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太平血 >

第265部分

太平血-第265部分

小说: 太平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军对此也没有太好的办法,湖南巡抚张亮基在益阳曾经组织了一支水军,由彭玉麟率领攻打岳阳太平军水寨,曾今一度取得优势。但随后长沙、武昌太平军水师来援,又把彭玉麟赶了回去。虽然清军水军的这次行动没占了多大便宜,但太平军水师也不敢再大摇大摆的运送钱粮补给了。

补给跟不上,加上衡阳丢失,长沙、湘潭等地的太平军日子不太好过。武汉三镇也是被南北清军夹击,陆上围了个水泄不通。本来长沙、武昌的形势慢慢向清军一方倾斜,可是没料到天京太平军忽然发兵,清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咸丰皇帝本来今年得了一女,又有懿妃怀孕,正是喜事连连的时候。太平军的凶猛攻势无异于给了清廷重重的几记耳光。短短数月之内,形势逆转,武汉之围被解,庐州反而被围,四月间天京和苏南太平军又再出兵南下江西。两路太平军一路从景德镇而来,一路从九江、永修、德安而下。直指江西省会南昌。

今年年初。咸丰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商议军事,本拟今年内克服长沙、武昌两处重镇,打断太平军的长蛇阵,同时江北大营胜保部、福建李廷钰、江西江忠源三部清军要会剿苏南太平军,意图夺回苏南这赋税重地,重新威胁天京东面。可没想到天京太平军会忽然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一切计划都被打乱。

咸丰数月之内接连收到败报,各路清军纷纷败退,庐州被围,七月下旬南昌也被太平军包围。暴跳如雷的咸丰下了严旨。命令江忠源死守南昌。同时号令各路清军增援庐州、南昌两处重镇。好在长毛西王所部除了在江西的用兵之外,苏中的罗大纲部也暂时息兵和胜保对峙起来,福建的李廷钰大大的松了口气,还好长毛没有打到福建来,于是他也只能按兵不动,守好自己的温台防线。

咸丰的圣旨在八月间到了衡阳,曾国藩和荣禄同时收到了旨意,也收到了江忠源的求援文书。看完文书后,曾国藩同荣禄商议出兵之事。两人如今在衡阳招兵买马,编练水军,正是关键的时候,这时候带一些新军上去那是送死。两个一般奸猾的人商议之后,一致认为派一支数量不多的兵马前往救援应付了圣旨便可。

曾国藩本意是荣禄带数百苗兵去一趟便可,但荣禄岂会看不出曾老狐狸的心意?他是想把自己支走,他自己好编练他的湘军。

荣禄便和曾国藩讨价还价起来,曾国藩最后无法,只得答应荣禄,将自己尚未及笄的大女儿曾纪静许配给了荣禄,两家定下姻亲,以示共同进退之意,同时派老九曾国荃带数百湘勇跟荣禄一道前去南昌。

荣禄和曾纪静定了婚事,这才心满意足,他没见过曾纪静,也不知道她长什么模样,但用荣禄的话来说,就是再难看他也要娶了这女子,因为她是曾国藩的大女儿。

说起曾国藩的女儿来,历史上曾国藩虽然号称阅人无数,能相人面,但他选女婿却是非常的失水准。曾国藩就深受其害,四个爱女的婚姻都不如意。他曾无奈地对朋友说:“别人都说我会看人,女婿都没选好,还谈得上什么会看人,我心里惭愧。”

曾国藩的大女婿袁榆生是曾国藩淘书时淘到的。曾国藩喜好读书,也广泛地收集藏书。他听说松江知府袁漱六家藏书甚多,便上门拜访。为了搞到藏书,曾国藩主动请媒,将大女儿曾纪静许配给了他的儿子袁榆生。曾国藩将女儿嫁给袁榆生后便后悔了。原来,袁榆生性格浮躁,游手好闲。曾国藩曾多次在家信中嘱咐家人不要嘲讽这个女婿,要以礼相待。可是,袁榆生不仅不感恩,反而变本加厉。曾国藩只好把他接到军营亲自教导。袁榆生秉性难改,不仅欺骗岳父,还贪污军饷。曾国藩没有办法,只能由着她的性子来。试想,这样的男人,心高气傲的曾家大小姐怎么会看得上呢?因此二人感情不和,导致纪静一生郁郁寡欢。

