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93部分

汉明大黄袍-第93部分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迎你们。”
  “阿邦,他们是刚刚上岸的汉人。”
  “汉人?”这些年轻人在这片大大陆上土生土长,除了肤色以及五官和那些真正的土著稍有不一样外,无论穿着还是生活习性,已经融入到了部落之中,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们还会讲汉语。
  “这位小哥,打扰了。我们刚刚上岸,若是有失礼之处,还请见谅。我们过来,并没有什么恶意,只是想要了解一下这边的情况,绝不会打扰到你们的生活。”杨帆看到这个男子生人勿近的样子,便主动解释道。
  “阿邦、花花,你们在干什么?”看到门口围了这么多人,里边传来一个老者的声音。“阿公,是花花带了些生人回来,说是明人。”
  哗!
  门被推开,老者须发皆白,一身长衫,与汉人无二。他看了看杨帆,还有身后的那些锦衣卫,匆匆地走过来,颤抖着双手,似乎很急切的样子。
  “阿公,慢点。”
  “你们……你们……真的是明人?”老者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是的,老丈。我们来自大明,初登宝地,还望见谅。”
  “随我进来,随我进来。”老者延着杨帆的手臂,缓缓往屋内走去。杨帆看得出,老者眼中依稀泛着泪光,那是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与激动。
  老者回过头,“阿邦、花花,好生招待这些贵客。还有,让那些部落的人都先回去。酋长那边,明日我会亲自去说明情况。”
  “是,阿公。”
  华画古怪地看了眼杨帆,随后转身去处理那些部落土著了。
  “来,随我进来。”老者推开屋子,里边陈设,和中原无二。一些字画、书籍,更是让杨帆感到了亲切的感觉。
  “这么多年了,终于是见到了我们大明的人了!”


第161章 来由

  杨帆有些好奇地问道:“为何你们会在这片大陆上?”
  老者递上水,道:“此事说来话长。当年郑大人奉圣上之命,七下南洋。在海上积劳成疾,病死与途中。当时船队在天竺海遇到风暴,返航又迫在眉睫,所以没做停留。结果有几艘船就和船队走散了。不知在海上漂了多久,结果就来到这片未知的大陆上。”老者唏嘘感慨,“船也在靠岸时强大的风暴下撞得七零八落。”
  杨帆问道:“这么说,当时你们不清楚自己在哪里,是吗?”
  “根据先人记载下来的书籍中,可以看出,当时很多人都想回去,所以修船造船,但毕竟不清楚究竟在哪里,所以去了很多,有些回来了,有些再也没回来。最后剩下三四百人,也死了心,安定在了这片大路上。”
  “那这三清部落又是怎么回事?”三清在道教中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既然号称三清部落,那应该是信奉道教的,这便有些古怪了。
  “要安定在一片陌生的大陆,这最大的挑战就是来自于那些土著居民的威胁。当时我们不过几百人,根本无法与那些部落对抗。我们的先人便想了个办法,依附到一个大部落。因为这片大陆上的农耕文明还不发达,所以当耕种技术波及到那个部落时,当时的酋长以为我们那些先人都是神仙,恰巧在那船上,还留有几幅道教的三清图像。那个部落酋长就让我们的那些先人定居了下来,辅佐他管理部落。”
  老者继续说道,“信仰这东西很奇妙,由于信仰产生了分歧,那个壮大的部落很快就脱离了原先那个最强大的羽织部落。那个酋长拥有了足够多的粮食、人口,便开始扩张领土,原来越多的部落归顺到这个大首领的统治下。而我们的那些先祖,也一直被他们奉为类似于祭司一类的存在。”
  杨帆有些无语,没想到道教文化也传到了澳洲……估计当初那些来到澳洲的第一批汉人,没少装神弄鬼吧。他问道:“那靠岸的那个部落又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是叛徒?”
  “他们是萨克部落派来偷学耕种技术的。靠打猎、采摘固然可以是部落生存下去,但要迅速发展壮大,粮食的耕种成了关键,那些部落眼红这边的耕种技术,便不断派些小部落来偷学技术。”
  杨帆有些无语了,这种田还有什么技术可言吗?要是这样的话,自己带来的那三万人,岂不是分分钟都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了?“那你们还想不想回去?”
  老者摇摇头,道:“包括我在内,这边还剩下的汉人一共也只有两百多人,有些与部落其他部落通婚,被同化了。就连现在剩下来的这些年轻人,你可以看一看,哪个还像我一样穿着汉化的?他们更加忠于部落,而不是那个遥远的大明帝国了。”
  “也罢。我来是想找个能够懂当地土著语和汉语的,毕竟我们那边有三万人,万一和其他部落起了冲突,这样子就麻烦了。”
  “三万人!”老者大吃一惊,他原本以为,杨帆这边的三百人就是他们所有的人马了,没想到竟然有三万人!结结巴巴地问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
  杨帆笑道:“我们过来,不是偶然漂过来的,而是到这里来生存来的。既然有你们作为中间人,想必不会起什么冲突。”
  老者沉默良久,问道:“我们自然不会有什么想法,可是那些部落就不一定了。我看,还是有必要去见一见部落的首领,让他来保护你们。”
  “我们不需要保护,只要相安无事便好。”杨帆起身道,“所以最好能够派一个懂土著语言的人来协助我们,免得到时候语言不通引起什么麻烦。”老者点了点头,道:“也好,先叫花花、阿邦跟着你们,到时候我去问一问酋长,看看能不能划定一块区域,能够供那些人生存下去。”
  “这样子就最好不过了。对了,我想问下,这边部落里的汉人都会说汉语吗?”提及这个,老者感叹道:“不多了。也只有七八十个会说,等阿邦、花花他们的下一代,估计会说的人就更少了。”也是,既然这个大陆绝大多数人都是说土著语言,这汉语自然就生涩了,能够延续百年,在杨帆看来就是奇迹。
  走到外边,杨帆看见锦衣卫的人已经拔刀和那些汉民对峙着了,连忙喝道:“都怎么回事,把刀放下。”老者也喊道:“怎么回事,你们就这么接待客人的吗?”
  “阿公,是他们先出言不逊的。他们说我们的穿着落伍,堕落到和那些土狗子一样。”老者眉头一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便道:“自己管束好自己。若不是你们举止无礼,人家会乱说吗?还不都退下!”
  “可是……”阿邦欲言又止。
  “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阿公了!退下!”老者拐杖一跺,那些围上来的当地汉人纷纷四散开来。杨帆也拱手礼道:“在下管教手下不严,让老丈见笑了。”
  “哪里哪里,是这些小子无礼,惹了……锦衣卫?”老者手杖一颤,他这时候才看清楚这些人穿的衣服,从那先人留下的册子中,回忆起来,这是锦衣卫特有的制服,所以才吃了一惊,这些人都是锦衣卫?那眼前这个人,定然身份不凡。他原以为这个少年,不过是一个富家子弟或者一介平民而已,现在看来……
  “敢问这位小友,您是……”
  杨帆道:“凌河伯杨帆。只不过这边也不兴爵位,你就当我是个普通人便是。”
  “爵爷?怎敢,怎敢。”他从那些积留下来的书籍中看过,能够敕封爵位的,都是有莫大的恩宠,才会封爵位,况且还有这么多锦衣卫跟着,虽然在这片土地上,是酋长、首领说了算,但他手底下那三万人,也是不容小觑的一股势力,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花花、阿邦,你们两个跟着这位爵爷,负责处理和部落的交谈,听明白了吗?”
  女子下唇微咬,似乎很不乐意,“这事交给阿邦便是。我……要打人。”
  “什么打人?”
  华画舌头都快打结了,赶紧用土著语和老者说了一下驱逐那些萨克部落过来的人。老者眉头一皱,道:“那边暂且交给你阿叔做便是,你和阿邦负责好这位爵爷。他们不懂土著语,你们两个是年轻一带中汉语最好的,就这么决定了。”
  “可是……”
  老者手杖一跺,眉头一挑,胡子一吹。
  华画低下头,翘着嘴巴,道:“是,阿公。”


