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之赵氏春秋 >

第20部分

战国之赵氏春秋-第20部分

小说: 战国之赵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贾等人做完这道工序,都是一脸的疲惫,不解的问道:“公子,做这些到底是干什么的?”

    张潇也不回答卫贾的问题,到是直接问族长道:“族长,你们这里可否有大一点的石臼?”

    突然被人问到石臼,族长不解其意,疑问的看着张潇,张潇想了一下解释道:“就是能捣碎物品的器皿。”

    族长想了下说道:“族内井口出有一石物,倒是与公子所言的一样。”听到族长如此说道,张潇大喜过望,忙握住族长的手道:“在哪里?”

    族长倒是实诚,就一边让族内弟子在此看管,一边领着张潇前往族内的深井处。当张潇看到时,那就是现代的石磨,把原料二次蒸煮后放进石磨后打磨掺水就是纸浆,纸浆糊在已经做好的架子内,纸张就做好了。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张潇哈哈大笑,紧紧握住族长的手道:“正愁最后一步如何做呢,没想到就进展的如此顺利……”
………………………………

第三十六章 纸成

    族长被张潇如此热情所吓住,张潇忙对着跟来的壮丁说道:“大家把这石磨给搬过去!”

    当石磨搬过去时,原料已被石灰水二次煮沸,热浪充斥着天地!原料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原料中的纤维就逐渐分解。一些原料已经有些被煮烂。

    张潇令人取出煮烂的原料,放在石磨里用力舂成泥面状,接下来就是捣烂后的原料用适量的水调配,但具体用多少水来进行掺和,张潇只得一步步的进行试验着……

    张潇先取出一部分让与等量的水掺和,这些成为纸纤维的悬浮液,再倾倒入水槽里面。这时,让二娃子等人在竹林做的架子就派上了用场,张潇手持竹架,对着大伙说道:“大家看仔细了!”

    张潇用细竹架在纸浆中滤取,纸纤维留在细竹架上形成一层泾纸膜。轻手摸这纸质,张潇激动道:“哈哈,纸成了,哈哈……”

    一边扬天大笑,张潇仍不离手的把捞过纸浆的竹架倒铺在木板上,然后移开竹架,这层泾纸膜便落在木板上。大小正如木架般大小,张潇如是这样在木架上滤取了几张,就交给他们,让他们也进行尝试,必定这些工序最后是需要他们的。

    纸张若想要快速成品,仍有最后一步透火焙干,张潇此刻一时也想不出用何种工具进行烘焙,倒是二娃子在旁提醒道:“把那东西在火边烤不是更快些吗?”

    张潇现在对这些就是死马当活马医,反正也想不到好方法,那就这么试试。

    说着就把湿纸拿过来熏烤,还未到一刻时间,在那边指导渔民的张潇就被二娃子呼喊:“成了,真成了!”

    一听到二娃子的呼喊,张潇立马赶身过来,纸尚有些湿,而且烤干后估计二娃子揭的有些急了,纸张中间隐隐约约几个小洞,再看纸张的品质:张潇做的纸色略黄,稍粗糙,因为在滤取泾纸膜时,张潇也没有抚平泾纸膜,导致纸一边厚一边薄。

    但就是这样张潇依然很高兴,立马走到那边等待的人群中说道:“刚才我所做的大家看明白没?”

    张潇所做的工艺极其简单,众人对此步骤倒是不生疏,都轻轻点头。张潇拉着族长走过来道:“一会就由族长分配,本公子在此对大家承诺:按照本公子的程序开做,每一百张本公子答应给一枚钱!”

    话语刚落,渔民中人群鼎沸,他们可是看着张潇做的,可以说是极其简单的。可以说这活妇孺皆可,众人都是眼看着族长等待着族长发话。

    族长看了大家说道:“公子大义,我等亦不能拖累公子的后腿,大家均分五队,每队出人拉磨,漂洗,烘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重金的引诱下渔民很快就开始工作,张潇也只是开始时对他们进行着指导,到后来熟能生巧,张潇看的都是望尘莫及。

    等到夜色降临时,张潇得到的纸张起码有五百张,张潇手拿着纸张,立在石块上说道:“明日本公子来即兑现承诺。”

    族内青年看了张潇,见他面色和善,就问道:“明日还按今日这样吗?”

