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41部分

汉明大黄袍-第41部分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厢房的门轻轻打开,王絮儿梨花带雨地走了出来,畏惧地看了一眼杨帆,随后朝着徐蓉哭泣道:“容儿姐,我走了。”
  徐蓉赶紧拉过王絮儿,将她藏在身后,狠狠地盯着杨帆,“不行,你不能跟这家伙走。”杨帆没工夫和徐蓉废话,若是平时,兴许还很她打闹一下,今天实在没有那个心情。他牵过絮儿的另一只手,直接往外走去。
  “喂,你这人怎么这样啊!”
  “容儿姐!”絮儿哭哭啼啼地摇着头,更加让徐蓉舍不得放她走。徐蓉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家,虽然有弟弟,但还没有如此关心呵护过一个这么乖巧懂事的妹妹。“姓杨的,算我求你了。别带她走,行不行?”
  “你永远也不会懂!你能保护她一辈子吗?”杨帆冷冷地看了一眼徐蓉,无情地将她和王絮儿拉着的手分开,随后快步走出徐府。


第七十一章 雨沾裳

  一场秋雨,从清晨就酝酿着。一直到了黄昏,才点点滴滴落下。杨帆站在客栈的窗口前,看着烟雨蒙蒙的屋檐,如一道道田垄,氤氲升起的,那是炊烟,是庄稼汉闲暇时烟杆喷出的烟。
  “唉。”回春堂内的大夫走出来,摇摇头道:“体质虚寒,还淋了雨,风寒发热。只要休养时日便会退热。只是……这位姑娘的病症越来越和败血症相似了。老夫所诊的一些患者,都有发热虚寒的症状,公子可要当心了。”
  杨帆点点头,付了诊金,便走到床前。看着脸色惨白的絮儿,脸上略带歉意道:“是我不好,不该带你出来的。”王絮儿身子一翻,将背朝着杨帆,不和他说话。
  杨帆坐在床沿边上,背靠着床板,缓缓道:“不要认为我无情。人,总归是要靠自己的。你一直躲在徐家,他们能养活你一辈子吗?”杨帆将头转向窗口,怕她着凉,特地虚掩着。透过那丝缝隙,看到那斜织的雨幕,道:“我知道你在听,你的信,我已经帮你寄回巴蜀了。但你要明白,无论将来在哪里,人总是要靠自己的。”
  床头传来小声的抽噎声,门外传来小二的敲门声,“公子,姜糖水已经煮好了。”杨帆走过去,将那姜糖水小心地端了过来。坐在床沿上,道:“起来,喝完了在睡。”
  抽噎声断断续续,道:“蓉儿姐姐是好人。”
  杨帆将姜糖水放在床边,将枕头垫在王絮儿的背后,让她坐起来。调羹在碗中搅动了几下,道:“我就不是好人了?真是个白眼狼。”
  “可是蓉儿姐姐真的是好人。”
  姜糖水喂进那有些泛白的嘴唇,杨帆道:“我说,咱们能别提那个蓉儿姐姐吗?她都给你什么好处了?是把你从山海关救出来了,还是带你来了京城?”
  王絮儿擦了擦嘴,嘟囔道:“你是好人,为什么不把卖身契还我?”
  “那玩意儿早扔了,怎么还你?”调羹递到絮儿嘴边,杨帆冷冷道:“张嘴。”王絮儿怔了怔,张开一条缝,将那姜糖水吸入嘴中,“你说的是真的?”
  “你要不信,现在就可以走。那玩意儿在山海关就给我烧掉了,你要我怎么证明给你看?”他将姜糖水放到一边,道:“我问你,从小体质就这么虚弱吗?”
  王絮儿点点头,道:“这几年稍微好点了。小时候更是连风都不能吹,大夫说长大了就会稍微缓解。后来果真好了许多。”
  “你好好休息吧。我就在隔壁的房间,有事喊我就行了。”杨帆将她的身子稍稍前扶,将枕头放下来,又替她盖好被子。往外走去,停顿在门前,“明天我可能不在客栈,不过敢在中午尽量会过来的。你别着急。”
