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八百年 >

第139部分

大宋八百年-第139部分

小说: 大宋八百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孙阳一向都是把话说得极为直白,听了两家老爷子拐弯没角的打探,孙阳直接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孙某明白二位老爷子,还有你们这些有产者的想法,无非就是怕自治区的政策发生改变,没收了你们的财产,关于这一点,你们大可以放心,工商政策不会变,至少只要我活着一天,就不会变,但是我也要把丑话说在前头,所有的一切保障,都必须是在情法范围之内,比如前一阵子你们弄出来的那个累死人,工伤之后不管不顾的事情,虽然法律没有规定,但是却在道德上站不住脚,对这事,我是很不满意的”
  孙阳直来直去的话让这两位老爷子尴尬的笑了笑,端着茶杯没敢接话。
  “商人,应该是引领者,而不是破坏者,商通四海,送百货于天下,功不可没,至少在自治区,还需要仰仗各位商人的”孙阳说道。
  “多谢孙区长”两位老爷子连忙道谢。
  “我知道你们还很关心关于众议院的事”孙阳直接便指出了他们的另外一个目的,孙阳这种直来直去的说话方式,多少让这两位老爷子有些不太适应,只是一个劲的赔着笑。
  “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是众议院现在也只是一个想法,一个构架,还不到实施的时候,众议院是一个全民参政的开始,这需要一定的基础,比如自治区居民的文化水平,还有参选者的道德水准等等,所以到至少在一两年之内是无法实行的,我估计,最快也要三五年才行,而这段时间,也是给你们,给每一名有资格参选的居民一个公平的机会,一个积累的缓冲时间”孙阳说道。
  看着两位老爷子有些迷茫甚至是担忧的脸色,孙阳笑了笑,跟着又喂了一颗甜枣。
  “在这方面,你们这些手里有钱的商人可是有很大的优势啊,你们可以利用起来,给自己打下一个好的基础,毕竟到时候参选时,那些黑心商人,名声不好的商人是不可能当选的,所以你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做起了”孙阳说道。
  两位老爷子连连点头称是,心里也琢磨着孙阳这话倒底还有没有什么深层次的意思。
  送走了这两位老爷子,孙阳忍不住捏了捏眉心,华夏这片大地上,现在还算是好的,至少宋朝打下了不错的基础,至少读过一点书的人还能批驳一下朝政,上书言事者无罪这一条,就给了所有读书人一个底气,若是到了明清之后,一个个都是奴才相,更没有参政的心思了。
  老百姓对政事其实并不关心,只关心自己一亩三分地,但是现在的宋人对方面多少也比后世强上一些,特别是商队阶层,需要有一个自己的代言人能够走上前台,毕竟商人做为肥羊,一只大肥羊,也是要有反抗精神的,而孙阳现在就给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
  而孙阳的政策确实也十分有效,在名声、地位的诱惑下,还有律法院出台的各项法律约束下,这些商人们着实老实了不少,甚至工人阶层提高了一部分工薪,工作时间最长也不会超过五个时辰,活忙的时候要轮班转。
  而工人的工薪提高,从另一方面来说,也确实增加了人们的购买力,繁华了市场,内部消化就产生了更多的利润,只不过需要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来适应。
  对于各种矛盾,孙阳并没有过多的干涉,暴露一样,解决一样,几乎就是顺其自然的发展,而现在孙阳关心的只有两样,一是关于道路交通的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完善,河流桥梁的架设,而另一个,就是军备状态。
  道路方面的建设则是由工业部牵头,联合民事部,必须要弄出一个详细的地图来,哪里必须要通路,什么样的等级公路。
  自治区的公路分成三极,一级公路就是主干道,比如长安通往北部两星城的就是一级主干道,这样的主干道宽达二十米,可以让五辆四**马车并行,二级公路就相对要窄一些,三车并行,而三极公路一般就是两车并行的那种,勉强算得上是乡村级公路。
  公路规划一段,立刻就会有大量的俘虏被押往这里,平整地基,开山劈石,铺设水泥路段,现在自治区已经多达三十万俘虏了,这些俘虏除了其它部门借调了一部分,几乎全部都用在了公路交通建设上,甚至一些危险地段,伤亡更是惨重,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两万余俘虏因为各种各样的危险筑路而死亡,幸好,这些死亡的俘虏是不用拿抚恤金的,又省了一大笔。
  交通网络的建立,算得上是自治区最庞大的一笔原始资本积累了,是原始资本的积累,都是血淋淋的,区别就是,自治区的原始血腥资本,是把血腥建立在敌人的身上,而不是内部,这一点,让孙阳很是满意。
  而在军工上,孙阳也不敢有任何的怠慢,中原的农耕文明在冷兵器时代太吃亏了,所以孙阳不得不弄出火药这种火器来无限拉近双方的关系,虽然自治区已经占稳了地盘,数次大战,几乎打得蒙古人找不到北,但是随之问题也来了,几次大战而胜,几乎都是蒙古人主动进攻,已方被动防守的情况下才打赢的。
  护**的骑兵虽然堪称这个时代的精锐,但是数量实在是太少了,还不到十万,十万大军,在这个年代,连一朵小浪花都算不上。
  自治区并不缺少,但是训练骑兵却是个难题,中原的士兵不像那些关外的少数民族,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一张弓,一把弓就可以成为战士,是需要训练的,而且至少也要经过两到三年的训练才可以成军,自治区现在的骑兵几乎一半都是从漠北转战,牺牲了两倍以上的人数才积累下来的,每一个都极为宝贵,就这样的精锐去和蒙古骑兵相碰,划不来,所以还要在步兵的身上打打主意。
  而步兵对抗骑兵,一是重甲,二就是武器了,重甲的重量太大,一般人承受不了,比如步人甲那种变态级的重甲,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住的,所以还要在武器上打打主意。
  现在自治区火器不少,但是却极其缺少一种可以便于携带的远程射击武器,单兵用的那种,轻弩虽好,可是对后勤的压力却太重了,所以孙阳需要火枪,火枪应该可以制造了,说白了就是青铜炮的缩小版而已。


