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放牧大唐 >

第246部分

放牧大唐-第246部分

小说: 放牧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他真的上台以后,在某些事情,尤其是极端不利于石磊的局面时,这个未尝不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这位未来的皇帝的心思,倒向不相信石磊的方向。

  而除此以外,这其实也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石磊的一种认可,而且背后很可能也有提早为李承乾,置办得用的班底的想法在内。

  当然顾虑也不是没有的,石磊只要应下这个差事,即便他什么都不说,所有人都要给他打上太子一党的标签,也就相当于他已经选择站队了,可以说和李承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利益完全绑到了一起。

  作为被大家都寄予了厚望的一员猛将,以后李承乾顺利上位,石磊自然是水涨船高,肯定会成为李承乾的左膀右臂。

  待遇估摸会和当年玄武门之变中,一直跟随在李二身边那些勋贵一样,有点李承乾皇朝的开国功臣的意思,高官厚禄绝对是可以预期的。

  可万一有个什么差池,石磊以后的日子就堪忧了,如果李承乾一时想不开,真的走上了历史上造反的老路,那石磊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也是没跑了,妥妥要全搭进去的。

  这点看史书上的记载就知道了,李承乾造反以后,也只是被贬谪而已,最后是忧愤而死的,可不是被人砍头或者害死的。可跟随他一起造反那些人,就没这么好命了,那绝对是死啦死啦地。

  李世民对这帮子怂恿太子,走上不归路的亲近之人,可是一点好感都欠奉,恨不能把这些带坏了自家孩子的混蛋千刀万剐,挫骨扬灰。

  但是这事反过来想想,石磊既然一直说了想要支持李承乾上位,要是连这点风险都不想担,也就不用说他有几分真心了。

  其他的勋贵们,比如程咬金这样的,他们有那个资本,也必须只忠于皇帝本人。而下一代的皇子,也只有真正坐上皇位的那位,才能真正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效忠。在形势真正明朗之前,他们完全不必,也不能表达出自己的倾向来。

  可石磊就不一样了,虽然早早就顶着一个侯爷的名头,可他这个影响力和潜势力,又怎么能和程咬金他们老一辈的武勋相提并论呢,他所能依仗的,归根结底也只有他自身的勇力,或者还要加上一个做事用心的优点。

  况且他和父亲一样,都算是走的禁军的路线,算是和皇家比较贴近的那批人,更多的也要依靠皇室中人的赏识才可以。

  如今既然有了皇帝李二和李承乾的双重安排,石磊于情于理,都该接下这个担子才对。

  而且他如果不能一开始就站在李承乾这边,他又何德何能去享受到最好的待遇,分享到李承乾上台后,最甜美的那块蛋糕呢。

  所以综合考量以后,石磊好像也没理由,不同意对方的这个提议啊。

  想明白了以后,石磊稍稍谦虚了几句,就跟李承乾应下了这个事情。

  看到石磊答应了,李承乾明显很是高兴,还郑重其事的跟石磊喊了一声“师傅”。石磊既然算是正式成为了他的武技师傅,受他这么一礼,也就变得理所应当了,也就没再矫情,坦然的站在那里,满意的看着李承乾的表现。

  送走了兴高采烈的李承乾,同样送上了很多自家产的东西给他,算作自己这个当师傅的见面礼,当然还少不了给宫里送些自家特产去,算作给皇帝的回礼,石磊这才回转家中。

  这事自己做主答应了下来,具体的得失,还需要几位大叔帮忙一起谋划一下。

  以后他身上多了一道太子的标签,面对的局面,肯定比现在还要复杂的多。以石磊目前的政治智慧,应对起来还是有些吃力的,这些也都需要几位大叔,多加指点才可以。

  遇到孙思邈的时候,他只是含笑说了一句“恭喜”,也没有对别人指手画脚的习惯,这样的事情各人有个人的考量,他也不好置喙,省的有交浅言深之嫌。

  李承乾走了以后,石磊这家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氛围,大家都在忙着为过年精心做着准备。

  而家里也变得更加热闹起来,因为雅州那边的老家人,又来了一部分,其中也包括陈老师这一家子,和他教了几年的那帮子学生。

第三百八十二章 免费的福利

  

  教导李承乾的事情还不用着急,相关的圣旨还没下来呢,况且马上就要过年了,李二也不会那么无趣的要求石磊现在就去上任的,怎么也得年后,大家都开始恢复正式工作之后了。

  不过石磊既然应允了这件事,肯定不能单纯的挂个名而已,李承乾的身体状况,也确实需要多上心才行。现在两边可是一条船上的了,李承乾要是没个好身板,再因此丢掉了机会,就该石磊倒霉了,这可是压上了一家老小的豪赌,石磊绝对输不起的。

  因此在李承乾回去以前,石磊也先小小的布置了一个作业,也算是对他的一个考验,要求他利用过年前后这段时间,必须把他提供的那套七分钟锻炼法做标准了,无论是动作还是坚持的时间,都要达到最基本的要求才行。

  如果他做不到的话,石磊是有权利反悔,不会去接太子的武技师傅这么个烫手山芋的。

  不要觉得石磊的这个要求很容易达到,前世的石磊,哪怕没接触这套锻炼方式之前,那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壮汉来的,满以为这套动作很容易完成,可第一次上手时,真个按照要求一步步的认真的来做,也没能把全套动作都做到标准。

