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之赵氏春秋 >

第156部分

战国之赵氏春秋-第156部分

小说: 战国之赵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触龙的话已是到这种地步来,张潇岂能不同意?况且,在原本的历史中,就是触龙说动赵太后的!

    因此,张潇立马间的扶起着触龙起身来道:“左师,此番之重任,就交由左师了!”

    能得着王上的这一推心之言,触龙立马的起身赶往太后的寝殿之内!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什么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死亦不惧,何惧辱面乎?

    走立进去的左师触龙,两腿微颤颤的步行着!赵太后本想着,又来一批博言善辩之士,怎么也是不会想到,竟是让着左师触龙来了!

    左师触龙,为人耿直,一直的为着先王多出谏言!威太后自是对他多有钦佩,但此时护犊情深的她,怎么可能还如往前般的给他好脸色来?

    威太后一脸间的怒容,触龙刚对她跪拜礼罢,尚未出声谏言。就被着她一言间道:“左师,老妇早有所言,敢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必唾其面。若左师是为此谏言,就请直退,莫真让老妇从其口中之言了!”

    触龙听到太后的话后,并不以为意,反倒是起身来慢步间的走向太后!到了她跟前请罪说:“老臣脚有疾病,已经丧失了快跑的能力,好久没能前来谒见了,私下里原谅自己,可是怕太后玉体偶有欠安,所以今日前来,只为看望太后。”

    威太后一听是来看望自己来的,语气就有些缓和间道:“哎,左师不能快跑。可老妇吾如今行动尽是要靠恃辇而行。想来,不是更为其痛?”

    触龙一听着太后感同身受的话来,就忙的继续着道:“太后,每日间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太后:“就靠喝点粥罢了。”

    触龙:“老臣现在胃口很不好,就自己坚持着步行,每天走三四里,稍为增进一点食欲,对身体也能多有裨益。”

    太后听着触龙的几句话都是聊着日常琐碎之事,脸色比着进来之时,顿时平缓了许多。至此,她才是浅笑着回道:“咦,左师之策,老妇恐不能为也啊!”

    而见到威太后上钩,左师触龙立马间的话锋一转的说来:“太后,老臣的劣子舒祺,时年最少,难成其才。今臣年纪已大,私下甚为怜爱于他。望太后能依臣之所请,能遣他到宫廷卫队中,以卫王宫。此臣之冒死之进言尔。”

    威太后一听到左师的话这般严重,就忙的开着口来道:“左师请言,老妇岂有不许之礼?舒祺今年几何了?”

    触龙一听着此事有戏,忙的回声说:“年已十五。虽为年幼,万望太后能好生教管!”

    太后一听到如此的年幼,就不由得暗叹左师狠心道:“左师当真爱怜幼子舒祺?”

    触龙:“不敢瞒太后,触龙怜爱幼子舒祺,甚于他母亲的疼爱。”

    头一次听说这话,威太后不免得笑声着道:“左师谬也!世人皆知:妇人皆是甚爱其幼子,而左师之言,却未曾闻也!”

    你没听过这话就对了,要是听过了,还怎么继续接下来的谈话?触龙一听着太后的口中之言,自知着这此间是个机会来的,他马上的回道:“太后,以老臣看来!太后爱于燕后,甚于长安君也。”触龙口中的燕后,乃是威太后的女儿!早在她及笄之年,就以联姻的方式,嫁给了此时的燕王!

    一听到触龙说自己不疼爱幼子,那她还怎会几番驳斥来谏之人?因此,威太后立马间的反驳着道:“左师又错矣!此必怜爱长安君为甚也。”

    左师立马间的继续问道:“父母之爱子,则必为其所虑甚远矣!当年,太后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是想到她要远去,不忍分离,哀伤久矣。送走以后,太后并不是不想念她,但凡祭祀之时,太后定是要为她祈祷!祈祷说:‘一定别让她回来啊!’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了子孙可以代代相继在燕国为王吗?

    威太后倒也不隐瞒着说:“然也!”

    话道这里,已是言及的差不多来!威太后此时已是按着左师的思路在走,触龙立马的又问道:“今三世以前,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能继承王位的吗?”

    宗法制度之下,是有严格间区分“大宗”、“小宗”关系的。就以王位相传来说,每世王上都是要有嫡长子继承父位而为第二代王上,奉戴始祖,是为“大宗”。其同母弟与庶兄弟封为诸侯,是为“小宗”。每世的诸侯也是由嫡长子继父位为第二代诸侯的,奉始祖为“大宗”。他的诸弟封为卿大夫,是为“小宗”。以此间传!

    因此,但凡为小宗者,就已然失去了承继王位的资格权利!而熟知于此的威太后,在听到触龙的话后就回言着道:“老妇未曾听过!且莫说是赵国,其他诸侯国间也是亦然!但凡敢以乱者,必乱其国也……”
………………………………

第二百九十章 质子使齐

    胆敢以小宗之身份,谋以继承王位者,必然使得政权无名!致使着整个国内都要陷入小宗与大宗的争乱之中!

    前车之鉴,今人思之!“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就是陷于小宗与大宗之乱中,最后落得个“晋无公族”,使得“六卿为政”,一方大国轰然塌陷,不由得使人唏嘘哀哉啊!

    而赵国就是出自于晋国,威太后自是深知着其中之理的!所以,在着左师之话刚完,就立马间的出言驳斥他来!