荣禄的出现改变了曾纪静未来的命运,但荣禄成婚的目的似乎更加的冷酷,曾小姐的婚姻似乎还是一样的悲剧。

却说荣禄和曾国荃领兵一千余人到了南昌外围,却不知为何,各部来援清军纷纷向荣禄部靠拢。荣禄和曾国荃接应各部清军会合后才得知,各路来援清军被太平军陈玉成部杀了个大败。

清军新任江南提督寿山部、陕甘总督舒兴阿部、宜春镇残兵江西按察使张印塘部(宜春镇总兵玉山阵亡,余部由张印塘统领)、九江镇总兵音德布部、江西团练江忠浚、刘长佑部,在陆续到来南昌救援时,接连遭到陈玉成的突袭,清军远道而来,兵力分散又是互不统属,是以逐个被陈玉成击破。

清军援兵的辎重粮草损失颇大,荣禄这支新的援军到来,各部清军便纷纷靠拢,希望能得到一些钱粮补给。得到荣禄兵马的接应后,各部清军到南昌南门进贤门外围四里河聚齐。

荣禄接住各部清军后,在大帐内和各部清将会面,问起详细战况才知,在江西、湖南、广东的各部清军得了清廷的增援命令后,便分头赶来。但围城的杨辅清部、陈玉成部太平军达十万之众,而来援每部清军最多的只有万余人,少的两三千人,根本不敢靠近。

宜春镇总兵玉山部、九江镇总兵音德布和陕甘总督舒兴阿部开始大了胆子前去解围,结果被陈玉成杀得大败,玉山当场阵亡。以致各部清军不敢再上前应援,但又碍于朝廷解围的严旨,不敢离开,只得在南昌城外围结寨自保。

荣禄看了战场态势,太平军有水军支援,清军援军合众六万余人,但互不统属,乱七八糟的,军械钱粮也不足,而太平军杨辅清、陈玉成部合众十万,而且太平军在外围扎下营寨,围城打援,救援清军根本不敢靠近。

看了这架势,荣禄和曾国荃商议后决定自保为上,毕竟自己只带来千余兵马,根本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况且各部清将都各怀鬼胎,都希望旁人上前打头阵,自己何必冒这个风头去?当下二人计议已定,曾国荃也赞同荣禄的这个决定。

随着和荣禄相处日久,曾国荃倒是觉得这个满人还颇有才干,打下衡阳后,他不知用什么方法打通了陆路到广州的商路。三个月前荣禄亲自到广州去了一趟,做成了几笔大买卖,卖出了一批湘绣丝织和茶叶,买进了一批烟土,又买进了三千杆洋枪,十余门洋炮,到让曾国荃开了一回眼界。

湘勇和苗兵缺少钱粮,荣禄硬是靠着商路买卖支持了大半的军中开销,曾国藩则靠宗族和地方士绅的支持解决了剩下的开销,并筹得大批钱粮开始兴建自己的水师。

曾国荃这时候才明白打下衡阳有多少好处来,因此他慢慢的对荣禄亲服起来。这次和荣禄一道引兵来走过场,临来时曾国藩嘱咐曾国荃大事上一定要听荣禄吩咐,虽然曾老九对曾国藩要自己听晚辈的吩咐很不满意,但他还是照着曾国藩的话做了。

这天,随着舒兴阿部进了清军大营,各部清军终于在进贤门外全部会和。杨辅清和陈玉成也没闲着,得知清军都在进贤门外会和,陈玉成部引兵突袭了几次,但这次清军准备充分,没占什么便宜。陈玉成便在进贤门外筑起三座木城,中间掘土为墙,树立木栅、挖深壕沟,建起营垒在木城中间相连,阻挡清军打通道路进入进贤门,杨辅清在南昌其余七门也都是建起了木城和营垒,打算长期围困南昌。

