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驸马-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甄家近支,张靖也不会在意,皇子和黄巾少主双重身份,对上甄家子弟没有任何压力。张靖之所以匆匆回来,不是因为甄家,而是因为皇长子姜中。
姜中与皇次子姜华同岁,比皇三子姜逆、皇四子张靖大一岁。姜中、姜华比姜逆、张靖高一级,年初离校,分派到地方衙门实习,上月返回国学,准备参加大试(毕业考试),毕业后会分配工作,正式踏入仕途。
国学学制四年,一般情况下,十岁进入国学,十四岁毕业。这个年代男子十四岁行成人礼,姜中、姜华毕业以后,将会按照姜述指令,继续隐姓埋名,到地方官府或军队基层锻炼,直至十八岁大婚时,才会被招回京城。
姜述为了培养子女,可谓费尽心思,让子女平民化,尽量接触基层,在国学就读均使用化名,因姜姓是皇姓,便化姜姓为黄姓。
目前姜述子女在国学读书者,共有十余名,姜中、姜华今年即将毕业,与张靖同级者除了姜逆以外,还有长公主姜平,马凝之子刘中、何后领养的孙子刘可、董后领养的重孙董睦。
姜平是杜一娘之女,在女子分院金融系读书,她综合了姜述和杜一娘不少优点,生得十分美貌,是女子分院十大校花之一,学业也很优异。姜述早期儿多女少,姜平从小倍受宠爱,又聪明狡黠,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宫里上下人缘极好。
姜逆是万年公主之子,是地地道道的皇嫡子,在宫中地位超然,国学成绩也十分优异,但是性格高傲,不大合群,才子风范,是地地道道的少女杀手。国学分院的数名女弟子,曾经公开宣称,非黄逆不嫁,在女子学院比张靖还有市场。
刘中曾是旧朝皇帝,身份尊崇,不宜改姓换名,姜述密令国学隐瞒他的身份,但国学弟子多有文武重臣子女,数年下来,知悉内情者不少,刘中身份已经半公开化,身边聚拢了不少世家子弟。刘可、董睦相对好说一些,身为旧朝遗少,即使身份暴露,也不会引起多少波折。
张靖自小与兄弟们在一起,在姜述教导下习文练武,兄弟之间十分熟悉。张靖与诸子情况不一样,出生不久被确定继承张角宗祀,没有成为储君的资格,与兄弟交往少了许多顾忌,与后宫诸系相处都不错。姜中身为皇长子、姜逆身为皇嫡子,最有希望成为储君,因为张靖黄巾少主的身份,两人对张靖都刻意交好。
甄若之所以能够横行国学,表面是借着甄家实力,其实只是姜中的跟班。姜中是皇贵妃甄姜之子,甄家子弟理所当然奉他为主,甄若自然不能例外。姜中身为皇长子,身份尊贵,又是储君的热门候选人,平常说话办事十分严谨,不方便出面的事情,都让甄若这些亲近跟班出面去办。
国学初办之时,前几批弟子大多出身贫贱,新朝建立以来,文武重臣子弟多在国学就读。在这个环境下,甄若只是甄家远支族人,背后若无姜中撑腰,怎敢如此横行霸道?
姜中在校之时,张靖与甄若并未有过任何冲突,估计与姜中背后告诫有关。
张靖当初与甄若发生冲突,是见甄若领着十来人,欺负一名成绩不错的寒门子弟,当即路遇不平,拔刀相助。那时姜中在外地实习,张靖出手也没留情,导致甄若对张靖恨之入骨,成为这次蓄意撞人事件的诱因。
这次事件后果并不严重,不过杀了一匹马而已,对于甄家来讲,只是牛毛大的一件事。若是官府不介入此事,姜中会追查此事过程,然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多让甄若给张靖赔礼道歉算是了结。现在此事惊动了巡兵校尉,又逼得暗卫露面,事情很快就会传到姜述耳中,事件的影响猛然拔高。
张靖之所以决定赶回国学,因为他判断此事不会就此了结。姜述至今并未立储,姜中身为皇长子备受众人关注,若是有人借着此事针对甄家出手,张靖算是无端背了一个黑锅。
张靖并未惊动老师来接,寻了一处偏僻处直接翻墙而入。墙头不是很高,难不倒武艺已有根基的张靖,所幸院内无人发现,张靖顺利溜到宿舍,换了一身校服,便去后院寻找姜中。
姜中在国学四年级,面临大试,与同学皆在后院复习。与低年级弟子不同,后院并没有老师授课,弟子们或在教室,或在宿舍,或在院中树荫下温习,或者分成两派进行辩论。
第二卷夺谪篇VIP卷第12章后宫伤人于无形!
