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八百年 >

第135部分

大宋八百年-第135部分

小说: 大宋八百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拖拖现在已经在五星城下屯积了足足五十万大军,几乎将这一处草原踏平了,按理来说,就算是用人堆也能把五星城堆平了,可是火器的出现,却改变了兵法所云的十而围之,人再多,也只能徒劳的这上去被屠杀,所以拖拖才会采用最笨的方法,取一点而攻之,哪怕是用尸体堆也要堆上去,但是五星城派出来的游骑允许他们收尸这一点,就让拖拖用尸体堆城墙的计划搁浅,摆明了是送死的事,现在压力已经压到了极点,再压下去,只怕这几十万新附军就要哗变造反了,若是五星城内再接应一下,必然是兵败如山倒,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眼看着城下的尸体收得差不多了,五星城内,走出一支后勤部队,动作麻利的将一代代的石灰和草木灰洒到了城下,遮盖了地面上厚厚的血水,一切的痕迹很快就用部抹净了。
  拖拖急得火上房了,有心想从蜀地调兵,可是自从自治区掐断了陕西一带之后,四大雄关相守,堵死了蜀地蒙军最快的回援之路,要么他们绕路大理,从大宋的腹心打回来,要么,就是向西绕行,走群山峻岭,越过险河,十个能回来两个就不错了,陷入蜀地的十余万蒙古精锐,几乎成为了孤军,被四咱的军民正在一点点的吞掉。
  想来想去,除非从中原调兵,但是中原一带若是空虚的话,大宋方面还好说,算是进攻威力也有限,虽然蒙古人和大宋方面有私底下的协议,但是当年大宋能够与辽撕毁协议,联金攻辽,这会保不齐也会故计重施,更要命的是,护**并没有倾力全出,在东线,还有那个最凶狠的刘基少将在坐镇,中原腹心地带兵力空虚的话,只怕大军深入,取石门,最后一路打到大都城下。
  其实孙阳现在最想取的还真不是大都,对付蒙古人用一个拖字诀就足够了,若是能拖足二十年,不用打,蒙古人自己就回草原放羊去了,一个个汗国建立,直接就把原本诺大的一个蒙古帝国分得七零八落了,如果有可能话,在丝稠之路不通的情况下,孙阳最想取的还是出海口。
  拖拖不是没有想过,留下一支军队,然后南下,直接打进腹心地带去,可是还有一座八星城在那立着呢,八星城背造黄河,更有利于防守,而且八星城本身就是一个军工城市,前阵子刚派了五万大军前去,结果用了不到一天的功夫,就被对方用火器生生的给埋死在城下了,逃回来还不足两成,更要命的是,除了五星城的两万多骑兵之外,八星城那边,又放出来一支一万多人的骑兵。
  这些骑兵从来都不会冲击本阵,而是专门在外围游荡,清理蒙古人的斥候,一逮到机会,便会狠狠的一口咬上来,用老狐的话来说,我们轻骑打不过你们蒙古精锐骑兵,我还打不过新附军,打不过色目人吗。
  被骑兵如此袭扰,逼得拖拖不得不将蒙古的精锐骑兵分散,用来保护这些脆弱的步兵,使得蒙古人的追击力量更是不足,当蒙古人的骑兵机动力量丧失之后,蒙古人,并没有那么可怕,甚至还可以用脆弱来形容,哪怕再凶悍,挨上一刀,挨了几箭,一样完蛋。
  拖拖觉得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些南蛮子,而是一只喷着火的大刺猬,稍不小心,就会挨上两下子,数十万大军,仅仅被外围的骑兵袭扰就已经快要崩溃了。
  这些骑兵无法携带重炮,不过却可以携带火箭等成本高昂,但是射程较远的武器,八星城紧急加工了数千枚火箭交付使用,每天夜易,外围的游戏兵便会携带着几十斤重的长长的火箭,包上马蹄子,凑近大营千步远的地方,哪怕没有支架,直接架起一个土堆来都可以发射火箭。
