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大黄袍-第2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大寿上前了一步,看着杨帆的侧脸,问道:“你不是个糊涂的人。这建奴邀请你过去定是不安好心的。你想想,都兵戎相见了,还盟个屁,他们就是摆了桌鸿门宴,请你送羊入虎口呢。”
杨帆的手敲打在城砖上,抽笑一声,道:“他皇太极若是有心当个西楚霸王,那也就罢了。坏就坏在他想当刘邦,身边又多了个范增一样的角色,那我如何不去会上一会?”
“那就更不能去了。”祖大寿有些担忧道:“虽然交战自古便有不斩来使一说,但是若建奴发难,将你软禁回沈阳,这该如何?反正打不打都是迟早的事情,还不如……”
杨帆拍了一下祖大寿的肩,打断了他的话,“老祖,我一直有件事情想问你,你我都出生入死过,可得实话告诉我。”
“成,你说。”
杨帆看着那粗狂的国字脸,一字一句道:“我想问的是,当初大凌河一战,倘若吴襄的大军没有及时赶到,你会怎么做?”
“嗨。我当什么问题呢。这算哪门子问题。”
“你说便是。何可纲战死了,那你呢?是选择战死殉国。还是投降?”杨帆问的,一般人即便是不愿意投降。恐怕也会腆着厚脸皮说选择战死殉国。祖大寿战降过两次,这是历史,但是人家是敢战,可有些口水党,整日在庙堂上说着忠君爱国,最后开城投敌的,往往就是这些口水党。
“杨子,还记得当初凌河城,就剩下一座空城。我说万一建奴进来,发现你了,就投降的话吗?”他严肃地反问道。
“记得啊。当时我坐在城楼上,呼喊着擂鼓送行,这辈子也忘不了的事情。”杨帆这话倒不是矫情说说的,没有上过战场,体验过生死一刹那的人,不会明白那是什么样子的感受。直到如今,杨帆还时常在梦里做到当年的那场景。他从来没有忘记过那峥嵘岁月。
“实话说。若是最后一刻,吴襄的大军不来,只要晚上一刻,差不多要喊投降了。毕竟都是命。我的命还有这一万余手无寸铁的农夫。不能就这么白白的死了。”
杨帆笑道:“那你不怕有人在背后戳你脊梁骨?”
“那都是后话了。我祖大寿当初在宁远征战的时候,哪次不是血战沙场?不过都是有把握拿下的场面。那次真的是赌上性命在陪你玩了,也是没有法子。但真的到了那个地步。咱一定投降。还是命重要,名声什么的那都是死后的事情。”
“投降以后呢?”
“投降以后?他皇太极要是还让我带兵。咱就逃回来,还是条好汉。倘若是不让老子带兵了。咱也乐得,省的每日刀光剑影的。”祖大寿眯着眼,娓娓道来。“对了,你问这事情干什么?”
杨帆笑道:“要是我被俘虏了,这就是我的选择,明白了吗?”他缓缓走下城楼。等祖大寿反应过来时候,杨帆已经走远了,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呢喃自语道:“明白,明白个屁啊。杨子你脑子是不是有病,都想着俘虏了还要去……喂……”
天渐渐黑下来,跨过辽河的盛京城,真的是迎来了一场晚来的骤雨。黄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说下就下,砸在盛京的皇宫瓦檐上,然后汩汩地流下来。皇太极端坐在殿内,等着雨停歇了,便移宫入寝。倒不是现在不能去,而是这会儿过去,那乳娘和妃子都还在侍弄自己的幼儿,他反感婴儿的哭啼。
还未坐多久,一把油纸伞入殿。他眯缝着眼,借着一道闪电隐约看清了那个身影。侍卫还未通禀,他便道:“去,给范学士接伞。”
过了半响,范文程来匆匆进来。由于走得太快,半边的衣裳被斜打过来的雨点淋湿了,有些狼狈。叩礼拜见之后,范文程才匆匆说道:“皇上,杨帆来辽地了,估计现在就到山海关了。”
如今孙传庭督师宁远,消息的来源开始变得闭塞起来。这杨帆来辽的消息还是在山海关埋下的一个探子传来的。那个探子消息也不是很清楚,只是提到杨帆从京师出来了,这才让范文程火急火燎地跑过来禀报。
“那你准备如何做?”身为大清皇帝,若是皇太极亲自前去辽河会盟,难免太过隆重,这安全也是难以保障。无疑范文程是最好的代表。策反、安抚一事,这个汉人显然深得他的心意。
“三个字。拖、稳、劝。首要做的,便是拖,这场会盟拖延的时间越长越好,最好谈个三五六月,等到朝鲜、西蒙战事一完,那更是完美。”
皇太极眉头一皱,“拖个三五个月,他们难道不急吗?”
