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八百年 >

第138部分

大宋八百年-第138部分

小说: 大宋八百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燃烧弹都是由石油提炼而成,而石油在这个时代已经被发现并使用了,但是多来自于大宋方面。
  大宋对石油的利用也限于军事上的放火,还用来制墨,不过制出来的墨效果不好,属于穷人用墨,但是到了自治区的土炼油厂里,却可以提炼出来燃点非常低的油料,比较混浊,但是燃烧性相当的不错,大多数都用来制造燃烧弹,如果充足的话,还会发出来一部分做成大号的灯来照明。
  燃烧弹这种利器却一直都无法量产,油料倒是足够的多了,但是制造燃烧弹却需要另一样必须品,就是胶稠剂,可以用橡胶,也可以用糖类,否则的话燃烧效果不好。
  橡胶是不用想了,现在还在南洋那边没有利用上,但是糖又属于一种民生必须品,不能使用太多,所以这种军事弹种的产量一直不高,而且内部除了配制好的油料之外,还需要放入一截竹或是铜制的小筒,内部装有爆炸药,可以将这些燃料引燃,然后崩飞四射,威力倒是相当的可见。
  十八号仓库存放的,已经是三成的储备了,不过哪怕是三成,也足足有数万发之多了,足够炮兵挥霍的。
  随着一声哨响,近三百门火炮依次点燃了炮尾处插进去的硬质火线,火线燃尽,引燃了内部的火药,轰轰的炮响声,浓白色的硝烟登时将阵地笼罩,边上数十个用牛马拖拉的大风扇被拽动了起来,忽啦啦的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硝烟吹散。
  随着炮弹被打出,远处的天空登时亮了,但是炮兵的耳朵上扣着耳塞,看着摇动的旗子,还有细微的尖利的哨声,按着标准程序,装弹,放炮,打上几发炮弹之后,清膛,在炮管上蒙上一层棉被子,这些棉被子都浸足了水,哗哗的滴着水,发出哧哧的声响,升腾起一阵阵白色的水蒸汽来。
  炮兵的任务就是把所有的燃烧弹都打出去,只需要微微的调整一下发射药的药量,保证覆盖到六百步到一千五百步远的这一片区域,让火烧遍每一处。
  那些罗刹俘虏也被允许登上城墙观战,壮观,只能用壮观甚至是震憾来形容,大量的炮弹飞过城墙,落地城外便是冲天的大火,这里已经不再是人间了,这里是地狱,这些罗刹俘虏跪在地上,嘴里念着**,甚至直接便趴伏到了地上。
  炮声隆隆不绝,而且火炮的降温全靠那些棉被之类的东西,竟然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一连打了百多炮,也只有三门炮炸了膛,死伤数十人,但是取得的战果,已经不用看了,从空气中弥漫的那股子焦臭味,还有城外传来的哭喊声便可以分辨得出来了。


正文 213 余威
  213  余威
  站在城墙之上,看着城外升腾而起,照亮了大半个天空的火光,孙阳一个劲的摇着头,太残暴了,实在是太他**的残暴了,这可是一条条的人命啊,就这么没了,说没就没了,此时,孙阳的心里一个劲的抽搐着。
  但是这是狗日的战争,该死的战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要么把别人杀死,要么就把自己的小命留下,孙阳选择了留下他们的命,让自己,还有自治区,护**上下活下去。
  青铜炮还在不断的发射着燃烧弹,一直到天色大亮才算是将所有的炮弹都打了个精光,浓浓的硝烟几乎笼罩了大半个五星城。
  天亮了,但是城外仍然烧着大火,经久不熄,数十万大军,被连续的炮击打得没了任何的战意,无论是床子弩还是回回炮,在这种覆盖式的燃烧弹轰击之下,根本就没有任何存留,数十万大军,伤亡过半,几乎失去了战斗力。
