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小驸马-第1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望西而走。忽又喊声大震,一彪军又至,却是京兆人雷述拦住去路。众将死战,雅丹当先冲阵。梆子响处,箭如骤雨射将来。雅丹不能前进,无计可脱,大叫:“天亡我也!”
正在此时,西北方向杀来一彪兵马,却是留守大营的米擒正方统兵前来救应。米擒正方力大无穷,持一杆大铁棒,所过之处无人可挡。米擒正方救下雅丹,众人合力往西北杀去。米擒正方一马当先,杀人无数,不想却惹恼了刚赶上来的张辽。
张辽匹马急驰,大叫:“贼将休得猖獗!”将长枪横在马上,一边急驰,一边弯弓搭箭,一箭一人坠马,并无虚发,立杀十数人。众皆奔走。米擒正方见张辽凶猛,弃了他人,挥起大铁棒,冲杀入去。张辽见他寻来,正合心思,持枪迎上。两人你来我往,杀得惨烈之至,一马程方圆,双方士兵皆不敢踏入。忽听惨呼一声,却是张辽回马之时,左手暗掣宝剑,瞅冷子伤了米擒正方后背。张辽见米擒正方要逃,一箭射中其坐下战马,策马复追上来,一刀取了米擒正方首级。
再说雅丹得了米擒正方之助,从战场缝隙中逃将出来,回首看时,身旁只余兵马数百,不及去寻余兵,连忙寻路归营。看看天色将明,背后喊声起处,却是马岱骤马挥刀赶来,大叫:“羌贼休走!”此时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雅丹正慌走间,正南上一彪军到,乃野利胡墙引军前来救援,截住马岱大战。斗到天色大亮,大雨如注,双方各自引军回去。
雅丹回到大营,计点部下士兵,只余不足两万,五族首领只余野利胡墙待在左右。经此一战,雅丹心胆俱裂,欲待退兵,道路泥泞不能成行。
候了一天,道路勉强能行。雅丹不敢停留,命令各军弃了辎重,黄昏后饱餐而行。时约初更,月光未上。羌兵正行之时,只听喊声忽起,四方火把燎乱,前方有兵马阻路。一时间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东边转出尹礼,西边转出葛乐欠,夹攻掩杀。雅丹见势不妙,往北便走,道傍转出马岱,又杀一阵。雅丹急往南行,又有皇甫健、雷述拦住。
雅丹心寒之际,野利胡墙怒目咬牙,冲杀出去。胡墙冲杀出百余步,回头不见了雅丹,翻身复杀回去,寻觅不见,又往人多处杀,到处寻觅。
却说雅丹跟着野利胡墙,为汉卒阻了一下,周围士兵截来,追不上去。正在此时,马岱火光里望见雅丹,挺刀跃马而来。羌将见形势危急,谓雅丹道:“大人速换上士兵衣装。”刚换好衣装,正逢马岱寻了过来,以手掩面,雅丹加鞭纵马竟过。雅丹拨转马头,望野利胡墙方向而走,正逢野利胡墙寻了过来。野利胡墙招呼残部,一同拥护雅丹,杀条血路而出。
雅丹部五万羌兵,跟随雅丹突围者不足百骑,余者大多被杀。安定之围乃解。
再说越吉一路羌兵,等候各部兵马聚齐,不知张飞引领前锋兵马已到,一齐发力攻打金城。金城为韩遂经营多年,墙高城坚,除有五千守军以后,仅民兵便有万余,还有张飞前锋五千精骑。越吉五万余兵马攻打金城,金城防守压力并不是很大。
张飞性格虽急,但是粗中有细,又习过姜家兵课,熟知兵法,先让越吉发力猛攻,只让金城守兵与民兵应付,五千精骑却在养精蓄锐。候两日,部将皆领部下赶到。张飞与部将商议完毕,即刻分派诸将任务。
越吉此人曾经游学长安,颇有谋算,最得彻里吉所重。此次彻里吉集兵与姜述为敌,越吉认为两者实力相差悬殊,十分不看好结局,但是彻里吉执意如此,越吉也得依令行事。
前面数日攻城,金城五千守兵和万余民兵攻击力不强,越吉部下损伤不众,因而信心大增,以为姜述部下兵马战力不过尔尔。越吉探听不断有援军入城,寻思强攻城池损伤必众,不若约其在城下决战。
第一卷姜述篇第234章逼退西羌2
张飞正在巡城,左右忽报越吉差人来下战书。张飞拆书观毕,大怒曰:“蛮子欺人太甚!其闻援军来,故意使人搦战!来日看我大战一场!”
