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鼎宋 >

第47部分

鼎宋-第47部分

小说: 鼎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弟子作托,能够晋身开派宗师,何乐而不为。

    出书的事简单,也就是整理一下中学数学的内容,印书也简单,程四叔就在广都开印书坊,这事王冲就当是兴趣,每ri抽点时间随手为之。

    已经扩展到经义治事两斋的礼仪培训是王冲眼下的大事,顾八尺对王冲此行也大加赞赏,认为这是兴君子仪,复古礼。

    可王冲哪里是复古呢,他完全是照后世的礼仪模式,填充此时的礼仪内容而已,这般糅合完全不存在障碍。

    上一世看似因为社会节奏快,所以大家在礼节上没太多讲究,实际很多东西是被压缩到了“微礼仪”里面,“礼”依旧无处不在。

    人总是有xing情之别,有亲疏之分。不注重礼节的人在交际时很容易留下不好印象,或者造成诸多误会。

    握手的男女之别,时机之差,打招呼的身体语言,对话时的表情和眼神,这些细微之处,都蕴涵着“礼”。是不是知礼,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和心xing,更能体现出这个人是不是尊敬他人,以及值不值得尊敬。

    王冲上一世带着若干人的销售团队,在这方面虽然比不上礼仪专家,却是老于实战。

    对销售来说,“礼”更重要。不过出于行业差别,王冲很鄙视其他行业那种视客户为上帝,百般奉承谄媚的“小人之礼”。搞it是卖技术和服务,尽管本质上还是从客户那掏钱,但it销售得摆足了专家顾问的架子,是以客卿之礼面对客户。

    不管是社交之礼,还是工作之礼,上一世很多“xing情中人”都斥以“虚伪”、“戴着厚重的面具生活”。王冲对这种论调嗤之以鼻,尊重他人,才是尊重自己。家人相处都得互相尊重,体现尊重的就是“礼”,凭什么要求别人接受你的赤~裸心xing,而当别人展露心xing时,你又要以价值观审美观的不同,鄙视或者唾弃别人?

    人是社会动物,需要抱团取暖,但同时又有个xing,需要自己的空间。“礼”就是调整距离的润滑剂,大家都认同并且遵循“礼”,社会才会更和谐。

    有时候,形式的确比实质更重要,就如“礼”。

    当然,在九百年前的此时,宋人的“礼”讲究太多,毕竟有大把的时间没处使,大把的钱财没处花。王冲只选择个人形象作为培训重点,衣着、谈吐、动作、表情,这些环节上,王冲都开列了细致入微的清单,有了具体到每个小动作的模板。

    “笑有微笑小笑中笑大笑之分,不是可以放浪形骸的地方和时候,绝不可昂大笑!中笑即张嘴,也以咬半个炊饼为限!小笑最为适用,标准是……露八颗牙,大家都以鲜于为例。”

    “随时随地,都要记得挺胸抬头!男儿不止膝下有黄金,脖子也该是铁打的!不卑不亢说的是什么?不随意低头,也不随意仰头!大家都以范小石为例。”

    “面对天地君亲师以及尊长,脖子也得软,对我这个尊长,以陈子文为例,对顾八……顾教授,以我为例。”

    “真要表达你的不屑,记得标准动作:负手侧身,下颌斜上,视线仰四十五度角……以宇文为例。”

    王冲甚至都不必制定具体标准,拉几个人出来作为典范,将这些或肃正、或亲和、或张扬的形象特点揉在一起,揉出了一个集多人气质于一体的君子仪。

    小半个月下来,最基本的举止表情培训稍稍有了进展,宝历寺的和尚就成了实战对象。

    生员们集体去烧了一次香,宝历寺的住持就来找顾八尺告了状。

    “秀才们一个个面僵sè滞,若行尸走肉,作揖行礼似提线傀儡,见人便笑,皮笑肉不笑,吓煞人也!喔弥陀佛……”

    住持惴惴不安地问:“是不是这些ri子寺中功课作得少了,漏泽园的yin气溢了出来,以致秀才们身附游魂?”

    正吃茶的顾八尺噗哧一下,茶渣从鼻孔里喷了出来……

    主持的投诉压到王冲身上,王冲对垂头丧气的生员们道:“你们可知为何出了岔子?因为你们的礼只有形,没有神!我让你们学读书人的样子,这样子可不仅仅只是皮面功夫!”

    王冲张口就歪曲了圣人之言:“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这说的是什么?说的是礼乃内心之义的外扬,义是什么?异于芸芸常人!我早先就说过,要将自己视作读书人,要有读书人的本心,便是此意。要从心底里就自觉是读书人,是君子!”

    再接再厉,又歪曲了一句:“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shè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这说的是什么?说的是一旦你自认是君子,跟其他人就不同了。常人锱铢必较的东西,在你眼里就不值一提!所以你没必要跟常人去争死争活,就算是争,大家和和气气,场上比过,场下喝酒,如此而已。”

    生员们若有所思,自此之后,夜里经常传出“吾乃君子!”的梦话。

    寒风已起,已至腊月下旬,许光凝与卢彦达接连莅临县学新舍视学。让两人颇为讶异的是,前来拜见的百来名生员竟然个个气质沉凝,举止得体,府学里那些饱学多才的士子也不过如此。

    “姓甚名谁?可学通了哪一经?”

    许光凝特意挑出了一个鼻梁歪着,形象最猥琐的生员问。

    “学、学生陈振字子文,幸蒙大府谙察,学生经文虽还不通,却通了君子立身之道!”