  御驾亲征的蒙元皇帝直接就从马背上摔了下来,脸色青紫,甚至呼吸都停住了,年青的皇帝,硬是被这种冲天的火光吓得闭过气去,留下了病根。
  退兵,如今只能退兵,面对如此强大的炮火,蒙古军上下都没有了任何战力,留下来,只会让他们挨个屠杀,毫不留情的将他们的性命留在这里。
  征战四方,威名赫赫的蒙古大军,乱糟糟的退了,但是在护**的军力之下,哪能让你们说来便来,说走便走,足足两个多师,近五万骑兵在两星城之间游走着,寻找着战机,蒙古大军一退,立刻便随后咬了上来。
  而游骑兵也带来的老狐的消息,请求指挥部能够派出更多的后勤士兵骑上马赶去支援,主要是用来抓俘虏。
  对于俘虏,孙阳一向都是不怕多的,自治区有足够的粮食养活这些人,而这些俘虏却是最好的劳动力,只要能吃个半饱,就可以干活,而自治区最大的工程毫无疑问就是交通网络的修建,可以说,以护**如今的军事力量,交通网修到哪里,就可以占领到哪里。
  有道是要想富,先修路,而且修路的成本除了水泥之外,几乎不需要什么其它的投入了,而且大量的公路建设,顺便也拉动了自治区的内需,又可以刨去最大的人工,更重要的是,这些俘虏最后还可以挑选出真心投靠的一部分加入到了自治区,缓解自治区劳动力的不足。
  蒙古人一路败退,算来,他们应该已经没有能力再发动下一次进攻的,孙阳一声令下,五星城只留下炮兵,还有一万精锐守城,其它的士兵大部分都派出去接收俘虏,同时也责令八星城在城外的荒漠当中修建一座战俘营。
  孙阳只需要做出大方向政令,剩下的就是参谋部的事情了,参谋部协调各部门,修建战俘营,调派秋冬的被服,还有军粮等等,最后还要做出这些俘虏的安排、甄别工作等等,这是一项极为繁复的工作,而陈施洛则再次被委以重任。
  同时后勤方面,女兵的最高指挥官冯程则忙着处理着战后的伤员处理工作,特别是那些战俘中的伤员,有大量的烧伤者需要治疗,不过越到后来,这些俘虏当中伤员就越少,到最后,干脆就没有了伤员。
  倒不是接收俘虏的那些士兵执行了什么战场纪律之类,而是随着接收距离越来越远,那些伤兵根本就无法跟上接收者的脚步,最后只能就地解散,是死是活,只有天知道了。
  战俘营的接收能力是五万人,每一批战俘进入,都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先清洗一下,然后发一套衣服,分配一个编号,然后进入战俘营,由陈施洛带着后勤人员进行统计,将蒙古人、色目人还有党项人进行混编,然后他们会在此地被装上大车,送进自治区的腹心需要修建道路的地方,现在自治区正式上马了交通网络修整计划,计划就是将公路一直修到村一级,保证最低限度也要有一个可以三辆马车并行的水泥公路。
  同时那些罗刹俘虏也挑出一部分来加入了进来,也挑选出了一些极其精壮之辈,在自愿的前提之下加入到重装部队当中。
  这些自愿者多数是色目人、党项人还有那些新附军,至于蒙古人则很少,而且也不适合做步兵。
  战后的整编工作让人头疼,不过却也没有孙阳什么事情了,这些都是那些后勤的行政军官们该管的事情,而孙阳在五星城的战场处理得差不多之后便坐上自己的那辆高防护马车,沿着平坦的公路向长安方向行去,至于这次大战立了大功的炮兵,则留在了五星城做为震慑力量。
  这边战场还没有清扫干净呢,周边的蒙古部落便已经开始赶着牛羊马匹到五星城来做交易了,秋腰刚刚抓上,可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一场大雪下来,只怕又要冻死不少,甚至连人都要冻死。
  这些蒙古人要在五星需换回他们所需要的大量的物资,比如要用来过冬的棉衣,煮肉用的铁锅等等,而自治区也需要大量的牛马等大型牲口来补充农业所需,就连工业也必不可少,毕竟不能全靠水力,有一些动力的来源还是要靠畜力。
