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小驸马 >

第353部分

三国小驸马-第353部分

小说: 三国小驸马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来不跟母妃开口,也不跟我们兄弟们说。不如这样,我的月供皆让穗姨娘存好,我再补一份给祝融姨娘。父皇再发句话,跟老五、老十二说月供发在我这里,让他们遇事到我这里取。”

姜述笑道:“你们兄弟以你最富裕,帮衬兄弟也是应有之义。老五、老十二的开销就交给你了,若再出现类似当街卖画的事,我唯你是问。”

正在这时,门外通传,道:“顺容娘娘到!”

姜述笑道:“贞儿与我来意一样,也是为了这事。”

张靖出门迎着糜贞到室内坐下,姜述道:“我来看宁儿,正好老四在,已把那事跟他说了。老四的意思,是将月供交给穗儿,老五日常开销由他负责,老十二那里也一样,月供由老四再补上一份。你跟祝融和穗儿打个招呼,两个孩子要强得很,免得说漏了嘴,孩子心里不舒服。”

糜贞应下,姜述接着说道:“刚才贞儿在御书房无意中提到归宗一事,我想靖儿与兄弟们友爱,想让靖儿归宗,让国儿继祀。宁儿以为如何?”

张宁还未答话,张靖抢先说道:“父皇不可,储君未立之前,此事万不能行。”

姜述异道:“这话怎么讲?”

张靖正色说道:“我们兄弟们众多,有能力继立储君者不少,我若归宗,也会有想当储君的想法。”说到这里,张靖苦笑道:“人的**永没有满足的时候,所谓知足者常乐,我感觉现在挺好,无论兄长还是弟弟,交流起来没有隔阂。若是归宗以后,就会面对很多事情,也可能会遇到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父皇说我推卸责任也罢,没有胆色也行,要我归宗也可以,不过同时声明我没有担任储君的资格。”

姜述笑道:“别人想要储君资格而不能,你是送你储君资格你不要,那你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

张靖摸了摸鼻子,道:“以前我想当一名行走江湖的大侠,后来想到父皇曾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想出仕或从军,为国为民做些实事。现在我没有什么大的理想,只想以后踏踏实实做点利国利民的实事。”

张靖话音刚落,张宁接着说道:“靖儿性格为将最合适,归宗反而会影响他的发展。”

姜述说到这里,停下不说这事,问张宁道:“儿童福利院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张宁笑道:“现在领养儿童的太多,年节时留在福利院的孩子并不是很多,大多被养父养母接到家中过年去了。前些日子,过年的相关物品已经配发到位,保证孩子们能够吃饱穿暖。”

姜述又问张靖道:“宗祀那里准备得怎么样了?”

张靖答道:“宗正府的人原本就不少,加上我们兄弟,昨天下午就收拾得差不多了,只等时辰到了,将祖先画像挂上就行。”

姜述点了点头,又想起一事,问糜贞道:“春节恩赏可发下去了?”

糜贞道:“今儿内府执事已经通知皇亲国戚、朝中重臣,按照往年惯例,来领恩赏时许多人将金银留下,只取恩赏公文回家供养,估计午后就领得差不多了。”

姜述道:“朝中文武、皇亲国戚家中多有产业,也不差这些恩赏。”说到这里,姜述叹了一口气,道:“其实跟宫中情况差不多,族中家大业大的不差这些银子,奉孝、文和家族不大,也没什么产业,平常俸薪虽高,但是花钱的地方也多。贞儿你再费费心,将平时过得清苦的再加恩赏,免得忙了一年,到了年底还借饥荒过年。奉孝和文和的恩赏从我私钱里出。”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60章争不争都非好事!