清晨,张飞命令各军饱食,只让徐质守城,自领大军出城。列阵至半途,羌兵陆续出营。两边布成阵势。越吉红衣金甲,披挂出马;左是耗牛族大人细封咸,右是青衣族大人费听华,二将皆使长刀,两边护卫。三通鼓罢,汉军阵中,门旗两开,数员大将全装惯带,立于阵前:中央张飞,左边成宜、马铁,右边马玩、王欣。张飞纵马当先,专搦越吉决战。越吉绰枪欲自战,阵门中一将挺枪骤马早出,乃青衣羌第一勇士费听刀迎。不待张飞说话,马铁挺枪来迎。两将战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负。
马玩谓张飞曰:“对面红衣金盔者,必是越吉。若捉得越吉,羌军必会不战自乱。”张飞刚点头说好,马玩一骑马,一口刀,从刺斜里径取越吉,如一道电光,飞至面前,手起刀落。细封咸、费听华急将长刀遮架。马玩配刀为长山岛所产精品,只见刀光过处,两柄长刀齐断,两将只将刀杆望马头上打。马玩见突袭失败,拨马回阵,细封咸绰军士手中枪赶来。张飞搭上箭,望细封咸心窝里便射,细封咸应弦落马。
费听刀迎见背后有人堕马,弃却马铁,望本阵便回。张飞乘势掩杀过来,羌兵大乱,四散奔走。张飞望见越吉,骤马赶来。看看赶上,刺斜里撞出一军,却是守营羌兵前来接应。
张飞大胜一场,收军回城。羌兵败军陆续回营,越吉盘点士兵,折了万余,又折了细封咸,今日方见姜述部下精兵实力,内心忐忑不安。费听华见越吉情绪低沉,劝道:“我族儿郎一向自持武力,向来族民与汉民争竟,单打独斗多是儿郎们占尽上风。今日恃勇斗将,先是折了细封咸大人,挫了锐气,费听刀迎见出意外,回归本阵,导致儿郎们丧胆,而致今日之败。”
越吉闻言心怀渐开,少顷,费听刀迎入帐,道:“小将有一至交好友,是苗疆之人,名唤孟听言,在金城开客栈谋生。方才派人送信,说是城中大胜之后,必然懈怠,其于夜半与伙计打开城门,或能一举夺城。”
费听华沉吟不语,见越吉意动,道:“汉人多谋,恐有准备,若无把握,不可轻动。”细封氏将领因伤感细封咸之死,急要报仇,遂请命行事。越吉遂令费听刀迎引兵五千为前锋,自引主力接应。
是夜张飞得胜回城,赏劳三军,金城太守沮授建言不许解甲宿睡。张飞道:“今日全胜,羌兵胆寒,为何不卸甲安息?”沮授道:“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倘羌兵度我无备,乘虚攻击,何以应之?今夜防备,应比平常更加谨慎。”
说犹未了,情报官匆匆进来,在张飞耳边轻声说话。张飞招呼沮授至内室,道:“方才神鸟派人传来消息,已诱羌兵今日前来偷门,可以将计就计,不仅吃下偷门之兵,可趁乱将其一网打尽。”两人仔细商议一番,又传各将来帐,发下军令。
午夜之时,张飞让人在城中空处点起几处火堆,又让众人不断叫嚷。费听刀迎引兵来到城下,见城门大开,只道计划成功,挺枪纵马先入。待兵马全部入城,只听一声号令,两侧驽箭同时射来,费听刀迎急退不迭,已是身中数箭。
费听迎刀知晓中计,连忙下令撤军,背后马玩、马铁引军杀出,五千羌兵折了大半。汉军乘势追击,一直赶到羌族大营,越吉统兵截住追兵。越吉救了费听刀迎,刚欲进营,只听一声号令,营寨上射来一阵箭雨,费听刀迎当场死于非命,越吉也受了重伤。灯光下看时,却是徐质引兵早已袭寨成功。
