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北宋闲王 >

第492部分

北宋闲王-第492部分

小说: 北宋闲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颂请赵颜他们坐下后聊了几句,得知他们这次是要去深水港时,另外一手创立了深水港的王师约也在时,这让苏颂不禁大喜道:“原来王驸马也在,刚巧下官有件事相求,不知王驸马可否答应?”

“哦?苏知州请讲,若是王某能做主的,一定不会拒绝。”王师约听到这里也有些奇怪的开口道,猜想着苏颂有什么事情需要求到自己?

“其实这件事对王驸马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前段时间深水港的官员前来采购粮食物品,说是深水港那边的粮食有些短缺,刚好我们琼州这里倒是出产水稻,所以下官想收购些粮食运到深水港去,一来可解深水港的缺粮危机,二来也能让琼州多一条收入。”

听到苏颂所求的竟然是这件事,王师约立刻大笑着开口道:“苏知州客气了,这本来是件一举两得的事,王某哪有不同意的道理,等到我这次去了深水港,就和港口的官员说一下,让他们优先采购琼州的粮食!”

看到王师约一口答应,苏颂也十分感激的起身道谢,说起来王师约和陈国公主现在虽然离开了深水港,港口那边的主官也是由朝廷那边指派来的,但是因为他们夫妇在建设深水港时出了大力,港口中的大部分官员都是他们一手提拔的,所以像采购粮食这种小事王师约也可以做主,别人也根本没有反对的理由。

不过赵颜听到他们两人的对话却是有些不解的向王师约问道:“姐夫,我记得以前深水港的粮食物资不都是向交趾采购的吗,怎么现在港口的官员反而跑到琼州来采购了?”

深水港本来就是在交趾那边的飞地,四周都是交趾的领土,所以港口需要的物资一般都是从交趾采购,这样一来便宜,二来也方便运输,现在跑到琼州采购就显然有点远了,而且还要用船往深水港那边运,很是麻烦。

听到赵颜问的这个问题,苏轼等人也都好奇的看向王师约,甚至连苏颂也同样不知道深水港为什么忽然跑来自己这边采购。不过王师约听到这里却是叹了口气道:“三弟你们有所不知,交趾这几年恢复了一些实力,所以也越来越不老实了,比如去年该交的赔款就拖了好几个月才交,另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小动作,比如对我们深水港进行封锁,使得我们采购不到需要的物资,无奈之下港口的官员才开始向外采购。”

“哼,看来交趾还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我看咱们现在就上报给朝廷,让朝廷出兵再给交趾一点教训!”这时曹嵩一脸怒容的道,虽然他已经是个商人了,但是身为将门之后,遇到这种事第一反应就是用兵,反正现在大宋也从灭夏之战恢复了过来,实力更胜往昔,教训一下交趾简直太容易了,甚至灭掉他们也不是什么难事。

赵颜听到曹嵩的话却是微笑一声道:“这种事哪里还用得着朝廷出手,这次我接管海贸,大哥也把水师交给我掌管,必要时咱们直接把水师调过来就是了,若是交趾还是不知悔改,那可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赵颜这次接管海贸可不仅仅只负责商业上,而是军政一把抓,说起来这也是赵顼对他的信任,否则换做其它的任何一个人,恐怕赵顼根本不敢把这么大的权力交给一个人掌管。

听到赵颜手中竟然还有军权,苏颂也不禁惊讶的看了他一眼,不过想到陛下与赵颜感情深厚,对他这么信任也可以理解,因此也没有再说什么,不过王师约听到赵颜的话却是大为兴奋的道:“三弟,若是你能调动水师那就太好了,以前我和你大姐只能让水师协助护送船队,却根本无法调动他们,这才使得交趾越发的嚣张,这次一定要狠狠的教训一下他们,让交趾知道谁才是南海的主人!”

