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之赵氏春秋 >

第149部分

战国之赵氏春秋-第149部分

小说: 战国之赵氏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吕不韦的这般说道,张潇再抬头细眼看时,确实的是见着一些士子从着醉春楼内谈笑而出!林林总总,无足而论!

    张潇讪笑道:“荀子之言,吾本就曾在稷下学宫听闻过,今日再闻,当是难得!”一语说后,张潇就踏步间向着醉春楼内而去!

    而吕不韦则是看视着后面紧跟来的卫贾,轻然一笑,仿是对于张潇能够踏步进去早已是预料到的一般!

    张潇走进去之时,里面的嘈杂之音与外面看视的冷冷清清形成着鲜明对比!来往间不停的侍者,“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的靡靡之音,岂会是外面间看视的一般?

    “姑娘,尔所要找寻的张潇先生,已是多日间未曾来过这里了!吾怎会欺你不成?”

    “那……那……尔可知,他何时会再来?”

    张潇一进来,就听着两声熟悉的声音!其中一人自是花姐无疑,可另外指名找他的人,为何听起来也是这般的熟悉呢?她虽是背离其面,但如翠鹂般的柔音,仿是在哪里听过!

    本是要出言拒绝她来的花姐,突然间的看着一人映入她的眼球之内!那不正是多日未见的潇爷吗?张潇的身份至今,仍是未曾被醉春楼内之人所知!

    因此,一见着是他来!原本是要几句间打发陌生女子而走的花姐,直接的指着张潇来道:“彩!张潇先生不正在姑娘的身后吗?”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寻着几日,都不曾见着人影的张潇,此刻间竟是在着她身后,当真是幸福来得有些突然!

    扭过头来,与着张潇对目而视!惊的两人同时的脱口道:“竟然是你?”

    张潇一直间的觉着听着声音有些耳熟,当他看着扭头来的脸庞,竟是在邯郸郊外有过一面之缘的凤舞圣女――介若!

    同时的,介若也是百感交集,那夜间的意外之遇,让她久久不能想忘!这么些的日子倏然而过,反倒思念更加的强烈!她竟是自己都不知道,她留住在邯郸是为了找寻造纸奇才张潇,还是想再眼看视太子丹一眼!

    一见是介若,尚未等得张潇反应过来!卫贾就是立马的上前护身着道:“主家,她身份不明,不可轻易的接近!”

    突然间的被着卫贾这么一句的打断,介若这才的想到如今她身处于赵国邯郸之内!她的凤舞剑门身份,虽是一时之间不为他们所知,但以着赵王的势力,他要是刻意的查询,怎会不知?

    不过,介若恍然的就想到这么一件事来!适才醉春楼的女家唤他为张潇?这又是怎么一回事?难不成近来闻名列国的邯郸纸,就是赵王化名而为之的?

    如果真是这样子的话,那当今的赵王当真是要让人好生琢磨一番了!

    介若不由生疑的瞧视过来,嘴中以着他们几人才能听懂的话道:“莫不是忘了邯郸林间的救命之恩?如若不是有吾,你们当真能够逃脱的了?”

    一句话来,让得张潇立马间制止着卫贾道:“哈哈,姑娘之语在理!尚未谢过姑娘林间退敌之恩,岂会拔剑而对?”

    责斥完卫贾,张潇笑意连连的看视道:“尚不知着姑娘之名,可敢问否?”

    介若此时已是轻抬脚步,从着台梯之间缓然走下!她本是就要轻然离去,但却鬼使神差回答着道:“介若!”一语话完,她就走立在张潇的身旁,以着他们两人才能听及到的声音:“赵王,假借时日,定要当面讨教……”

    说着话后,介若就一声的轻伶笑声而走,留下场中茫然的众人!花姐见着后,忙的上前来笑道:“潇爷,这可是多日不曾相见啊!”

    张潇也不打趣,就轻声的问着道:“荀卿呢?”

