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明大黄袍-第1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帆发现,绝大多数的棺椁都是用朱砂画着记号的,还有不少,整个棺盖上,都涂满了神秘的符号。这个最大的岩洞已经被他找个遍,似乎是很不好找,一共七口棺,没有一口是符合的。他之所以让小竹子将他放在二十丈的位置,便是这附近的岩洞相聚都很近,几乎一脚就跨过去了。
他听了听外边没什么动静之后,便走到崖墓的最外边,一手扶着崖壁,一只脚直接跨了出去。两个崖洞只有一步之隔,杨帆才敢做如此危险的举动,不然这样的杂技动作杨帆才不能做呢。他冒生命危险了。
等到他跨到第二个岩洞的时候,惊讶的发现,这里头和刚刚那个崖洞又有区别。因为别的崖洞都是外宽内窄的,而这个却是外窄内宽,开始进去的时候,杨帆还要低着头,到后来,及时抬着头都还差半个头高才能碰得到顶壁。(未完待续。。)
第316章 棺上刻吾名
这边的崖洞,比起刚才那个,似乎要大上不少,可是一眼望去,杨帆竟然没有看到悬棺的影子,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他往里边走了几步,发现还是没有什么踪影,在往里边,就是黑洞洞的一片了。
不过杨帆忽然感觉自己丹田处的那两股力量有些蠢蠢欲动的样子,往四肢百骸流过去。杨帆的瞳孔,再次呈现出一金一蓝的瞳焰。他看到了那最幽黯的崖洞里,似乎有一口悬棺,静静地躺在那里。
然而,就是在那一瞬间,他深刻地感觉到,那口悬棺,似乎是在等待自己的到来。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当他走过去的时候,整个崖洞,这有他脚步的回荡声。然而在他的耳畔,依稀传来窸窸窣窣的呢喃声,如同仪式的禅唱。他已经站在了那口悬棺之前,窄窄的一口棺,似乎高度只有他向前看到的那七口棺的一半高的样子。
他的眼睛能够很清晰地看清楚,那棺盖上的图案。如同一幅星辰图一半。古代的人,总喜欢将自己未知的事物,用自己丰富的想象来寄托对于未知事物的解释,或者说是认识。所以才有了神明,才有了星象,才有了形形色色的图腾。当中的七颗用很大的朱砂描绘出来的星辰,呈勺斗状,看样子是北斗了。
杨帆下意识地朝勺尾望去,从那勺尾找下去,果然,一颗四个尖角,画得最大的北极星,在棺盖的最中央。他赶紧去找棺头。看看有没有符号,若是没有符号。说明是无主之棺,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他要找的衣冠冢了。
当他的眼睛从一边的棺头望过去时。他愣了好久,竟然吃惊到说不出话来。“我……这……”他瞳孔中的瞳焰渐渐熄灭。他想好好冷静一下,来回想一下刚刚见到的是不是真的。如果说这一口口的悬棺,在常人眼里已经显得足够阴森恐怖了,那么在如何恐怖,都绝对没有杨帆刚刚看到的那两个字来的恐怖惊悚。
杨帆努力是自己保持镇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那棺头上边那两个红色的字符上去。红色有驱逐邪恶的功能。比如在中国古代,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官吏、官邸、服饰多以大红为主,即所谓“朱门”“朱衣”;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红色。
所以,在古代的棺椁、壁画上,有很多运用朱笔的地方,包括道家的符箓,这些都是用作驱邪避灾的。棺头上的两个字,杨帆很熟悉。就是“杨帆”二字。正因为如此。杨帆才感到恐惧和害怕。如果是恶作剧,那么这个给他开玩笑的人,未免也太厉害了。
这些棺椁,看上去都是历经了上千年的时间了。然而上边的朱砂依旧鲜红。但红归红,上边的符号,总不可能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吧。可是棺椁上的那两个字符。就是正正方方的楷体。娘的,难道千年前的古越人就会写这样的楷书了?这不是瞎扯吗。
最最让杨帆毛骨悚然的是。那个杨字,若是这个杨字是这样的“楊”。他或许还好受点,大不了当成有人想整他,亦或是诅咒他早点进棺材,偷偷放在这里的。关键蛋疼的是这个“杨”。杨帆之所以不怎么爱写字,就是因为这简体和繁体还要在脑子里转换一遍,他才敢写出来。不然写出来的东西,人家看不懂,这就尴尬了。
所以,当他看到简体的杨字时,第一感觉不是亲切,而是毛骨悚然,背后一阵恶寒。这已经不是什么恶作剧,亦或是其它的了,而是一场阴谋,一场以杨帆穿越过来而产生的阴谋!
