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汉明大黄袍 >

第143部分

汉明大黄袍-第143部分

小说: 汉明大黄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骁王爷好大口气,那么,我卜算子要怎么做,更加不用你朱启指手画脚!”卜老道闭目,感受风吹进来,拂过自己这张苍老的脸庞。“任何人,都有权力把握自己的命运。任何人!你也见过那个小女孩吧。老铺街的那个小女孩。这是苏青要向天道挑战,留下的手笔。”
  “笑话!挑战天道?要死的,不会多活一天!”
  卜算子依旧摇头,酣然而笑,“敢赌吗?”
  “有何不敢的。你说赌什么?”
  “江山。敢吗?”
  指风呼啸而来。老道依旧闭目养神。那细长的手指,在月光下化作锋刃,直戳卜老道的太阳穴位。就在一寸距离的时候,老道的手掌恍然间出现在太阳穴上。
  指风息。
  朱启胸口起伏,眼神凌厉道:“如果再让我听到,别说拼了老命,就算千军万马,都要踏平你和全真龙门派。”
  老道掌心一翻,夹住风中吹来的桂花瓣,“如果再敢对老道出手,不会像今日那么轻松罢手。”他放下手,道:“活着,才是资本。然而你已经再吃别人的老本了。所以老道说你不服老,怎么,不服?”
  “哼!”朱启只知打不过,也不在口舌上逞能了,甩袖离去。卜老道负手而立,望着明月,呢喃道:“向死而生。苏青,这就是你留下的手笔吗?”明明是他自己亲口说出来的,这一刻,他却质疑着自己刚刚说的话。
  窗扉关实,年纪大了,无论是朱启,还是卜老道,睡眠质量就差了,有一丝光,就影响短暂的睡眠时间。他必须得睡了,若是老了,就要保护好自己衰老的零部件。
  老道入眠,梦中手中长剑,斩尽满山黄花。幽香入窗,老道动了动鼻子,轻声呢喃哼哼几声……(未完待续。。)


