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好屠夫-第5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人打交道的经验上,显得还有些稚嫩。
“相公,话虽如此,道理也是这般。只是。。。只是殿下在燕云与女真人对峙起来,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尽头,若是一年两年打不完。我们难道在这里驻扎一年两年不成。那折可求必然想尽办法与我们周旋。他有堡寨高墙而守,我们再怎么加强营寨防备,终究还是陷入了被动。”刘正俊也有自己的看法,也是极有道理。
刘正彦闻言,面色微微坚定起来,只道:“你放心就是,殿下于战事,非你我能比,更非折可求那厮能比。殿下谋略之下,必然会有帮我们破局之法。要么大军到来,要么也该有策略来帮衬。便等月余,必能破局。”
刘正彦倒是对郑智极为有自信。在这个年轻人心中,显然对郑智有一种崇拜之感。在这西北,除了折可求、刘延庆这种老一辈早早就身居高位之人,想来也没有几个人对郑智没有崇敬之感的。近百年西夏大患,被郑智摧枯拉朽而灭,便是当年狄青狄相公也不如也。
刘正俊闻言,便也放下心来,答道:“殿下当能有破局之法。”
两人商议之间,却是不知郑智已然从河间府启程往西而来,一万铁骑,飞奔不止。
东京汴梁,朱勔匆匆忙忙直奔入皇宫之内,一道道的宫门甲士,并无一人阻拦朱勔进宫拜见赵佶。这也是这段时间的惯例,这皇宫之内,唯有朱勔一人可以畅通无阻。
便也是郑智之前想利用朱勔来监视赵佶,也在利用朱勔来引出东京里的那些反抗力量。
朱勔倒是也帮郑智做了这些事情,便是那几千士子的动乱,就是郑智吩咐朱勔一手促成的。
如今那几千士子,死了几百,其余都已经到了归化关口之外。城池还在修建,这些新到之人,自然也开始帮着修建城池。定原城与定蒙城修建进度,当也会因为这些人手的到来稍微加快一点点。
这一次再入皇宫的朱勔,一脸的惊慌失措,奔到赵佶面前,连行礼都来不及,开口便道:“陛下,事情。。。”
赵佶起身快走几步,腰间还挂着郑智亲手送给他的长刀,一脸紧张神色,接道:“事情如何?”
赵佶最近这段时期,精气神好了不少,便是心中多了一份憧憬,多了一份希望。这份希望给赵佶带来了一种信念。有信念的人,自然就会显得精神不少。
朱勔面色为难,开口慢道:“陛下。。。事情未成,行事之人几近死绝,逃回来的,不足二十。”
赵佶闻言大惊,张大双眼,身形像是被定住了一般,愣得片刻,方才又问:“如此效死之辈,为何还不能成?”
朱勔答道:“陛下,听回来之人说,郑智身边不过百十号甲士,三百余死士,除了龚良,竟然没有一人能冲到郑智面前。更不论斩杀此贼了,便是龚良,也不是那郑智一合之敌。”
朱勔几语,再看赵佶,已然身形都在颤抖,面色惨白,像是站都站不稳一般。
朱勔连忙上前几步,扶住赵佶,口中说道:“陛下勿惊,此事细节并未败露,郑智也没有抓到拿到任何活口审讯。那郑智也不可能知晓此事乃陛下所为。陛下不需惊慌,郑智必然不会来寻陛下的麻烦。”
赵佶果然是惊慌失措了,郑智当面与赵佶说过,这天下,没有人是不能死的。赵佶便是怕郑智知道事情细节,回来取自己性命。
听得此语,赵佶方才心安一些,颤抖的身形也稳住了一些,方才开口问道:“朱卿,刺杀之法不成,到底何法才能诛杀此国贼啊?”
赵佶话语,说得格外无奈,便也在问朱勔再想办法。
朱勔闻言,先把赵佶扶到头前的座椅之上,想了片刻,摇头说道:“文人士子不成,死士刺杀也不成。臣也不知到底如何能成。。。”
朱勔话语也说得无奈,无奈之下更有几分痛心疾首。
显然郑智当真没有预料到,这个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奸佞之人,还真有几分忠心耿耿。那一日在童贯府中的拜见,显然是朱勔谋划好的事情。想通过童贯到郑智这里求一份官职,用这份官职来接近赵佶。
事情倒是出乎意料的顺利。朱勔当真到了赵佶身边,却是郑智谋划落空了,本想利用朱勔。反而被朱勔利用了。那动员东京士子的事情,倒是正中朱勔下怀。对于朱勔而言,几千士子若是万一能成事,那是最好。成不了事,也要让郑智名声扫地,让天下群起而攻之。
这件事情上,郑智达到了自己目的。反之朱勔,显然也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只是一向心软的赵佶,悲从中来。显然这件事情朱勔瞒着了赵佶,便是朱勔也知道自己效忠的这位陛下必然不会让自己做这种事情,让那么多士子文人死在屠刀之下。
赵佶闻言,极为沮丧。沮丧之下,慢慢站起身来,低头看了看腰间挎着的长刀,牙关紧咬,开口说道:“必诛此贼!”
说完赵佶起身而去,直奔后宫,寻爱女赵缨络住处而去。别人都不成,赵佶便也只有靠自己了,兴许还要靠自己的爱女,谁让赵缨络也是赵家人。
朱勔看着赵佶转身而去的背影,看了看赵佶腰间的长刀,心中有些猜测,本能之下,想去阻止赵佶自己的拼命之举,便是知道赵佶再如何勤练刀枪,也不可能是那军汉郑智的对手。
却是朱勔又止住了自己的阻拦之语,这大宋朝风雨飘摇,是大厦倾倒,还是力挽狂澜,赵佶便也有赵佶该做的事情。
有些事情也不能多想。兴许朱勔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兴许朱勔心中,也有让赵佶试一试的想法。
赵佶若成了,便不多说。赵佶若是不成,被郑智所杀。
赵佶若是死了!死在郑智手上!
