入黑暗。
  
  “朕,这是……”许是昏迷时间太久的缘故;淳德帝的声音很是沙哑。
  
  怀忠赶紧捧了热茶过去,服侍着淳德帝喝了一杯。
  
  “皇上中毒了;不省人事;朝堂如今由左右丞相共理。”纪酌依旧坐在椅子上;也不上前,语调冷静地说着事实。
  
  “右相……”淳德帝提起这个,挣扎着坐了起来,“陈世昌没有下狱吗?”
  
  “没有,”纪皇后喝了一口茶,缓缓放下杯盏,“圣旨还未来得及发出去,皇上就病倒了,右相调动了京城的守卫,全城戒严。”
  
  “什么?咳咳咳……”淳德帝一激动,脸色憋得通红,而后又煞白一片,倒在床上咳个不停,眼看着就要再背过气去。
  
  纪酌示意那土医上前给瞧瞧。
  
  闽州的军队人数不多,加起来不过两万之数,且边疆重地,不能都带走。
  
  萧承钧调了一万将士,将程将军叫来问话,“这一万兵马,交由将军统领。”
  
  程将军原先只是个偏将,从没有挂过帅,乍一听闻,不免有些忐忑,“末将……”
  
  “我来带兵!”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从庭院中传来,不多时,一身戎装的徐家二舅走了进来。
  
  萧承钧蹙眉,“二舅,您这是?”
  
  “哼,那昏君无道,如今京中危急,我怎能袖手旁观!”徐彻听闻京中出事,就说什么也坐不住,连夜往闽州来,“听说殿下要起事,这就匆匆的来了!”
  
  萧承钧头疼地揉了揉额角。
  
  “将军,咱们这是去勤王护驾,不是造反。”赵熹站在一边,笑嘻嘻地说。
  
  徐彻摆了摆手,“都一样!”
  
  管他是勤王还是造反,他只知道,纪酌被困在京中,随时都有危险,这次,哪怕拆了皇宫,他也要把那人抢回来。
  
  “漂亮爹爹,呜……”正说着,外面传来了皇太孙的哭声,不多时,萧祁瑞就迈着小短腿跑了进来,看了一圈没见到楼璟,立时憋着嘴又要哭。
  
  “太孙殿下,这是怎么了?”赵熹赶紧上去把人抱起来。
  
  “小九……呜……我要漂亮爹爹……”萧祁瑞哭得伤心。
  
  “小璟呢?”徐彻蹙眉,这时候,楼璟那小子去哪里了?
  
  在接到萧承锦的书信时候,楼璟当即就带着幽云卫往晋州去了。
  
  晋州离京城近,又驻着大军,可以说谁掌控了晋州军,谁就扼住了京城的咽喉,他必须尽快赶过去。
  
  先前派去的人手已经抵达晋州,凑着四皇子的事水落石出,将老安国公的死因公诸于众,晋州将士义愤填膺。老安国公兵法出奇、治下有方,在晋州众人的心中,无人可以替代,如今得知老英雄竟是被奸臣所害,差点就要兵变。对于朝中派来的新的晋州刺史,可谓毫不买账,右相一时半刻还真使唤不动晋州的大军。
  
  萧承钧有大军一路跟随,便让楼璟把幽云卫统统带走了。
  
  一行人快马奔至江州,云三得了令,干脆地杀了江州刺史卢新,跟着主人北上。
  
  刺史一夜之间暴毙,死在刺史府中,为防大乱,江州官员不敢声张,一切移交录军参事陆祥统管。
  
  陆祥像是早就准备好了一般,有条不紊地处理了卢新的丧事,同时整顿江州北四郡的兵力,等一切做好,才慢慢悠悠地往京城发了奏折。
  
  楼璟带着幽云十六骑一路疾奔,七日便到了晋州。
  
  晋州大营,右相派来的新任将军,正在军中发号施令,“尔等听令,即刻整装,调往晋南。”
  
  “将军,朝中没有旨意,我等冒然出兵,岂不是乱臣贼子了。”副将李成抱着长刀倚在柱子上,凉凉地开口。
  
  “我有兵符在手,尔等要违令不成。”这将军姓陈,原本是晋州的一个小将,因为与陈家沾亲带故,这两年升得颇快,之前已经成了副将,晋州刺史被砍了头,陈世昌没有人手可用,急急地提拔了他做大将军。
  
  “如今京中情势危急,我等这时节前去,知道的是我们护驾,不知道的以为是要逼宫,将军还是慎重的好。”李成把刀往桌上一扔,一副撂挑子不干的架势。
  
  “就是,眼看着天凉了,晋南那里都是大山,冷得很,我得让家中婆娘给我做几件棉衣再去。”偏将华锋搓了搓胳膊,仿佛已经被冻到了。
  
  几个小将跟着哈哈大笑,都是吊儿郎当的样子。
  
  陈将军气得面色铁青,自打老安国公死了,晋州军就是一盘散沙,烂泥扶不上墙,这样上战场,如何抵得过闽王大军?
  