姜中与几名同学坐在树荫下面,围着一张地图正在激烈讨论,一名同学偶然望见张靖过来,提醒姜中一句。《八《八《读《书,。2■3。o⊥姜中抬头望了过来,站起来拂拭一下衣衫上的尘土,上前迎了过来。
姜中与张靖有几分相像,个子高一点,肤色黑一些,笑容很真诚,浑身透着阳光般的朝气。张靖拉着姜中来到偏僻处,道:“大哥,午后我将甄若收拾了一通。”
姜中一怔,随即笑道:“那小子平常太浑,前几天来告过你的状,我没理他。后来了解一下情况,是这小子不对在先。这次又是什么事?没有伤人吧。”
张靖将事情经过简述一遍,姜中听完,脸色凝重起来,皱眉道:“这小子怎敢用车驾撞人?四弟若有闪失,我如何跟父皇交代?”
张靖苦笑道:“我没有受一点伤,还斩了甄若驾车的马。本来这事可以到此为至,但是惊动了巡兵,暗卫也会向父皇禀报,我担心有人会借机生事。若是以此为诱因,明是针对甄家,暗中针对大哥,我可就解释不清了。”
姜中稍思片刻,温言道:“四弟先去上课,这事我来处理,至于甄若这个混蛋,我会给你个交代。”
张靖回到班里,已是误了两堂课,老师质询时,编了个理由糊弄过去。第三堂课结束时,有名国学吏员过来通知张靖,道:“家里有人来找,正在校门口等候。”
张靖刚拐上院内主路,忽然被人喊住,此人交给张靖一封书信,不等张靖问话,转头就走。张靖打开信一看,原来是姜中所写,信中意思是有人想治甄若蓄意谋害人命罪,车夫已经招供,要张靖尽量为甄若脱罪。
张靖不由苦笑一下,本是甄若纵马伤人,他身为受害人,如今不仅不能追责,而且还要出手相助处理后事,这事跟谁说理去?张靖将纸卷放在手中用力揉搓,直至纸张成为不能复原的纸屑,才将他们抛入垃圾箱中。
对手显然工于心计,对姜中及甄家十分上心,不放过任何一点机会。借着甄若一事发作,背后定然还有其余手段,说明针对姜中的行动已经开始。张靖本想置身争储事外,一不小心还是不慎波及其中,如果处理不妥,很有可能两面讨不到好。
若是张靖没有合魂,或许觉察不到这些,张角何等阅历?凭借个人之力掘了大汉的根基,这是何等眼界?即使如今张角精神力还未全部复苏,与张靖融合的神念不足一小半,也足以让张靖及时洞察危机。
若是事关夺储,会是谁在背后发力?三皇子姜逆背后的何家?二皇子姜华背后的王家?六皇子董名背后的西凉诸将?七皇子姜会背后的孙家?九皇子姜行背后的田家?十三皇子姜策背后的曹家?
