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小驸马 >

第83部分

三国小驸马-第83部分

小说: 三国小驸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安置,再设法恢复。”

何后六神无主,闻言点头称是。众人迅速回去取了家眷,皆在太子府聚齐。正待起行,一彪人马过来,为首一人正是王越,何后道:“城中已乱,太子重伤,卿速护驾出城。”

诸人兵马合在一起,声势不小,又有太子府旗号,乱军纷纷避让。将至东门,有西凉骑兵拦路,黄忠呼喝一声,一马当先,率领众人杀出一条血路。出了城门检视,太子亲卫已失一半,只余四百余众,所幸众官及家眷未失。

出了城门十里,诸人皆不知欲去何方。史阿从怀中摸出一封书信,道:“往昔齐侯曾经留下一封书信,言遇险则开。”

何后道:“速速打开。”

史阿打开书信,信上言:“城中若乱,官道截断。速走水路,有船接应。若遇追兵,逢魏得安。”

众人皆知姜述之能,连夜急赴黄河渡口,急急如丧家之犬,背后忽有追兵杀来,从火把数量判断,不少于五百骑。黄忠拔转马头,道:“王越兄护卫车驾先行,太子卫士随我阻敌。”

等候追兵近前,黄忠策马上前,喝道:“你等何人?”

火光中闪出一将,打马上前,道:“我乃西凉董太守麾下骑兵尉李宪。你是何人?”

黄忠道:“我乃太子率卫黄忠,皇后、太子大驾在此,还不下马叩见。”

李宪哈哈一笑,道:“正欲捉拿弑君之贼见功,将士们,随我杀敌建功。”

黄忠只能率兵迎上,虽然部下忠诚,但是兵马太少,西凉骑兵又是精锐之士,杀了两个来回,部下只剩百余,且大多带伤。正在艰难之际,远方又有一标骑兵赶到。黄忠借火光远望,看清来者皆是西凉衣甲,心中不由暗自叫苦。

李宪见远处有兵将急驰而来,黑暗里不知敌我,也勒兵停战,待到眼前,看清是同僚魏延,道:“魏都尉来得正好,这厮正是逆贼护卫首领黄忠。”

魏延打马行至李宪身旁,忽然暴喝一声,疾出一刀,将李宪劈于马下,随即上前割下李宪头颅,大呼道:“李宪引兵作乱,追杀太子等人,实属谋逆之举,众军随我卫护太子,以全忠义。”

众军今夜稀里糊涂,各听将校号令,不知究竟谁是谋逆,如今见魏延杀了李宪,更是不知所措。魏延喝道:“不降者杀!”

李宪亲兵欲逃,却被魏延部下阻住去路,瞬息之间,便被魏延部下杀死。魏延武勇众军皆知,李宪部已失主将,见状纳首归降。

魏延打马至黄忠眼前,道:“我乃义阳人魏延魏文长,奉齐侯之命前来救驾。”

黄忠触起史阿信上所言,不由大喜,道:“太子重伤,正在前方赶路,欲去黄河渡口,文长收揽众兵随上。”

魏延收揽众军,计有八百余众,往前追上何后车驾,合兵行至黄河渡口,一看却无渡船。众人见状,皆看向史阿,史阿苦笑道:“在下只有一信,再无他物。”

黄忠无奈,正要打发人寻找船只,只见身后赶来数十骑,近前一看,为首者却是姜信。众人皆知姜信为姜述亲信家丁,见他来此,顿觉有了主心骨,一齐停下动作,静候姜信行近。

姜信行到近前,行个团揖,道:“追兵将至,闲话少说,众人请随我来。”

姜信说完,引领众人沿河岸一路向东,行了约十里,到了河道宽广之处,大片芦苇横生,只听姜信策马行至芦苇近处,高喊道:“乱起京都。”

芦苇深处忽然摇出一只小船,一位中年船夫喊道:“安送众归。”

等到近前,姜信看清此人,长吁一口气,道:“原来是二哥。”

此人正是姜家家丁姜义,奉姜述之命,在此待命已有月余。见诸军共有一千余众,苦笑道:“只有大船三艘,只能载人数百,如何行事?”

魏延眯眼沉思片刻,道:“无妨,我处有董贼军令,可从陆路通关,只是中间有黄巾阻路,如之奈何?”