    这个陈子文最初一瞬间还在哆嗦,可一股浩然正气再升了起来,撑着他清晰地回答着。流畅的行礼,以及头腰间那不卑不亢的韧度,让许光凝暗自赞叹,的确能见一分君子气。此时再看,这人也不显猥琐了。

    “顾教授教导有方啊,学问确是其次,更要紧的是德行……”

    许光凝转身夸赞顾八尺,却没见身后陈子文两眼翻白,仰面就倒,左右学生一把扶住,将他当了傀儡一般撑住。

    有了这般经历,卢彦达再来时,又挑中了品相最差的陈子文,表现就更让人满意了。

    “这仅仅只是开始……”

    两位长官视学,都很满意,传话说期待公试成绩。生员们欢呼雀跃,王冲却浇了他们一盆冷水。

    “不仅能在尊长面前守得君子之风,还得在你们家人面前也能展露君子之风。光靠言行举止是不够的,还得知更多礼。”

    快到年关,王冲准备在放假前给这些生员,尤其是治事斋的生员脖子上再挂根胡萝卜,免得他们觉得已经有了修行,年假后只回来一部分。

    “趁此机会,你们该多知一些婚丧嫁娶,年节往来之礼,回去纠正家中之礼。如此也让家人知道,你们在县学没有白待,你们成了真正的读书人。”

    这话吸引住了众人,他们真要回家去,总得展露点东西,光靠那点君子礼是不够的。如果能有理有据地指出家中年礼的缺漏错误,家人自会另眼相看。

    这事王冲就没办法当老师了,不过父亲王彦中的私塾已经散学,王冲准备把王彦中拉来上《礼记》课,让生员们带一些古礼回去过年。

    “你就一时半刻不得安生!”

    王彦中嘴里训斥,却是动了心。不愿入县学,担学职,但不等于不愿教书。

    “我可不会教那些繁琐无用的古礼,不过纠正今礼谬误,倒是正礼之行。”

    王彦中找到了借口,让王冲对这伪君子又多了一层认识。

    而当王彦中端坐课堂,以铿锵嗓音,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论起古今之礼,学生们听得痴痴如醉时,王冲觉得自己赚到了,搬来了一尊大佛。

    这是理所当然,王彦中教了多年孩童,又怎会是木讷刻板的教书先生?把握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的功夫,那是王冲望尘莫及的。

    顾八尺的感慨更深:“你爹若愿就职县学,我都愿退位让贤……”

    接着他说到王冲几乎快忘掉的事:“说到易学,我学得太杂,远不如你爹的易学纯粹。不过要入门的话,倒是杂一些更好。”

    王冲这才记起自己的学问事,也好,县学诸事已经上了轨道,而且马上要近年关,自己也该埋头进学了,就从易学开始吧。

    “教授就当我一窍不通,从头开始吧。”

    王冲真是一窍不通。

    “无易不成学,不通易,学问再深,也是无根之木。”

    室外冬ri寒风,室内王彦中娓娓而述,顾丰侃侃而谈。

第四十四章 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就在王冲的脑子里,但他就如看天书,听了顾丰的解说,才总算拿到开门的钥匙。レ♠思♥路&netbsp;   易学的基础是占卜,上古之人占卜先是烧乌龟壳,根据烧出来的裂纹作预测,巫祝为此总结出了一套“裂纹成像”的规则,用来解释各种卜象。之后又展出了用蓍草占卜,将裂纹之像化为数字,前者为象,后者为数,渐渐统一到了《周易》上。

    《周易》实际就是一本算卦手册,当你算得什么卦时,在书里去找对应的卦辞解读吉凶祸福。算卦的过程庞杂而繁复,江湖相术的重点正在于此,但易学的重点不在这个环节。一般而言,算卦主要用蓍草,简算也可用铜钱,总而言之,目的是获得两个数字。【1】

    这两个数字各自对应八卦之一,所以要取八的余数。例如9和1o,取余数为1和2,按照八卦卦序,乾一兑二离散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就得到了外卦和内卦,也即乾、兑。外卦在上,内卦在下,这就得到了一个复卦,也即周易第1o卦,履卦,卦名为天泽履【2】。

    光有这一卦还不行,还需要一个数字,获得变卦。这个数字怎么获得,算法也各有不同,但核心与最初获得的两个数字有关,再取6的余数。例如最简单的是9和1o相加,取6余数为1。

    要谈变卦,就要谈爻,每个单卦是三横构成,每一横就是一爻。一长为阳爻,也称九,两短为yin爻,也称六。复卦是两卦构成,就有六爻。每爻的位置也各有名,从下往上数,分别是初、二、三、四、五、上【3】。

    所谓变卦,就是变爻而得的新卦。例如得余数1,那么就在初爻的位置变卦。如果是阳爻则变作yin爻,yin爻则变作阳爻。

    这么一来,就能大致解读周易了。最初获得的复卦有卦辞,例如天泽履,卦辞是“履虎尾,不咥人,亨”,而变卦在初九爻,则有爻辞“初九,素履,往无咎”。

    周易不仅有卦辞和爻辞,每条卦辞还附有《彖》、《象》、《系辞》,此外还有《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总称为《十翼》,据说是孔子所著。

    大多数人都以易测命,占卜吉凶,而对儒士来说,易就是一门学问。巫祝时代虽早已落幕,但对君权和人心的影响力却散布到了天文、星相、史官等领域,而基于周易所立的吉凶祸福预测观念更深入到了方方面面,大军出征前都要搞搞占卜的形式。

    这一套传统绵延下来,在王冲看来,周易几乎就如《圣经》一般,对人心的影响根深蒂固,以至于办什么大事,不在周易里找到理论依据,就难以立足。

    随着儒学兴盛,周易渐渐被儒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十翼》托孔子之名,借周易谈立身处世,谈君子之德,这就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