  那还是大学时期,石磊好歹也是可以经常锻炼的,都只能做到这么个程度,就不难想象对于一直缺乏锻炼的李承乾来说,这个要求是有多难了。

  不过石磊也有自己的考量,如果这位太子殿下,是个没什么恒心和毅力的人,对自己也永远下不去狠手的话,以后在皇帝的位置上,也别想有什么作为了,甚至能不能当上皇帝,都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石磊也想通过这个方式,最后给自己,也给李承乾一个选择的机会。

  如果他不行,石磊也就不用再提帮助李承乾上位的事情,老实的利用那一点点,已经很难确定的先知优势,去博取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得了。就别跟着注定难成气候的李承乾,走上一条充满了未知的不归路了。

  可如果李承乾能够坚持下来呢,石磊就有足够的理由,完全说服自己,从此认真的给李承乾出力也就是了,起码未来可期啊。

  送走了李承乾这个未来的亲学生,石磊就回来开始关心起了,自家这些学生们的状况。只看这帮孩子的气质就知道,已经从原本只会到处疯玩的熊孩子,蜕变为如今知书达礼,有那么点温文尔雅的感觉了。

  而且这帮孩子的身板都挺结实,不会给人弱不禁风的感觉。因为他们在跟随陈默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没少跟随各自的长辈学习武技,平时上山下河依然是少不了的。

  再加上雅州那边的生活条件,和几年前那绝对是天壤之别,各种肉蛋奶都可以敞开了供应,这帮孩子又正赶上身体发育的年纪,能吃能睡练得又多,这一个个的身形变化都不小。

  有几个小家伙,个头都快赶上石磊了,看得石磊很是欣慰,都是自家庄子上的好苗子啊。

  兴之所至,石磊也随口考较了一下他们的学问。当然必要的自知之明,石磊还是有的,他们的文学修养什么的,石磊就不去问了。

  这帮孩子跟随陈默这样的好老师学习了几年,肯定不会只停留在认字的阶段了,而石磊自身却只有这么点水平,人家随便弄本古文的知识出来,反而都能难住了石磊咯,石磊又不是傻的,才不会自找那个没趣呢。石磊问的是他们的数学知识。

  为了让这些孩子多个一技之长,也算是石家庄子的家学特色,石磊特意把他能记下来的那些数学知识,都整理成册,做成了他们的教材。

  在离开雅州前的那段不短的日子里,通过和陈默的交流,以及教授耗子们这部分知识,也算是又进行了一遍梳理,大家一起进步吗。

  这些东西虽然大都是后世常识性的知识,但是放到大唐这会,应用却是最为广泛的,也是作用最直接的。

  起码学会了这些东西,这些学生当个合格的账房,是绝对没问题的,甚至做些统筹工作,负责分配任务下去,也比较能够胜任了,数学的应用,可以说贯彻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也正是掌握了如许多立竿见影的知识,这帮孩子才能够有现在的精神面貌,哪怕来到了长安,对他们来说一个庞大的多的崭新世界,他们也有这个自信,可以比较从容的应对。

  那种来自逼仄的小地方的怯懦心理,很少在他们身上有所体现,也只有在见到很多新奇的事物时,才能让石磊记起,这帮学生都还是孩子而已,虽然其中最大的那几个,比起石磊其实也没有小上几岁了。

  这次之所以叫他们过来,一方面是想让他们能够有个开阔眼界的机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其中的某些人,能够和自己的父母团聚下。

  有些为了继续跟随在陈默身边学习,可是做了一回留守儿童,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留在雅州那边的。

  当然有几位年龄到了,按照古代的传统来说,已经是该为自己打拼的年纪了,石磊把他们都叫过来,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对自己的未来道路,有更多的选择。

  陈默这次既然带着全家老小一同过来的,就是应石磊的要求,以后都定居在长安这边了。那么自然的,石家的这个小学堂,也是要搬迁过来的。

  在雅州那边能接触到的东西,毕竟还是太少了些,想要这些孩子们,有更好的发展,肯定还是在长安这边,才能有更多的机会,也有更多的展现自己的舞台。

  雅州那边留守的那些家长,虽然多有不舍,但是为了孩子的未来考虑,还是忍痛把孩子都送了过来。

  他们也都相信,孩子们跟在石磊这个家主身边,一定能够有更加光明的前景,他们也应该有些不一样的活法。

  也是看到了这个族学,对庄户们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提升以后,石磊才决定把这学堂迁到长安来,让这边的庄户们,也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既是一种一视同仁的态度,也进一步提升大家的忠心啊。

  而且石磊已经决定了,族学必须祖祖辈辈的办下去,只要石家还能够负担得起,这族学就一直都会是免费的。

  当然这只是针对这些石家的孩子,以后有慕名而来的,其他家族的孩子的话,肯定就享受不到这种免费教育的福利了。

第三百八十三章 老窝的经营

  

  既然有了决定,石磊就早早的当着所有庄户们的面,把免费族学这事给好好说道说道,然后他就又一次经历了当时雅州那的情况,庄户们黑压压的跪倒了一片,诚心实意的给石磊磕了个头。

  对此已经有些心理准备的石磊,虽然没有再惊慌失措的,可也没少忙活了,好不容易才把庄户们劝起来。

  得了这么个好消息,所有的庄户们,本就因为丰收的好年景,而很是不错的好心情,变得更是热切不已,明年有了更多的盼头了啊,能不高兴吗。

  安抚完庄户们,已经被隆重的介绍给大家的陈默老师,又被石磊他们叫去了茶歇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