越吉见大事不妙,引兵往东逃去,只见四面伏兵又起,却是成宜、王欣,各引精骑,往来冲突。后面徐质追兵赶来,这边马玩、马铁又引兵杀出。越吉与费听华两人见不是路,瞅兵力薄弱之处聚兵猛攻,却未料到张飞早已瞅准两人,统领精骑径自杀奔过来,一合便挑了费听华。越吉见折了费听华,心中更慌,尚未做出反应,张飞快马已到身侧,长矛横击,将越吉扫落马上,张飞亲卫上前,一刀砍下越吉首级。
这场大战一直持续到午时,耗牛、青衣两族五万士兵尽丧于此。金城之围遂解。张飞大胜回城,却见情报官匆匆寻来,道:“张掖传来急报,羌兵首领北宫玉、宋扬起兵三万攻打触得城,太守辛毗紧急求援。”
张掖太守辛毗字佐治,颖川阳翟人,姜述重其刚亮公直,因为凉州苦寒,百姓贫穷,任命其为张掖太守。辛毗赴任以前,在东莱盘恒数月,事无巨细,不耻下问,记录文稿十余万字。到任张掖以后,巡查各县,指导农耕,审理陈案,整顿兵备,绩考与金城沮授并列凉州第一。
北宫玉屯兵之处位于张掖西南境外,距离触得城三百里。彻里吉起兵之初,定计分兵三路,后发公文呼吁羌人各部响应,并未将北宫玉这路兵马计算在内。神鸟、情报司探听情报以彻里吉为主,三路部族首领为次,却忽略了北宫玉这路羌兵。
北宫玉引兵攻打触得城,城中守军只有千余,所幸张掖民兵训练有素,闻听官府紧急公文,城内民兵很快聚起二千余众,皆领甲衣武器,上墙协助防御,这才免了破城之灾。
辛毗长于文事,郡尉田械出身边兵,累积军功而授此职,虽然作战勇猛,熟悉战阵防御,却不长于谋略。面对羌兵如潮般地猛攻,守军虽然英勇,又据城而守,但是损伤极重。
辛毗之女名叫宪英,年方十五,听闻蛮族攻城甚急,不顾家人阻拦,披挂上城观战。见城下蛮兵攻城器械简单,只是使用云梯,弓箭射程亦近,急寻辛毗道:“我军兵少,与敌军硬撞,损伤极众。敌军兵多,我军兵少,即使以一命搏两命,我军亦搏杀不起。我观敌军器械简单,其攻城之时,只须让壮丁着甲,用挠竿推倒云梯即可破其攻势。以弓驽远伤其军,以挠竿近伤其军,守军损失必少。”
辛毗知晓女儿多智,闻言急令百姓制作挠竿,根据宪英指点,果然伤敌无数,士兵损失极小。田械忠厚,不以受女人指点为耻,见辛家女言之有理,便依法而行,因此抵御羌兵猛攻十一日。
城外高阜之上,两位羌人首领正在观战。左侧一人年约四十五六,身材高大,白净面皮,留有长须,身着华衣,正是羌族首领北宫玉;右侧之人年约三十七八,一身汉人文士打扮,皮肤微黑,眼睛十分明亮,身材瘦弱,正是混血宋扬。
宋扬母亲是汉人,自小倾慕汉学,少时在金城长大,颇有文名,又广交豪杰,在金城甚有名望。其父原是胡商,后来得罪一位官员,被人诬陷下狱,宋扬一怒之下,与好友北宫玉密谋,挟持凉州边章、韩遂,以两人名义发布缴文,纠集乱民数千,救出父亲,杀死官员,占据金城。后来依附者众,聚兵十万有余,数次击退汉军,又结连附近部落共同进退,竟然搞出极大声势。后来皇甫规统兵剿匪,得韩遂、马腾两人辅助,在金城以西大战,汉军大胜,斩首八万余。
北宫玉、宋扬数战皆败,被汉军驱逐出境,到了境外落脚之时,只余精壮三千余众。宋扬读过兵书,知晓以目前实力,无法与汉军较量,便在境内兼并小部落,数年下来又渐成气候,聚兵三万余众。
此次攻打触得,本以为数日可下,怎奈城中守兵前面猛冲猛打,损折甚众,后来却改变策略,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