    触龙听到太后的斥责之言后,并不以为意!他继续间的出声问语道:“太后!此前之言,皆乃为: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也。难道是君王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地位高人一等却没什么功绩,俸禄特别优厚却未尝有所操劳,而金玉珠宝却拥有很多。

    今太后尊长安君之位,富裕肥沃的地方封给他,又赐予他大量珍宝,却不曾想到目前使他对国家做出功绩。他日,一旦太后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自认太后为长安君所虑得太短浅了,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也!”

    左师的这番话一语言出,不由得使着面前间的威太后思虑甚久!吾能为你一时之间挡风遮雨,但怎能为你遮挡一世?难道真如左师言之一般的,自己考虑的太为片面了?威太后不由得的思虑起来!

    而面前的左师触龙,此时间却是知趣般的静默不语!话语说道这种程度上来了,若太后还是未能答应下来,那太后可真“糊涂”矣!

    不过,威太后也仅仅只是思索了一会儿!就忙的起身对着触龙一拜着道:“幸得左师谏言,老妇恍然大悟!幼子长安君之事,但凭左师为遣!”

    威太后的表态,让着触龙立马间的拜声道:“太后明也……”

    ……

    ……

    进去甚久的左师触龙,不由得让着外面之人等待的都有些不耐烦了!就连着张潇都在心间默默想道:莫不是自己直接的将着原有的一些历史给改变了?就连着左师触龙谏太后之事,也要给改变了?

    若要真是这样,那可当真的对于未来之事,张潇就真有些琢磨不透来了!不过,所幸,事情道并未朝着不利的局面发展。

    而在张潇所思之际,触龙就被着太后殿内的女官搀扶中走了出来!这样的情况可是先前几批大臣所没有的规格啊!不由得的,张潇双手紧紧拳握,看左师给带来的是什么消息来!

    左师缓缓的走下来后,就立马间的一拜着道:“王上,老臣幸不辱命!太后已然令长安君即刻遣齐为质,望能早日引得齐国救兵!”

    突然间的,左师就劝谏成功太后!莫说是张潇,场中的群臣都有些受不了这样的消息来!张潇激动声的复问道:“左师,适才之言,可真?”

    触龙听着王上的询问之言,脸上不无的浮现出几分骄色来……这事,他办妥了!不过也是,转瞬即逝,他忙的回道张潇:“王上,太后已然欲遣长安君为质!适才老臣外出,太后就让王上前去殿内相谈……”

    听到这,张潇就扫视身边的宦者道:“寡人知也!来人,左师此番谏言有功,着赐玉斗一顶、玉镯一副……”

    张潇说话之后,就抬脚步入到太后的殿内!而下面的触龙也是后知后觉,在张潇走后几步,才是旋即明了,这才的拜谢着道:“老臣,谢王上鸿恩!”

    玉,乃国之重器!能得之王上的赏赐,不无的让人有着几分艳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张潇几步间的功夫,终是来到着太后的寝宫之内!此刻间的太后,仍是有些意兴阑珊,仿佛长安君此番为质,就如同一去不返一般!

    张潇见着微愣的太后,就拜声着道:“母后,孩儿拜见!”

    被着张潇的一句话间所扰,赵太后这才收起刚才间的微愣出神!她忙的出声着道:“王上来了,来,来母后榻前来……”

    听着自己母后的相呼,张潇就前行着几步走立了过去!他近前就出声着道:“母后,可还在为王弟之事忧心?”

    面对着张潇上前就来的诘问,威太后一把拉着张潇的手来道:“王上,汝等几人尽皆为我所出!母后,怎会不忧心于他!”

    威太后作为着一个母亲,她已是竭尽全力的保护着幼子了!当真是:生于帝王之家,当真有着几分无奈存于其中……

    张潇也只是点头间来,以示着明白着太后的心意来!而威太后见后,就出语着道:“王儿,可能应允母后一事来?”

    张潇也是大致能猜出威太后所请之事,若不答应,恐此番长安君入齐,当真要让邯郸的母后坐卧不安了!

    张潇看着太后道:“母后,但有所言,儿臣所能之事,皆为应允!”

    得到张潇的这一句诺言来,威太后就立马间的说道:“王上,此番齐国出兵救赵!莫再行前人之策,对所出齐兵行背后之招!此与公于私,皆无裨益也!”

    张潇还以为着是什么事来,原来是要他禁止向齐军放冷枪啊!不过,他在细想之下,就明白过来了,每每合纵攻秦之后,赵国就多以齐兵多不尽力为由,多番的打击齐国!此番,齐国出兵,竟要以长安君为质,怕也是出于着这番道理来吧!

    张潇自是答应着下来,此事当真是与公于私,都有裨益!此时,惹怒齐国,对于赵国,当真是没什么益处来的!张潇想来就回道:“母后,儿臣知也!绝计不会让王弟,重覆公子郚之事也!”

    听到赵王也是深明着其中事理,赵太后这才的安心将着长安君使齐道:“若如此,老妇自是无忧亦!”

    张潇听后笑来道:“母后,长安君乃寡人王弟,寡人自是竭力佑其安全也……”

    在触龙委婉地指出太后对长安君之爱,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爱。言之凿凿,外加上张潇的承诺之语,终使赵太后改变了原来的固执态度!

    赵王元年,是以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遂乃出……
………………………………

第二百九十一章 时也?命也!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也!

    这话形容起来现在的成安君公孙操,最为的恰切不过了!秦国的使者刚刚的在着燕国的王宫的大殿之内,极尽其能的言说着连横的益处,一时之间,公孙操当真的不知当何抉择?

    君侯府内的成安君,一手轻握酒盏,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