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之赵氏春秋 >

第179部分

战国之赵氏春秋-第179部分

小说: 战国之赵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在着她们之前,早就有着杀鸡儆猴的事例在摆着呢,她们自是不敢在触及那个霉头的!相传,当初平原君的一个侍妾看见一个民家的跛腿者,一瘸一拐地走路,就大声地嘲笑。

    第二天,这个跛足者到平原君家里,对平原君说:“臣听说殿下礼贤下士,许多门客不远千里来投奔您,因为您以贤士为重,以妻妾为轻。臣不幸患有腿疾,而您的侍妾见了竟嘲笑于我。我希望得到笑我那个人的人头。”

    平原君笑着回答说:“可以。”等到跛脚者走了之后,平原君便拿他取笑道:“看看这个小子,居然因为一笑的缘故而要杀我的侍妾,难道不是太过分了吗!”于是,他一直也没杀那个侍妾。

    过了一年多,平原君家里的悄悄地走了一多半。于是,平原君责怪道:“我赵胜对待各位从来不敢有失礼之处,可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走了呢?”

    他门下的一个门客上前回禀说:“因为殿下您不杀那个嘲笑跛足者的人,大家认为您重女色而慢待宾客,所以宾客才走了。”于是平原君杀掉了那个嘲笑跛脚者的侍妾,还亲自到跛脚者家里去道歉。此后,走了的宾客又都悄悄地回来了。

    因此,重于门客于一切的平原君自是勒令府中女子尊敬府内间的每一个门客的!张潇走在府中不时间的都有着女侍,指着平原君现歇于何处!当然,张潇对于平原君府内的熟悉程度不亚于自己家中!他一会儿的功夫,就踏步进入到平原君的二楼雅阁之内!

    张潇在走进之时,里面的平原君就与着席坐的公孙龙笑谈声道:“此番,马服君再破秦师,秦师短期之内自是不敢再谋于赵了!”

    公孙龙浅酌杯盏,正是要回答着话来的,张潇反倒是快人一步的走过来道:“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王叔竟是在着府邸之内坐而论兵,却也是不上于朝堂之内助于寡人乎?”

    一听到是王上的声音,平原君赵胜立马间的将着手中的茶盏放下相拜道:“竟不知王上来临,有失远迎!望吾王恕罪!”

    张潇这本就是微服出访,因此忙的扶起身道:“哈哈,适才之言不过是玩笑之语,王叔且莫当真!”

    说话之间,张潇就直接间的坐立在平原君刚坐的席间来!他看视着平原君道:“王叔,近日之间忙于战事,倒是少于来此,这里竟还是这般的闲情惬意啊!”

    不知着这话是王上的真心之言还是另有寓意,赵奢只得是硬着头皮回答道:“王上,秦师已然退却!王上若是有心,当可趁此时机常来于此尔!”

    张潇听着平原君的话来,忙的大笑了之道:“若是寡人流连于此,怕是母后可是要责罚王叔啊!”偶然间的被着张潇吐语一声这么一句俏皮话来,平原君自是“哈哈”间的笑视起来!

    当然,面对着赵王在来至雅阁之内就不停间的诉说前事,平原君则是立马眼神示意着公孙龙退下!无事不登三宝殿,王上来了偏偏顾左右而言他,那肯定的是有着要事相问,刚才间的一切,不过是在等着闲人先行的退下前的寒暄之言罢了!

    果不其然的,等着公孙龙与卫贾一前一后间的从着雅阁间退出去后,张潇就立马双目直视着赵胜问道:“王叔,你可知济西之地?”
………………………………

第三百三十三章 济西之地(下)

    平原君赵胜在听到赵王问道济西之地时,就是一脸间的惊诧!当年五国伐齐之后,赵国夺取的是齐国富饶的河间之地,而秦国仅仅是象征性的夺取济西数城!后来,秦国屡屡的夺取赵国西边之地,为了缓解领土不断减少的压力,赵国直接的将秦国在齐国的飞地统统间的给掠夺过来!

