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江山画 >

第161部分

江山画-第161部分

小说: 江山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你奶奶的,不守信用。”身子颤了一颤,便跌倒在地。
使者哈哈大笑道“一个狗奴才岂能跟主子在一起摔跤?”拔出弯刀,来割金亮才脑袋,不料想刚刚接近,金亮才一跃而起,挥刀砍去使者的脑袋,血直喷了一尺多高。溅得金亮才满脸是血,举着使者的脑袋大笑道:“上当了!全他妈的上当了!”话刚说完,被乱箭射成刺猬一般。这一来却惊动了附近两座营帐的好汉,众人一起呐喊冲出来,与蒙古少年打成一团,因众人皆无武器,一上来并没有占到便宜,倒是蒙古少年早有准备,一时占了上风。
正殴斗间,巡逻的卫队赶来,见蒙古少年占了上风,并不拦阻,站在一旁看热闹,这时其余几座营帐的汉人听到声音也赶过去,眼见两下人数差不多,侍卫统领一声令下,将赶来援手的汉人堵回了营帐。众人一拥而上,将打斗众人一起拿下。众人群情激愤,高声大喊,惊动了身在内院的李迎,急忙出来查看,却被卫兵拦住,这才见到外面多了几百名卫兵。不多时张默山领着几个蒙古将军请走了紫阳、南宫极乐和各门派掌门,李迎想跟去看个究竟却被拦了回来。
正焦急间,见杨秀往外走,忙道:“师姐带我去?”杨秀道:“有人在闹事,蒙古人请师父他们去劝解。你呆在大帐里不要出来乱跑。”李迎只好回了大帐,见几个三代弟子正趴在门口往外看,见了李迎便问原因,李迎道:“我也没出去,什么也不知道。”一个叫应古蕊的三代弟子道:“一定是那帮闲汉喝醉了酒在闹事。这些人在哪里都敢闹事。”
张雨荷道:“我看不会的,那些蒙古人那么凶,只怕是他们先挑起来的。”应古蕊道:“如今是人家坐江山,凶一点有什么奇怪的?既然来了就该入乡随俗,我看就是那帮人先闹的事,一个个横竖都没有个规矩。”张雨荷冷笑道:“看不出你倒是很欣赏这帮吃生肉的家伙。不如不要回紫阳宫了,留下来嫁个好郎君。”应古蕊道:“师姐你这是什么话?如今是大元朝,咱们少不了和蒙古人打交道,只怕日后吃生肉的时候多着呢。”李迎道:“好了,都别吵了,那边好像没有声音了。”应古蕊道:“当然没有声音咯,长辈们劝不了,还有蒙古人的刀枪呢?你以为他们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人家一动真家伙,他们就蔫了。”一人冷笑道:“应师姐真应该早点去告诉他们一声,也就不必这么丢人了。”应古蕊道:“我起码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的道理,而有些人自以为聪明却偏偏不懂。”
众人都不愿理睬她,这时紫阳、谢清仪、杨秀等人回来,众人忙围上来询问,杨秀道:“是一些后生喝醉酒和大营里的后生们玩摔跤,结果伤了几个人,没什么大不了的。”应古蕊笑道:“伤的是什么人?是汉人吗?”杨秀冷笑道:“你别忘了自己是什么人。”瞪了她一眼,自去了,众人也各自回帐。
二日一早,使者来请众人前去觐见,随行使者一个个检查众人衣帽,但凡有污垢者,不整者,当即弹劾。来到一座硕大无朋的营帐中,两厢侍卫森然而列,中间是正座,两厢一溜排开六十多张桌椅,分前后两排,众人在迎宾官的引领下各就各位,却不让坐下,引颈等候。李迎趁机将营帐打量一下,高约十丈,直径四十丈,站立一千人丝毫也不觉得拥挤。正座后面有一道屏风,上面绘着一副飞马游猎的图景,李迎心中暗自想道:“这幅画是汉人的作品,可说的是蒙古的事情,真是蒙汉两不误,便如今天的桌椅布置也是别具匠心的。” 
   第452章 萍踪絮语(2) '本章字数:1929 最新更新时间:2010…12…04 12:00:00。0'