正文 214 改进
  214  改进
  虽然这个年代已经有了突火枪,就是那种用火药推动竹筒里的弹丸来发射达到伤敌的目的,不过效果就只有天知道了。
  而孙阳提出来的这种新式火枪的制造提案被交到了军工城八星城里,摆在了卢峻的案头,现在的卢峻正在头疼着关于火炮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五星城一战,是自治区军方第一次集中的,大规模的使用火炮,效果非常的不错,但是军方也发来了新的意见,火炮的质量要提升,在持续的炮击当中,足足有十几门火炮炸膛,炮兵的伤亡清一色都是由故障引起的。
  而且因为火炮的威力让人印象深刻,军方也对火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射程要更远,至少也要达到两千步左右,也就是四里之遥。
  这些条件一一的摆了出来,着实让卢峻头疼不已,虽然他带了不少徒弟,帮他缓解了很大的压力,可是这些徒弟还远远没有达到出师的弟子,冶金是一个综合学科,虽然手上有孙阳给出的资料,但是技术的进步是需要一个整体进步的条件,哪怕现在把合金钢的资料给他搬来,技术达不到标准也白搭啊。
  卢峻现在完全有能力造出质量更好一些钢炮,可是随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更是让人头疼不已,火炮的问题还没有烦完呢,现在孙阳又把新的问题给他摆出来了,竟然要造一种可以由单兵轻松携带的远程射击火器,那不就是炮的缩小版,现在大炮还造不过来呢,要造单人扛的小炮,这不是扯蛋吗?
  幸好现在自治区的地盘大了,孙阳在长安,而卢峻则长年呆在八星城,两人总算不会再打起来,至少不会发生卢峻拎着凳子腿追着孙阳满厂区跑的事情发生了,有本事的自然狂傲,这是卢峻给打下来的底子,不过有这个资格的,好像除了卢峻,还真就找不出几个人来。
  卢峻的压力很大,自然脾气就变得极为暴躁,孙阳的任务单一下来,气得卢峻又砸了不知多少文具,事后又心疼得要命,幸好他们在后勤方面的供给都属于无限的,在军工研究方面,要什么给什么,只要你能拿出成果就行了。
  “难道军弩不好用吗?非要弄什么小手炮?”卢峻怒道,然后直接就写信,用信鸽送给了孙阳。
  孙阳看着卢峻发来的信件,明知道只是牢骚而已,不过仍然写了回信解释了一番,弩很好用,甚至弩在射速上,一度要比后世的燧发火枪还要快一些,就连二百到三百米的射程也比毫不差,但是每种武器的淘汰都是有着他存在的道理的。
  弩之所以要被淘汰,仅仅是一个成本问题就足够了,虽然自治区采用的钢臂弩,但是弩臂的金属疲劳却很是严重,每次战斗,都需要补给大量的弩臂替代材料,这就占了后勤转运相当大的一部分空间,而且弩箭的个头大,同样是个问题,后勤的压力太大了,现在自治区几乎都属在自已交通网络的范围内做战,这个问题还不严重,数千辆军用大车转运四方,足以支持,可是一旦离开了这些交通网络,对武器仗赖极为严重的步兵战斗力立刻就会打下五成来,没有办法,这是步兵的弱点。
  所以一种补给相对容易,而且成本更低一些的武器装备就必须要提上案头了,趁着现在打退了蒙古人的一波进攻,取得一段时间平稳发展的机会,必须要对军备进行一定程度的升级。
  甚至孙阳还给了步枪,也已经小手炮的草图,但是这些草图卢峻研究了一下理论之后,直接就扔到火堆里烧掉了,屁,一点用都没有,至少以现在的技术手段,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弹壳就足以把他们全都难住了。
  为了手炮和大炮的问题,卢峻不得不将军工厂交给副手,然后亲自带着十几个精明的小徒弟,一起赶往长安,打算与孙阳一起研究一下,有的时候卢峻也觉得奇怪,孙将军此人当真是怪异之极,在学识上还不如自己,但是往往会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想法,似乎总有着掏不尽的新奇玩意。
  而现在孙阳一边等着卢峻赶来,一边却要应付着大宋方面,五星城外,再战再立威,着实把大宋方面惊得不轻,虽然大宋实际上兵力并不弱,但是仅仅是与蒙军对峙而已,可是自治区的护**,却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将蒙军一路追到关口处,几次都全些直接兵临大都城下,逼得蒙古人甚至不得不放弃了在草原上的第二个都城。
  大宋方面又是赏赐又是劳军,怪异的是,对这一切,自治区的区长孙阳似乎根本就视而不见,任由他们将东西一路分派到军队当中,更怪异的是,军队的主官竟然不肯出面接待他们,全部都是副职出面,笑眯眯的收下东西,无论说什么,封什么官许什么愿都会哼哼哈哈的答应,然后客气的将人送走,接下来,就好像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让那些大宋方面派来的文官们有些摸不着头脑。
  相比之下,那些行政官员就好接触多了,相当多的传统文人心向大宋,甚至就连那些所谓科班出现的低层小吏都对大宋多少有些向往之情,但是也仅仅如此而已,自治区还是自治区,这可是大宋承认的,就算是把所有的文官都拉来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