    因此,张潇口中的济西之地,经过先王一朝的努力,如今尽皆的都为着赵国的领土!平原君想到这里就看着张潇而问道:“王上,缘何问起济西之地?”

    张潇看着平原君一脸诧异之色,就忙的出声来道:“哈哈,王叔,请入座!寡人近日听闻虞卿言及到济西之地,今日闲于来此,正有一问!”

    平原君听着赵王的话来,就近身间的坐在张潇道:“济西之地,如今除却秦国的穰侯封地陶地外,余者应尽皆的落入赵国手内!”

    张潇听到平原君的说法之后,就面带着几分欣然之色道:“那就好,那就好!”

    平原君听着张潇话中的语气,就知他绝计的不像话中所说的这般淡然!王上对于此处必是有想法来了!不过,济西之地如今人烟稀少,不知着王上对于那里是要作何文章来的?

    平原君:“王上,济西虽陶丘一地未入吾手!但不可小觑,陶丘地理极为紧要……”陶丘“扼菏、济之要,据淮、徐、宁、卫、燕、赵之脊”,一直是中原地区著名的水陆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和军事战略要地,享有“天下之中”的美誉。

    张潇听着平原君的劝话,就直接间的问声来:“王叔,今日问起济西之地,寡人正有正事相问!素闻济西之地乃膏腴之地,缘何吾赵国得之之后,竟成荒芜之地,颗粒无收!”

    济西之地自是在赵国得之之后,反倒是成了烫手山芋一般,连连亏欠,让当初力主得之此地的众多大臣咋舌不已!因此,如今面对着赵王的相问之后,平原君也是一时之间说不出缘由来的!

    细思了一番,平原君只得是避重就轻般的回答着道:“王上,自是夺去济西之地后,原齐地居民纷纷逃往齐国而去,先王再三遣派赵国百姓而去,往往遣派过去,不过数日之内,纷纷的逃亡回来,久之之后,济西之地就成了今日之状况了!”

    张潇:“王叔,寡人问起济西之地,乃是欲仿秦国陇西之地一般,想将着济西打造成赵国的粮仓!”

    张潇这般相问之后,原本是想着平原君能够同意自己的这个想法!谁想到,他的话刚一说出口,平原君立马间的站出身来指声道:“王上,不可!”

    平原君的决绝态度出乎张潇的意料,他不解般的看视问道:“济西之地,肥沃程度堪比晋阳、邯郸之地,缘何王叔这般直言相拒?”

    平原君面对张潇的诘问,他并未出言直接解释,反倒是话锋一转般的问来道:“王上初登王位,王上觉得赵国与秦国相比何如?”

    孰优孰劣,张潇心中自是明白!他也不藏着掖着,直接间的回道:“赵虽盛,却远不如秦矣!”

    平原君:“王上,赵自是不如秦国!但面对秦国屡屡挑衅,秦也未曾多得多少益处!何也,无不过合纵抗秦矣!今济西之地,王上欲遣人收拾,数年之内皆不见成效!不若复还齐国,结好齐国?”

    张潇听着平原君的话来,立马的眉宇紧促着道:“五国伐齐得之济西之地,如今已过二十年!寡人无故而还,岂不是坐实国力不济矣!”

    赵王的话却是立马间的被着平原君相劝着道:“王上,臣听闻燕国在代地之境作乱!燕齐素有仇怨,吾等以济西之地为酬,正好联齐退燕,一箭双雕之策,王上意下如何?”

    济西之地,对于张潇来说、甚至对于整个赵国的武将集团来说,都是不可轻易放弃之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养虎为患矣!更何况,割城说着容易,割让之后他还有何颜面面对惠文王之托?

    因此,无论平原君的出发点为何。在张潇听后,都是轻摇头来相拒着道:“王叔,济西之地虽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那是吾大赵将士舍命相夺,寡人绝计不会拱手相送!在寡人的记忆中,吾赵国只有战败、没有割城之说!”