 …………………………………………………………………………………………………………………………………………
  约等了一刻钟,忽听三声净鞭响,值日官叫一声:“皇上驾到!”众人纷纷下拜,只有紫阳和南宫极乐不跪,一个浑厚的声音笑道:“平身吧!”众人三呼万岁,起身。见一个身材矮胖,脸色红润的中年汉子,一身黄绫龙袍,头戴皮帽,在两个宫女的搀扶下走了出来。李迎暗道:“这个就是威震天下的蒙古大汗,当今大元朝的皇上?若是脱了龙袍混在人群中只怕也没人能认得出来。”忽必烈双手往下按了按,值日官叫道:“落座!”众人纷纷坐下来,伸着脖子等候忽必烈的喻示。忽必烈却举起了酒杯,众人大惊,忙拿起酒杯,忽必烈道:“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合州守将王立献城投降,四川全境平复。我大元两路大军海陆并进追击残敌,天下一统指日可待。”众人三呼万岁。忽必烈道:“这一杯酒敬张弘范、李恒两位将军,预祝他们早日平定广南,解万民于水火。”
忽必烈说完,又举起第二杯酒,道:“这一杯要敬为大元朝一统天下而战死的勇士们。”
忽必烈举起第三杯酒,道:“这一杯是朕敬给在座各位的。没有你们诛杀李丑,朕的江山就不能说是真正的一统。”众人大惊急忙起身,张默山拜服道:“臣等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乃是本分,陛下以一国之君哪有敬臣下的道理。臣等惶恐之至。”忽必烈降阶扶起张默山,道:“十五年前在鄂州你向我献言说江南有两个天下,两个皇帝,一个是白皇帝名叫赵宋,建都临安,一个是黑皇帝叫江湖,虽然没有皇帝却也从来不服从皇帝。朕当时并不十分的相信,虽然放手让你去办,但是并未给你一兵一卒,然你十余年屡败屡战,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终于有了今日的成就。伯颜打下了临安用了二十万大军,你打破西川只用了几万兵马,卿之功劳可比伯颜。”张默山道:“臣不过是为皇上一统天下做了一些力所能及之事,赖皇上天威洪福,各位江湖正义之士的鼎力相助和各位元帅的不辞劳苦,才有了今日的一点成就,皇上适才夸赞,臣惶恐之至。”
忽必烈哈哈大笑道:“你久居汉地,也学起汉人的谦虚了,各位的功劳不用多说,朕是一一记在心里的。”说着微微一摆手,一个中侍高声念道:“圣旨下,晋升加莫提(张默山)西京保义王,加封鄂北紫阳宫紫阳真人为护国左法师,谢清仪为紫阳宫掌宫使。钦此!”三人连忙谢恩。忽必烈见众人脸色铁青,便笑道:“尔等武艺高强,朕今日亲自问你等,可愿意留在御前为朕效命,愿意的加封侯爵,官阶不低于三品,愿意回乡的朕赐封侯爵,赏给黄金千两,良田千亩,永不征赋。”
众人正在思索,南宫极乐起身笑道:“启禀皇帝陛下,叫花子相貌丑陋,又破了一条腿,若在陛下面前效命,实在有损皇帝威严,若是要我回乡做个侯爷,只怕我那些徒子徒孙们一起跑来,不要几天就把叫花子吃穷拿光,一个侯爷流浪街头,也着实有损朝廷体面。所以叫花子恳请陛下另赐两样东西。”忽必烈笑道:“你说的不错,你要什么东西,只要朕有,朕就一定给你。”南宫极乐道:“谢陛下赏赐。第一样,我想要加莫提王爷的三粒福寿膏。”众人闻言各是一惊。
忽必烈笑道:“要几粒药丸有何用处?”南宫极乐笑道:“回禀陛下,加莫提王爷不光是一位智勇双全、武艺超群的三军统帅,还是一位制药的高手,他研制的福寿膏只要服上一粒,武功便可大进,实在是我等习武之人的无上的宝贝。”忽必烈笑道:“既然这么好,为何不多要他几百粒?”南宫极乐委屈道:“我倒是想要,可惜次要制作十分的艰难,加莫提王爷也太小气了,不肯给。”张默山大急,正要辩解,忽必烈笑道:“这就是加莫提的不对了,这么好的东西大家应该分享才对,朕下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赏赐三粒,加莫提要日夜赶工,不可偷懒,人手不足药材不够,朕的御医药房随便你使用。”众人闻言一起拜谢。