对这大宋朝,兴许也有一点好处。
因为那南边,还有一个皇帝。因为那个时候的郑智,更成了一个弑君之人。这何尝又不是忠心为国!
这一点,朱勔大概也不会承认自己内心会有这般疯狂的想法。
关于上一章前面冗长之文做一个较为深度的谈论,也回复一下喷老祝的书友。
上一章的开头,兴许显得冗长无趣。但是有读者喷内容是扯淡。老祝只在说明一个道理而已,这个道理不值得喷。专业的重要性已然越来越明显,所有专业之事,本就该交给专业之人去做。我们一个普通人,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变成某一个方面的专业之人。若是单独把官员摘出来喷,便更没有必要,这只是其中一个加深说明的例子而已,前提是当官的要配得上专业这个词,能把官当好。就如当好一个农民与教师一样。把本职工作能做好。
至于之后的说治国,所有人都有见解,都能侃侃而谈。各种制度的利弊得失,每个人都有见解。老祝也不是在评判这些东西。
老祝说的是不论哪种模式,其本身,还是精英之国的本质。票选,也是选精英。竞争升迁,也是选精英。不论那种方法,国家政策的制定,国家大事的定夺,终究是百姓难以参与之事。
能不能真的保证百分之百得到治国的精英,也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只在说明主角遇到的问题,以及困难。
最后说的殖民与掠夺之事,过于赤裸裸。但是这件事情也是你我眼中看到的事情,西方近代的崛起,本质就在这里。
如果非要论什么样的国家模式更好,老祝也可以浅谈一下,这也是一本历史小说终究要面对的问题。终究要有一个大格局,一个国家的重新建立。也避不开。
但是老祝又难以真正回答这个问题,给不了一个完全的答案。因为世界本身就不完美,哪里都不完美。我们也都局限在这个时代的视野之中,不能穿越到未来去看看,去看看未来有没有完美之法。
中国有中国的问题,都在各位眼中,不必详细多说。老祝也不愿多说,毕竟小说还要写下去,这个现实话题就不能多谈。
欧美也有欧美的问题,去过欧美的人也不少。欧美大多数国家的治安,远远落后于中国,甚至美国这种国家,半夜女性都不敢在路上走。枪支泛滥之下枪击案件等等。法国的小偷,比中国还多,这可不是老祝随便乱编。美国的商业寡头影响政治决策,也太多太多,甚至战争也在为商人服务,战争中普通士兵的人命,就在为商人服务,这也是国际共识,也是美国人自己的认知,不是老祝自己编出来的。
那种模式更好?另外一个层面而言,也是没有意义的。还有一个适合问题。欧美模式,在欧美许多国家中成功了,但是在其他地区国家呢?失败的数不胜数,从我们熟悉的台湾,就极为不成功。很多人不了解台湾的历史,台湾本来并非欧美模式,从蒋的戒严开始,一直到蒋儿子慢慢解禁。台湾是在蒋儿子手上起飞的。蒋儿子死之前,彻底改变了模式,学了全套欧美之法,台湾二三十年,社会割裂,经济止步。如果去查一下台湾的人民收入,现在的收入水平,与二三十年一点变化都没有。甚至还在倒退。这也是台湾人自己说的,不是老祝编的。
欧美模式,在中东。几年之前还有一个阿拉伯之春,中东几个国家接连改变模式。西方世界一片欢欣鼓舞,称之为阿拉伯世界的春天到了。然后几年过去了,春天变成冬天了,战争,民生凋敝,国家撕裂,社会倒退,还不如几十年前。
中国的模式基础,有成功的。比如中国这三四十年,还算比较成功。再说最近的越南,也在起飞。但是看苏联的解体,看朝鲜的落后。也有失败。
不论什么模式,依然是精英之国。这一点不需多说。例如前几十年极为成功,最近有些乏力的日本,也是欧美模式。政治之上,也不过是几个家族来回把持。一家人,前后三四代,都当首相。鸠山家族、小泉家族、安倍家族、麻生家族和福田家族。国家首相都在这四家人来换来换去,安倍家就出了四个,这几家人还都是亲戚。美国也是一样,五大家族,哪一家不是什么总统、州长、议员、外交官不计其数,数都数不过来。就是来了一个川普,也是一个身家许多亿美元的大富豪,与川普竞争的人,也来自克林顿家族。行贿在美国都不叫行贿,叫政治献金,或者叫游说资金。或者直接就是演讲收入。一个总统靠演讲一年都能挣上亿美元。美国的这些家族或者财阀,也互相都是合伙人,也有许多是亲戚,也是同一个利益阶层。
美国政治,其实就是华尔街玩的,这也是美国人自己说的,也是美国百姓自己诟病的,不是老祝编出来的。美国百姓也还在诟病他们的银行,动不动就把房子收回,动不动就让人流落街头一无所有。这些也是华尔街做的事情,华尔街与白宫,其实在某种层面来说也是一回事。就如川普这个华尔街中出来的寡头,会成为总统是一回事。
所以把政治与模式看得清晰一点,看得本质一点。人也就会理性一点。哪个国家都一样,国家大事,不论什么模式,终究在那些政治精英手上来决定。普通百姓难以参与其中。
那么怎么去完美?老祝笔下又该怎么去完美?老祝也被局限在这个时代当中。
活在哪里,自然希望哪里能更好,爱之深责之切,有愤怒可以理解,但是不必要拿现实中的矛盾与问题,来喷老祝笔下的文字。这是没有意义的。老祝谈一谈本质,但是不能让老祝为现实来背锅。
每