第253章 长风舫

  十几日后,舟行至扬州。几人上岸,陈王廷负责派遣码头专门负责扛货之人,将船上的一些东西运上岸。几日闲来无事,杨帆如今也无重担压身,自然格外悠闲。瘦西湖边,丹桂飘香,杨帆独自一人,走走停停。卜老道上岸前边已经人影无踪。朱启也是神出鬼没,带着小皇子离岸便走了。
  行之本是打算与杨帆同游瘦西湖,但想到在扬州逗留时日不多,打听到几位故友,有的在扬州做官,有的隐居在此,便欣然前往。杨帆一人,也落得个清净。这是他的故乡,是生他养他的故乡。五亭桥、望春楼、四桥烟雨,江南好风光,江南人的柔,都体现在了这水、这桥上。
  湖中画舫往来,上岸时,便已是黄昏。至此,瘦西湖最繁华的时刻即将到来。杨帆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能将楼阁与船联想在一起,造出了游艇的前身——画舫。晚秋日落得快,画舫上红灯点起,杨帆也想看看,究竟这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在古代是有多繁华。他踏上一座靠岸的画舫。
  立马就有下人带他入舫。
  “公子来得正是巧。今夜,长歌舫有诗会一场,届时扬州名妓芊芊姑娘将会奏曲高歌,不知道公子有兴趣参与否?若是夺得个诗魁,不仅有银子拿,还有与芊芊姑娘单独相处的机会哦。”
  杨帆摇摇头,笑道:“没兴趣。”那个下人顿时笑容一滞,道:“公子真的没兴趣?这芊芊姑娘乃是我们扬州歌妓当之无愧的第一人。难道您就不想拥有和她单独相处的机会吗?只要十两,十两银子。就可以参加本次诗会。公子。你可要把握住机会啊,这诗魁的彩金可是有五十两银子。这还不是重头。关键是有能和芊芊姑娘相处一晚的机会,您难道不想要吗?扬州城的公子哥。有多少想目睹芊芊姑娘芳容,愿意千金相赠,都不得而见。”
  当真是温柔富贵乡,若是西北,这十两银子,可以足足买上几石的粮食,够全家老小活上好一段日子。没想到在扬州,就这么随随便便的一场诗会,都要十两银子。不过杨帆倒是想看看自个儿老家所谓的这些风流才子。到底能有多少斤两,便丢给下人十两银子,道:“好,那便去上一去。”
  杨帆也明白,今日进了这画舫,不被痛宰一顿,那是不可能的了。那个下人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一听杨帆被说动了,两只手搓动着。笑道:“那个……公子啊,今日诗会可是人才济济。你看,像江都徐遇常徐公子,还有兴化的钱申齐钱秀才。那都是小有才名的。你看,你若是再花上二十两,在下给您找个上好的座位。能够让帷幕后的芊芊姑娘看到您。凭借您这幅身材俊貌,岂不是如虎添翼?你看如何。”
  杨帆也是服了这能说会道的巧嘴。摇头道:“座位就不必了。”
  “那好,小的这就带您过去。现在趁着诗会还有一段时间。公子是否需要叫上点酒菜?”
  “恩,拿些酒菜过来。”杨帆下船之后,还没吃上口东西,也有些饿了。一入画舫中央,所谓的诗会,不过就是中央阁台,用帷幕遮起帘子,四周放了几十把椅子,还有一些果盘、酒壶。
  人还未起,杨帆自然不可能直接坐在这边先吃起来。下人将他带至楼上一处雅间,“公子您稍等,酒菜随后就到。”杨帆点了点头,手指闲敲在桌面上,四处看着画舫之中的布置。这艘长风舫,是扬州最大的画舫之一。停靠在湖边,人在上边走动,丝毫感觉不出是在船上。
  画舫布置典雅。花卉、梅瓶、书画皆摆置有序。就连扶手、桌椅,都是用一些流畅的线条简单勾勒过,大气典雅,不失精美。可见扬州工匠的心灵手巧。杨帆忽然想到自己可以找些扬州工匠,到时候将那子弹给造出来。
  当然,他本可以将子弹也好,枪也好,图纸统统交给京师大内的那些工匠。相信以他们的水平,不出一个月,就能将图纸上的枪,直接给琢磨出来。但是,正如他这次出京师一般,他信不过。这枪,便是他最大的资本,到时候大乱真的起时,也许这将是扭转败局的秘密。那么,他就不能让这瞬发的子弹枪交由一些连自己都信不过的人。
  楼下才子也好,豺狼也罢,反正披着鲜衣,束着头发,都是一副风度翩翩的样子。相互作揖恭维。正是菊黄蟹肥时,杨帆可没工夫和这些真君子也好,伪君子也罢的去作揖熟络。阳澄湖的大闸蟹上桌,沾上镇江老醋,这叫一个鲜美。
  等到杨帆一连干掉了两只大闸蟹之后,楼下的场子也暖得差不多了。才子佳人,落座饮酒。中间阁台,乐师吹奏声渐渐成曲。杨帆擦了擦手,下楼去领教领教这所谓的诗会,到底有多少的花头。杨帆站在一处角落,虽说位置有些偏,但恰恰可以纵观整个诗会场地。
  “刘兄,好久不见。”
  “张公子,幸会幸会。今日这诗魁,看来是您的囊中之物了。”
  “哪里哪里,应该说这芊芊姑娘,是刘兄的红颜知己了。”
  周围几人,拱手互吹。搞得整个诗会,就他们几个活人似的。
  “切,吹牛皮谁不会。老子还说这诗魁,就是本公子闭着眼,用脚写,都是我的呢。”一边传来一个不是那么和谐的声音。杨帆循声望去,这一望,可望出事情来了。他擦了擦眼睛,以为是自己看错了,便又凑近去看。
  这块头,这脸,娘的,这不是马沛文那死胖子吗?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以凑上去看了看,还没看清楚,这死胖子便将头回了过去。吃着桌上的石榴,将那石榴籽肆意地往外吐。
  杨帆想要凑上去看看真的是不是马胖子,被一边的下人拦住。
  “这位公子,诗会就要开始了。您就别走动了,若是有什么需要,交给小的去办便是。”(未完待续。。)