忽必烈道:“你第二个愿望是什么?”南宫极乐道:“请陛下赐臣一个要饭的金碗。”忽必烈哈哈大笑道:“要饭要用金碗吗,捧了金饭碗还用要饭吗?”南宫极乐道:“陛下君临天下,清官治国,猛将戍边,政通人和,世无饥馑,世间的乞丐也越来越阔,咱再用破瓷碗要饭,只怕要让同行笑话。”忽必烈大喜道:“说的好!朕就赐你一个大大的金碗,不光如此,朕还在上面刻上‘供我饭菜’四个字,凭这御赐金碗,你下可要农工百姓,上可要文臣武将。这一生你便可衣食无忧了。”南宫极乐闻言喜不自胜连翻了几个跟头,跪地拜谢。
众人纷纷要投拜在忽必烈帐前听用,忽必烈一律封给相应的官爵,便是回乡的也依照诺言封给爵位,赐给金书铁卷。众人相约共保大元。上下俱欢颜。
南宫极乐大笑道:“老叫花子不会说话,就唱一首莲花落给大家助兴。”众人拍手欢迎,南宫极乐便取出竹板,开始唱起来:我家原本住襄阳……,众人闻言哈哈大笑。酒过三巡,忽必烈起身道:“三年来朕没有向今日这么高兴,末了还要告诉各位一个好消息:加莫提将在三日后与西王阿卡察之女近珉公主完婚,各位都要参加他的婚礼。朕与诸位在婚宴上再痛饮美酒。”众人山呼万岁。 
   第453章 萍踪絮语(3) '本章字数:1548 最新更新时间:2010…12…04 15:00:00。0'
 …………………………………………………………………………………………………………………………………………
  众人出门各自喜气洋洋,李迎心中不悦,嘘叹了几声,张雨荷道:“小师叔为何兴叹,大家都在为师祖高兴呢。”李迎道:“我担心紫阳宫从此多事了。”张雨荷十分不解,便道:“忽必烈不过是想笼络人心,如今各门各派多半都接受了赐封,又不是紫阳一家,小师叔还担心什么呢?”李迎道:“张默山用福寿膏控制各门各派,如今蒙古皇帝却要他交出解药,可见对他已经生出疑心。近珉公主的父亲是西王,一直指责忽必烈窃取蒙古大汗之位,两家为争夺大汗宝座,势必兵戈相见,张默山不知如何自处?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尽猎狗烹。自己的心腹尚且如此又何况你我。”张雨荷叹道:“小师叔总是能想的这么远,我是远远不及了。”李迎道:“但愿是我多虑了。”
张雨荷道:“我只是不解,张默山文采武功皆是一流,对皇帝也忠心不二,又是皇族亲贵,皇帝为何就偏偏猜忌他?”李迎道:“只因他在汉地待的太久,已经是个汉人了?”张雨荷道:“你说他是汉人,可他对汉人比谁都狠。”李迎笑道:“这就像一个穷光蛋一样,越是穷,越是要说自己不穷一样。”张雨荷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蒙古皇帝为何要猜忌汉人呢?他若真能诚心相待,百姓们谁不拥戴他呢?”李迎笑道:“那是因为他一直只顾着骑马射猎,没工夫读书写字。所以他不知道汉人的所思所想,那还能不生猜忌?”张雨荷咯咯笑道:“小师叔真是神了,这个我也问过杨师叔她绕了半天,也没您这两句话说的清楚。”李迎笑骂道:“贫嘴,我随口胡诌,你也相信。你既然那么信服我,何不转投到我门下?”
张雨荷道:“你要是不嫌弃我就拜你为师。”李迎道:“你既真心,以后就是我开门大弟子。”张雨荷笑道:“何必要等以后,我现在就拜你为师好了。”说罢倒身就要拜。忽见紫阳和谢清仪、杨秀过来,二人忙跪下行礼,紫阳道:“你们的话我都听到了。”李迎忙道:“弟子胡言,师父恕罪。”紫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