第162章 种田在澳洲

  明太祖有过一句话,筑高墙,广积粮,缓称王。可见粮食,对于攻城略地、行军打仗的重要性。这筑墙建城,杨帆打算先缓一缓,毕竟现在手头的余粮不多。这边温热多雨,适合作物的生长,现在耕种,还是有望在入冬前收获一波粮食。那时候,再圈地建城,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花花跟在杨帆身后,看到杨帆根据地如此地井然有序,不觉吃了一惊,特别是那些农民开垦耕种的娴熟度,更是让她瞠目结舌。
  种田,也许说起来谁都会种,不就是挖个坑、播个种,然后就等着收获。其实里头的讲究还是许多的,什么地,种什么种,间隔多少,需要灌多少水,施多少肥,都有讲究。杨帆庆幸自己的营帐在最中央,闻不到什么异味,不然真的是吃饭睡觉都是便便的味道,想想都可怕……
  这人一多,最可怕的就是什么传染病的蔓延。好在离海边比较近,天气也热,不用杨帆多说,白天下了工,这些汉子都往那海边跑。这些汉子一辈子都在内陆,也没见过海,在海浪里头打滚。
  后勤工作现在都是由李郁欢来统筹安排。衣物、粮食、水源,分配到户,不出五日,便已经井井有条。
  “爵爷?比酋长大吗?”花花问出了一个很幼稚的问题。那个阿邦,一门心思投入到了观看耕种上,反正没什么部落的人来捣乱,他乐得清闲。而花花,自从杨帆送她了一个水晶琉璃瓶之后,便立马改善了对杨帆的态度。古话说的没错,女人,天生对亮晶晶的东西感兴趣。
  “那得看什么样的爵爷,有些大爵爷应该比酋长要大,但是一些小爵爷,像我,没酋长大。”杨帆坐在一处阴凉处,看着田间劳作,万把锄头挥舞的场面,果然是劳动者最美。能干点的汉子,已经播下几亩的田了。
  花花手里捧着那个琉璃瓶,道:“你,骗人!”她很想说,很想说那些小酋长能够统领的部落人数,也只有几千人,而杨帆麾下能够三万人,怎么可以说是比酋长小呢。奈何表达能力有限,这个时候,她倒是埋怨起自己没学好汉语来了。
  “我哪里骗人了?你别看我现在好像能够对这三万人呼风唤雨,一旦回去了,有些人一句话就可以把我的脑袋割下来。”杨帆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花花问道:“那你回去吗?”
  “要回去。”杨帆没做任何思考。虽然这样的日子他感到很满足,“要回去的。”他又重复了一边。“为什么?”
  “花花,我问你。如果在海的那边,你吃的、穿的都比你在部落的要好。对了,还有这样的瓶子,随便你挑,但前提,你必须要离开这里,去海的另一边,你愿意吗?”
  这么长的一句话,花花想了很久,但最终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愿意。”
  “你看,连你的阿公都不愿意回去,而海的那边,也有我牵挂的东西,我也会向你的一些先祖那样,寻找回去的路。”杨帆对这个身体已经成熟,想法还是那么天真的女子有些嫉妒,嫉妒她生活的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