  火箭拖着火光落入大营里,威力有限,爆炸也是零零星星,可是顶不住每晚都会如此,好不容易撑过了夜晚,天刚刚擦亮,正值最困卷的时候,对方的铁骑又会冲上来,趁机一通箭雨,根本就不冲营,然后直接调头后撤,这种游击战术,打得拖拖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原本是蒙古人的优势来着。
  卓格,拖拖,坦乌拉等高级将领凑在一块研究了一下,决定应该先扫应外围数万人的游走骑兵,这些骑兵在外围游走,只要闻到血腥味,就会恶狼一样的扑上去,甚至严重的打击了拖拖的后勤补给,逼得拖拖不得不向周边的蒙古人动手,夺了他们的牛羊充军粮,对于这种行为,护**是听之任之的,打死是谁家儿女,又不关我们的事,你们周边这些蒙古人虽然与我们比较友好,但是却没交过锐,我们没责任保护你们,进一步使得蒙古人内部仇恨增加。
  不过安全部却在这种情况下行动了起来,在军队的配合下,着实救了不少蒙古人进入了五星城的难民营,由专人看管,部队里的副职轮翻进入这里,很多高级军官当年都是汉奴出身,对蒙语并不陌生,一边教授他们汉文化,而另一边,也向他们疏灌着自治区模式,进行文化上的洗脑,这些上万与自治区比较友好的蒙古人,将是草原上的**火种。
  而拖拖等人的研究,必须要给自治区增加压力,逼他们将这些外围的骑兵调走,否则的话光靠这些骑兵的袭扰,就能让这数十万大军崩溃了。
  驻守在黄河一线,甚至是京城大都一线的蒙古精锐被调动了起来,由蒙古大将军格杜所率领,齐聚于石门,意图再从太行山的关口突入太原,再沿太原的交通线直扑黄河,逼护**自保军事重镇太原。
  太行山关口如今已经被护**在新占区域以工代赈的模式召集民夫修建得滴水漏,比之前的九关大战还要严密,现在太原一带已经被盘活了,主要是以煤矿为主,以炼焦为主产业,大量优质的焦炭通过公路两次渡过黄河,源源不断的进入八星城,或是进入自治区内部,形成了庞大的物流产业,大宋本来就打下了良好的城市化基础,现在自治区重新捡起来,在行政部门的配合之下,使得居民对土地的情况已经不是那么深重了。
  大量的土地空置了下来,但是却不会落入到私人的手上,而是由自治区以行政手段进行收购或是租借,然后再形成规模化的大型农场,采用更大规模的农业种植技术,解放更多的劳动力,就现在而言,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劳动力还是处于紧缺状态的,特别是在自治区的这种大工商业的环境下,劳动力更是紧缺。
  而在东部虽然抽调了不少部队进入北部战场,但是刘基一点也不担心,如果不是为了保证北部战事的顺利,再加上军费也不是太充足,刘基还想从东部战场配合,直接出兵取了石门算了,反正现在最前沿的战线推进得距离石门也不过百里而已。
  防御,刘基不如郭破虏,进攻,刘基甚至还不如韩老根,但是论起全盘战略来,刘基无疑是最强的,所以刘基压住了心头的蠢动,专心的做好防御,兵力不足,但是各种军事器械却十分的充足,比如其中的一样就可以让刘基信心十足,那就是陷马钉。


正文 211 内部矛盾
  211  内部矛盾
  新版的陷马钉虽然还是那种古老的三刺钉,但是这东西对付骑兵却极为有效,但是缺点就是洒下去之后,想要再收回来可就难了,若是对外做战的话,大不了推开就是了,可若是用自身防御,那些尖利的三刺钉可是会伤到自己人的。
  虽然用磁石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是速度太慢,护**打仗讲究的就是一个效率,没办法,步兵的反应总是不如骑兵那么快,护**看似强大,可实际上,仍然还是以步兵为主,骑兵的数量到今天也没有突破十万,甚至在南部防区只有几个轻骑营而已。