  蒙古大军战败撤退,甚至退回大都方向的不过残余五万蒙古精锐,还有少量的骑兵,至于那些新附军步兵,更是一个都没有逃回去,全都被抓了个正着,成为了自治区的俘虏。
  不过对于这些汉人俘虏,自治区还是给予了一定的关照,可以给家人写信报平安,但是做为战败者,他们必须要进行为期三年的劳役,然后根据表现再决定要不要释放。
  这一场大战,打得非常的值得,蒙古这个部族,甚至是蒙古族,原本不过就是草原上的一个部落,铁木真整合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才形成了蒙古这个族群,这个民族形成也不过百余年而已,还没有形成更加强大的向心力,甚至没有形成家国观念,而依附强大者,更是草原民族的一个天性,甚至是所有落后文明的天性。
  五星城这一战,让护**的声名在草原上传播开来,使得前来交易的部落越来越多,而自治区走向草原的商队通行也变得顺利了起来,更受观迎了,更主要的是这些汉商们所销售的物品,更是草原上急需的御寒衣物,还有铁器等等。
  在草原上,一件厚厚的棉服或是羊毛大衣,就可以换上两头牛,或是一匹马,又或是十只羊,简直就是暴利,这些商队带着商品走进草原,然后赶回来成群的牛羊马匹,再一转手,一次就可以赢利越过十万贯,只要你有胆量,能吃苦,可以说身家数十万贯,也不过就是一两年的功夫而已。
  在自治区上下忙碌的时候,孙阳已经回到了长安,孙阳一回来,自治区上下都长长的出了口气,而那些新兴的资本家们也都拐弯抹角的打听着,孙阳干脆就将这些商人们集中了起来,给他们开了个会。
  孙阳很明确的告诉他们,他们的利益,与自治区的利益是一致的,只有自治区强大了,才可以保护他们的商业繁荣与安全,比如这一次一战定乾坤,在草原上打下了诺大的名声,商人出入草原,再也不用担心会被抢劫,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的身后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在保护着他们。
  而在内部上,孙阳更是痛心疾首的告诉这些商人们,压榨那么一点劳动力算怎么回事?只能说是鼠目寸光,把工人都累死了,谁给他们工作,还不如多付一点工钱,轮班工作,虽然这样成本稍微大了一点,可是却可以保证产量的增加,还可以保证质量,哪头轻哪头重,自己琢磨去吧。
  一场会议,让这些商人们心头的疑虑尽去,但是商人精明的本性仍然让他们推举了两位比较有威望的商人与孙阳做了接触。
  孙阳对这两位老人也颇为客气,苏家和刘家的老爷子都是长安一带比较有名气的老商人了,蒙古人占领这地方的时候,或是蛰伏起来,或是搬迁,直到自治区成立才回来,苏家是开钱庄了,而刘家则是做皮货的,不过现在,也做布匹生意,这个才是大头,甚至已经开始了成衣的销售,主要是以草原为主。
  孙阳对这两家的老爷子客气,两位老爷子也不敢拿架子,同样客客气气的,拐弯没角的打探着孙阳的口风。
  虽然这种拐弯没角的说话方式是国人的习惯,但是孙阳从来都不认为自己在这方面会比古人强,玩心眼他自认不是那些精明商人还有政客的对手,所以孙阳采用了自己最擅长的方式,直来直去,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行就行,不行拉倒,这种痛快的行事风格直接影响到了行政机构的办事效率,同样也让孙阳扬长避短,免得哪句话说得不对劲,对民间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所以孙阳一向都是把话说得极为直白,听了两家老爷子拐弯没角的打探,孙阳直接便说出了自己的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