?张靖在旁谏道:“父皇,儿臣认为此事不合法理。我朝高薪数倍于旧朝,一品文武薪俸足够中等家庭生活日常所需。现在这个世道,在家闲着的子女又有几人?教育医疗皆有福利,文武官员怎会清苦?建朝日久,文武诸官早失了立朝时的勤勉,恢复旧朝贵族的生活方式,铺张浪费,攀比排场,这是不正之风。父皇致力新政,这种风气不改,所行诸项改革只是表像,骨子里与旧朝有何不同?平常相互吃请,逢年过节送人情,薪俸都花在面子上,这种风气若不制止,日后这些清苦官员也会变坏,薪俸是固定的,又却不得面子,贪腐之风便会因此而生。儿臣以为,应该调查文武官员家庭消费,看看那些属于正常开支,那些属于人情往来,那些属于铺张浪费,寻出共同点出来,从制度上规定,道德上约束,将这些问题逐一解决。正如父皇所言,发现问题,应该寻源,只有解决了源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姜述听得很专注,眉头慢慢皱起来,张靖日常游走将门子弟之间,了解的实情远比姜述要多。姜述身居皇位,整日琢磨军国大事,脱离社会底层日久,对底层百姓的了解远不如张靖。

姜述当初担心子女高居上位,脱离下层日久,便会变成不识栗禾的蠢物,因此实行子女平民化之策。隐瞒身份,诸子从周边人那里,能听到实话,看到真相,这是姜述成功的地方。整治不正之风不是大事,舆论大肆造势,教育机构宣扬,官方公示法令,一套组合拳下来,就能暂时压下这个苗头。姜述之所以如此认真,不是单纯因为张靖所言,而是考虑深层次的问题,一是登基以后脱离基层太久,已经不了解国情,应该定时私访才行;二是若真如张靖所言,建朝十余年风气将要恢复旧朝光景,是君臣官员不作为,还是制度有固有缺陷?

姜述向来正视问题,从不讳疾忌医,想了一会,眉头舒展,温言道:“父皇整日埋头政事,许多细节考虑得不周到,老四所言极是。官风不正将带来民风不正,百姓富裕没有几年,不能任由好不容易积攒的财富浪费在不正之风上,这事父皇将专门派人详查,研究解决方案。老四以为当今朝堂还有那些隐患?你大胆说,我朝没有因言获罪的规矩。”

张靖摸了摸鼻子,道:“我朝重视法度,这些年来法律不断细化,律法已经趋于完善,事情不论大小,处理起来皆有法可依。

但是许多律法条款,随着日迁时移,应该进行一下微调,这项工作应该纳入重点。譬如我朝初立时,财政不很富裕,百姓大会多在贫困线以下,当初立法有所偏颇。如今财政情况改善,百姓收入大增,许多律法条款,就要适时调整,以符合实情为纲。”

姜述轻轻点了点头,道:“这事说的很有道理,建国时百姓畏惧官府,有些律令过于松驰。这些年教育发展迅速,民主之风渐开,百姓畏惧官府变为依赖官府,许多律令确实需要调整了。接着说,还有什么建议?”

张靖摸了摸鼻子,清清喉咙,道:“父皇既然说言者无罪,儿臣便大胆说出,毕竟儿臣还未成年,不妥之处父皇莫要见怪。我朝极大的隐患,不是在于这些细节,而是诸系林立可能造成的危害。诸系骨干多是立朝时的开国功勋,人品能力不错,处事大多出自公心,派系争斗并不很明显。但若碰到大事,譬如立储,派系争斗定然升级,若是到了对人不对事的程度,不论事情对与不对,只管办事者是何派何系人,此风若开,比风气不正还要可怕。”

姜述闭目思索一会,见张靖停口不言,道:“你以为应该尽早立储?”

