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在三国杀怪升级当战神 >

第331部分

在三国杀怪升级当战神-第331部分

小说: 在三国杀怪升级当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军要问明年是否会干旱?”吕布向几人说明来意,后者闻言却是不由楞了一下。

    “有人给本州牧写了封信,言今年暖冬,明年或许会出现干旱的情况,甚至有可能会出现蝗灾,各位都是乡里最有经验的老农,各位以为是否如此?”吕布询问道。

    “将军!”年纪最大的一个老农佝偻着身子,缓缓上前,“老朽以前见过两三次这样的暖冬,第二年的确会有干旱,同时会出现蝗灾……那两次蝗灾,第一次老朽的爷爷和奶奶饿死了,第二次老朽的父母和弟弟饿死了……惨啊!”

    “对对对,以前我们也经历过一次这样的情况,漫天的蝗虫,好可怕!州里的世家说,则是老天爷看不惯当今的皇帝,所以降下了灾难。说起来,当时还集合了我们,去献上祭品,希望蝗神早点离开。”其他几个年纪小一些的农民也不由得交头接耳起来。

    “哼,什么蝗神,那些世家倒是懂得算计……”吕布闻言顿时冷哼,李明信函也说了,这个蝗灾会爆发,是因为暖冬,积雪无法冻死土里的虫卵,才让蝗虫大量繁衍。那些世家倒好,直接把这个和天灾和皇帝失德给扯上了关系。

    “咳咳……”陈宫低咳了一声,吕布顿时闭嘴。他才想起来,眼前还有几个老农,不好在他们面前抱怨世家,毕竟很多百姓他们可以不知道县令是谁,但肯定要知道家乡的世家豪绅是谁,要说敬畏,说不得百姓对世家和豪绅的敬畏,比皇帝还要高。

    县官不如现管,不管什么时代其实都适用。

    老农们被请了回去,吕布需要的消息已经有了,看来李明说的没错,明年会有蝗灾。这个必须要提前预防,否则的话明年颗粒无收不说,还会让民心进一步受到打击。

    “而且只要用得好,未必不能让主公更得民心……只是李明要收购蝗虫……他要这玩意干什么,能入药?”陈宫此刻已经帮吕布想好了宣传的手段,同时也不由得大疑惑不解。

    “他从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货色,如今的粮食多少钱,关中的粮食价格可怕一些,一石要一贯;河北也缺粮,两石粮食三贯;听说江东那边一石粮食二百文,我们这里偏偏都要六百文,如果不是日曜限制粮食买卖,我都打算组建商队去江东运粮过来销售了。

    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打算说什么……世家不会允许我们这样,该死的,明明把粮价抬高的不正是他们嘛?!

    我的意思是,你看江东的粮食不过二百文一石,结果李明出一百文一石的价格收购蝗虫。我知道蝗虫晒干之后很轻,所以一石他们也不算吃亏,不过就算入药,他们那边就能抓,用得着要在我们这里收购?”吕布仔细想了想,慢慢分析起来。

    “主公所虑也有道理,若没有足够的好处,李明怕也不会开出这样的价码。不过属下以为,未必没有李明希望通过这样,进一步和主公拉近关系,并且借此给我们送来一笔援助款,方便我们招兵买马。”陈宫是聪明人,聪明人就喜欢过度思考和过度解读,尤其是势力和势力之间,他不认为会有毫无条件的帮助。