  这些刺钉都是经过改状的,中间穿了孔,用皮绳固定,然后扔在地上,总可以保持一个尖刺向上,如此一来,只要用勾子一勾,就可以一串串的捡起来,铺设快速,收捡的速度也快。
  自己方便了,也就意味着敌人也方便,甚至敌人的骑兵只要用一个绳勾就可以勾走大量的钉刺,但是这东西做为一种防御类的武器,是安装放在各种远程武器射程之内的,而护**打仗的特点就是后勤充足,几乎就是用箭雨还有火药硬堆的那种打法,哪怕是一个人出现,也会有重弩进行覆盖射击,这一点,就让蒙古人恨得牙痒痒。
  太行山的关防现在就铺设了大量的这种刺钉,让蒙古军的骑兵根本就无法施展,由于大量的骑兵都被调往北部战区,所以刘基只是进行防御,坚决不出击,这种龟缩政策让蒙古人束手无策,防御一向都是汉人的长项,而机动作战是蒙古人的长处,现在要用短项打长项,简直就是在找死一样。
  前线在打仗,后方也没有闲着,虽然战争是最好的转移矛盾的方法,但是自治区的矛盾经过工商经济的高速发展,矛盾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目前自治区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新兴的工商阶级的矛盾,工人阶级与工厂主阶级的矛盾,还有就是传统读书人与新生专科,勉强称得上是读书人之间的矛盾,至于绵延千年的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在自治区已经灰飞烟灭了。
  后者一直都是中华大地上战火纷飞的主要原因,每次土地兼并严重,都会产生一次起义,清洗了旧地主,然后再产生新地主,如此反复,如今的自治区,一来这里是从蒙古人手上抢回来的,原本的地主阶级已经被毁得差不多了。
  二者,是由于工商的兴起,使得地主流失了大量的农民,现在地主恨不得求爷爷告奶奶的把人留下来。
  这就是工商的威力,一亩田地,顶多养活仨人,可是一亩地大小的一家工厂,却可以养活数百人,如此一来,再加上现在工钱给得高,虽然一样的劳累,但是却比土里刨食赚得更多。
  不过个问题由农业部牵头,以太原周边的模式为模板进行引导,由财政部出钱,将地主手上荒掉的土地买来,毕竟八百里秦川如此的肥沃,荒了可惜,这里可是最重要的粮产地,这些收购来的土地采用大型机械,大量的牛马等大型牲口进行集中耕种,原本一个人只能种一两亩地,现在一个人可以轻松的处理超过十亩地,而粮食由农业部统一收购,农民无需再交各种农税,只要在粮食出售的时候,交一点微不足道的商业税便可以了。
  地主的手里有钱了,工业部又将大量的官营的产业进行开放融资,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可以分红,甚至可以参与管理,但是这种管理,仅仅是针对于工厂的高层管理阶层,如果各大股东认为这个管理阶层不合适的话,可以进行投票更换,但是更换的人,暂时还是由官方进行指定,没有对民间开放,不过如此一来,也让那些地主们手头上的钱活了起来,赚得也确实比种地多了不少。
  这样一来,地主阶级与新兴的工商阶级的矛盾就大大的缓和了,但是这种缓和也仅仅是在经济上的,地主和新兴的工商阶阶之间相互还是很看不惯的,但是打打口水仗,总比真刀实枪的内乱强得多了,对于这种口水仗,孙阳是十分乐见的,辩吧辩吧,不说话怎么知道真理的方向在哪里。
  而真正严重的是工人阶级与工厂主阶级的矛盾,人性是贪婪的,虽然自治区有不少的所谓的大善人,但是利润,金钱,足以让很多人都为之迷失,工厂的大量利润,使得工厂主开始动了歪脑筋,特别是小工厂主,在自治区官方严格的监管之下,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