姜信接话道:“请皇后、太子、诸官火速上船,我与文长沿陆路东上。”

姜义打个唿哨,芦苇深处闪出三艘大船,行到堤岸近旁。黄忠手下先将刘辩抬到船上,然后荀攸、田丰等卫护何后先行登船,周异、王越各领一班人马,卫护众人家眷分别上船。魏延统领余军跟随姜信,沿陆路一路东行。

大船速度很快,出了司隶,行了不到半天,遇上姜述统领二十余艘战船前来接应。姜述听闻刘辩受伤,火速令随军医士医治。随军医士为华佗二弟子广陵人吴普,虽然不及华佗医术,亦算技艺高超,瞧了刘辩伤势,私谓姜述道:“箭中心脉,已不可救,只能拖延几日。”

姜述心急如焚,却是无可奈何,只得如实向何后汇报。此时京城消息传来,灵帝殡天,刘协继位。何后一夜之间,夫兄皆亡,独子病危,内心悲痛之极。姜述问道:“何家族人如何?”

何后一路只顾逃命,猛然省起娘家,道:“二哥统兵在兖州,却不知京城家眷消息?”

姜述道:“刘协即位,我等皆为叛贼。卫将军若不知情,必为所害。”

正在此时,典韦来报:“姜信传来消息,其与魏延领兵东归途中,遇到大将军旧部护着何家族人前往济阴,两路人马合兵往投卫将军。卫将军闻知内情,集合部下众军,欲起兵为兄报仇,请示皇后意见。”

姜述道:“卢植、皇甫嵩、朱隽三路兵马有何消息?”

典韦道:“卢植得援军相助,已经突出重围。黄巾军攻入广平,卢植与援军合兵,反围广平城,现三军在城外扎营,与黄巾军对恃。”

姜述略一思忖,道:“卫将军手下兵马不足七万,广平兵马近二十万,刘协若是颁旨令三路兵马南下,卫将军如何抵挡?卫将军形势危矣,请母后下旨,命卫将军统领部下暂时退往青州境内,我起兵马接应。”

何后道:“就依述儿之言。”

姜述拿到何后手书,当即让典韦飞鸽传给姜信,让其转交给何苗。又命令郭嘉起兵,知会管亥,借路迎接何苗部至平原驻扎。

次日一早,船队到达青州境内,午时到达历城,姜述统众弃船登车,一路急赴临淄。青州文武已经得到通知,皆赴城外十里迎驾。何后挂念刘辩伤势,勉强出来与众官见了一面,便急急赶往城中。周氏、万年公主、甄姜等刚从东莱赶到,接着何后、刘辩,赴内城姜府暂时安置。

再说洛阳城中,袁家兵变成功,会集诸臣,拥立刘协登基,下旨言太子刘辩谋乱,弑杀灵帝,诏天下人共讨之。中书拟好圣旨,遍寻玉玺不得,董太后使人潜刻一章,伪为玉玺。

又封董卓为太师,辅佐朝政。董卓入城之后,趁乱兼并何进旧部,得兵十万余。袁氏见董卓势大,又飞扬跋扈,不由心生悔意,请董太后诏并州刺史丁原为执金吾,统领并州边军进京。又传密旨给卢植、皇甫嵩、朱隽三将,令三将统兵攻打何苗。

黄巾军南线两路兵马大败,只得管亥拼死守住济阴、山阳一线。此时朝廷内乱,何苗投了青州,南线顿时轻松下来。张角趁此良机,调兵遣将,布置fan攻。

骑都尉曹操为左将军皇甫嵩部将,闻听洛阳生乱,劝皇甫嵩率部投奔何苗,合兵攻打洛阳,道:“董卓虎狼之辈,将军若统兵追随卫将军,因为手握重兵,董卓必会善待将军族人而存心结交。若将军受其挟制,军权必为其所夺。”