    张潇听到后,哈哈大笑,神色坚定的说道:“依然如此!”

    听到张潇如此承诺,渔民们欢声鹊舞,张潇走过来把族长拉过去说道:“还有一部分原料尚在大锅内,族长今夜仍需找人对此看管,还有,这件事族长一定不要让族内人对此外传。”

    张潇如是对族长再三交代才跟卫贾引马而去,这几天的辛苦换成了这一刻内心的欢愉,脸上洋溢着笑容,卫贾也是看到太子如此喜悦才道:“太子,现在可以属下这些是做什么的吧。”

    张潇得意的对卫贾道:“这些纸可是好东西,就凭此公子我可就会流芳百世……”

    张潇前面骑马过去,树林就飘然落下两人,或许容貌不能让人记得,但如果让张潇听到他的声音,张潇肯定会大叫:“救命之恩,涌泉相报。”

    墨非对着身旁的人道:“继冰,可知他这两天所做的是什么?”

    继冰声色冰冷道:“他只是搜集些渔民不用的东西进行煮沸,但具体做的是什么,巨子,请恕属下无能。”

    听到继冰如此说道,墨非也就不再追究,就吩咐道:“你这几天形影不离的跟着他,给我查清楚他到底是要干什么。”

    听到巨子如此吩咐,继冰拜身领命就起身直追张潇离去的方向。

    当张潇拍着自己的肚子,在品尝着小酒,不免有些志满情意。主仆有别,卫贾原是不能与张潇同属一桌,但张潇确实对此没有那么多的估计,况且他一个人吃饭,那得多么无聊啊!

    张潇端起酒碗对着卫贾道:“喝!”

    张潇看着卫贾喝完酒,就微醉醺醺的对着卫贾道:“你不是一直问公子我的用处吗?走,公子我让你开开眼界。”

    说着就拉着卫贾想书房走去,到哪里时,张潇从怀中拿出一张纸,让卫贾把笔墨拿来,老实说道,张潇用毛笔写字时还是觉得笔毛有些僵硬,书写的不甚是方便!

    轻蘸下墨水,便在纸上轻画着一笔,张潇翻过纸张轻看了下,墨水在纸张上印迹不多,就招呼卫贾看下自己的杰作!

    卫贾当初是因为武力高强而成为太子舍人,当也并不是一丝不懂文房笔墨,如今看到太子在上面书写,这才想到它的用途,赞叹道:“太子此举,如仓颉造字之效……”

    偶尔听到卫贾如此夸奖,张潇也满是欣意,近几日张潇回来就让女官来打造书房,张潇按照后世的书房规格打造一番,从桌面下拿起一坛酒道:

    酒逢知己千杯少,来,卫贾,我们继续!

    听到太子还要劝酒,卫贾忙挥手拒绝,张潇大手一挥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对月,你这人怎滴如此无趣?”

    一通酒下去,他二人倒是在这书房憨息下来,只是夜间一抹暗影从书房中悄然离去……
………………………………

第三十七章 献纸

    清晨,王后为赵王收拾这服饰,赵王双手轻展,如此繁琐的收拾,赵王也是十分的头疼,王后轻系脖下的扣子,竟有些勒得紧一点,惹得赵王轻咳两声!

    赵王站直身体,轻转了下身体,自我感觉还不错,就唤了一声外面:“嫪贤呢?”

    张潇今日也是头一次上朝,昨晚跟卫贾一起喝的今早起来还是有些头晕,但看到书房纸张上写的就让他重拾着装,前来上朝!

    张潇上朝倒是出乎朝臣的意料,张潇上次见过赵胜,今日直接身立在赵胜身旁,赵胜看了眼太子关切的问道:“身体可好些了?”

