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166部分

汉明大黄袍-第166部分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94章 人艰不拆(下)

  “好了,你们别争了。我来问你们几个问题。如果当时我不告诉你们,这大旗在这山丘上,而是藏在某个地方,你们还会这么果断的往上冲吗?”
  “先生如果没有告诉的话,也许不会了。”一个学生犹豫道。
  卢成蹲在地上,想着杨帆说的话,道:“如果先生不告诉城旗就在山头,那我们也许就不会输了。”
  “切。卢小子,你放什么马后炮!输了就是输了,还犟嘴。”
  卢成瞥了一眼那些有些壮的陈子,呢喃道:“白痴。”
  “卢成,你讲讲。”
  “我们当时站在山丘上,是因为军旗已经固定在山头,大家都是明着来,有目的的。我们不但要护好军旗,还要警惕自己不要被击中,所以才会败仗。如果军旗是隐秘的,我们不知道他们,他们也不清楚我们在哪里,这样才能真正模拟战场。”
  杨帆微笑道:“很好。今天我要将的,就是一场战争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情报。我们所说的探子,那只能算是情报的一部分。一个真正的情报系统,应该要能掌握敌军基本的信息、动向。敌军的数目,装备,这样才能够知己知彼。就像卢成说的,军旗就像是目标,就拿我们当初的那场大凌河之战来说吧。”
  “当时,我们通过情报,洞悉了建奴要来围攻凌河城,准备围城打援,将我们的精锐——关宁铁骑围死在城中。当时,我们来了一招偷梁换柱。城中早就不是关宁铁骑,在那日大雾时候。北上突围。关宁铁骑以及锦州军队拦腰突击,直接打得建奴慌乱逃窜。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知道,没有情报,一万关宁主力军被困死在凌河城内,还能够有那场凌河大捷吗?”
  杨帆道:“情报工作,若是根据《孙子兵法》,可细分为“乡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五种,五种间谍同时都使用起来,使敌人莫敌我用间的规律,这乃是使用间谍神妙莫测的方法。所谓“乡间”。是利用敌国乡人做间谍。所谓“内间”,是利用敌方官吏做间谍。所谓“反间”,是利用敌方间谍为我所用。所谓“死间”,就是制造假情报,并通过潜入敌营的我方间谍传给敌间,使敌军受骗,一旦真情败露,我方间谍不免被处死。所谓“生间”,是探知敌人情报后能够生还的人。”
  “可是如今。建奴的谍报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内部,而我们却浑然不知。其中,我在山西太原地方的晋商,便是其中之一。可见这些汉奸走狗之可恨。”
  讲完今天的内容之后,杨帆又讲了些基础的格物学、算学。他不要求所有人都学习军事、格物、数学,只希望有些人能够痴迷上它。像孙元化那样的热爱。杨帆想过,一个月。用一个月的时间来摸索出这些孩子的兴趣爱好,再分成几个小组。
  除了儒家经义之外。其他科目至少选修一门,当然,如果对几门感兴趣的,也可多修。这就好比是大学的选修课和必修课。选修可以不选,但要走出书院,选修的科目至少有一门。这些孩子都还年轻,若是花上十年的时间来锤炼,磨砺。在一方面有所造诣,不说成为什么大师级别,但至少做到精通可定是没有问题的。
  ……
  行之匆匆,行之匆匆。
  爬山坡,已经有些气喘。“杨帆,有件事有必要和你说一下。有些不速之客不请自来,今日已经被我打退回去了。你最好有个思想准备。”
  杨帆一愣,道:“什么个意思?”
  “东林书院的一群才子书生,前来赐教了,说是要和我们不器书院讨教一番。”这书生才子,几个山长自然不会由于小辈赌气,而去掺和这档子事情,难免有以大欺小之嫌。若是派学生迎战吧。一个个都是七八岁的小屁孩,说出去岂不是欺我不器书院无人?
  说来说去,也只有行之、杨帆以及李郁欢三人,可以勉强应战吧。
  不对!