“所以第二字,便是稳。时不时得给他们透露一种想要稳定辽东局势的甜头。商而不和,眼下大明情势稍稳,杨帆能够来辽,定然是想要争取更多的时间来积蓄国力,所以前二字,估计也是他所希望的,我们不如将计就计。”
皇太极眉头稍展,又问道:“这劝,我看就不必了。时机成熟,软禁便是。这样一个奇才,真放在大明,朕寝食都难安。朕可不想做什么西楚霸王,能留则留,即使不能为我所用,也不能为他人所用。”
范文程点点头,道:“那就按皇上的意思办。”他看了看皇太极的印堂,道:“皇上正值壮年,操持国务也要适度,这样大清国才能兴盛。”
“好好好。呈文程的吉言。早些回吧,这湿衣难免着凉。”
“谢皇上。”他缓缓退出殿门。(未完待续。)
第478章 孙承宗(上)
高阳城的日头,相比较一个月前,已经不是那么骄了。夏末秋初,这风吹在脸上,也不那么的闷了。秋高气爽,秋雨未下,西伯利亚的冷风时候还早。城门口不少的闲汉,凑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无聊的事情。
几骑骑兵飞入城门,除了扬起的尘土让他们眉头皱了皱之外,没有任何惊讶之色。他们太习惯战争了。宁远这里的人,看多了打仗,也就不再那么惊讶了。第一次建奴入侵,夺走了宁远四城,后来孙承宗出兵又夺了回来,来来去去的,这里的城墙,都还是坑坑洼洼的。
那个靠在城墙的上掸了掸灰尘,道:“咱这高阳城,啥时候能像那锦州城一样,披上个‘铁王八’。”他双手抱着后脑勺,道:“你瞧瞧这泥糊的墙,一口唾沫都能打个洞,上个月俺去锦州探亲,那家伙,这城楼都跟铁王八似的,可硬了。据说啊,这城墙都是嵌了钢筋灌了一种叫水泥的玩意儿,刀剑砍不动,连炮弹都轰不开,可硬实了。”
“兄弟,问你个事儿,这孙承宗孙督师的府邸怎么走?”身板略单薄的赌九站在辽地汉子面前,整个就小了一圈。
“小兄弟你找孙督师?”
