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72部分

汉明大黄袍-第72部分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住嘴!小畜生。”
  “爷……爷爷……”顾一舟没碰到自家老爹,倒是把老太爷顾须呈给招惹出来了,“您老不在家安心呆着,跑这里来干什么?”
  “干什么?要不是家中管家闲谈,我竟被蒙在鼓里。怎么,你们两父子有能耐了是不是,还敢和人打擂台!看我不打死你这小畜生!”老太爷的拐棍横扫过来,直接往顾一舟屁股上打去。
  从外边带笑走来的顾之卿一怔,看到自家老爷子怒气冲天的样子,赶紧劝阻道:“爹,您这是干嘛。二喜,快,把老太爷带回府上,免得气出病来。”
  “之卿,你这么大了,还由着小的胡闹?”顾老太爷双手拄着拐杖,喘着气,道:“赶紧把这惹事的擂台去了,你这是要败了人家名声,还是要败光顾家的产业?”
  “啊呀,爹。您老放心,二喜,你这小子,还不快带老太爷回去。”顾之卿一巴掌拍在一旁下人的后脑勺上。
  等到杨帆施粥完的第二日,顾家继续开棚施粥。这次的粥,更加稠了,喝得满城的百姓连声称赞顾家仁义。人总是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前些日子,顾家当货压价压得那么低,结果利民当价钱一涨上来,骂顾家黑心鬼的满城皆是。
  如今顾家才施粥两日,满城都说顾之卿仁义,就连城西的几个老秀才,都放下“高贵”的身段,破例给天字八号当铺写了几幅年关要用的对联。大抵都是些“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广进达三江”一类的俗气对联,一般有才气的,根本不会去写的烂俗联。
  接下来几日,杨帆都忙着准备出海要用的东西,这天桥下,也只是象征性的支起几口锅,顾家的跟是过分地在利民当施粥的时候,也在对面支起粥棚。梁伯几个看不下去,连城郊外都怨声载道,满城都是戳着杨帆脊梁骨痛骂,骂杨帆是无良奸商,不把人当人看的比比皆是。上至满朝文臣,下至平民百姓,有过去积怨已久的,也有吃不到白米粥揶揄嘲讽的。
  还有不少,便是被某些人挑唆的愤青士子。
  利民当前,几个京城士子振臂高呼,找杨帆讨要个说法。一般士子,哪敢这么胆大妄为,就算是个空头爵爷,也不是他们这些未入三甲的士子所能够挑衅的。不过杨帆这边似乎没了声响好几日,才让这些人以为是杨帆心虚了,这挑头闹事的,便是断了只手的方溢儒。
  十几人中,大抵是六科给事中的公子。龙生龙凤生凤,老喷子养出小喷子。对于这些叫嚣的喷子,杨帆暂时没空搭理,因为在那个阴暗的地窖里,一个好奇宝宝正脑洞大开,不断地询问着这几天积累下来的问题。
  看着孙元化带着黑眼圈,不断抛出各类的问题,杨帆头都快炸了,真不应该听信梁伯的话,下来看一看。孙元化的问题,反正是各类天马行空。
  “爵爷,您说所谓的元素可不可以理解为一个气,是用来构成这种物质纹理的气。”
  “爵爷,这符号下边的小二又是什么?为何不在前边添二?”
  “爵爷……”
  “打住!孙大人,在下请你来是解决问题的,不是来探讨问题的,再过两日我就要出海了,此番前来是想告诉你,好生在地窖呆着,免得被人发现了。”
  “出海?出海捕鱼吗?”孙元化放下手中的笔,问道。在他看来,这空头爵爷,应该就是整日游手好闲的样子,能够对这些“旁门左道”的西洋知识产生一丝兴趣,便不错了。“捕你个大头鬼,此次出海是要出使吕宋。”
  “出使吕宋?”在孙元化的印象里,这已经好几十年没有去过的一个海岛小国了,便问道:“是圣上决定的?”
  杨帆点点头,道:“不然孙大人以为是在下闲得慌,去海外嬉耍吗?”