看到王师约兴奋的样子,赵颜就知道他之前肯定在交趾受了不少的气,否则不会如此高兴,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教训一下交趾的信念,若是他们还是不肯认清现状,那他也不介意直接吞并交趾,反正这里已经不止一次被中原王朝征服了,不过这次他若是吞并交趾,那就绝对不会再让他们脱离中原王朝的掌控!

聊完深水港的事,苏颂终于有机会询问赵颜来琼州的原因,他可不会认为赵颜带着这么多人只是为了来拜访自己,毕竟他可没这么大的面子,让一位亲王和三位驸马都一起前来。

赵颜来找苏颂的目的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于是他就把自己参观造船厂,感觉大宋现在的造船工艺有许多改进的地方,但是他本身并不懂得造船,所以想要改进也无从下手,刚好苏颂在机械方面十分精通,对于造船也很有研究,所以才想请他帮忙的想法讲了一遍。

听到赵颜的话,苏颂却露出沉思的表情,他倒不是不愿意帮赵颜的忙,而是因为他现在是琼州知州,平时的公务虽然不多,但却不能擅自离开,赵颜想要他帮忙造船,两人肯定少不了要有一些交流,可是赵颜又不能长时间留在琼州,所以这就形成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他就算是想帮也帮不上啊。

赵颜看到苏颂犹豫的表情,当下也猜到他心中在顾虑着什么,因此立刻笑着开口道:“我知道苏知州在担心什么,不过这件事也很好解决,现在深水港越来越繁华,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海港周围却还没有一个正规的造船厂,只有几家维修船只的作坊,根本无法满足港口的需求,所以我打算在琼州这里建座大造船厂,这样一来可以满足深水港对船只的需求,二来也能带去琼州的经济发展,三来苏知州也可就近指导工匠们改进造船的技艺!”

“妙啊!殿下这个一举三得的办法可真是太好了,若是能够把造船厂建起来,肯定可以带动我们琼州的经济,另外琼州岛上遍地都是树木,可以为造船提供大量的木材,降低造船的成本,实在是太划算了!”苏颂这时也是一拍大腿道,今天上午他还在为琼州贫穷的现状发愁,却没想到下午就琼州找来两条财路,这下他再也不用担心治下的百姓生活太过困苦了,另外他的政绩也出来了。

不过还没等苏颂高兴太久,很快他又忽然想到一件事,当下皱起眉头道:“殿下,您在琼州办造船厂的办法虽然解决了下官的许多顾虑,但是您不可能会长久呆在琼州,下官对造船的研究也有限,若是没有您的帮助,恐怕对造船技术的改进会很缓慢,这可是个大问题啊!”

对于苏颂的这个担心,赵颜却是再次大笑一声,伸手拍了拍旁边的苏冲道:“苏知州怎么忘了还有苏冲呢,他可是我们格物学院的优秀毕业生,而且还专攻物理,另外听说他也深得苏知州的真传,这段时间就让苏冲跟在本王身边,我会把自己想到能够对造船有帮助的东西告诉他,让他详细的记录下来,到时再回来与苏知州商讨,这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说到这里时,赵颜顿了一下接着又道:“另外琼州这里虽然贫穷了一些,但刚才子瞻兄也说了,这里风景优美特产丰富,实在是一个居住的好地方,说不定日后本王人在这里修一座府邸长住,到时也能与苏知州随时交流。”

听到赵颜前面的话,苏颂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有自己儿子在中间传话,算是勉强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后来听到赵颜夸赞琼州物产丰富,苏颂却禁不住苦笑一声道:“殿下真会开玩笑,琼州这里除了产水稻外,另外也就是水果和海鱼多一些,其它的实在没什么拿出手的物产。”

“咦?苏知州不知道吗?你们琼州可是一座宝岛啊!”赵颜这时却是故作惊讶的道,现在的琼州还没有被开发,所以很多资源都没有被发现,不过赵颜却是知道的很清楚,这些资源才是他送给苏颂最大的礼物。