  门打开,杨帆跨了出去。
  “谢谢你,杨大哥。”这是王絮儿第一次如此真心地说出谢谢,毫无掩饰地说出来。杨帆侧过头,一笑,道:“行了,一听卖身契被烧了,就来拍马屁。你这丫头看上去乖乖的,小心思比那个徐蓉还多。”
  门被轻轻的掩上,被子下传来王絮儿的埋怨声。
  “坏人。骗了人家这么久。”
  ……
  ……
  夜雨入都,沁人心。雨中蓑衣缓行。一浅一深,草鞋惊了水洼。
  “店家,上酒!”两个人脱了蓑衣,坐在正在喝酒的杨帆身边。“杨子,还在生我的气?”
  一颗花生米嘎嘣嘎嘣地嚼着,杨帆看着门外的夜雨,喝下杯中的酒,道:“哪敢啊,你祖大寿如今为列上护军,加授奉国将军。当朝武馆没有几个比您老还要高的官位了。”
  “这不是沾了你的光嘛。不然还是个从二品,哪来的加授。”祖大寿笑道。
  杨帆挖苦道:“哪敢啊,大将军可是折煞在下了。”
  祖润泽在一边也呵呵地笑着,这次连带着他,也荣升至武德将军,好歹也是个正五品官阶。“杨子,大伯当初不也是骑虎难下嘛。毕竟这么多人看着,吴襄那人你又不是不知道,心眼小得不行。我大伯不也是怕你被人抓到小辫子嘛。”
  “杨子,说真的。今天听大伯说,为了你封爵的事情,圣上几乎和百官都闹僵了。那帮言官,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跪在皇极殿前。”
  祖大寿喝了口酒,“你打算明天怎么做?需要我配合吗?”
  杨帆瞥了一眼祖大寿,没好气地说道:“配合?你以为搭台唱大戏啊。你顾你的就行,别没事找事。现在若是想和我撇清关系,赶紧带着你这宝贝侄子离开。”
  “瞧你这话说的。您现在是凌河伯啊。我抱您大腿还来不及呢,走,走哪去?”祖润泽没皮没脸地恭维道。
  祖大寿喝完杯中的酒,道:“我的意思,还是别闹得太僵了。杨子你这人就是太不合群,这样以后再朝堂很难有说话的分量。我说这话是有道理的,你看我们泥腿子出身的,虽然官居二品,被个六品的言官鄙视,都没处找理去,没办法啊,人家能说会道。打赢了仗,那自然你说了算,打输了,别说给不给你说话的份,你还在前线呢,后边弹劾你的人就排成队了。你可是不知道,就这次,凌河城被围了二十天,差点连孙老帅都要被弹劾了。”
  “该是我的,自然说什么总归是我的。你以为我就这么乐意接受这个凌河伯吗?还是说我杨帆就为了那一年的一千石俸禄?圣上这么做,你们又能懂几分?”杨帆摇摇头,在嘉福寺便夸下过海口,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估计整个朝堂上,看得通透的人,没有几个。而那些看通透,也闭口不言。犯不着,为了一个空壳爵爷,与圣上撕破脸皮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自然有那些喷子会上。确实如此,那些号称抹布的言官,擦干净桌子不怕脏了自己的高贵品质,做得出这样子的事来。
  夜雨依旧,皇极殿前,十几把油纸伞撑在跪了一天官员头上。“老师,回去吧。雨都这么大了,回去吧。”翰林院的学生,拿着油纸伞,劝诫道。
  已经一天没有进食的户部右给事中昏昏沉沉道:“圣上……圣上……不……不收回成命,老朽不……不起来……”旋即晕倒在原地。
  陆陆续续,不断有年老的言官昏倒。不管是真昏倒,还是假昏倒。皇帝老子看不见,而是在内宫,看着窗外的夜色,“大明,是该换血了……”