他咽了一口口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喉咙如同灌了胶水一般,连吞咽都感觉困难。他的双眼有些紧张地从棺头挪开,开始去看悬棺内部到底有什么。然而,即使是杨帆有穿物透视的能力,但无论他如何看,都没看清楚这口悬棺里边到底有什么东西。
古人经受了太多的战争和灾害之苦,梦寐以求的就是宁静和太平,先辈的遗愿选择了将尸体安葬于凌空绝壁之上的崖葬,让祖先在一个青山环抱、碧水环绕、宁静幽美的环境中得到永远安息。当时的人坚信:‘弥高者以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报‘,他们就把祖先的棺椁抬上溪流边陡峭的绝壁,放置在几乎与水面垂直的天然岩洞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特的悬棺景观。
如果是祈求安宁和太平,那么这个神秘的人,又为何要将他的名字刻在一口历经千年的棺椁之上呢?
杨帆的脸色有些惨白,以前,他一直相信,自己的穿越是一个意外,或者说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安排,让他来拯救这个黑暗年代的大明百姓。可是如今,当他看到棺椁上那两个简体字时,他有些动摇了。动摇了他最初的想法,他的穿越,可能是……一个人为策划的阴谋!对,没错,就是一个阴谋!
如果是阴谋,那么又是图谋什么呢?换句话说,又是什么目的,让他从一个蜗居在城市的宅男,穿越了几百年,来到这里呢?如果那个幕后黑手真的有这样手眼通天的本事,那有何必让自己穿越过来,来当一枚棋子呢?这样的解释又说不过去。
他越想越头疼,他有一种冲动,想要揭开这口悬棺,或许这个秘密就在里边。他想要的答案,或者就在里边吧。
他在棺盖上摸索了一会儿,感觉并没有棺钉。也许这口棺椁根本就没有封死。
带着揣测,他的手渐渐移动到最前端。
咔!
果然,这棺盖很轻。杨帆一只手就可以挪开来。然而他的手停住了。杨帆在想一个问题:那个操控这个阴谋的人是不是也准备着,让杨帆打开这口棺椁。那么这口棺,他是开还是不开呢?(未完待续。。)
第317章 衣冠现
“这似乎是一个死局。”他自言自语道。如果不开,万一那个谋划这场阴谋的人根本没有料想到杨帆会上崖墓,也没有这么凑巧,发现这口隐秘的棺椁,那么他不开,或许就永远也发现不了当中的秘密了。
如果开了,万一就是这个幕后黑手布局中的一环,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陷得更深了呢?