五皇子姜边首先排除在外,其母姜穗儿没有母族支持,没有能力做出这番手脚。八皇子姜威母亲是步练师,以步练师的心计,不会选择这种害人不利己的手段。
张靖慢慢走向国学门口,脑中急速运转,在不得不插手此案的情况下,他需要先弄明白出手之人是谁。姜述儿子太多,此案又有文章可做,有能力出手的人也不少,利用排除法最终还是剩下不少人。
在校门等候张靖者,姓陆名逊字伯言,姜述亲传七弟子,现任北军中军司马。姜述正式弟子十名,大弟子周瑜、二弟子诸葛亮、三弟子姜维、四弟子邓艾、五弟子钟会、六弟子齐隶、七弟子陆逊、八弟子文鸯、九弟子关兴、十弟子张苞。郭嘉嫡长子郭奕、荀嫡长子荀恽、贾诩嫡长子贾穆、程立嫡长子程武、姜羽义子关平、次子关索以及士燮子侄,也受过姜述教导,却未行正式拜师大礼,只能算是记名弟子。
陆逊十六岁出师,与六师兄齐隶一直跟随姜述左右,相当于姜述两个大秘,齐隶分管行政与情报,陆逊分管文字与军务,陆逊与秘书处处长相仿,齐隶与机要处处长相仿。齐隶职务是情报司副统领,陆逊职务是军衙东曹次椽兼北军中军司马,相当于营将级别,两人职级不高,话语权却重,郭嘉、贾诩等重臣也不敢轻视。
见陆逊亲自来接,张靖立即警觉起来,甄若之事肯定已经闹大,引起姜述的高度重视。陆逊既然来到国学,齐隶想必正带人详查此案,甄若这次怕是要吃不少苦头,甄家若是就此忍耐尚可,若想在后出力为甄若脱罪,必然会惹姜述反感。到了那时,就会产生一系列变化,甄家失去姜述信任,甄姜的情报司统领能否保住?甄姜失势,肯定会影响到姜中,由甄若引起的蝴蝶效应,在将甄家打倒在地的同时,可能会将姜中踢出争夺储君的行列。
张靖暗自叹了一口气,姜述雄才伟略,但在迟迟不立储这件事上,张靖实在不能苟同。姜述后妃除了姜穗儿、邹容等廖廖数人,余者母族皆有势力,如今诸子逐渐长成,即使母子两人没有野心,背后势力怎能安于现状?只要一件事处理不妥,就会引起后宫争斗,进而影响朝堂局势。对于蒸蒸日上的大齐帝国来说,外敌已不可畏,能威胁大齐稳定的是内部,尤其后宫不见硝烟的争斗,更是伤人于无形,一着处理不慎,便可能导致大好局势崩溃。
陆逊接着张靖上了车驾,吩咐车夫直赴皇宫。陆逊坐在张靖对面,态度十分温和,道:“我刚才派人到国学查过成绩,诸位皇子成绩都不错,以二皇子、四皇子、五皇子成绩最优异,四皇子主修兵科,兼修格物,文史医科金融等科目却皆能名列前茅,的确让人佩服。”
张靖笑道:“我不过兴趣广泛些,记忆力也不错罢了。大哥最有亲和力,二哥、三哥天资最好,五弟最是刻苦。我认为学识只是一个方面,成绩好坏与日后成就不成正比,不过有学识的人起点高,成功机率大些。若说以后有无出息,关键还要看出仕以后,到时若还听到七师兄如此褒扬,才是让人振奋之事。”
第二卷夺谪篇VIP卷第13章女官悄悄传手帕!
张靖摸了摸鼻子,不着痕迹地转了话题,道:“我最近在国学闹得过了些,父皇这次相召定会见责,到时七师兄可要多为我说几句好话。∈八∈八∈读∈书,。≦。o≧”
陆逊摆摆手,笑道:“四皇子所为陛下并未生气,反而对四皇子多有褒扬。国学弟子与以前大不一样,文武官员也与建国初期不同,官员勋贵律家不严,子弟嚣张跋扈,欺凌寒门子弟,致使学风日下,四皇子行事如同侠客,遇有不平,拔刀相助。陛下曾言,侠以武犯禁,应当禁绝,但世间少了侠客,又似少了许多激情,可惜江湖侠客眼界太浅,理解侠字甚是肤浅。”
张靖疑惑地问道:“侠就是行侠仗义,还分深浅高低不成?”
陆逊答道:“陛下曾言,江湖侠客之举只是小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张靖在国学势力不小,周树等人为死党,一帮同学为爪牙,随着年纪渐长,诸人武力大增,已有横扫国学之势。但是张靖行事有度,坚持欺强不凌弱的原则,踩得是欺压弱小的恶少学霸,救助出身低微的寒门子弟,代表国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