第254章 赛诗会(上)

  杨帆退了回去,摇摇头,道:“没什么。”反正这死胖子也跑不了,等等再去找他也无妨。琵琶声和着二胡、长箫一出,顿时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了中间那帘幕后边,抱着琵琶半遮面的女子身上。那些还要收拾那死胖子的几人也压住了心中的怒火,看那曼妙的身姿,在帘幕之后朦朦胧胧,听得如痴如醉。
  曲终,人醒。
  帘幕之后传来轻盈莺语。“小女子芊芊,今日,诸位公子在此以诗会友,小女子也喜吟诗,若能有公子作出好诗,小女子将单独为其歌舞三曲,以表倾慕之意。”
  “哈哈。在下刘昌平,见过芊芊姑娘。”靠近阁台的地方,一个青衣男子站起来,手中纸扇一合,拱手笑道。
  帘幕之后,女子颔首一礼,道:“刘公子有礼了。”然后将琵琶递给一边的丫鬟,自己坐在台上的一方小茶几后。
  “姑娘芳名,在下早就有所耳闻。今日虽为谋面,便已经感受到了姑娘身上的才气,若是能够一见,实在是刘某人的福气啊。”他手上纸扇一转,恭维道。
  “臭蛤蟆也想吃天鹅肉,也不掂量掂量自个儿的分量!桀桀。”
  扑哧。
  哈哈。
  “谁?那位在刘某人背后恶语伤人!”刘昌平气得满脸通红,手指按在纸扇上,脖颈青筋暴起。然而并没有找出是哪个人说的。周围一些人,也不会无趣到帮刘昌平指认,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活。傻子才会干。
  “刘公子稍安勿躁。坐下来喝杯茶消消气。这诗作,心境也很重要。若是为了一桩小事恼羞成怒。没了诗性就不好了。”帘幕内传来女子心平气和的劝慰。刘昌平作揖一礼,道:“姑娘说的是。刚刚就当是茅坑里的臭苍蝇嗡嗡响。在下就不计较了。”
  女子侧头,朝一边点了点头。丫鬟上前,道:“今日第一题,对联。”
  丫鬟朝一边挥了挥手。下人将一张屏风遮在了帘幕前。
  台下之人有些议论纷纷,“不是说好是赛诗大会吗?怎么还有对联了。”一边还有人怂恿道:“对联,那岂不是文博兄最拿手的。”那人用肘推了推一边的好友,道:“文博兄待会儿可是要大展身手了哈。”
  屏风后传来女子的声音,“今日本是赛诗大会,但作诗也不是人人出口成章。立马信手拈来的。这对联也是有趣,小女子今日呈出来,也是希望能找到对出下联之人。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芊芊姑娘出联吧。这对联可难不倒在下,若是对的上来,又有和奖赏呢?”
  帘幕后传来女子的轻笑声,道:“公子若是对的上来,小女子同样歌舞三曲,来博得公子一笑。”丫鬟走过去,将屏风上的四个卷轴打开来。书卷刷刷滑落。两卷有字。两卷空白,看来是缺了下联。
  众人将注意力集中在了上联上,小声地念了出来:“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浆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经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一个上联,小拳头大的字。足足写了两列,可见是个长联。乍一看。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十,都齐了,意思连贯,就是将了赶考路途艰辛。这要是对下联,确实有些难。满堂才子不时发出嘶嘶的抽气声。这对联确实不简单。对联讲究工整,数词要对数词,形容词要对形容词,名词就要对名词,动词就要对动词。而且还有平仄讲究,这上联越长,下联就越难对,确实是个比较难的对联。
  屏风后边的女子又道:“诸位若是能对的上来,觉得工整的,便可以提笔上前来。这赋诗的题目,小女子也先说了,诀别为题。”
  “诀别?”
  “诀别诗吗?”一位身板有些佝偻,想必是读书时候凑得太近,要把书都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