  杨帆忽然看向行三痴,道:“我们为什么要应战?”
  “啊?”行三痴一惊,“难道避而不战吗?”
  “关键是我们为什么要应战?”
  “可是……我……已经接下来了,就放在三天之后……”行之有些尴尬道,“人家都欺负到我们头上来了,怎么能够随便他们胡来呢?”
  “那行先生,行天才,行老师,就由您出马了。我还有事,想走了。”
  行之道:“我年纪比他们长一生肖有余了,和小辈去比,难免有些以大欺小,所以要真比,还是得由您和郁欢两人顶着。”
  “滚!”
  山丘上传出来一声怒吼。
  人生如此艰难了,这行三痴还来找麻烦,这不是典型的找抽,是什么?
  杨帆还没有平复多久,陈王廷也爬了上来,道:“杨爷,大事不好了。”
  “房子点了还是大棚爆炸了?”
  陈王廷一愣,以为杨帆在开玩笑,认真而又严肃道:“那倒是没有。只是金陵城中又多了家奇物斋,卖的东西和我们京师卖的一模一样。我打听了,不仅仅是金陵城,连无锡、苏杭都有奇物斋的分店。我们的东西虽然精致,但对方的价格跟低。”
  杨帆脸一黑,这特么才赚了多少天,抢生意的精明鬼从京师撵到了金陵来了,而且下手狠得扫遍了整个江南。价格能不便宜吗,皇帝老子的店,这人工费、税钱,扣下来之后,可不比自己便宜嘛。
  杨帆有些想日狗了。这……都说人艰不拆。他已经滚回金陵了,还有这么多惦记钱,惦记这,惦记那的小屁眼。人生如此艰难,雪中没有送来炭,偏偏屋漏偏逢连夜雨,这还能不能好好玩了。无奈的杨帆,只好准备今夜苦思冥想一夜,看看能不能做出点独门东西来,挽回这桩子大买卖,毕竟金陵市场已经被他刮出了一层油,赚了也有小五千两了,反正过年是够用了。
  唉,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饭碗就别抢啊!(未完待续。。)


第295章 糟心的惊喜

  这一晚,不器书院的三楼,破天荒的亮起的烛灯。吓得杨帆雇来的看门管家半夜撒尿时尿了一手,赶紧系好裤腰带往跑去。天杀的,这是哪个找死的,连院长定下的规矩都敢破,在书院三楼点灯,等于找死嘛不是!
  腾腾腾,管家登上三楼。
  烛灯旁边的杨帆回过头,看着老管家愤怒的神情,问道:“有事吗?”
  “啊?哦。夜深了,院长要不要来点宵夜什么的?”管家脑筋转得也不慢,不会蠢到指责杨帆在三楼点灯,连忙改口问道。
  杨帆顶着两个黑眼圈,道:“随便来点吧。”他确实有些饿了,晚饭就没回庄园吃过,从山丘哀嚎着下来,就赶走了李郁欢,独自一人,在三楼坐到现在。
  “好,好。”管家赶紧下楼,去后院准备。天了噜,这规矩真的是给守规矩的人定的,他今天什么都没看到,什么都没看到。
  糟心事情一大堆,杨帆今夜是注定难以入眠了。书院来的那些人暂且不去理会,这些书生没什么本事,也就和你动动嘴皮子,吹吹牛,吟吟诗。关键是奇物斋竟然如此迅速地开到金陵,不仅是金陵,还有江南各个地方了,这才是令杨帆最糟心的。这本来是他手上的一块肉,就这么飞了实在有些不甘心。
  于是乎,杨帆就坐在书院的三楼,点上了自己立下不能点的烛灯,想着是不是有什么东西可以捞上一笔钱的。首先吧,带电的肯定发明不出来。杨帆能够想起肥皂、玻璃。以及胡乱捣鼓出来的塑料,已经要对还未出生的高中化学老师感恩戴德了。至于让他学爱迪生发明灯泡。就算发明出来了,一只都卖不出去。没电的时代。就算有发电机,要人家买个灯泡,再买一大堆发电产品,那些富商一定会以为杨帆疯了,点个蜡烛就搞定的事情,还折腾这么多玩意儿干什么。
  所以,一律电器产品就被杨帆第一时间给卡掉了。然后,就没然后了。杨帆实在想不出,还能够搞出点什么。既能吸引眼球,又是独一无二的。
  老管家送上来几个馒头,以及一些酱料。这年头,贫农能吃到饭就不错了,这白面馒头更是奢侈,还蘸酱,过分奢侈了。“馒头老仆稍微热了热,本来想做点面,怕时间长了。院长饿得慌,就先送点馒头来了,若是您还饿,我在给您做些面条。”这老管家是地道的北边人。杨帆以前在京师带得习惯了,吃面也吃习惯了,就专门找了个北人管家。
  “不用麻烦了。”杨帆抬起头。问道:“老孔,你困吗?”