  陈世昌正坐在中书省批奏折,眼下最关键的是稳住各方势力,只等把淳德帝耗死了,三皇子登基,一切成了定局,就好办了。
  
  如今闽王萧承钧手中握有重兵,陈世昌不敢有大动作,怕闽州得了消息,只能悄悄调动晋州的大军,守在离京城最近的晋南,一旦闽州有变,就能护住京城。
  
  “报——”有八百里加急前来,直接送到了中书省。
  
  淳德帝病中,是从紧急,兵部、刑部、工部的官员都集中在中书省,好快速处置政务,其他三个部则在左相统领的尚书省中。因而这种加急战报,就直接送进了中书省。
  
  报信的兵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八百里加急,闽王起兵了!”
  
  “什么!”陈世昌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怎么可能!”
  
  京中消息封锁,他又特地回了奏折迷惑萧承钧,那人竟然还敢起兵。
  
  兵部尚书孙良垂眸,不动声色地将右相布置好的排兵布阵状况誊抄了一份,塞进了袖子里。
  
  “速速传令,让江州刺史务必拦住闽州大军,即可调派泸州、青州的兵力,沿路防范!”陈世昌在屋子中央来回踱步,下了一连串的命令。
  
  江州有四万大军,而闽州只有区区一万之数,就算萧承钧用兵如神,短时间内也过不了大江。陈世昌这才稍稍镇定下来,转而问身边的人,“三皇子进宫侍疾,这个时候怎的还未出来?”
  
  内宫向来由皇后把持,水泼不进,陈世昌让萧承铎去探探淳德帝的状况,约好了黄昏时分来中书省商议的。
  
  “这就让人去看看,”中书省的官员赶紧跑去打探,过了很久才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大人,不好了,皇后调动了羽林军,围住了盘龙殿,三皇子殿下也被扣押在殿中!”
  
  “你说什么?”陈世昌瞪大了眼睛。
  
  日头西沉,盘龙殿里灯火通明。
  
  淳德帝喝了药,脸色依旧不见好转,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来人,传旨!”
  
  “皇上要传什么旨?”纪酌起身,走到床边,看着双目圆睁的淳德帝。
  
  “杀了他们,朕要把陈家满门抄斩!”淳德帝意识到自己吃的仙丹有毒,忆起陶缪的来历,才想起来,这缥缈真人就是当初说泰山地震的时候,陈世昌给他举荐的,是谁害他,不言自明。
  
  “臣劝皇上息怒,”纪皇后语调冷淡地说,“京城的防卫,已经被陈世昌掌控,一旦皇上下令,陈家恐怕要逼宫。”
  
  “你说什么?”淳德帝一愣,京中的防卫,竟然被陈家掌控了,那他岂不是随时都有危险。
  
  “内宫如今还在掌控之中,皇上且宽心,臣定会护得皇上周全。”纪酌垂眸,淡淡地说。
  
  淳德帝沉默了良久,忽然挣扎着撑起身体,定定地看着眼前的皇后。在如此危急的关头,竟然是这个他一直不甚待见的男皇后,护着他的安危。
  
  纪酌纪寒之,靖南候的嫡次子,少年时也是一员猛将,如今被困在宫中十几年,依旧不减当年气度。这么多年的冷落,也未消耗他分毫的忠心……
  
  “寒之,这些年,是朕认人不清……”淳德帝靠在床头,想要伸手拉住皇后的衣袖,奈何纪酌站的距离不远不近,刚好够不到,只得放弃了这个念头。
  
  “皇上且宽心就是,闽王很快就会来救驾了,”纪酌立在原地,岿然不动,“三皇子就在盘龙殿的偏殿里,羽林军守着这里,右相一时半刻不会轻举妄动。”
  
  萧承钧带着闽州一万兵马从榕城直奔晋州南四郡,到了九昌军营,徐彻上前,亮出了楼璟留下的兵符。
  
  南四郡的将军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初镇南将军的军师,竟然是闽王殿下,纷纷跪下行礼。
  
  江州这种内陆军,不像晋州那种边防军一般森严,向来有兵符就能听令,很快就被闽王收编,继续北上。
  
  北四郡的兵力已经在陆祥的手中,接到了右相的命令只当没看到,等闽州大军过了江,就带着北四郡的两万人马,直接投靠了闽王,跟着大军一起,直奔京城。
  
  陈世昌得到消息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