    面对着张潇的这一说法之后,平原君沉咛片刻才道:“王上之言,胜明白了!”

    无论怎么说来,平原君的话对于赵王来说都只不过是建言而已,在君主集权的时代,所有的事情都是以着王上的意志为转移的!

    臣子的话,往往只是王上行为的指向标罢了!大臣裴矩原是隋炀帝的宠臣,由于隋炀帝残暴拒谏,他便处处阿谀逢迎,还为隋炀帝出过远征高丽等一些祸国殃民的主意。但在贞观时期,同样是这个裴矩,却能够勇于谏争,他由隋朝的佞臣成为唐朝的谏臣,前后判若两人。

    因此,面对着赵王直接间的拒绝,平原君也就聪明的缄默不语,不在向着那方面进言了!而张潇则是在话说之后,就直然的目视着平原君道:“王叔,济西之地,虽是荒芜良久,但寡人相信,只要下令遣人而去,久之之后,自会成为赵国的一大粮仓之地!”

    张潇虽是拂了他的意来,但面对着王上呼之欲出的意图,平原君仍是谨恪臣子职守的问道:“不知王上有何计策?欲是要遣何地居民前往济西之地?”

    张潇:“王叔,这正是寡人的为难之处!先王屡派百姓而去,往往是无功而返!因此,寡人是想,是否还能有其他良策,能够使所遣之人安心定居下去!”

    平原君听着赵王的话来,就眼神微转,不停间的思量赵王的意图,不遣原有的自由民百姓而去?莫不是赵王欲是仿效一代雄主武灵王,通过释放奴隶来充斥济西之地的居民来?
………………………………

第三百三十四章 摸不着头脑

    平原君站立在张潇的面前,微微颤颤,伴随着凉风袭来,他才发觉自己的后背早已是被着汗渍所沾湿!

    面对着平原君缄默不言,张潇对于自己的这位王叔,也是不由得的无奈一笑了!平原君名为“四公子”,但行事起来却是前后顾忌,当真是让着张潇心有微怒!

    不过,张潇虽有微辞之言,但平原君也是有着自己的难处啊!他虽有贤名,手下门客三千。这么多的门客,往往是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来维系的!有些话,他是心知肚明,却也是无从开口来回!开口与否,主动权就掌握在谁的手中,虽然这只是一次杂谈,但平原君自己却是不敢冒这个险来的!

    张潇一再等待之下,平原君就是一语不发!终究之下,张潇还是开口问出声来道:“王叔,寡人私以为,与其遣任何一地百姓而去,到最后他们复还原地!不若是另赐恩泽,释放王宫、大臣府中奴隶,以此来充实济西之地居民,王叔以为何如?”

    上一次,释放大量奴隶,是武灵王胡服骑射之时!如今,王上又欲要释放奴隶,这其中的阻力该会是有多大啊!念想至此,平原君就回道:“王上,如今刚刚退却秦师,胜私以为,不可大刀阔斧而变,当是要徐徐图之,以免引来朝臣间的相阻!”

    赵国北边的代地与西面的济西之地,早就纳入张潇的眼球之内!如今,平原君劝着张潇要徐徐图之,张潇点头着道:“王叔之言,寡人自是知晓!因此,事关济西之地,寡人才是来与王叔相商!”

    张潇这般言说之下,平原君自是知道自己逃脱不过了!因此,他就言明禀声着道:“王上,臣之所言,乃是为王上言说释放奴隶而言,此举必是要引起士大夫们的不满,望王上能够细思之下再行执行!”

    自是战国变法之后,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着原来奴隶制度渐渐的分崩离析,而这种制度的转变,使着原有的自由民增多,而奴隶却是日渐的减少!因此,到了战国后期,奴隶的买卖已然是极为的普遍,“卖仆妾售于闾巷者,良仆妾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