张靖不假思索道:“立储是件大事,父皇自有父皇的考虑。儿臣所处的位置很低,大局观不够,若从儿臣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立储之事应该宜早不宜迟,兄弟们才德兼备者很多,有条件继立储君的人选也很多,但储君只有一个。遇到立储这件大事,兄弟们不争不是好事,争也不是好事。若是不争,上进心不足,未来可为保成之君,算不上什么英主。若是彼此争斗,更非好事,弄得兄弟成仇,甚至伤及生命。到了彼时,父皇身为人父,立时陷入为难境界,手心手背都是肉,处置谁都会心痛。所以儿臣建议,及早确立储君,树立储君的威信,丰富储君的羽毛。”

张靖说到这里,摸了摸鼻子,偷眼看了一眼姜述,见姜述陷于沉思,当下停口不言,用眼光扫了一眼张宁和糜贞,见两人闭目静坐,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张靖心中有些忐忑,立储是国之根本,如此轻率说出,能在姜述心目中留下好印象吗?

姜述挥手让左右下去,道:“我们四人说点知心话,所言严禁外传。

”转向糜贞道:“贞儿,眼前只有宁儿与老四,你说说你的心里话,有没有想让老十四为储君的想法?

糜贞展颜笑道:“望子成龙之心,为父为母者皆是同理,我当然希望超儿继为储君。为人当有自知之明,陛下子嗣众多,有子的姐妹有想法很正常,不过姐妹们心中大多有数得很。要想成为储君,并且坐稳这个位置,并非只是想想就能做到。储君之争是双刃剑,争得此位,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集荣耀于一身;但若争不上此位,新君登基之时,可能就会大祸临头。身为母亲,望子成龙是常理,但更希望子女平安一世,这些事只是想想,我没报什么期望。超儿年纪还小,崇拜老四的作为,老四敢爱敢恨,遇到不平之事敢于出手,就是所谓的行侠仗义。说句实话,我个人的看法,希望老四继任储君,因为老四是性情中人,日后继位,也不会怠慢兄弟姐妹。宁姐姐是黄巾系领袖,富可敌国,老四才德都好,智勇双全,都不敢生出归宗竞争储君的念头。糜家只是富商,在朝中底蕴过于单薄,就是得了储君的位子,怕是也坐不稳,我虽然想让超儿上位,却不敢真正有什么动作。”

第二卷夺嫡篇VIP卷第61章谁愿平白得罪人?

?糜贞与张宁关系不错,主掌内府和银行,是宫中少数几名有权位的妃子之一,说话顾虑也少,讲的都是真心话。姜述听到这里,点了点头,道:“贞儿的想法在情理之中。”转向张宁道:“宁儿,你也说说真心话,希望老四归宗竞争储君吗?”

张宁道:“贞妹妹刚才所言也是我的想法,因为历史原因,靖儿若是归宗竞争储君,黄巾系将士肯定会全力支持。但是黄巾系底蕴不足,几乎全是武将,文臣谋士一人也无,争得储君,把握朝堂局势都难。何况以靖儿的性格,过于正直,为将适合,为君有些难为。”

姜述又对张靖道:“老四,你说说,对储君之位没有想法吗?”

张靖摸了摸鼻子,道:“说句心里话,储君之位我也想过,但是看到父皇整日那样忙碌,几乎没有闲散的时候,我打心里认为皇帝不是好差事。为君要担负起国家兴亡盛衰,亿万子民安危,担子太重,想想也会感到恐惧。若是没有父母兄弟姐妹牵连,我想过的日子是一剑入江湖,无牵无挂,逍遥快活。但我承继外祖父之祀,就要挑起黄巾将士、后人、子弟的担子,让他们免受欺凌,安居乐业。儿臣上有父母,下有兄弟姐妹,外有牵挂,行剑江湖的愿望实现不了,只能做些实事,倾全力帮助父母家人。至于储君,我不是那个料,等日后父皇定下储君,我能做一位权柄在握的大将就行。”

姜述笑道:“你现在是鼎鼎大名的侠客,在弟弟们心目中比我还风光。”说到这里,话题一转,道:“你不想担任储君,为何又想权柄在握?”

张靖摸了摸鼻子,道:“父皇莫要笑话我,我说说心里话。在江湖上行侠仗义,需要高超的武功和值得依赖的朋友,日后想在朝堂上行侠仗义,武功高低意义不大,但是得有实力,就得有权柄,才可以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