皇甫嵩以家族皆在京城,不听曹操建议。曹操见状,认为皇甫嵩非谋事之人,朝廷又混乱不堪,当夜悬印于营,自引亲兵往投陈留太守张邈。

第一卷姜述篇第109章张角病危

京城大变,何苗去了青州,曹操又不辞而别,卢植等三路兵马人心浮动。张角借此良机,趁夜袭击朱隽大营,朱隽部猝不及防,士兵士气又低,当即被攻破营寨,败军逃入皇甫嵩大营。皇甫嵩闻知朱隽被袭破营寨,亲自接应朱隽进营,下令大开寨门接纳败兵。不料张角使五百余精锐换上汉军衣甲,随着败军涌入皇甫嵩大营,张角引领大军紧随于后。皇甫嵩大营纷乱之时,不料败军有人突然发作,黑暗中不识敌我,当下被黄巾前部杀开营门,接应张角主力杀入。皇甫嵩见势不妙,收拾败军去投卢植军营。张角想要再揣营寨之时,天色已经大亮,当即收拾两座大营的兵甲粮草,退回城中。卢植等三将商议,以为兵丁损失不少,辎重所剩无几,不足以进攻广平,即日退往司隶。

张角大败汉军,声势复振,黑山贼张牛角率众归附,张角与其结为兄弟,使其接替张梁为地公将军,又命首徒管亥为人公将军,并力攻打冀州余郡,月余占得冀州全境。至此,黄巾军地盘为冀州全境并兖州东部济阴、山阳两郡。

卢植三将统兵进入司隶,朝廷以兵败为由免去三将职务,董卓派亲信部将接任。皇甫嵩与董卓不和,失去兵权,数次为董卓折辱,忆起曹操当初所言,暗自悔恨不已。

董卓夺了征黄巾之兵,更是强势,欺凌朝臣,肆无忌惮。何进部将骑都尉鲍信对袁绍道:“董卓拥强兵,有异志,今不早图,将为所制;及其初至,军心不附,可袭之而擒也。”袁绍与袁愧商议,袁愧以董卓势大,不敢起事。鲍信见状,知事不可为,弃官返乡。

丁原奉旨入京,部下亦是精锐边军,手下吕布又是虎将,有万夫莫挡之勇。丁原见董卓跋扈,当朝斥责,由此两人结怨。董卓回府,欲除丁原,又惧吕布之勇,部将李肃道:“吾与吕布同乡,若奉赤兔马,再许高官,吕布或降。”

董卓许之,夜见吕布,说明董卓之意,不料为丁原亲信窥知,密报丁原。丁原领亲兵前来斥责吕布,吕布本无降意,受责不免怒火中烧,当面顶撞数句。丁原大怒拔剑来杀吕布,吕布躲避之时,不慎碰倒长戟。也是丁原命数已尽,长戟倒地半途,恰好丁原迎身上前,戟尖正好插入丁原胸膛。吕布误杀丁原,已无退路,无奈献丁原之首投降董卓。董卓大喜,认吕布为义子,兼并丁原部下,令吕布统之。

丁原已亡,朝中更无可抗衡者,董卓请假节钺虎贲,刘协无奈许之。数日后,董卓又自请封侯,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刘协无奈又许之。十余日,董卓让朝廷封其母为池阳君,置家令、丞。封义子吕布为温侯。刘协含泪应之。自此董卓据有武库甲兵,国家珍宝,威震天下。卓性残忍不仁,有隙必报,人不自保。又不严军纪,部下尝杀良民冒功,抢百姓妻女为婢妾。至于奸乱宫人公主,其凶逆如此。

董卓信任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用其所举韩馥、刘岱、孔妯等出宰州郡。而诸人到官,皆不听号令,董卓以为同毖、伍琼等通情卖己,皆斩之。

董卓夺得朝中大权,袁家后悔不迭,为董卓兵威所慑,又不敢有所动作。袁傀思忖无计,谋求族人外放,袁术任南阳太守,袁绍任辽东太守,袁遗任汝南太守,以固外势。辽东太守程立拒不奉旨,袁绍不能接任,无奈回京具告,袁愧亲去董府周xuan,袁绍得以转任晋阳太守。

朝内政局变迭,气候也不正常,上半年数州大旱,入冬又酷寒。今年冀州的雪来得很早,下得也很大,雪花如大片鹅毛铺天盖地洒落。霎时间,四围白雪皑皑,迷迷茫茫一片混沌。山峦,河流,道路,村舍,都成了浑然一体的雪原,到处都是银白色的世界。

百姓都窝到屋里,谁也不愿此时出门。在这风雪漫天的夜里,几百匹快马飞速地在村野山间的雪地上奔驰,马蹄翻起厚厚的雪尘,立即飞散到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