    醉春楼的花姐一听是寻找荀卿,忙的一诧后,就一手指着上层楼间道:“不敢相瞒,荀卿如今正在上面!收掇竹简等物……”

    张潇听及着后,就忙的起身道:“吾去拜访荀卿焉!”张潇在着醉春楼内,就如同是在自己家一般的畅行无阻……

    荀子自是入秦面见秦王无果后,就辗转转入赵国!而赵国邯郸内,卓家商行遍地,她为卓千雅的授业之师,自是来后就居于醉春楼内!

    他入赵国,自是为了面见赵王,谈及心中学识,尽可能的能够将自己的政治理念付诸于实施!而自是卓千雅在知晓张潇的身份之后,她也是在患得患失之间!而近来,张潇与霍成君成婚,执掌王位,都不曾出现这里,她尽管极力的想帮助自己的老师,却也只是空有其心!

    不过,卓千雅还未对荀子言及着张潇身份时,他就直接间的登门而访来了!推及开来房门,荀子正一手间持着笔来,蘸着墨水书写着东西!

    他连头都未曾抬及,就吩咐着道:“浮徐子,给吾把《左传》取来……”

    他话语说完后数秒间,门间之人都是未曾走动,荀子这才的抬起头开来!熟悉的脸间,他一眼就觉着张潇是在哪里相见过!

    而他身旁间的吕不韦,这几日间自是早已熟悉!吕不韦虽为商贾之人,但就在学术之上的造诣,也是让着荀卿深以为敬!

    只不过,今日,吕不韦带着这么一人来此究竟是何用意?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坐而论道

    不知其然的荀子,自是站立起来,恬然一笑着道:“原来是不韦先生前来,失礼失礼……”

    说话之间,荀子自是走起身来,亲自的为着他们两人摊席而待!片刻间后,荀子看视着吕不韦道:“请!”

    吕不韦先是看了眼张潇,轻声着道:“请!”他的这一看似极为平常的举动,但在着荀子的眼内,却是觉着极不平常!

    荀子看着张潇落座下来,就开声询道:“吾观先生脸熟,吾可曾见过矣?”

    张潇也不做作,就一声道:“夫人性之善恶,无一而论!昔日曾在稷下学宫,听过先生高论,不敢相瞒!”

    见着张潇提及稷下学宫之事,荀子这才的想及起他是身来!荀子一声大笑道:“原来是曾名动一时的“三无学子”,尔之高论,自不敢忘!”

    自是张潇在学宫内随语说出外儒内法,济之以道!对于本来要改变儒学,使之更好的能为统治者服务的荀子,他自是会刻然记起!而张潇还曾在学宫内自诩:无门无派的无名人士,纯一个“三无人员”。

    因此,荀子对于他更是格外铭记!当张潇在屋舍之内,一提及自己的在学宫说的《性恶论》,荀子就立马间的记起他来,甚至对于他所取的“雅号”,还能说的出口!

    张潇一听着“三无学子”,顿时间的哑然一笑!随即就作揖一拜道:“见过祭酒大人!”

    荀子对于张潇能言及出那样的高论,可谓是神交久矣!因此,他忙的回礼道:“不敢!今已从齐国学宫而出,自不敢当矣!”

    说话后,荀子就继续话道:“昔日尔惊世一语:儒法相结,吾问知此语,深意为意!今能在此一聚,当斟酒言欢,释说心中之意,先生当不吝于赐教!”

    画风突转!让得张潇一时之间有些接受不了,他本是要询问其荀子来的!怎么的突然之间,成为他要为荀子来释解心中之惑呢?

    张潇忙的起身笑道:“先生之言,愧不敢当!先生乃学宫祭酒,学富五车,以学术而论,今天下无人可及!故今日前来,乃是吾等请教于先生尔,当是望先生不吝相赐!”