  孙元化罢了罢手,道:“爵爷就别孙大人孙大人的叫了,可是折煞在下了。对了,爵爷出海,那岂不是无人可与在下探讨这些问题了?不行,在下可否一同出海。万一爵爷有什么不测,回不来了。这留给在下的一大堆为题,可是要愁死我了。”
  “我说孙元化,你能不能讨我点好的。张口闭口就是回不来了,什么个意思?”
  “呵呵,误会误会,在下并无诅咒爵爷的意思,只是想要一同出海罢了。这整天憋在阴暗的地窖里,也憋出个好歹来了,还请爵爷答应这个条件。”
  杨帆一合计,道:“也好,不过你这样子,得改一改。”
  “怎么改?”
  杨帆一笑,“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孙元化狐疑地看了杨帆一眼,似乎又要被坑一把了。


第128章 诘问

  (这几天的节奏有些拖沓,不过也正是一个过渡。很快就是不一样的剧情了。)
  雪絮落在青石板上,如同徽州出产的毛豆腐,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方溢儒右手挂在脖子上,左手擎着油纸伞,站在利民当封了门的地方。
  “方兄,他利民当不开,我等当如何?”
  方溢儒呢喃道:“等着,他越是心虚不敢出来,我等越是有理。我等身为士子,岂可任这种不仁不义之人横行于顺天府?”
  “方兄说得是,如今满城皆言杨帆不仁不义,我等就应该仁以为己任。”另一位士子附和道。利民当的门板被卸下来,杨帆站在梁伯、孙伯的后边,看着渐渐露出来的几个人头,便道:“这些人来了多久了?”
  一直在里边打算盘的梁福道:“有一个时辰了。我看爵爷还没起来,就随着他们在外边叫骂。起先还振振有词,后来见没动静,便不出声了。”
  “这几日城中的那些流民都转移道城郊外了吗?”
  孙伯插话道:“那可不,在城里还不冻死?哪来地方供他们避寒。要说爵爷您仁义,也是过了头,那些剩下的皮货、夹袄都拿了过去御寒,那些人穿着爵爷给的衣裳,吃着从咱们地窖拿出来的粮食,还骂爵爷,真是不知道好歹。”
  “天桥下边如何了?”
  “还能如何?我们的十几口大锅地二天开始,就象征性地变成了一口锅,还被骂得狗血喷头,那些三姑六婶的也就算了,那些老夫子什么的都来评头论足,真是无厘头。”梁伯摇着头。
  门外十几人,看着杨帆和两个老头聊着,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还站在雪中,顿时怒火中烧,喝道:“凌河伯好大的架子,令我等在雪中好等啊!”
  “你们觉得我这样做有不妥的吗?”
  梁福刚要转过去看方溢儒等人,却被杨帆的问话再次回过头来。“爵爷哪的话,我们几个糟老头明白,爵爷怎么做,都不会把那些难民不当人看的,不然当初这利民当也就不用开了。”
  见到杨帆依旧没有搭理自己,方溢儒眼睛一凛,道:“当初用三文钱道义羞辱在下的那个仁人君子,没想到也是个伪君子,实在是有辱斯文。”
  一边士子也附和道:“没想到凌河伯会是如此伪君子,连一个作为商人的良知都没有。”
  老铺街风雪漫漫,杨帆接过孙沈明手中的大衣,用手抖了抖衣服,道:“刘晖、章尧人呢?”
  世界上最大的杀伤力便是无视,甭管你蹦跳地多欢,人家不理你,那不就气死个猴儿。终于,杨帆走出大门的时候,目光终于转了过来,看着已经脸色铁青的几个愤青,“几位有事吗?”
  这句话就像当初城门口问大人您贵姓一样,杀伤力有些高,令一群刚刚准备好说词的众士子气得要吐血,合着刚刚说了这么多都白说了是吧。方溢儒明白杨帆越表示不在意,自己就要越平静的应付他,便心平气和道:“杨爵爷。”
  “怎么?方兄你手断了?怎么断的?”杨帆故作一惊,随后又回头对着奇物斋看热闹的几个伙计道:“别看了,马车驾出来,我要出去一趟。”
  方溢儒笑道:“爵爷就打算这么站着和我等说话?”