赌九呵呵一笑,道:“唉,唉。也不是找孙督师。这找孙督师家的管家,这菜价要商量商量。”
“哦,卖菜的是吧。”他指了指城里头,道:“好找的很,长街往后走。一炷香的功夫,就看得到宅子。”
“唉。唉,好嘞。”赌九笑了笑。走开了。
几个汉子看着那小个子,背后嬉笑着:“这小身板板,比娘们的都要小个一圈,真孬。”
……
……
孙承宗年事已高,自从京师回来之后,便一直住在高阳城,不曾出任为官。日子过得淡如水,却丝毫不能掩盖住他当年的光辉。脚下的这些土地,失而复得。如今的关锦宁防线。都是他的手笔,也护住了大明几十年的倾覆危机。两人叩门,在孙府门前等候着。杨帆很久不曾见到那个固执的老头了,想起当初的老人,他也是感慨良多。
没多久,管家立马就府门打开,让杨帆两人进府去了。
那个老人刚刚从后边急急忙忙的出来,看见杨帆一身长衫站在堂前,老泪纵横。“来了。”他并不是不了解大明当初风雨飘摇的危机,当朱由检暴毙那一刻,收到消息的他恸哭一声,呼道:“大明亡矣!”病倒在了府中。
然而后来杨帆等人一系列的举措。仿佛是妙手回春一般,无论是大明的朝政、赋税还是国内的局势,都稳定了下来。他还想着能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大明朝做些什么的时候。杨帆已经做得足够出色了。
“好久不见了,孙老。”杨帆行了一个晚辈礼。让赌九到院子里待一会儿,自己扶着浑身都在颤抖的老者。将他扶到了主位上。“这次来辽地,顺道来看看您。”
“好,好。”孙承宗点点头。他稍稍梳理了一下思路,想着自己要说了。由于太过激动,连言辞都理不顺了,道:“如今的朝政,还稳定吗?”他挑了一个最关心的问题,毕竟这关乎存亡安危。
“一切安好。新皇登基,朝局清明。”
“那便好,那便好。”孙承宗吃了颗定心丸,才想到茶水未上,连忙喊刚刚出来的孙子去倒些茶水来。
等茶水的时间,他才笑了笑,道:“听说你和徐家的姑娘成婚了?”
“恩。年纪也不小了,按照您老当初的话,三十岁,孩子都应该读书去了,还光棍一条不像话。”杨帆笑道。阳光照在堂前的台阶上,孙承宗灰白的络腮胡子蜷曲着。他不时捋着,“也是。我三十的时候,儿子都有仨了。你能和蓉丫头修成正果,挺好的。”不知道为什么,两人说来说去,除了开头提到些政局稳定否,聊着聊着大抵都是些家长里短。
一盏茶的功夫,杨帆感觉聊得也差不多了,寒暄总有个度,再谈下去,就没有什么可以付之一笑的话料了。京师死的人多,两人心里都明白,再往深了谈,徒升唏嘘感慨罢了。
杨帆放下茶盏,道:“孙老当初设想着,是如何平定辽东的?”
“平定辽东?”
杨帆点点头,道:“建州的那些女真人跨过长城,攻打辽东,如今更是建都盛京,难道孙老没有想过打回去?”
“想当然是想过。你有不是不明白如今大明的国力。当初万历年间,三大东征都打过,那时候若是那群打鱼放羊的敢反,准一炮打到建州。可如今内忧外患,国库空虚,守都困难,谈何打?”
“也是。”杨帆说道。历史上打少数名族,除了汉唐明初这几个时代,其他的基本上就是被虐的份了。他又问道:“如果真要打,孙老可否给点意见?”
孙承宗眉头一挑,沉默了片刻,问道:“如果打,那么得看人马多少了。”他知道杨帆不会无的放矢,肯定是要闹出点动静,才来询问的。
“昨日孙传庭刚刚和我说了,五万关宁军,如果在加上三万蒙古骑兵,你看拿不拿得下沈阳?”
“拿下沈阳?”孙承宗沉默了。片刻,他才道:“若是真是有这八万精兵,朝廷也允许出兵,拿下沈阳的话……也不是……还是……”他也吃不准到底该如何说了。等了片刻,才喊自己的孙子,从书房拿出一张细致的地图出来。
当初在凌河城,杨帆便细致地将辽东的地图画出来,后来更是每个辽东的将军人手一副,准确的将山、河都记录了下来。孙承宗看着地图,道:“接下来的话,我只说一遍。听过以后,就当是翻了篇,别太过执着。”
杨帆看着孙承宗的眼睛,道:“你知道为什么皇太极会设这么一出会盟吗?”他凑近了,道:“朝廷里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场鸿门宴。”
“难道不是吗?”孙承宗胡子摩挲着。(未完待续。)
第479章 孙承宗(下)
杨帆道:“天下人皆知,如今大明国力渐衰,中原灾情不断,绝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