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第4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吕惠卿坚持认为应当由银行负责贷款,不能把权力交给官府。
两个人在王宁安的书房大吵了一次,连章敦等人都卷入了,王安石硬的像是一块石头,死活不肯改变。
不愧是拗相公,真是够顽固的!
官司闹到了赵祯这里,是用官府好,还是用银行好,赵祯也是举棋不定。
“王卿,正好要改革六艺,要推行变法,朕觉得你应该登台讲课,朕,政事堂的诸位相公,还有太学,国子监,翰林院,所有人都齐集一堂,听听王卿的高论!”
王宁安咧嘴苦笑,“陛下就不怕臣会出丑吗?”
“出丑也是你的事,和朕没关系!”赵祯说完,哈哈大笑。
王宁安无可奈何,只能接下来。
苏轼等人听说,全都兴奋无比,终于轮到先生出手了!
自从去岁,龙昌期,二程,张载,还有无数名士,都开坛讲学,好不热闹,作为六艺的王牌讲师,王宁安还从来没有上台讲课呢!
也该让他们见识一下六艺的实力了。
这帮小子丝毫不担心王宁安会出丑,他们甚至觉得只要王宁安出马,就无往不利,哪怕是臭石头王安石,也不在话下!
几乎每一个人,都沉浸在对王宁安盲目的信任之中。
唯独王宁安,他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为了准备讲课的内容,王宁安把杨曦、苏八娘、萧观音,还有狗牙儿和小太子都叫了过来,几个人排排坐,王宁安拿他们练手了。
这几个人很是有趣,杨曦的文化水平不高,相比苏八娘和萧观音差得太多,而狗牙儿和小太子更是两个孩子,也不知道王宁安在想什么。
只是随着他讲课的深入,杨曦渐渐没有了不耐烦,听得很认真,苏八娘也收敛了笑意,开始小心琢磨,萧观音则是眉头紧皱,神情凝重,至于狗牙儿和小太子,也听得很认真,瞪圆了眼睛。
大半个时辰过去,王宁安才停了下来。
杨曦抚掌大笑,“妾身这么多年,才弄明白手里的钱是什么,老爷,你可真有见识!”
苏八娘抿着嘴笑:“老爷课讲得好,深入浅出,妾身获益匪浅啊!”
就连狗牙儿和小太子也都用力点头。
王宁安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要面对的人,程度天差地别,学问南辕北辙,能征服眼前几个人,等到了课堂上,至少不会丢人。
唯独萧观音,她紧皱的眉头豁然展开。
“王相公,你没有说实话,或者说,你只讲了一半,对吧?”
王宁安摇了摇头,无奈道:“萧姑娘,你没有听过一句话,叫看破不说破吗?”
萧观音哼了一声,“除非把剩下的一半告诉我。”她沉吟下,又说道:“我觉得其中有覆灭辽国的办法!”
王宁安无奈笑笑,将自己的一份书稿,塞给了萧观音,才翻了几篇,萧观音就仿佛捡到了宝藏,欢天喜地跑走了。
……
四月初一,一个伟大的——撒谎的日子。
这一天,赵祯和文武百官,齐集皇家书院的大礼堂,离着讲课还有一刻钟,欧阳修和白发苍苍的范仲淹双双驾临,处理了公务的司马光也急匆匆赶来,在人群当中,还有程颐程颢,还有那位龙昌期,还有王安石的儿子王雱……总而言之,能来的都来了,他们想听听王宁安到底能讲出什么花样!
第525章 “钱”之新解
在万众瞩目当中,王宁安一身月白色的儒衫,坐到了老师的位置上,环视左右,全都是朝野的大人物,连皇帝也加大了,赵宗垕紧紧依偎着老爹,伸长了脖子巴望着,尽管听过一次,他还是很期待先生的宏论。
面对着大宋最顶尖儿的人物,王宁安也是微微激动。
能不能红,就看这一炮了!
“陛下,诸位相公,还要同僚,高贤,翰林院,国子监,太学的先达:王某论学问,连进士都不是,自然不敢给诸公讲什么孔孟之道,如果说王某还有一点熟悉,那便是这东西了。”
王宁安说着,举起了一枚铜子。
“没错,就是钱!”
“屈指算来,成立皇家银行也有五六年的光景,王某摸索出一些心得,和诸公分享。”
听到王宁安谈钱,不少人脸都黑了。尤其是一些有道德洁癖的君子,他们更是忍不住扭头,连龙昌期都听不下去。
面对陛下,面对天下高贤,居然谈俗气的阿堵物,简直倒胃口,世人都说王宁安是奸佞幸进之臣,现在看起来,一点不假,半点不虚!
很多人已经琢磨着弹劾王宁安的奏疏了。
但是赵祯却满脸含笑,面带鼓励,至于贾昌朝、文彦博,甚至韩琦,都丝毫没有怠慢之意,他们神情凝重,侧目倾听。
“所谓钱,从何处来呢?一句话,是挣来的!”
“为官吃俸禄,做工挣工钱,卖货挣利润,种地卖粮换钱……总而言之,是付出劳动得到的报酬——当然抢劫,偷窃放在一边。我想大家不会有疑问吧?”
很多人不太适应王宁安的风格,他们印象之中,大凡登坛讲课,都是越深奥,越玄乎越好,张口闭口就是引经据典,满口圣贤,像王宁安这么平直通俗的还是少有。
赵祯倒是暗暗看了眼小太子,难怪小家伙昨天告诉自己,说先生讲得好,他都听得懂,要是说这些,五岁孩子也听得明白啊!
只是把当官,做工,农民都混为一谈,实在是有辱斯文,在场许多人不高兴,却也说不出什么,毕竟皇帝都没意见呢!
