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求生记 >

第28部分

明末求生记-第28部分

小说: 明末求生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柱在村里瘦削的身形又长回来了,墩墩实实的,弄得志文都开始寻思要不要饿他两天,让他瘦点,有点显眼了。

    小英娘的夜盲症完全好了,夜里看东西再也没有什么障碍,不然她也不会提议再起早点赶路,要知道那会儿天还没亮。

    等志文和囡囡她们三个带着真挖到的几棵野菜,还有野草下面的山药和苜蓿回到窝棚时,大柱和小捷已经回到窝棚了,四只装满水的水桶静静地放在地上,两人正和小英娘聊着天呢。

    最近这内功修炼大见成效,走上官道前他俩拎满满两桶水还有点吃力,现在就跟没啥重量似的,一点水花都不会洒出来,单论力气,成年男子都比不上他们了。

    “咦?今天打水怎么那么快?”志文有点奇怪,以前都是他们挖野菜的先回来的,本来就只是作个秀,用不了多长时间。

    而他们打水就不同了,得排着队慢慢等,有时候水量小,接一桶水也得等上一会儿,更别说打水的秩序早就不像原来那么好了,已经偶而会有人仗着身高力壮插队,之后就是吵架、顶牛,更耽误时间。

    这些都是听大柱和小捷说的,应该还没有上演全武行,反正没见他俩吃过亏,志文也就懒得管。

    “嗯,今天河沟里的水挺多的,”大柱回答。

    “还有几个人维持秩序,又高又壮的,没人敢插队。”小捷却心细,说出了与以往不同的地方。

    “哦?还有人做活雷锋?”志文有点不相信谁有那么好心。

    “雷锋?雷锋是谁?”小捷一脸茫然。

    “呃,不要在意细节。”志文回答,“这些维持秩序的人没有为难人吗?”

    “没有,”小捷摇摇头,“其实前几天他们就开始这么做了,只是水少,所以我和大柱还是回来得晚。”

    PS:呃,弄清楚了,是历史频道的新书推荐。在此恳请各位书友,如果觉得本书还看得下去,顺手收藏下,给个推荐。

    至于更新,手残党,保底一更,推荐期间争取两更。

正文 第43章 公共服务费

    “哦?这些人什么来历?知道么?”志文嘴里问道,心里却想着这些人是想干嘛。

    大柱和小捷见志文望过来,相互看了看,都摇了摇头。

    “我知道,我知道,”没想到妞妞在旁边说话了,“他们一家人,有好多和我一样大的小孩,还有好多跟俺爹一样大的大叔,咱们刚到官道的时候他们就在了,好像姓李。”

    好多是多少?志文觉得好笑,妞妞还不识数呢,不过这八卦精神还是不错的,适合做狗仔。

    “十二个小孩,十个大人。”囡囡把数据给补充了。

    这人数不少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志文想着,随即和大家一起准备晚饭。

    晚饭快要吃完的时候,窝棚门口想起了脚步声,随即有人大呼“宋婶,宋婶。”

    不待小英娘答应,脚步声在门口停了下来,两道人影把门口的光亮都遮住了,其中一个身影直接钻进了窝棚。

    “哟,吃着呢,没打扰你们吧?”嘴里挺客气的,人有点瘦,骨架却挺大,看上去还有点彪悍。

    “不打扰,不打扰。”小英娘忙放下碗筷,这里她是长辈,只有她合适出面,“您是他李叔?”

    “宋婶,客气了。”这人看来应该读过点书,言谈间还有点礼节。

    “李叔,你这是。。。?”小英娘问道。

    “宋婶,我就直说了。”这汉子回答。

    “咱们呢,都是出来逃难的,要不是实在过不下去,谁愿意背井离乡呢?按理说呢,这一路上咱们就该相互扶持,相互帮忙才对,是吧,宋婶?”

    “对对对,您说的对。”小英娘表示赞同。

    “可前段时间呢,这好不容易找到的水,大家却你挣我抢的,闹得很不愉快,我们一大家子还算有点威望,承蒙大家信任,前几天就帮着维持下取水的秩序。”李姓汉子娓娓而谈。

    “这事儿还真得感谢你们,”小英娘真心实意地表示感谢,“弄出什么事儿来可犯不上。”

    志文暗自撇撇嘴,他还真不信这家人安着什么好心,无利不起早,没有好处的事儿谁干?

    “过奖,过奖,”李姓汉子笑笑,接着说道,“宋婶想必也知道,我们一大家子人呢,要想把肚子都给填饱了,可不容易,你说是吧?”

    “那是,现在要想把肚子填饱,都不容易。”小英娘点头赞同,心里却挺疑惑,不知道李姓汉子东拉西扯地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大柱、小英和妞妞低着头,只顾忙着吃野菜饼,小捷和囡囡则边往嘴里塞东西边看着这汉子,脸上也是一副迷惑的表情。

    志文倒是有点明白他想干什么了,天下果然没有白吃的午餐,不过有所图谋也好,无欲无求才让志文担心。

    “宋婶,你看,咱们家呢每天都要安排两三个人去取水点维持秩序,那可都是壮劳力,可这样一来,我们家去摘野菜的人就少了,大人缺点吃的倒还没啥,可看着娃娃挨饿,俺们这心里实在是。。。”

    李姓汉子歇了口气,又接着说:“宋婶,不知能不能看在我们家为大伙忙活的份儿上,匀点吃食给咱家娃娃?”