第六百三十八章黎族乌烈峒

东方的天际才刚刚放亮,乌烈峒的峒头昭曲老汉就早早的起床,扛着镰刀下了田,虽然他是乌烈峒的峒头,但除非峒中发生什么大事,他才能出面处理,其它时候他也没什么特权,每天也同样要下田干活,否则他的小孙子可就没香喷喷的大米吃了。

峒是黎族内部的一种组织,其实就和草原上的部落差不多,一个峒或几十或几十户聚集在一起,主要是以血缘关系组成,每个峒都有固定的地盘,峒内部的人员都只能在自己的地盘活动,一旦发生越界的行为,很可能会引发争斗,另外峒内部若是发生矛盾,一般也是由峒头出面调解。

昭曲老汉扛着镰刀来到自己的水稻田,脱下草鞋就下了田,现在水稻都已经长到膝盖高了,田地里的活也不多,昭曲老汉主要是把水稻田里的杂草割了,然后带回家喂猪吃,可惜现在水田里的鱼还太小,否则倒是可以捉几尾回家给自己的小孙子做蒸鱼吃。

昭曲老汉今年已经六十二了,虽然在后世看来年纪并不算很大,但是海南这边环境恶劣,特别是黎族的生活条件更差,一场疫病下来就可能把一个峒给灭族,更别说平时的一些小病和毒蛇猛兽之类的也同样可以要人的命,所以像昭曲老汉能够活到六十多岁,已经是整个峒中年纪最大的人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才能够做上峒头的位置。

乌烈峒算是附近比较大的一个峒了,整个峒中一共有三百多户人口,加在一起足有上千人,这也使得他们在拥有一片比较好的土地,事实上乌烈峒西面就是大海,平时粮食不够时还可以打渔,另外其它地方的土地也比较肥沃,每年随便在地里撒点稻米种子就足够全峒的人吃喝了。

昭曲老汉活了这么大的年纪,自认为早就把世事给看透了,而且对于现在的日子他也十分满意,乌烈峒在他的带领下虽然不能说称霸一方,但至少附近也没有人敢招惹他们,另外他这一辈子生了五个儿子六个女儿,虽然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没长成,有的是病死了,有的是被山里的野兽咬死了,不过剩下的都已经长大成人,女儿全都出嫁了,儿子也都成家了,去年他最小的儿子也给他生下一个小孙子,胖乎乎的十分可爱,昭曲老汉喜欢坏了,每天都恨不得抱着孙子不撒手,现在小孩子终于长牙能吃东西了,他又忙着给小孙子多准备些好吃的,一定要让他长的又高又壮,这样长大了才不会受人欺负。

一想到家里的小孙子,昭曲老汉就感觉心头一热,手下干活的速度再次加快起来,好早点回去抱一抱自己的小孙子。

不过也就在昭曲老汉眼看着就要把一块水田的杂草割完时,忽然只见一个人影跌跌撞撞的从田埂上跑来,边跑边大声喊:“爹~爹~,你快……快点回去吧,汉人的大官来了!”

听到这个声音,眼神不怎么好的昭曲老汉立刻知道来的人正是自己的小儿子,说起来在他三个活着长大的儿子中,他最疼的就是这个小儿子,虽然按照黎族的风俗,儿子成亲后就会与父亲分家,不过昭曲老汉却硬是让小儿子自己住在一起,平时帮着他带着孩子,惹得他的另外两个儿子都说他偏心。

“汉人的大官?是不是那个宋知县又来了?”昭曲老汉有些不在意的问道,他们乌烈峒属于琼州文昌县治下,文昌县的知县姓宋,昭曲老汉以前曾经去县城见过对方,另外那位宋知县也时常下来走访,所以两人倒还算熟悉。

“不……不是,这次不是宋知县,而是由宋知县陪着一个大官来了,另外还有一帮人一起来了,我看都不像是普通的汉人。”昭曲老汉的小儿子着急的解释道,若是只有宋知县一个人来,他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