    张潇嘿然一笑道:“多谢王叔关心!”话音刚落,赵王在嫪贤陪伴下走上宫殿,一见到太子身战殿堂,坐下来就问到:“太子,寡人听你说过近几日有要事要办,怎么今日可来朝政?”

    张潇听到父王如此说道,从朝臣中站出来,自信道:“孩儿在齐国临淄根据民间奇术摸索出一样东西,近几日经过儿臣的刻苦发崛,仔细探索,日不进食,夜不能眠终将此物做出来,今日前来特来献给父王!”

    赵王在上面听张潇话,前面还不觉有什么,后面听的真是长见识,第一次听人夸奖夸的自己都听不下去,后面就直接半捂着脸,如果不是张潇说要献物,他估计就要打断他的话了!

    说着,张潇就将衣袖里卷的纸张,拿出来呈给赵王,赵王初看到并没有什么稀奇,拿起来不停地反转着看,疑惑道:“难道这里面暗藏玄机?”

    张潇看到赵王如此可爱的一面,悄声的对赵王说道:“父王,这真正的用途是书写文字用的,你可以在这上面书写一试?”

    听到太子如此说道,就把纸摊平,在上面写着一段:“拂为以盛,仁德治于天下!”书写完毕,赵王看一眼,脸上喜形于色,原本想呼赵胜,蔺相如上前观看,话到嘴边,就拿着纸走下来准备让群臣相视!

    群臣们在下面,初时以为太子所献不过什么平常东西,当赵王脸色从宠辱不惊到喜从天降,众臣纷纷相知道太子所献的是什么?

    赵王下来,走到赵胜身旁,摊开纸张让大家想看,大笑道:“天佑大赵,太子今日得以呈献纸张……”

    蔺相如看了一眼纸张,就问到:“不知太子造纸用的材料是什么,可否廉价?”

    张潇听到蔺相如如此问道,才感叹道:这才是聪明人啊,造纸术的推广就是看造纸的成本是否廉价。张潇对着蔺相如道:“蔺卿高见,这造纸所用的成本不过麻头,废弃的渔网,十分的廉价。”

    张潇如此说道,赵王在内的群臣皆是大惊,从赵王书写的效果来看,纸张远比巾帛书写要方便的多,如今听到纸张的成本更是廉价,纷纷大惊失色!

    蔺相如听到张潇说道,内心却对这样的纸张没有推及过来就疑惑的问道:“那造纸的工艺繁杂?”

    张潇听出蔺相如的疑惑,就说道:“造纸的工艺十分简单,但这工艺确实世上知之甚少!”

    张潇此刻就是对众人说着:我知道啊,你们问我啊!

    赵王双手后靠,复坐到王位上道:“太子,这纸张产量如何?”张潇想了下道:“父王,这刚开始制作,产量极低,后来若工匠技艺成熟,匠人增多,产量必定惊人。”

    好好的一个早朝,被张潇的献纸成为了观宝大会似得,赵王照例询问着众臣一些杂事,张潇在赵王身旁看着赵王如何处理,听得一会有些头大。

    不过痛苦的却是:就算是没有一丁点的兴趣,张潇仍在朝臣面前做足着功夫。

    张潇立在赵王身旁,朝政结束后,他就没想着能够回去,等着赵王的问话。赵王直接就问道:“作坊在哪?”

    张潇恭敬道:“城西南渔村!”

    听到太子的回答,赵王踌躇片刻道:“城郊人多繁杂,寡人即刻让许历引兵前去!”

    张潇听到后就劝谏道:“父王,现在引兵前去恐引起民乱,而且他们现在也只是粗懂造诣,根本不知道所做的用途是什么?贸然引兵前去恐怕也是徒劳无益。”

    “那现在哪里何人在看管?”赵王仍关切的问道。

    “父王放心,今日儿臣前来早朝,就派卫贾前去查看,卫贾此人忠心不二。”

    听到太子的话,赵王想了下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