    在他看来,李明支援吕布,只是希望他在兖州继续和曹操作对,甚至对抗朝廷、袁术和袁绍,这样他就可以在江东,逐渐部属,然后一点点的蚕食,坐收渔翁之利。

    “哈哈,他愿意给我送钱,我为什么不收!不过我觉得他可不仅仅是为了这些!来人!”吕布笑了笑,随即朝着外面高呼一声。

    “主公!”高顺走了进来,朝着吕布行礼。

    “派人出去,抓一批蝗虫回来,不需要多,一两斤左右就好!”吕布吩咐道。

    “喏!”高顺当即回道,他从来不会去关注,吕布为什么会下达这样的命令。

    “可惜了……”看着高顺离开的身影,吕布不由得叹息。

    高顺的忠诚毋庸置疑,只可惜学习了血爆术之后,使用次数过多,他的潜力被压榨得很厉害,几乎所剩无几。继续使用下去,当他的潜力被彻底压榨完毕,剩下的便是他的老本。在这种战乱的时代,高顺正常情况下只怕也活不过四十岁。

    又过了一个时辰,眼看到了晚饭的时候,高顺带来了一斤活蹦乱跳的蝗虫。

    “拿出一些晒干,拿出一些烹煮……问问厨子如果要煮怎么煮才好吃,水煮的话估计够呛……”吕布看着这袋蝗虫,其实内心是拒绝的,不过出于探索和尝试的精神,还是毅然对高顺下达了命令。

    “喏!”高顺眉头一皱,还是乖乖去吩咐了下去。

    两刻钟后,一盘炒蝗虫端了上来,用油水炒得金黄金黄的,关键上面还有些香菜和红彤彤的不知道什么东西。

    “这是什么?”吕布看了看那些红彤彤的东西。

    “大人,这是辣椒,从南方刚刚传过来,味道比茱萸要辣,不过用来炒菜很香。小的本来只希望用它盖过蝗虫的味道,不过炒出来之后,发现味道还不错……不,非常好!”厨子谄媚的说道。

    吕布点了点头,夹起一只放在嘴里迅速咀嚼,不多时顿时怒吼:“日曜真是好算计!”


………………………………

第22章 大旱的到来

    陈宫见状,自然也明白这道菜味道必然不差,在得到吕布允许的前提下,也夹了一只。

    不得不说,卖相不怎么样,好在厨子很懂事,把头给去掉了,否则的话估计就是看着也不好下嘴。说真的,第一次吃这玩意,陈宫都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吃到嘴里。

    咀嚼了几下,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吃,反而越嚼越香。辣椒的辣味和香味很快就弥漫开来,这反而是最难忍受的,最后讨了一杯茶水喝了,才觉得没那么难受。

    “蝗虫味道不错,就是这辣椒,属下无福消受……”陈宫不断的哈着气,鼻涕眼泪几乎是同时流了出来,此刻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哈哈哈,看来这盘菜,公台无福消受了……”吕布慢慢的夹着,吃着吃着觉得这样不好,又命人送来一壶温酒,就着酒吃,只觉得越吃越香,一斤重的蝗虫很快就见底。

    “这玩意不错,吃着香!就是卖相不怎么样,只要克服问题也不大,难怪李明会大量收购,这玩意抄了拿去卖,卖个三四百文一盘都不成问题,哪里都有好吃的老饕!”吕布仔细想了想,“这笔买卖,你说如果我们来做怎么样?!”

    “主公大才!”陈宫笑了笑,反正吕布也没答应一定要卖给李明,若能成未必不是一笔好生意。

    “不不不,仔细想想拿去卖钱,有点本末倒置了!”吕布想了想,“这玩意按说也是肉吧?我军士卒为了练炁,需要大量的肉食……”

    “李明或许也是基于这种考虑!”陈宫仔细一想,似乎的确是这个道理。相比粮食的价格,肉类的价格在中原更是贵的离谱。毕竟如今大家都在想方设法,让士卒练炁,这样肉类的消耗就变得很大。

    “哈哈哈,立刻命人大量收购这些蝗虫,送入军中!这玩意,一斤算一文钱估计都有一大堆人去抓!”吕布大笑,一文钱一斤肉,要不要那么便宜?!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转眼公元195年到来,194年的冬季是一个暖冬,对于不少百姓来说,这个冬天过得很舒服,也不必担心家里的老人或者孩子会被冻死。

    很少有统治者,回去关注妇幼问题,能保证出生率和健康成长率,李明花了不少的心血,也拖得楚军一支无法北上。相对的,李明治下的人口增长率,也比其他势力要多50%以上,民心也跟着提升了不少。

    到了夏季,天气开始变热,大量的蝗虫开始迅速成长起来,今年春季开始就没下多少雨,整个中原,甚至关中都陷入了缺水的状态,有见识的人都明白,大旱来了!