杨帆迟疑了很久,瞳孔之中的瞳焰渐熄。他感觉每次亮起瞳焰的时候,当体内充满了能量之后,他的大脑就很难冷静下来思考问题。这确实是个烧脑的问题。似乎开与不开,都很犯难。确实如此,无论杨帆怎么抉择,总有一种可能,要么被套路,要么走出套路。
他呼吸了一口气,岩洞内空气有些浊。杨帆呢喃道:“顺心意。顺心意。”
他的手已经按在了那口衣冠冢的棺盖上,缓缓往下挪去。瞳孔之中的瞳焰再次亮起,他看到确实是衣冠,没有尸体。随着棺盖的挪动,一顶十二旒冕冠。冕冠是汉服中冕服里的冠式,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冠式,始于周代,也称“旒冠”,俗称“平天冠”。
唐以前,十二旒最为尊贵,是帝王的专用。到了明朝,除了一些重大祭祀活动,这样的冕冠基本已经不用。他看到的这顶冕冠有非同寻常,通体用金丝编织,上边的旒穿着通红的宝珠,十分华贵。
等再往下拉的时候,他眼中更加的吃惊了。如果说金丝能够长存千年而无变样。那么下边的这件黄袍绣九龙的九龙帝袍,能够长存千年而不腐,确实是有够吃惊的了。然而。似乎被传得神乎其神的悬棺,并没有什么卵用的样子。
杨帆眯着眼,将棺头上的那个红色的字用那柄未开锋的绣春刀一下一下的刮去,呢喃道:“如果你要我相信这是天意,那我就偏偏不信。”他不准备将这口棺挪出去。惹人非议的事,他并不会这么傻乎乎地去做。
如果这口棺椁就这么永远放在这幽黯之中,那么。即使是那个幕后黑手希望他看到的,并且明明知道他需要一口衣冠冢,想要杨帆将这口棺带出去。那么杨帆就这么干放着。既然他看过了。知道里边是什么了。不管这是不是那个幕后黑手留下的手笔,那么无疑,杨帆做了一个最好的选择。
他看过了,但是他不做。最难的抉择。往往也可以找到最简单的抉择。杨帆起身。缓缓朝外边走去,“七星拱北辰,真当老子有帝王命吗?呵。”他摇了摇头,外边走去。看过一口棺之后,他感觉到,似乎所谓的悬棺,其实并没有什么卵用,所谓的正一道千年之秘。也许就是那老张家自己沽名钓誉之说罢了。
没有秘密,往往就是最大的秘密。
他走出崖洞。站在泸溪河前眺望着。他最不能放下的,就是那个简体的“杨”字了。如果不是一个洞悉共和以后文字变化的人,又为何能够写出这个简体的“杨”字?九龙帝袍也好,十二旒冕冠也罢,就算杨帆手上还握有传国玉玺,那又如何呢?
这已经不是一个说自己是皇权天授就能够做皇帝的时代,即使百姓再愚昧,也知道皇帝姓什么,除非是他杨帆带着这金丝十二旒,穿着那九龙帝袍,跟那帮泥腿子闯贼一起去造反了,那或许还有做皇帝的可能。
想了这么多,杨帆低头望去,发现小和尚还在和那个老道士在两个竹排上对抡。什么悬棺,根本就是蒙人的。
然而小和尚打得很认真。这个守墓老者实力与他相差不了多少。所以对抡起来,小和尚反而还占了上风。终于,小和尚突然发难一拳,直接将那守墓老者打入了江中。杨帆这才发现,原来这少年僧的竹筏上,已经放着一口悬棺了,也难怪,那个老头会这么紧追不舍。
少年僧看了看周围没有动静之后,赶紧将竹排撑到阁台边上,然后朝上攀上去。
“小施主,你在哪儿?”僧一竹气息有些局促,大战之后,他的内力也消耗了不少,自然有些接不上气力。
“这儿呢。”杨帆朝下边招了招手。僧一竹抬了抬眼皮,一脚踩在石缝上,凌空一跃,便到了杨帆所站得这个崖洞上,问道:“小施主找到衣冠冢了没?”
“没有,不找了。不知道小竹子你有什么收获?”
僧一竹脸一红,也不知道是刚才大战之后,血液回流还是被杨帆的这一声小竹子叫的,挠了挠头,道:“小僧翻遍五十丈上的悬棺,终于是找到了一口空棺,若不是那个老道士阻挡,早就来找小施主您了。”小和尚看了看泸溪河,双手合十,作揖念道:“阿弥陀佛,也不知道这个老道士如何了,真是罪过罪过。”
杨帆白了一眼这个小和尚,你把人家打下河的,现在还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