王宁安继续往下讲,“付出劳动,换得报酬,现在看起来天经地义。可是假设男耕女织,什么东西都自己动手制作生产,又自己使用消耗,还需要钱吗?总不能自己向自己买一匹布,一斗米吧?所以说,在上古之时,是没有交换的,道理很简单,上古之民,采集果实,捕获野味,耕种田亩,纺织麻布……产出的东西,全部由一家,或者一个氏族消耗。渐渐的,上古之民,从蒙昧走出来,越来越聪明,动手能力越来越强,有了更好的捕猎工具,懂得如何精耕细作,产出越来越多,此时就出现了交换。大家把多余的东西拿到集市上,和其他的部族贸易,而此时的贸易,是以物易物的。哪怕到了今天,在乡下也有这种情况,还有榷场,我们用布匹丝绸换青盐牛马,就是以物易物,可以说,还残留着上古的风俗。这个过程可能经历了上千年,人们手上的商品越来越丰富,单纯以物易物,不能满足需要,这时候货币就应运而生!”
王宁安又举起了手上的铜钱,笑道:“最初的货币不是这样的,而是贝壳,直到如今,许多和商贸钱货有关的字,还带有贝字,便是明证。钱币从最初廉价的贝壳,渐渐变成金,银,铜,在先秦的时候,各国铸币,形制不一,秦始皇一统天下,统一了货币,便是我们今天沿用的圆形方孔钱。”
王宁安用很简短平实的话,梳理了货币发展的过程。
在场众人却无不皱眉头,王宁安提到的很多东西,全都是真的,他们也在古籍当中看过,只是过去从来没有人这么讲过,也从来没有人如此研究!
经王宁安一说,许多人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诸位相公就不用说了,像司马光啊,王安石啊,他们都有拨云见日之感,尤其是司马光,他忍不住满脸含笑,自己的师父就是有两把刷子,真是不简单!
王宁安故意等了一阵子,让大家消化完毕,然后他继续讲道:“凡事正本清源,弄清楚了货币是怎么来的,很多事情就明朗了。首先,货币对应的是商品,是百姓创造出超过自己需要的产品,拿到市面上去卖,还回来的货币。既然如此,也可以理解成每一个货币,都是一张约书,是整个天下,和每一个普通百姓签订的约书。”
王宁安把第一课选为“钱”,一来是他的确擅长这个,二来,他也想打破儒家士人口不言利的迷思。
新儒学要讲究务实,而最大的务实就是学会赚钱,学会用钱!
“一个农人,他年轻的时候,身强体健,可以种许多庄稼,他把口粮之外的粮食拿到市面上卖,换回了钱。假如他年纪大了,干不动了,也可以用这些钱去买粮食,供应自己的生活。在野兽中间,是弱肉强食,老了,病了,哪怕是百兽之王,一样要饿死。人不同于禽兽,便是因为这个!”
王宁安再度敲了敲桌面上的铜钱,“当然,这个老农也有别的选择,比如他靠着自己的孩子养老,是不是和钱就没有关系了?当然不是,试问,如果没有年轻时候多赚的钱,又如何哺育孩子,没有孩子,又如何养老?所以,总而言之,钱,是一种工具,一种衡量每个人劳动价值的工具,钱就像是一个储物箱,每一枚钱币,都储存着靠血汗辛苦换来的价值,正因为如此,钱才可以随时换成其他商品和劳动。”
……
说到这里,全场彻底安静了。
王宁安的这番论述,可谓是颠覆了自古以来,对待钱的一切看法!
钱不再是丑陋的,满身铜臭也不是贬义词,挣的钱越多,代表你付出劳动力越多,越是能干,那岂不是越有钱,越值得尊重了吗?
大家拼命甩头,不愿意接受这个观念,可是这个念头就像是魔音一般,不断在耳边回荡,久久不散。
连赵祯都露出了思索神色。
“王卿,朕有疑问,假如有人巧取豪夺,为富不仁,那他的钱,岂不是代表别人的血汗了吗?”
“陛下圣明!”
王宁安笑道:“坑蒙拐骗,巧取豪夺,都是用卑劣手段,占据别人的劳动,换句话说,就会有人付出了辛苦,却拿不到回报,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些行为不但人人唾弃,也于国法不容!”
“在这里,我想需要澄清两个东西,一个是钱,一个是利!钱,也就是货币,对应的是所有人的劳动,无好无坏,无善无恶。真正让人憎恶的是利,而且还是不惜泯灭天良,残害别人,图谋不属于自己的暴利……那样的钱才带着血,那样的利,才应该天诛地灭!”
王宁安说着,扫了一眼在座的诸位相公,微微含笑。
“不知道我说的可有道理?”
别人只觉得王宁安是真诚求教,可是贾昌朝和文彦博,还有韩琦等人,分明从王宁安的笑容中读出了嘲讽之意。
似乎这小子口里的小人,就是他们一样!
文彦博到底是厚黑功力深厚,他知道在众目睽睽之下,发作也没有好处,还不如装得大方一点,博得喝彩之声呢!
“王相公一番讲述,实在是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老夫受教了。”
文彦博起身,冲着赵祯施礼,然后又对着所有人抱拳。
“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是后人对圣人教诲,理解不深,想得不透,简单地以为君子就不能谈钱,不能谈利,谈了就是小人!听过王相公的讲解,老夫相信大家不会做如是念头了吧?”
文宽夫也不是寻常人物,他这几句话回敬王宁安,等于说在今天之前,我们的眼里,你就是个钻进钱眼儿的小人,至于今天之后是不是,我们还不知道!
这两位在一问一答之间,已经完成了一次火星四溅的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