    小英娘这会儿总算听明白了,李家这是扛着为大家服务的大旗,向各家要吃食来了,看看还剩着的那块野菜饼,又一脸为难地看向志文。

    志文先前就猜出来了,现在果然不出所料。

    说实话,对于少了几个大汉,野菜就少摘多少,导致一家人吃不饱的说法,志文是不太认可的,摘野菜又不拼力气,少两三个人也不影响大局,少了五个以上的人倒还差不多。

    不过这家人也不是强拿强要,也算是为逃难众人服务了,分点吃的给他们,算是上税了,或者说交保护费?还是公共服务费更合适。

    小英娘见志文向她微微点了点头,心里有了谱,遂开口说道:“他李叔,你看,今天我们找到的东西,就剩这个野菜饼了,您要是不嫌弃的话。。。”

    “不嫌弃,不嫌弃,”李姓汉子连声说道,“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哪敢有过份的要求。”

    嘴里说着语气非常诚恳的话,手上异常麻利地接过了小英娘递过去的野菜饼,然后彬彬有礼地告辞了。

    “志文,这。。。”小英娘张张嘴,却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她也知道人家维持秩序,给大家带来方便,付点酬劳给他们也是应当的,可一想到给出去的粮食,还是忍不住有点心疼。

    “没事儿,宋婶,”志文安慰道,“他们要是不贪心,也认真为大家做事,这每天一个野菜饼还是供得起的。”

    “唉。。。。。。”,小英娘叹口气,转身对不远处的一个小乞丐说道:

    “来晚了,今天没吃的了,多的被刚才那个大叔收走了!”

    这是一个小男孩,看面相和大柱小捷差不多大,但长得瘦小,个子和志文差不多高,志文他们到了官道后出现的。

    有几次志文他们吃饭的时候,他就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也不说话。

    小英娘心软,要是当天粮食多出来的话,她会多做一小个饼留着给这个小乞丐,小乞丐会鞠个躬,然后拿着饼离去。

    “等一下。”小英娘喊住仍然鞠了一躬转身欲走的小乞丐,掰了一小半自己的饼子递过去,“几天没见着你了,不嫌弃婶儿吃过的话就接着吧。”

    小乞丐又鞠了一躬,接过半拉饼后仍是不发一语地走了。

    “娘,你够吃吗?我分点给你。”小英急切地问道。

    “不用,娘够吃了。小志,你别费事儿了!”小英娘知道志文的本事,急忙制止,“婶儿是大人,少吃几顿没事儿的。”

    “行,宋婶,晚上你要是饿了跟我说啊。”志文倒也没客气。

    “哥,他会不会也死了爹娘?”囡囡抬起头,小脸上满是担忧。

    “这。。。。。。”志文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仔细回想下,真没有见过这小乞丐和其他大人在过一起,都是他独自一人。

    “我们帮帮他好不好?哥。。。。。。?”

    “行。”这下志文没有犹豫,虽说以后每天要缴一个饼子给李家,可再多弄一个饼给这小乞丐也没有什么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小乞丐一点不讨厌,虽然从不说话,可不论有没有食物给他,他都会鞠个躬表示谢意,而且也不是天天来要,一般两三天出现一次。

    。。。。。。

    其后几天,大家伙儿一如既往地赶路、歇脚。

    这李家人倒也敬业,不论是谁找到水源,他们总能及时安排几人去把水源地保护起来,蓄水坑小的,挖深点,方便大家取水,水里有脏东西的,及时清理干净,而不仅仅只维持秩序,一时获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

    只是随着逃难路途的渐行渐远,各家携带的存粮越来越少,有的人家已经断粮了,全靠野菜撑着,哪天要是没有找到野菜,又不想饿肚子的话,只能割些青草来切碎,用手捏了把它们黏在一起,做青草团子吃,不然实在难以下咽。

    PS:继续厚着脸皮,碎碎念地求收藏,求推荐,勿怪。

正文 第44章 李家的谋划

    傍晚,李家窝棚。

    李老太边喝糊糊边说:“他爹,咱们带的粮食不多了,这可咋办啊!”

    李老头一愣,“咱们每天不是各家各户那儿能收到些粮吗?自己的粮食没能省下来?”

    李老太把手指向那个到过志文他们窝棚里的汉子,“你问大智。”

    大智把碗顿在地上,看着李老头说道:“爹,这两天收的粮没有前几天那么多了,有的人家已经断粮了,全靠野菜甚至是青草饼,哪还有粮给我们?不添点我们自己带的粮食不够吃。”

    李老头看看窝棚内外连大人带小孩二十几人吃饭的壮观场面,不禁感到一阵头疼,“你们不会让婆姨带着丫头小子去找野菜啊?这么多人,不想办法找点吃食,这粮食可经不起耗费。”

    大智苦笑着说:“爹,你当野菜是我们自家种的啊?哪儿那么好找,不下雨,野菜本来就少,何况还有这么多人都在找。”

    “你。。。!”李老头想发火,生生又忍了回去。

    这大儿子读过几年私塾,有脑子,私塾里的先生还专门给他取了大名叫李智,是这一大家子的智囊,家里遭旱灾,李老头本来还想再熬熬,可大智说逃荒要趁早,一家子这才跑了出来,现在看来是走对了,这雨就没下过,要是呆在家里再多耗费点粮食,晚点再逃荒的话,没准就饿死在路上了。

    前段时间先帮着维持取水的秩序,然后上门找各家要粮的主意就是他出的,要没有这招的话,自家粮食只会消耗的更快。

    要想解决粮食问题,还得靠大智。

    “大智,你还是想想办法吧,”李老头自己可想不出什么招儿来,“算爹求你了,这一大家子人呢,可不能眼睁睁地等死啊。你读过书,脑子好使,啊?”

    “唉,”李智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办法倒是有,不过有点缺德,这。。。”

    “都什么时候了?还顾得上缺不缺德?”话还没说完就被李老头打断了,“说说,什么主意?”

    “把全家人都叫过来吧。”面对生存压力,李智最终还是顾不上良心的谴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