第七十二章 一把伞,登朝堂

  (求推荐,求收藏。一下车就发文,太累了。)
  天未亮,杨帆便昏昏沉沉地爬起来洗漱了。雨丝蒙蒙,带着雾气,有一种身临仙境的感觉。杨帆换上一套素衣,拿起一旁的油纸伞,看了一眼右边屋子紧闭的门窗,便匆匆离开。端着提前做好的一碗豆腐脑、两个馒头,钻进了早早便在客栈外等候的马车之中。
  天微亮,承天门前早已经有马车候着了。杨帆雇来的马车,车夫从来没有到这里来过,有些受宠若惊,胆战心惊地将马车赶到一个最不起眼的角落。他可能还不知道,车上坐的这个青年,将成为如今大明朝最年轻的异姓爵爷。只以为是个后生,是前边某个大人物的门生罢了。离上朝还有一段时间,杨帆不紧不慢地吃着碗里的豆腐脑。店家实在,嫩白的豆腐脑,配上酱醋、葱花,热腾腾的,吃在嘴里,就是少了些什么。
  辣椒?
  我怎么没想到,辣椒这玩意儿呢。杨帆觉得有必要找一找利玛窦,问问他知不知道这玩意儿。虽然生在江浙,但辣这东西,太过吸引人了。什么东西,放上点辣油,便是在口感上上升了一个层次。车内的一声拍案,惊得外边正东张西望的车夫一惊。“公子,有……有什么事吗?”
  “没事,没事。吃得太激动了,烫到口了。”杨帆应付道。车夫松了一口气,“那便好,那便好。”将手上的马鞭放在了一旁。
  马车间的距离,看得出一丝的猫腻。有些靠得近的,似乎还能闲聊几句。一般下雨,官员都喜欢坐马车,轿子太小,湿哒哒的不舒服。马车胜于宽敞不漏雨,更重要的是稳当。
  “尚书大人,听说了吗?昨日跪了一整夜的汪瞿、崔寒等人,昏倒了,如今正卧病在家呢。”兵部左侍郎詹城的马车,紧挨着孙承宗的马车,窗口紧挨着一个巴掌的距离。话语中似乎还带着一丝幸灾乐祸的味道。
  “世忠啊,今日无论发生什么事,能忍则忍之,莫要胡来。”孙承宗的马车之中传来低沉的声音。早在将土豆奉上的那晚,孙承宗便看出了朱由检的意思来,昨日更是铁了心肠,跪了这么多言官,看都不曾看一眼。
  一旁的马车可以压低了声音,“大人,难道我们要站在杨帆这边?”
  过了许久,孙承宗才开腔。“不!是站在圣上这边。”
  宫内上朝的声音传至,百官陆续走出车门,打着伞往宫内走去。车夫见大人物都出动了,便喊还在车上吃着点心的杨帆下来。
  “不急,还没到时候。”如今自己是一介草民,这上朝自然只有等传令之后才可以。一般早朝,都是在承天门中进行,俗称“御门听证”,不过这几日,由于事情较大,便设置在了皇极殿内。
  雨不大,如丝。风一吹,更加难用油纸伞遮挡,百官走至皇极殿门前,昨日死跪在殿前的,除了六科给事中外,最大的官职,便是王岚这个右佥都御史了。正死跪在殿门前,不肯起来,脸色难看得不行,也只有三人,撑得下来。
  每有人劝阻,便高呼:“请圣上收回成命!”喊给谁听的,大家心里都清楚。张至发今日特地最后一个进宫,对于还在坚守的几位部下、给事中的同僚,欠身一礼,道:“朝之肱骨,大明有了你们,才不会亡!”他没有跪在这里,不代表他同意杨帆封伯。谁跪在这里不重要,但必须有人跪着,这是态度,代表群臣的意志。
  方有成也在这三人之中,一身凛然,丝毫没有疲倦之色。张至发多看了方有成,点了点头,“在下一定不会让奸人得逞的!”便迈着步子走入皇极殿中。
  没过多久,殿内便传出宣杨帆进殿的传唤声。一声声传递出去,今日的正主,终于是要登场了。殿内的、还是殿外的,甚至整个京城收到消息的官商,都在看着一场无理取闹的封爵。是的,无理取闹。
  但这个无理取闹,一旦由朱由检挑的头,便多了一丝古怪在里边。到底,这个年少气盛的皇帝要干什么?
  刚刚吃完豆腐脑的杨帆,整了整衣服,将一旁的黑匣子背在身后,拿起马车边的油纸伞,朝宫内走去。一身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