  “汝欲何如?”
  “也好,我等前来,是要为那些难民讨要个说法,爵爷如此无视民生疾苦,视人命如草芥,实在是辜负圣上对您的期望。”
  杨帆冷冷一笑,接过梁伯递过来的油纸伞,道:“你还要来讨要说法吗?书都读完没,明年的春闱都准备妥当了?吃饱了饭没事干,来这里闹事吗?”
  “你……”
  “你什么你,吾乃当朝爵爷,汝等不行礼也就罢了,竟然如此放肆,是不是皮痒了,来找抽的?”
  几个儒生被杨帆说得脸一阵青一阵红的。
  “吾等士子,忧国忧民,然爵爷您贪居高位,不知体恤民情,竟然那猪食给那些难民吃!实在是天理难容。”
  “猪食?几位那只眼眼见是给猪吃的,这些粟都是我们半间酒坊用来酿酒用的,几位也都喝过仙居楼的酒吧。要说猪食……”杨帆瞥了一眼众士子。
  “这酿酒的粟和酒糟,掺在一起还是给人吃的吗?爵爷莫要狡辩,京师早就满城皆知了。”
  杨帆见马车已经备好,便道:“是吗,也好。你们要听听我与做如何解释是吧。估计想听的也不在少数,汝等前去传消息,就说想听我杨帆解释,或者想诘问我杨帆的,午时之前,密云城郊,过时不候!”说罢,坐上马车,从窗子里探出脑袋,道:“本爵爷先走一步!”
  杨帆出城的事,再一次被炒热了。今日是顾家第十日施粥,顾之卿也估摸着差不多了,这利民当再也爬不起来了。顾之卿也准备收手,不然这每天都施粥,他顾家又不是真的大善人,这冤枉钱花得也差不多了。
  忽的听到风声,这杨帆似乎在城郊又有什么大动作,刚刚吃完榨菜泡饭的顾之卿,带着顾一舟赶往城郊,他倒是要看看,这杨帆如何能洗清这骂名。昨夜宿柳眠花一宿的老夫子擦去脖颈上的唇红,套上外套,在弟子的报告下坐上一辆临时租来的马车,匆匆赶往城郊,今日必将让他一语成名。
  只有这样,大户人家才有人会聘他做教习先生。此生到老,才补了个生员,科举一途漫漫,这来来回回的也厌倦了,这七八年胡夫子也对于仕途失望了,干脆当了个教书先生,整日混吃等死。
  ……
  ……
  城郭外,来了许许多多,本不该出现的官轿,停在一侧,里边的人也不曾出来。一些士子读书人,拥护在官轿边上,窃窃私语着什么,大抵都是诋毁杨帆,来抒发自己一腔报国热血的感慨。
  天桥下的几位东家,坐在马车里,也停在一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围观群众,大抵又是闲暇无事的好事之徒。
  “听说了嘛,那黑心鬼说他施粥掺米糠是有原因的,还要想知道的人来这里等着。这架子可真大,喏,你瞧瞧,那边几个大老爷都过来了。到时候他杨帆圆不过去,可有苦头吃的。”一边有人哂笑道。
  “你懂什么,这还需要那几个大老爷出面?那些士子、老儒生一人一口唾沫,就将这杨爵爷淹死了,到时候,几个大老爷最多站出来,唱唱红脸,来彰显一下自己如何如何爱民如子,对于这种行径如何如何痛心疾首,就差不多了。”官老爷什么德行,这些商贾看得最一清二楚,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真正的好官,少之又少。
  杨帆坐在马车里,将一些刚从外边大锅里舀出来的米糠灌入嘴中,费了好大劲才咽下去,自语道:“确实难吃。”他走出马车,看到左边的官员、士子已经正义凛然地就位,右边想看他出洋相的天桥东家也已经就位,便吩咐帐篷内的几万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