第三百三十九章三座木城

咸丰任命陕甘总督舒兴阿为江西剿匪钦差、节制各部清军的诏旨似乎晚到了些,各部清军互不统属,乱糟糟的在南昌城外转悠了半个多月后,咸丰的这道圣旨到来,才算是解决了清军无人统领的尴尬局面。

舒兴阿此人乃是满洲正蓝旗人,赫舍里氏,道光十二年进士。二十二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待郎及镶黄旗蒙古副都统。旋授盛京兵部侍郎。翌年,管理宗室觉罗官学事务。二十四年,授总管内务府大臣。历充伊犁参赞大臣、署伊犁将军、和阗办事大臣、阿克苏办事大臣。咸丰元年,授户部左侍郎,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旋为陕甘总督。历史上他本是为了应对北伐的太平军而长期在山西、河南一带和太平军作战的,但由于太平军并没有发动那场流寇式的北伐,是以舒兴阿带同陕甘清军一直在湘东和太平军作战。放眼这个时候在南昌外围的清军将领,也只有他的资历能够统御全军。

在结束了互不统领,各自为战的时期之后,清军总算缓过劲来,舒兴阿号令清军也是扎下营寨和太平军对峙起来。

此时南昌城内驻守的是太平军的老对手江忠源,以及被降职为江西按察使兼江西帮办团练大臣的张芾。张芾此人原先是江西巡抚,但因对太平军作战不力被降职留用,此人和江忠源倒是一条心,两人合作固守南昌,倒也稳如泰山。

江忠源自从上次增援上海兵败之后便认真思虑过清军部署,在他看来,太平军发动东征却是一步狠招,生生的断了漕运和海运不说,还打破了清军营建江南大营威胁天京的可能,更可怕的是太平军和洋人居然勾搭上了,这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江忠源的头脑清晰,没有咸丰那么乐观,这场长毛之乱在他看来比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更加棘手。如今清军要做的不是进攻,而是要通盘考虑如何守御。守御住太平军今后的攻势,再形成僵局之势,然后靠全国之力慢慢消耗太平军,没个十余年时间是不可能击败太平军的。

可惜他的见解在上书咸丰之后,讨来一阵申斥,不过在奏折中的回复后面,咸丰却没头脑的加了一句“江西腹地屏障两广,南昌万不可失。”

以江忠源对他这位皇上主子的了解,他不可能在申斥自己一通之后。在结尾来这么一句。江忠源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但江忠源还是很高兴咸丰没有一味催促江忠源全力出兵攻打太平军。因此江忠源和张芾在南昌大肆修缮城防、加固城墙、招募团练新兵,并焚烧城外民房,在城外高地上设置硬寨、并挖掘壕沟连通城内,把南昌城搞得跟铁通似的。

也亏江忠源有了准备。太平军来袭的时候,南昌城内清军团练两万余守城,城防加固一新,城外成了一片开阔地,无遮无拦,城内钱粮器械囤积甚多。杨辅清部围攻半月,损失数千兵马外,什么穴地攻城、什么强攻硬打皆被江忠源所破,太平军就连城外和南昌城互为犄角的几个要地都没拿下。要不是西殿陈玉成部接连击溃清军援兵。太平军甚至都不敢在城外扎营。

南昌之战打到现在,倒有些像历史上的长沙之战,不过南昌城和清军援兵的联系还没有建立,清军只需打通和城内的联系,将城外的营寨阵地和城内的清军连接起来。那就真的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是以在站稳脚跟之后,来援的清军便和城外的太平军反复争夺起来,他们希望能打通和江忠源部署在城外几处要地的联系。而太平军却反复的阻挡,双方开始了长达十余天的拉锯战。

城南是陈玉成部太平军驻地,也是挡在清军舒兴阿部和江忠源部之间的一颗钉子,是以承受的压力也最大,不过好在陈玉成部火枪火炮颇多,又建了三座品字形的木城,清军几次进攻都没讨到好处,相反损失颇大。

荣禄兵少,也没被舒兴阿太过看重,不过这时候清军的补给大多来自湘地衡阳转运,因此荣禄部大多被派了守护粮道的任务,倒也没多大风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