  “啊?”说不困那是瞎话。“院长还有什么吩咐的吗?”
  “你坐下,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就去睡吧。”
  “哦。”老孔坐在一边。
  杨帆吃着馒头,问道:“你感觉书院里缺什么东西吗?”杨帆想想了,“这么问吧。你觉得你现在最缺什么?”
  “院长是要听实话?”老管家年纪大了,怕冷。两只手互插在袖子中。
  “老孔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矫情了?”当初中介介绍过来,杨帆看中的便是老孔能够下厨,人还豪爽。若是遇上个爱在心里边打小算盘的,杨帆真是嫌累。
  老孔伸手,挠了挠头,笑道:“那还能缺啥,缺钱呗。”
  “额……这个月银钱马上就发了。”杨帆知道,老孔无儿无女,赚来的钱就喜欢喝酒吃肉,对于寻常人家来说,这简直是奢侈的败家老头。不过老孔不在乎,人活着,那怎么活舒服就怎么来,难道把钱攒起来买棺材吗?他是历来就不信轮回这一说的。
  “除了钱,你觉得活着少了点什么吗?”
  “酒,肉。”
  杨帆眼皮跳了跳,道:“你走。别来打扰我了。”
  “哦。院长你也早点睡哈。”老孔打着哈欠,感觉莫名其妙,便下楼了。杨帆站在明窗前,若是在都市,现在这个时候,还是灯红酒绿,烟火繁华之时。城市的夜生活,才到最尽兴的时候吧。可他放眼望去,灯火无几,看上去似一片无星的黑空,与天相映。
  他吃了口馒头,呢喃道:“也许,这个时代,真的不需要那些操蛋的玩意儿吧。”他想了很久,想到曾经的一个笑谈。假使伽利略、牛顿、爱迪生活在中国古代,能不能探究、发明出那么多东西来。
  答案是否定的。
  以前杨帆可能有所怀疑,现在很确信。因为在这个农耕经济为主体的大国,每一个家庭,都是一个小的循环。他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只要没有外力来破坏,就会一直循环下去。如今,即使国难当头,但威胁的来源,还是自身的内部矛盾,以及同样落后的后金女真人。那么,即使短暂思潮的涌现,也会随着旧王朝的覆灭,新王朝的诞生,渐渐趋于原先那个小生态循环中。
  因为科学自然,它对于王朝统治没有帮助,所以,被遗弃在角落。随之,中华民族就这样由大国,在几百年的时间里,逐步沦为没落的王朝。
  桌上的油灯跳动几许。杨帆坐回到桌前,想着,如果这是时代,开满了工业的工厂,在木质的红砖黑瓦中,亮满了白炽灯。或者说,在东街西巷跑满了小轿车。且不论它的油,它的电,从哪里来,也不论是否能制造的出来。
  单单就穿着大褂,开着轿车,在充满着工业气息的街巷中,读着四书五经。这是农耕时代的进步还是破坏呢?或许想得有些多,但是他觉得很有必要,对这个时代负责。一个思想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