    曹操、袁绍、袁术和朝廷,如今都在为干旱的问题头痛。这年头可没有天气预报,谁会提前做准备?临时临了的,治下的水利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为了征战一直没有开发地方,直接导致大规模的作物,因为得不到足够的灌溉,开始枯萎。

    关中的粮食价格骤然飙升,从一贯钱一石,提升到五十贯一石,甚至到了最后就算一百贯一石,也没有人愿意出售。世家们囤积居奇,朝廷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刘廷挥舞着来自丝绸之路带来的利润,希望购买粮食,却并没有哪个世家相应出售。

    有钱也能饿死人的时代,在如今看来是多么的滑稽……同时也是那么的悲凉。

    同一时期,徐州境内,以东海郡为界限,南北表现出来的情景却是完全不同。东海郡以北,不少农田已经因为干旱荒废,百姓别说饿死,就因为水道枯竭,也得把他们渴死。

    每天都有中暑而死的惨剧发生,被曹操任命为东郡太守的陈珪,却是束手无策。越是到了盛夏,太阳就越发的毒辣,地表也是越来越干旱,偏偏去年的经费已经都用于军事方面,主要用于征兵和军屯,早已没钱去修缮水利,征发徭役也非常困难。

    东海郡以南,下邳郡却是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情况。这里同样也干旱,不过却种上了耐旱的作物,所有的水道都被疏通清淤,同时还修了不少的水车。长江口的河道,都被扩充了一番,大半年下来,李明调动了将近一百万人,到处修缮了吴越地区、庐江郡、九江郡、广陵郡和下邳郡的水利,这也使得今年的经费,再次朝着内政方面大幅度倾斜。

    好处也在这场大旱到来的时候,彻底表现了出来,本来百姓还很奇怪,为什么官府要他们不断加班加点赶工,宁可多付给他们一些‘加班费’。等到这场大旱到来的时候,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做,本来还在抱怨的百姓,顿时发挥出了150%的干劲,不仅仅是为朝廷,还是为了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乡!

    “长势没有去年好,不过有收成已经很不错了!”广陵郡的百姓看着田里有点萎靡的稻谷,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这样的大旱时期,水稻还能成长起来,这已经算是非常好的结果了。换做是以往,只有靠近河道周围的田地,才有可能有收成,估计也不多。

    官府就是好,清理出了不少的河泥,都拿出来分给各个百姓。这些河泥肥着,有了它们的加入,才有了如今稻谷的长势,可不仅仅是保持浇灌,就能这样的。

    “朝廷都在为干旱的事情头痛,自救不暇,这些可是楚侯力排众议推行的。仔细想想,以前服徭役,哪次会有工钱?”就在这个时候,总会有人说几句话,然后引得大家点头,也不知道是谁最初那么说的,反正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做好事不留名的事情李明做不出来,趁着这个机会扩大宣传,把他的形象建立起来。不开玩笑的说,如今他的治下,因为这场大旱,大部分的百姓更加认可他,而不是朝廷。

    如今再有人说他是西楚霸王之后,甚至真的是,哪怕李明直接自立,他治下的百姓,也会有将近七成以上无怨无悔的跟着他。百姓其实很好糊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跟谁。

    与此同时,在兖州陈留郡和东郡,这里也是中原地区唯一的乐土。吕布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甚至出动了军队,帮忙疏通河道,大兴水利,引黄河之水进行浇灌,这才最大限度的避免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