    荀子听着张潇的恭维之言后,忙的出言以拒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番,岂是我一家之言而为哉?当是学于先师孔子,见贤思齐,坐而论道也!”

    吕不韦听着荀子坐而论道的话后,竟是要起身来道:“坐而论道?岂敢,不韦自是疏于才学,若是为此,岂不是要羞煞天下学子?”

    吕不韦的起身不过是玩笑之语,只不过是见着王上与荀卿来回之间推脱不得,才忙然的开口说出来罢了!荀子在听着他话后,就笑意浮现道:“今番乃是欲要这位先生谈而论道,不韦莫要为他推脱了!”

    张潇见着纠缠不下,就问起道:“祭酒本在学宫,缘何至邯郸而来?”

    荀子一听着话后,就跪坐于席间,几声之间就讲出他此番西入秦国之事宜来了!不知着是心累,还是讲及的口干舌燥,在说话之后,荀子就是直接的浅饮茶盏,一口而尽……

    荀子的说话之间,尽是失意,张潇就出着声道:“素闻先生为赵国人,今番回于邯郸,当是要复兴故国!愿先生能成就此业!”

    荀子一听着话后,自是不置可否!赵国虽为故国,但也得是英雄有用武之地,岂是这般容易就就可为之的!荀子暗思他这番去于秦国之后,恐是要不为儒家所容了,天下之大,何处才是他的容身之处?

    荀子见着是他们两人,说话之间,自是不会泄密!就不免得间抨论事下来道:“哈哈,复兴故国?今天下已是秦赵双雄并称,何须我一闲散之人为之?”

    张潇自是不会轻易放过他来,就开口着道:“先生西入秦国,不就为自己此生所学而为,今何回至故国,反倒怯弱不已,不敢阐述学说?”

    荀子想及之下,就说道:“秦四世有胜,数也,非幸也!而赵国自是先王薨世之后,新王初立,内无变法革新之境,外无合纵连横之术!若以为此,当真是难有所为!”

    这是第一次有人在张潇的面前谈及赵国的处境,而且还是一语中的!就连着一道而来的吕不韦听后,心间也是不住的赞叹,荀子分析赵国的处境当真是极为的明了!

    不过,吕不韦倒也并非是一语不言,虽是荀子的话极为的中肯,但赵国也并不是毫无翻身机会可言!况且今赵王还就坐于此,吕不韦就出声道:“先生之言,虽尽皆为实!但不韦认为,赵国朝堂文有蔺相如、平原君之徒,武有廉颇、马服君之辈,若新王肯纳臣言,未来之势,不可言也!”

    吕不韦与着荀子相对而言,而且吕不韦在说及着这话后,乃是抛出一击重磅炸弹来:“荀卿认为赵之武灵王何如?”

    荀子听着话后,不知着吕不韦之问是为何意?他沉思片刻道:“赵之武灵王,如秦之商君!定国势于今,不可说也!”

    吕不韦道:“不韦曾查书,自黄帝始,迄今也未能有如武灵王般,以一王之身份,鼎改革新!荀卿可知我意?”

    荀子听着吕不韦话中之语,不由得间暗自思量!吕不韦见他默然不语,就继续道:“能以一国之君主,鼎改革新!当必是少去旧臣阻力,荀卿能以西行入秦,缘何不相试于赵国?”

    吕不韦的话不免的间让着荀子意动起来,如今之势,为秦赵双强!普天之下,未有诸国可堪比!秦国不行,为何不在赵国一展胸中抱负?

    况且,他还本是赵人,虽是这时代没有那么重的故土情感,但如是两者皆可兼得,他何乐而不为呢?

    就在着荀子正要询问,接下来如何能够面见赵王,一展心中所学的时候。他们谈话间的屋舍,却是突然间的被人推及开来!

    一见是卓千雅,荀子正要高兴的引说时,卓千雅却是直接间的跪拜下道:“卓千雅见过我王……”
………………………………

第二百七十八章 木秀于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